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我国的传统,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长辈的美好祝福。

②他们俩在结拜为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

③在文学结构主义看来,尤其在法国,深度语法结构分析和对话语的修辞分析是形影相随的。

④如果台独分子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若罔闻,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⑤这里很多儿童等待手术,医院为他们准备了玩具。但是最近这些玩具开始不胫而走,这引起了医院相关部门的注意。

⑥冬日的黄山大雪纷飞、雾凇晶莹、日出壮美、云海磅礴、蓝天如洗,且冬雪与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秀峰等美景完美结合,相互映衬,真是巧夺天工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汉字构成本身,便蕴含了先祖对文化经验和信息的综合与处理,                                         

①对事物进行观察与思考

②有对事物直观的描摹

③也有对很多抽象概念的感知

④所以中国会有“小学”传统,把文字、音韵和训诂之学作为学问的根基

⑤曾国藩说“读书以训诂为本”,就是指要认知汉字中的文化信息

⑥用联想、象征、比喻等多种方式

A. ③②①⑤⑥④    B. ②③⑥①④⑤

C. ③⑥②④①⑤    D. ②③⑥④①⑤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40多名90后学生用义卖筹集到的4374元善款买了棉袜子和水果等礼物,亲手送到“夕阳红”敬老院近200名左右的老人手中。

B. 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终止、变更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C. 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 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如果得不到你的欣赏,那不是它缺少美,而是你缺少发现。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棋圣

韦延才

黄小奇那次回乡,算是衣锦荣归,当时他的棋艺与离家时已是不可同日而语,头上戴着棋圣的光环。但小镇信息闭塞,黄小奇成为棋圣的事还没人知晓。

黄小奇是回家把父母接走的。这次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黄小奇就在小镇上多逗留了几天,拜拜亲戚,访访朋友。黄歌儒是黄小奇一定要拜访的人,他是黄小奇儿时最好的朋友和棋友。

黄歌儒在小镇上棋艺可算一流,没几人能敌得了他。故友相逢,自然少不了要切磋一番。对于黄小奇来说,黄歌儒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小时候,他们棋盘上往往不分伯仲。黄小奇十几年的走南闯北,黄歌儒知道好学的他技艺定会长进不少,故不敢掉以轻心,一开始就下得小心翼翼。

黄小奇的心情却没放在下棋上,他只想叙叙旧,回忆回忆童年的那些美好时光。

“看你还往哪走?”黄歌儒又下了一颗棋子,说。

那天,黄小奇和黄歌儒连下三盘,各胜一盘一和棋。其实黄歌儒根本不是黄小奇的对手。过手几招黄小奇就发现黄歌儒的技艺与十几年前并没有多大的长进,黄小奇就不动声色地让着他。

回到家里,想着儿时最好的朋友如今生活还是如此的艰辛,黄小奇心里不是滋味,便萌生了帮他一把的念头。怎么帮他呢?直接给他银票么,那样太伤黄歌儒的自尊了,他也肯定不会接受。

第二天,黄小奇很不服气地来到黄歌儒家里,要和黄歌儒再次挑战。黄歌儒是很久没有遇到这样的对手了,马上摆上了棋子。下子前,黄小奇忽然说:“今天我们要玩就玩个痛快,输一盘10个大洋。”黄歌儒以为黄小奇在开玩笑,笑着道:“好啊。”

这一次,他们在棋盘上杀得天翻地覆天昏地暗,收盘时,黄小奇竟输掉了100个大洋。黄小奇站起来,拿出一张银票,递给黄歌儒说:“这100个大洋就是你的了。”

黄歌儒连连摆手:“千万要不得,哥们这不是说着玩玩的吗。”

黄小奇认真道:“泼出去的水还收得回么?你如果不想让我陷入不诚不义之地,就把银票收下。”

时间一晃又过了十多年,一次,黄小奇参加完一个比赛回来,途经家乡的城市,便取道回小镇一看。

回到小镇,黄小奇直去镇尾找黄歌儒。来到黄歌儒家门前,只见房门紧闭,上面结了大大小小的蜘蛛网,一派破落的景象。

是不是黄歌儒拿着他输的100个大洋在他处起家了?黄小奇一边心里生出这样的想法,一边去询问小镇上的人。

物是人非,小镇上很多人不认识黄小奇。一位中年妇女告诉黄小奇,多年前小镇上出了一个棋圣,一次,棋圣到镇上与黄歌儒对弈了一天一夜,结果棋圣败给了黄歌儒,还输给了黄歌儒100个大洋。

