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浙江省新高考研究联盟2017届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难道将船只系在人间柳岸,就是执谜不悟?遍赏秋月春风,就是贪(chēn)欲痴?你禅坐蒲团,一盏青灯,一方木鱼,几册经卷,潜心修行,淡泊度日。我也可贪恋烟火,(yān)实人家,几间瓦房,四方小院,守着流年,幸福安康。

B. 如花美眷,终敌不过似水流年;姹紫嫣红的春色,也仅(sháo)光一现。既然你我将年华(chuō)跎,又何需为几片泛黄的记忆,念念不休。永远有人问,为什么美好的总是在昨天?那是因为,我们都不知不觉地爱上一个词,叫怀念。

C. 那些誓与红尘同生共死的人,被世俗的烟火(qiàng)得泪眼迷蒙,被风刀霜剑伤得千疮百孔,也不禁要怨怪人生多戏(xuè),世事太无常。自诩可以经得起流光的抛掷,然而一点人情的凉薄,就弄得他们仓皇逃离。

D. 站在古老的枫桥上,我像是一只离群的孤雁,明知秋霜会冰冻如流的记忆,却甘愿落在尘网,折翅敛羽,(quán)缩在梦的巢(xué)里不肯离开。是在等待千年前那个过客转世归来,亦或是留恋一枚秋叶黯然神伤的眼眸?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巴尼康托的屋舍毗邻岸边。【甲】他家的高高的八顶草棚、牛栏、草垛、谷仓、芒果园、木棉和香蕉园等等,过往的船夫和渔夫们尽收眼底。

【乙】我不晓得,在财运亨通的幸福家庭里,是否有谁注意了这位哑巴女孩?但是,那位哑巴姑娘一旦干完了活儿,获得几许空闲,马上就走到河岸边坐着。

大自然似乎弥补了她不会说话的缺陷。小溪的絮语、村人的喧哗、船夫的哼唱、鸟儿的鸣叫、树叶的簌簌声,都会合在一起,与四周的颤动融合在一起,犹如大海波涛,拍打着那位姑娘永恒孤寂的心灵的彼岸。【丙】大自然的各种响声、不同语言和多彩运动就是这位哑巴姑娘的语言,就是长着大黑眼睛和长长眼睫毛的素芭的语言。这种语言包罗万象,从蟋蟀鸣叫的草地到星空无言的世界,只有手势、表情、音乐、哭泣和叹息,充盈在那广阔的语言世界。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尽收眼底    B. 一旦    C. 包罗万象    D. 充盈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B.     C.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芯片市场,其全球销售总额虽然占不到10%,不过非中国的企业,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必须要与以中国政府为后盾的企业合作,才能持续接触到中国的买家。

B. 近期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检查发现,大多数5A级旅游景区能够坚守国家标准并达到评定细则规定的旅游服务软硬件指标,保持了良好的行业品牌形象。

C. 自2013年开始,顺丰控股整合了嘉达快运、顺丰物业等公司,开始打造包括存储、运输等环节在内的物流全产业链生态,并开始进军电商、生鲜、物业、金融服务等。

D. 上任伊始,特朗普即签署命令,美国将沿着美墨边境建造约2000英里的隔离墙,并削减联邦政府向庇护州和庇护城市的拨款,此举被视为他遏制移民和提高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根据下面图表,用简洁的语言说明2017年浙江省高考选考是如何进行赋分的,并用一句话着重说明考生的赋分主要取决于什么。

高考选考科目等级划分和赋分

成绩排名前

等级

赋分(计入高考总分)

1%

1

100

2%~3%

2

97

4%~6%

3

94

……

……

……

99%

20

43

最后1%

21

40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请根据温庭筠的《梦江南》中的诗句“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设想并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用第三人称。②想象合理,突出细节。③不少于60字。

 

三、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随着“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启动,我国迅速进入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高潮期,无论政府还是市场都表现出极大热情。与此同时,一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逐渐凸显,有些耗资巨大的智慧城市项目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度并不高,一些人评价是“成本很高,获得感很差”“局部亮点很多,整体乏善可陈”。尽管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对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缺乏清晰认识的根源又在于对智慧城市建设缺乏基础理论研究,没有把握智慧城市建设应以“真善美”为核心理念。

