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陕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沁(xīn)园春   百舸(gě)     峥嵘(zhēng  róng)

B. 瞋(chēn)目     以遗(wěi)陛下   陛(bì)下

C. 颓圮(qǐ)      挥斥方遒(qiú)   岁月稠(cóu)

D. 青荇 (xìng)    浪遏(è)飞舟    濡(rú)缕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年过不惑的杰克罗恩先生,积二十年之功成功创作了大型壁画《天堂之火》,终于在巴黎画坛崭露头角。

B. 夕阳下的泰晤士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行人沐浴在金色的晚霞中,动人心弦。

C. 圆明园里的宝物原本俯拾即是,可是经历了英法联军的洗劫和频繁的战乱,那些宝物已经荡然无存。

D. 要创佳绩,就必须大胆革新,勇于实践,克服畏首畏尾的保守思想。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而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

B. 中国电影之所以在国内难挡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在海外仍是非主流,是因为中国电影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过于“自闭”。

C. 小明在上课时,教室突然摇晃起来。小明获救后回忆说,当时他在二楼,没超过20秒左右吧,楼就塌了。

D. 国家倡导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采取措施提高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水平,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网络安全的良好环境。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是(     )

A. 无能为也已    B. 何厌之有

C.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加点词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两项是(     )

封之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   ③使使以大王     

④群臣之   ⑤共其乏困         ⑥既,取道  

⑦邻之,君之也       ⑧且君尝为晋军

A. ④⑥    B. ④⑧    C. ②⑥    D. ①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何厌之有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④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⑤给贡职如郡县 

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⑦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⑧金千斤,邑万家     ⑨大王来何操

⑩山峦为晴雪所洗

A. ①⑤/②⑧⑨/③⑦/④⑥⑩

B. ①⑤/②⑧/③⑦⑨/④⑥⑩

C. ①⑤/②⑨/③⑦⑧/④⑥⑩

D. ①⑤/②/⑨/③⑦⑧/④⑥⑩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陛,是宫殿的台阶。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陛下代称皇上,后来陛下成为尊称帝王的称谓。

B“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殿下,原来也是对天子的敬称。但称谓对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诸侯王、皇太后、皇后的尊称。

C儒家经典《春秋》是编年体史书,言简义深,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如无注释,很难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世称春秋三传指的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也记述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共33篇。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因人之力而敝之

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 夫晋,何厌之有

D.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朝济而夕设版焉

B.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若听茶声然

C. 且贰于楚也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烛之武说退秦师理由的一项是(  )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⑤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⑥秦伯说,与郑人盟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所以,秦晋两国军队合围郑国。

B. 因郑文公一直不用烛之武,烛之武心里非常不满,在郑文公亲自登门道歉时,才勉强答应去见秦伯。

C. 烛之武见到秦伯后,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不卑不亢,步步深入,最终说服了秦伯。

D. 秦军退兵后,子犯请求攻打秦军,晋文公并没有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毅然决定撤军。

5.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请补出下列横线上的诗句

⑴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___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⑶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________________

(4)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百舸争流。

(5)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___________

(6)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_________

(7)________,不是清泉,是天上虹;________,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8)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为变徵之声,世皆垂泪涕泣。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村 晚

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请分析“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中“满”字和“浸”字的妙处。

2.本诗中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 进

①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②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不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③“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④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已。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做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⑤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 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⑥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1.(1)“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其中的“提升精神”和“一根骨头”分别指什么?

2.作者为什么说“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

3.文章以“天地苍茫一根骨”为题,有何用意?

4.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结合上文,举例谈谈你对“中国的脊梁”的理解。

 

六、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一个瞬间,就是一个精彩的画面;一个瞬间,承载一段感人的故事。在成长的路途上,总有那么一个瞬间,令你难忘。

请以“令我最难忘的瞬间”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