“那他拿这100个大洋干吗去了?”黄小奇问。

“赌输了,”中年妇女接着说:“那个棋圣走后,黄歌儒才知道被他打输的人就是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棋圣。从那次的对弈中,黄歌儒看到了发财的路儿,你想想,棋圣都败在了他的手上,还有谁敌得过他呢?于是他就以一个大洋一盘棋和人下棋,起先还赢了一些。”

“后来呢?”

“后来黄歌儒遇上了高手,老是输,不说那100个大洋,连老婆也输掉了。”

“他就不知道收手么?”

“他总是不死心,因为他打败过棋圣。”

“那现在他在哪?”

“也不知到底在哪,有人说在城里看到过他和人赌棋,赌得只剩了一条裤衩。”

“哦。”黄小奇神情沮丧,默默地走出了小镇。

黄小奇从小镇回来,就把那个代表他棋艺最高荣耀的棋圣奖杯摔了个稀巴烂,从此,他就淡出了棋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仙逝。

黄小奇的后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的时候,才意外地知道他就是那个曾经名赫一时的棋圣。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黄歌儒与黄小奇对弈时下得小心翼翼,因为两人小时候棋艺不分伯仲,而且他知道现在的黄小奇头上还有棋圣的光环。

B. 黄小奇在与黄歌儒对弈时,并没有把输赢看得有多重,这是因为他这次来是为了叙叙友情,谁胜谁负不是下棋的目的。

C. 黄小奇第二天再去找黄歌儒下棋时,故意以赌的方式输了100块大洋,他想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朋友,但没想到好心却办了坏事。

D. 黄歌儒知道了自己战胜的黄小奇是棋圣后,心境发生了变化,他到处找人赌棋,结果屡战屡败,最后连老婆都赌输了。

E. 小说讲述了棋圣黄小奇本想帮助好友黄歌儒,最后却导致好友因赌惨败的故事,这使我们对“好心”与“名利”有了新的认识。

2.请以时间为序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划线语句,并指出这样写的好处。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限期拆迁

袁省梅

土尘轰隆隆呼啸着来了,又呼啸着跑了。

婆婆坐在尘雾里,坐在修鞋箱子后,一动不动。

土尘小下去时,工程队的胖子队长奓着浑圆的胳膊,踩着砖块瓦砾,粗短的腿一跳一跳的,像个孩子般蹦跳着来了。胖子叫婆婆让开,推土机挖掘机可不长眼,砖头水泥疙瘩可不长眼,伤了您,我可赔不起。

婆婆伸出三个手指,说,三天,缓上三天等不上我的八哥,我保准离开。

胖子说,十天前,您就说缓三天。要是活儿不催得紧,就是缓上三十天三百天,我也一点意见没有,谁家没个难心事。

婆婆指着她身后的房子,说,八哥认得房子还有这墙上的画,我老了,八哥再见我,她肯定不认得了。婆婆说着,脸上就滚下两行清泪,黄灰的脸上犁开了般黑湿了两道。婆婆说,她就是从这条街上走丢的,你再缓我三天,说不定她就回来了,她要是回来了,看不见这墙上的画,又会走丢的。婆婆扭头给胖子看身后墙上的画。

是一幅小孩子的手印画。

婆婆说,是八哥的手印。八哥小时候发烧给烧坏了,没法上学,可你看她这手印画,像是一个脑子不好的孩子画的吗?八哥印下这手印画后,就高兴得不得了,天天都要在这画前玩,晚上睡觉了,还要光着脚出来看一遍,就担心谁把她的画给偷走。