智慧城市,可以认为是“智慧+城市”。“智慧”分为“真的智慧”“善的智慧”“美的智慧”,在学科上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现实应用中呈现为“科技智慧”“管理智慧”“人文智慧”,在发展目标上则要满足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对“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需要。智慧城市建设应以“真善美”为核心理念、以现代信息科技为主要生产工具、以“城市物质形态灵妙化”“城市社会管理智能化”“城市文化服务人性化”为目标体系。从“真善美”核心理念出发,可以将智慧城市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以“真—科技智慧—物质文明”为基本构架的“科技型智慧城市”;以“善—管理智慧—制度文明”为基本构架的“管理型智慧城市”;以“美—人文智慧—精神文明”为基本构架的“人文型智慧城市”。这三者之间的内在机制可以表述为:“真”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善”是智慧城市的保证,“美”是智慧城市的目标。三者三足鼎立,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共同构成了智慧城市的“系统设置”。一个理想的智慧城市,必然是科技型、管理型和人文型的包容性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智慧城市建设各有偏重:以“数字城市”为中心的“科技型智慧城市”,重点是先进信息通讯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水平;以“智能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型智慧城市”,重点是信息通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以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营的效率;以“智慧生活”为中心的“人文型智慧城市”,重点是信息通讯技术在公共服务和文化消费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的宜居度和人文关怀。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是,科技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主流,管理型智慧城市建设虽然引起重视但与人们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人文型智慧城市建设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关注较少。实践证明,仅仅把智慧城市建设聚焦于科技型智慧,缺乏管理型智慧和人文型智慧的观照和引领,必然会出现“成本很高,获得感很差”的现象。就此而言,以“人文型智慧”为中心重新布局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应当成为我国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目标。

城市是为了让人的生活更美好,满足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我们应确立以智慧科技为重要基础、以智慧管理为主体形态、以智慧人文为理想目标的战略定位和基本思路,在世界智慧城市建设中开拓出一条具有战略突破意义、变被动为主动的自主发展新路。

(节选自刘士林《智慧城市建设更应追求“真善美”》)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由于对智慧城市建设缺乏基础理论研究,再加上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对此都关注较少,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局部亮点很多,整体乏善可陈”的阶段。

B. 无论建设哪一种类型的智慧城市,都离不开先进信息通讯技术,它既可以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及其管理和运营效率,也能提升城市的宜居度和人文关怀。

C. 一个理想的智慧城市必然是由“真善美”三者共同构成智慧城市的“系统设置”,也必然包含科技、管理、人文三种智慧元素。

D. 我国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设出现“成本很高,获得感很差”的问题,是因为我们仅仅把智慧城市建设聚焦于科技型智慧,缺乏管理型智慧和人文型智慧的观照和引领。

2.根据原文信息推断,下列做法不属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项是

A. 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公路局构建了一套公路收费系统,包含摄像头、传感器和中央服务器,准确动态地测量并跟踪道路使用情况。

B. 中国上海开通了电子帐单公共服务平台,鼠标轻轻一点,家中水、电、煤气账单就能一目了然,不但“查得到”还能“理得清”。

C. 美国迪比克镇通过使用传感器、软件和互联网检测和调整城市使用水、电和交通的方式,以期打造更加节能型的城市。

D. 印度新德里近年走上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建之路,过去主要强调中心城市的规模化,现在更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配合发展。

3.请结合文意,说说今后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必须注意哪四大关键。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木渎的涟漪

◇逝水留香

风是天空的影子,他闲游四方,在一个小镇停歇。

水是大地的画卷,灵岩山下的香溪,如画笔,似泼墨,描绘出仙境般的生活。

风缓缓吹过,涟漪圈圈;小舟静静划过,涟漪圈圈。

天空中有文化的图腾,大地长有历史的根脉,空气中含有江南的气息,潺潺溪水奏出和谐生活的欢愉节拍。

涟漪,就是江南古镇木渎的Logo,像一面古色古香的铜镜,镜中有天,镜中有地,镜中有风和水,还有一个窥探水乡魅力的我。

木渎,你这个美丽的江南女子,能否原谅我的唐突,让我走入你的胸怀?她不回答我,却侧脸看我,涟漪是她满怀期待的笑容。

木渎处处有桥,桥下有水,浅可策马,深可藏身,以曲画直,蜿蜒通幽,见微知著,不输轩阔气势。西安桥、小日晖桥谓之“小双桥”,斜桥和邾巷桥纵横联袂,相依而建,谓之“大双桥”。古镇风貌,由此有了规矩。立于大小双桥,望脚下的河流。涟漪,就照着我,反射着太阳的光辉。光芒并不夺目,足以照亮我的心境。

我已站在姑娘闺房的门口。木渎把钥匙交给了我——双桥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像古镇宝库的锁眼一样。而我选择在大门口长久伫立,双桥下的涟漪,是古门的门环,叮叮咚咚,解开了我的心锁。

人们从世界上各个角落来看你,带着好奇和钦佩,坐着舟马,走在这条路上,一路撒下惊讶,留下赞叹。涟漪忠实记录下一刻刻的美好回忆,化作水泡,沉入河岸。

我终于恍然大悟,为什么她的涟漪这么动人,原来有全世界的记忆给她奠基,故她能永葆青春。木渎的涟漪,不是虚无的泡沫,而是活色生香的水乡现实图景,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中华大同理想的浓缩版。

很多游客游玩木渎,手中拿着瓶瓶罐罐的可乐、速溶咖啡,我很鄙夷。如果说西方的可乐文化代表一种冲动和喧嚣,那么中华古典的美代表一种宁静婉约的生活方式,代表淡泊自处,代表孕育着东方哲学的达观安贫的精神境界。

当我们的生活中可乐越喝越多,称心可乐之事却越来越少;当都市喧嚣湮没了无尽风情,导致焦虑、烦躁、不安乃至肆无忌惮的纵欲时,你的涟漪如清爽的洗肤露,涤去我们心头的尘灰。

木渎啊木渎,我从涟漪中读懂了你。你于闲散之处含有一股韧劲。千百年风雨沧桑不改,艰难险阻被以柔克刚的方式化解,体现了中国人处世的率真——人生欲存,浑厚悠长,浅吟低唱,不失生活的本来面目。

夜了,木渎换了一身衣裳,再度陪我起舞。

桥傍河,灯傍水,夜色如诗如画。静默的河流倒映月明星耀,普洒“西园春光”,到处听得到人们欢喜的叫声。扁扁小舟的灯火照耀门前河门后溪,橹声咿呀,波光流翠,吴歌悠扬,如痴如醉。

那叫声是涟漪,此起彼伏;那船灯的光环是涟漪,星星点点。这哪里还是旅游业,这分明是流动着的诗歌和舒缓的旋律。

著名的藏书羊肉,是木渎的第十三景,人们将其视为餐盘中盛开的涟漪,其味肥美而不膻,经帝王的品味,过江南水乡的调味,活用烧、煮、焖、炖、焐、炒、滑等多种烹饪方法,简直成为木渎一张鲜亮的“文化名片”。举手落箸,便能夹起一块历史,因为那是纯正的江南口味。

面对江南这块活着的历史,很多时候我们说得太多做得太多变得太多,生怕自己会错过些什么。其实我们无需占有,我们都是木渎的一份子,是独特人文景观的一部分。我们不仅是旁观者,也是主动的创造者、热情的保护者、冷静的欣赏者。佛说: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与木渎相会是要靠缘分的。

夕阳西下的仲夏傍晚,坐在永安桥上,静听流水潺潺。

虽然真水无香,但我毕竟身处“越女浣香”的香溪,心灵不由做起了深呼吸,嗅得到空气中淡淡的江南幽香。虽然万物归于平静,但能听得到内心深处幸福发出的声音——这样可爱可人可亲可敬的地方,我能不时刻想起她吗?

走过廊桥,又有一队游客泛舟出发,留下涟漪圈圈,欢笑满溪。

木渎,你又笑了。

(删改自网络美文《心中的木渎》)

1.纵观全文,结合文意,探究标题“木渎的涟漪”的内涵。

2.文中作者对木渎的称呼是不断交替变化的,有时称“你”,有时称“她”,有时直呼“木渎”,请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赏析文章前四段。

4.这篇游记散文,可以让你获得哪些关于旅游的启示?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雨后观韩子诗集记