胖子不看那画,也不听她说,急得嚷,那您不让拆了?不能因为您一家,影响了大家啊。

胖子跟婆婆说话,却把脸扭向站在推土机铲车旁边的人。都是这个街上的人。很明显,胖子的话是说给婆婆的,也是说给他们听的。那些人果然急了。怎么会不急呢?楼房还在纸上,房子已经拆了,他们在外租房子住。人们叽叽喳喳地吵嚷比树上的鸟儿还要欢实,话语里全是不满和气愤。人们都认为,婆婆的孙女都丢了五年了,一时半刻的哪能回来?婆婆挡住不让拆,就是故意地想多要点钱。有的说,啥钱啊,就是想多要一套房子。

婆婆听见了,脸胀得青紫黄黑,双手紧紧地抓握着平车的横杆,忽地站起,想去跟那些人理论,又想起她要是离开了,没准胖子就会叫推土机推倒房子,又忽地坐下,双手在车杆上攥了又攥,好像那铁的车杆是毛巾,她要拧出水来。

邻居老张来了。老张说,你不能这么自私,大家在外面租房借房住,拖家带口的,锅碗瓢盆的,容易?都不容易,照我说,你把鞋摊摆到街口,等八哥,也能挣俩钱,照我说,街口的生意肯定比你在这好。

婆婆说不是这么回事,你记得吧,八哥就喜欢这幅画,画要是没了,八哥就是回来了,该有多伤心。婆婆恳求老张去给胖子说说宽限几天,婆婆说,没准这几天,我的八哥就回来了。

婆婆说,你还记得吧,那天,我就趴在箱子上打个盹,就一眨眼的功夫啊,睁开眼八哥就不见了。

老张说我知道,问题是你再不让开,人家就给你儿子儿媳打电话,叫他们回来做你的工作。

婆婆听老张说叫她儿子儿媳回来,她一下就软了。八哥丢了后,她一直不敢给儿子儿媳说。他们打电话问八哥,她就说睡觉了,或者是,出去玩了。现在,要是儿子儿媳回来,她咋说呢?婆婆扑在墙上,把头抵在手印上,嚎啕大哭,我的八哥啊。婆婆哭着说,我来拆吧。

机器的轰鸣声没了。

人们吵吵嚷嚷的声音没了。

只有尘埃还在乱纷纷地跳出一团黑白灰黄的雾,腾腾地滚着,飘升,散开……看上去也喧嚣,也嘈杂。

婆婆先是顺着手印用她的修鞋刀子划开一条缝,然后,一只手塞在墙皮下,一只手按在墙皮上,墙皮下的手往上掀,墙皮上的手紧紧紧紧地跟着按,她小心地揭下一片手印,放在修鞋箱子上,又小心翼翼地顺着手印划缝,然后,一只手塞在墙皮下,一只手按在墙皮上,小心地揭下一片手印,放在箱子上。婆婆揭着墙上的手印,就像她抱着八哥,给八哥喂奶,给八哥洗澡,仔细,认真,缓慢而忧伤。

老张站在一边担心地看着婆婆,叫她小心点,不要伤了手。

胖子不耐烦了,说你这样子到啥时候才能弄完啊?他又对一旁的人说,她有个傻孙女,她也跟着傻了吧。

人们哗地大笑,笑声肆意,嘹亮,没心没肺。

老张的脸黑了,他捡起一块瓦片,指着胖子,你再说一句,你再说一句老子放你的血。

老张在废墟上捡来一本杂志,走到婆婆身边,把书打开,两手捧着,说,放这里吧。

婆婆忧伤地看了一眼老张,看了一眼他手里的书,眼圈红了。

婆婆小心地揭下一片小手印,放到老张手上的书里;揭下一片小手印,放到老张手上的书里。婆婆的动作轻柔,缓慢,就像是从床上抱起一个婴儿。刚出生的八哥,那么小,那么小。粉粉嫩嫩的一团,眼睛却大。黑的眼睛看着她。

那些红的绿的小手印,就像一枚枚书签,安静地整齐地夹在了书里。

【注】:①奓,zhà,张开。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描写了拆迁时尘土飞扬的场面,为人物的出场和故事的开展创设了背景。