(明)杜濬

金陵有二客,一圣秋韩子,处潭水上;一于皇杜子,处台城下。二客游处若兄弟欢,无浃旬不相见也,有之,则于今岁之五月。

是月大雨,为故老所仅见。其雨无注,直倒倾迸下耳。凡水倒倾宜立尽,而是雨砰石訇澎湃,无呼吸间断,至连二十余昼夜。则百堵俱仆,以助其声,如属耳瞿塘,震惊不绝。雷霆狎昵,蛙蚓放肆,横流莫御,短垣尽撤。虽内外相望,而咫尺无路;虽尔汝相对,而告语不辨

维时杜子踞坐危石,西向望注,念久别韩子,忽顾见波流中若有人负重而泅济者,则韩子遣力馈米,才一通问,无恙焉。然雨固自如。窃计此生与韩子长当索处,沉霾昏垫,无复睹白日时,已而忽白日,杜子则冁然以喜,曳杖而出。见乱流归于壑者,潨潨然其立尽欤?迤而南为北门桥,屠沽纷然,操作一新。然积雨之后,腥膻愈不可耐。趋过之,折而西出。行一小巷巷尽为旷野草树弥空如绿云掩冉烟流其上泉贯其下俯视碎日金沙玲珑为之心目交畅行之惟恐其尽。从此数里,升降绿中。陡一岗望见潭水矣,向之窈然而深者,今在人履下也。然满而不溢,有隐者之德,虽阴霖稽天,庸能害是乎?吾爱之敬之,徘徊很久,然后取微径,瞻独树,韩子之庐斯在,韩子之人斯在,相见而喜可知

于是为余酌苦茗,炊脱粟,酒四五行,纵谈极欢,然余心怦怦,觉尤有异。韩子乃徐出其自定诗集十种,授余观之。余察其言,深灵警奥,传世复古之道具是,乃蹶起而握韩子手曰:“凡余两人之所以不终于沉霾昏垫者,其以是物乎?虽有他乐,吾不敢观。则今日之遭,可贺也已,亦可记也已。”

【注】①浃(jiā)旬:十天。②昏垫:昏沉。③冁(chǎn)然:笑的样子。④潨潨然:形容乱流归壑貌。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二客游处若兄弟欢                 游处:出游之时。

B. 属耳瞿塘,震惊不绝             属耳:耳朵连接。

C. 屠沽纷然,操作一新               操作:装饰。

D. 虽阴霖稽天                 稽天:连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二客游处兄弟欢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垤,若穴

B. 忽顾见波流中若有人负重而泅济者     醉则更相枕卧,卧而梦

C. 见乱流归于壑者                     然五人当刑也,意气扬扬

D. 相见而喜可知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叙事,文笔简练,写韩子与杜子虽然分处两地,但是情意深厚,以此总领全文;而文中的杜子其实就是本文的作者杜濬的自称。

B. 第二段描写,极尽夸张手段,形象地渲染了暴雨声势之大,时间之长以及洪水之泛滥,为下文两人不顾暴雨、洪水的阻隔而相见作了有力的铺垫。

C. 第三段先写暴雨、洪水中韩子不顾危险负重泅渡而来,为杜子送来米粮;而我在暴雨过后,也不顾洪水阻挡急切回访韩子:两人的深厚友情可见一斑。

D. 末段点题,赞美韩子之诗意义非凡,点明本文写作动机,并借助语言描写含蓄地揭示了本文主旨:只要心中有追求,再艰苦的环境也无法将人埋没。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行一小巷巷尽为旷野草树弥空如绿云掩冉烟流其上泉贯其下俯视碎日金沙玲珑为之心目交畅行之惟恐其尽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内外相望,而咫尺无路;虽尔汝相对,而告语不辨。

(2)凡余两人之所以不终于沉霾昏垫者,其以是物乎?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怀

(魏晋)阮籍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注】①阮籍(公元210年—263年),魏晋时期诗人,此诗创作于曹氏政权日渐衰落,司马氏势力日渐强盛之时。②齐景……交流:齐景公游牛山北望齐时说:“美哉国乎!郁郁泰山!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言毕涕泪沾襟。③松子:指赤松子,古代传说中隐居得道的仙人。

1.诗中画线句化用的典故源自《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中的名句“__________”。

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较为复杂的情感,试结合诗句及有关艺术手法加以简要分析说明。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

“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孔子、孟子、庄子对“命”的认识,各自侧重在什么地方。

2.孔子、孟子、庄子的命运观你更欣赏哪一个?为什么?

 

七、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4)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5)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八、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

比尔·盖茨说:“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

读了这两位名人关于自尊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 800 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