B. 老张“捡瓦片训斥胖子”“捡杂志放手印画”的细节,表现了他的仗义和对婆婆的同情。

C. 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含蓄地表现了婆婆对孙女的思念以及对孙女归来的期待。

D. 小说运用了顺叙、倒叙等多种叙述方式,使得情节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2.小说在描写婆婆这一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方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借“拆迁房子”这一事件,反映了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完颜守贞本名左靥,大定改元,除彰德军节度副使,迁北京留守。二十五年,起为西京警巡使。世宗爱其刚直,授中都左警巡使,迁大兴府治中。御史台奏守贞治有善状,世宗因谓侍臣曰:“守贞勋臣子,又有材能,全胜其兄守道,它日可用也。”章宗即位,召为刑部尚书。时上新即政,颇锐意于治,尝问汉宣帝综核名实之道,其施行之实果何如。守贞诵“枢机周密,品式详备”以对,上曰:“行之,何始?”守贞曰:“在陛下厉精无倦耳。”久之,进尚书左承。明昌三年夏,旱,天子下罪己诏。守贞惶恐,表乞解职。乃出知东平府事。命参知政事夹谷衡谕之曰:“东平素号雄藩,兼比年饥歉,正赖经画,卿其为朕往绥抚之。”赐金币、厩马,以宠其行。它日,上问宰臣:“守贞治东平如何?”对曰:“亦不劳力。”上曰:“以彼之才,治一路诚有余矣。”四年,召拜平章政事,封萧国公。上尝叹文士卒无如党怀英者,守贞奏进士中若赵讽、王庭药甚有时誉。上曰:“出伦者难得耳。”守贞曰:“间世之才,自古所难。然国家培养久,则人材将自出矣。”守贞通法律,明习国朝故事,又喜推毂善类,接援后进。朝廷正人,多出入门下。承安元年,降授河中防御使。五年,改部罗火扎石合节度使。久之,迁知都府事。时南鄙用兵,上以山东重地,须大臣安抚,乃移知济南府。卒,上闻而悼之,谧曰肃。守贞刚直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

(《金史·列传第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守贞刚直/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

B. 守贞刚直/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

C. 守贞刚直/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

D. 守贞刚直/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兴府”中“府”是唐代至清代行政区域名,比县高一级,相当于汉朝的郡,府的长官称知府。

B. 御史台”,古代官署的名称,长官为御史,在历史上御史的职责一直是监察朝廷百官与地方官吏。

C. 罪己诏”是帝王在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危难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的一种口谕或文书。

D. 萧国公”中“公”是爵位名,我国古代爵位一般分为五等,“公”居首位,其余依次是侯、伯、子、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完颜守贞才能不凡。两代皇帝都赏识他的才华,比较器重他,世宗曾当众表扬他,章宗则因其才能卓越、治绩出众而封他为萧国公。

B. 完颜守贞博闻强识。当章宗锐意于治,询问关于汉宣帝综核名实方面的情况时,他能够诵出史书上的句子,准确回答皇帝的问题。

C. 完颜守贞见解独到。在世宗感叹像党怀英那样的文士极难得到的时候,他认为只要国家尽力培养,时间一长,就会有杰出人才出现。

D. 完颜守贞善于理政。做大兴府治中时,因“有善状”受到御史台推崇;担任被认为难以治理的东平府知府时,治理起来也并不费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东平素号雄藩,兼比年饥歉,正赖经画,卿其为朕往绥抚之。

(2)守贞通法律,明习国朝故事,又喜推毅善类,接援后进。

 

四、情景默写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道理。

(2)《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宋荣子豁达面对社会中的赞誉和责难。

(3)李密《陈情表》中概括写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奠定文章悲凉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①药:芍药。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描写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从侧面体现了王昌龄的清高。

B. 颔联中的“犹为君”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有情,使环境于清幽静谧中又增添了—份温馨。

C. 第七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要辞去俗务、归隐山林的愿望,同时还暗含着对王昌龄隐居生活的赞赏和羡慕。

D. 最后一句不仅通过鸾鹤纷飞再现了“西山”的美好景色,而且承接前一句,揭示了作者要“谢时去”的原因。

E. 本诗语言朴索自然,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隐逸环境的赞美,同时也暗含着对仕途的失落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2.请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

 

六、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偶像,指人们心目中仰慕的对象,我们有时需要崇拜它,有时需要打破它。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