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贵州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冲撞与融合:回望20世纪中国新诗

吴思敬

历来的文学革命,其倡导者为了冲破巨大的阻力,往往会从两个方向上去寻求助力:或是面向古代,高张“复古”大旗,其实质则是革新;或是面向外国,从异域文学中借来火种,以点燃自己的文学革命之火。新诗的创始者们采取的便是这后一种办法。郭沫若坦诚地宣称:“欧西的艺术经过中世纪一场悠久的迷梦之后,他们的觉醒比我们早了四五世纪。……我们应该把窗户打开,收纳些温暖的阳光进来。”当然,中国新诗受外国影响,除去新诗人希望“迎头赶上”西方的急迫感外,更深一层说,是由于现今世界上始终存在着一系列困扰着各民族哲人的共同问题。尽管各民族有其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但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依然在起着作用。实际上文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矛盾运动便构成了人类的文学发展史。

到“五四”前后,西方近百年的文艺思潮已经历了由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演变。不过,这三大文艺思潮对中国早期新诗人的影响却不是同等的。客观上说,外来的东西能造成多大程度的影响是受着当时的国情制约的。从新诗诞生的情况看,创始者们更多的是借鉴了西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郭沫若从歌德、雪莱那里汲取营养,那狂飙般的激情,天狗吞月式的自我扩张,均使他的诗歌显示了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刘半农、朱自清等人的早期诗作则大多揭示当时社会中种种黑暗与不平,富于现实主义精神。然而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有时难免泥沙俱下,导致艺术上的不精致;一些如实描绘社会弊端的诗篇,又由于写得太“实”而失去了诗味;大革命后的普罗诗人又普遍存在概念化、标语口号化的直接说教的倾向。特别是,“五四”落潮和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陷于苦闷、彷徨之中,于是年轻一些的诗人开始把眼光转向西方的现代主义。

应该指出的是,在新诗现代化的潮流之中,新诗人们对西方诗歌的借鉴并不是全盘照搬的,而是结合汉语的特点和中国诗歌固有特色,对西方的东西既有吸收,又有扬弃的。一些在现当代诗歌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诗人,如冰心、徐志摩等,无不是从取法于西方开始,但没有跟着西方诗人亦步亦趋,而是把西方的东西与本民族的特点融合起来,因此他们的作品有西方诗歌的某些特征,但决非西方诗的翻版,有中国诗歌的某些传统风貌,但又不是“国粹”式的传统诗。

中国新诗是在西方影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撞中孕育并成长的。这种冲撞,使我们的新诗从诞生伊始就伴随着无尽无休的责难、争论与困惑,而且这种责难、争论与困惑一直持续到60年后的新时期的诗坛一一回想一下围绕舒婷、北岛等朦胧诗人的争论,以及伴随韩东、于坚等后朦胧诗人而出现的喧哗与骚动……两种文化的冲撞为新诗发展带来了契机,一方面这种冲撞冲决了诗人固有的审美观念和思维定势,为诗的创造开辟了新的途径;另一方面这种冲撞带给读者审美习惯的变革,造就了一批批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尽管当前商品经济与大众文化的潮流使诗人处于空前的窘境,尽管当代的诗歌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中国诗人在寂寞中坚持着,中国诗坛的圣火并没有熄灭。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新诗“冲撞与融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进程中,新诗人们结合汉语的特点和中国诗歌的固有特色,吸收并扬弃了西方诗歌。

B. “五四”前后,中国新诗人受到了西方三大文艺思潮——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不同程度的影响。

C. 历来的文学革命的倡导者欲冲破巨大的阻力,变革方向一般会选择古代和外国,中国诗歌变革也是如此。

D. 在新时期的诗坛中,舒婷、北岛等朦胧诗人以及韩东、于坚等后朦胧诗人都曾经遭遇过责难、争论与困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中引用郭沫若的言辞,意在说明西方文化领先中国文化,我们应该借鉴其精华部分,并且迫切希望中国新诗能迎头赶上。

B. 中西文化的冲撞为新诗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对诗人固有的审美观念和思维定式以及读者的审美习惯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C. 冰心、徐志摩等人的诗歌,取法于西方诗歌的同时,又融合了中华民族的特点,不是西方诗歌与中国传统诗歌的翻版。

D. 中国新诗的创始者借鉴的全都是西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郭沫若、刘半农等人的现代诗歌因此形成了鲜明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民族特性有差异,但人类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作用依然存在,人类文学发展史的轨迹是文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矛盾运动。

B. 中国诗人借鉴西方浪漫主义直接抒情的方式,产生了艺术上不精致的弊端。“五四”之后,一些陷入苦闷、彷徨的年轻诗人开始转向西方的现代主义。

C. 中国新诗糅合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从诞生到现在都伴随着无尽无休的责难、争论与困惑,但是中西文化的这种冲撞也造就一批懂得艺术和欣赏的大众。

D. 商品经济与大众文化对当代诗歌的冲击,使诗人陷入窘境,但中国诗人没有放弃,仍然在寂寞中坚持,中国诗坛圣火没有熄灭。

 

二、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对下面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强大的反动势力试图阻止革命航船的前进,但它终将螳臂当车,可笑不自量。

B. 结尾的定格造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表现了革命者决心扭转乾坤的壮志豪情。

C. 回顾往昔,以问句收束,即是激励,更是前瞻,气势雄阔而豪迈。

D. 虚实相映,激人想象,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颇有双关之妙。

2.开头前三句,点明了观看大自然景色的季节、地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层林尽染”“百舸争流”中的“染”和“争”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试简要分析。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现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于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在“文化大革命”那个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的年代里仍然执着地相信未来。

B. 诗中的“固执”并非贬义,显示出作者相信未来的执着。

C.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说明作者当时还很幼稚很年轻。

D.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2.对诗中“我”“我们”“她”三个形象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中的“我”是一个虚构的形象,不是指作者自己。

B. “我们”包含作者自己以及千千万万对生活失望的人们。

C. “她”泛指未来的人们。

D. “我们”和“她”指代的内容相同。

3.请简析本诗主要采取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阅读下面的文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

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A.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B.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C.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D.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2.下面对文章中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侯”“秦伯”,文中分别指晋文公、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天子对贵戚与功臣的封赐。

B. 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C. “子犯”,晋大夫狐偃的字。“字”往往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如诸葛亮字孔明,岳飞字鹏举。

D. 古人在与对方说话时,十分讲究称呼的谦与敬,如文中的“执事”就是对所求之人的谦称,“君”是对诸侯的敬称。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烛之武“夜缒而出”,其实已经说明当时外敌已经大军压境,郑国的情况已是十分的危急。

B. 在“子犯请击之”时,晋文公十分冷静,一口拒绝,这也表现了他善于审时度势、善于机变的性格。

C.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 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再说到晋灭郑后必然进犯秦国,烛之武步步深入的说理,有很强的感染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晋,何厌之有?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古代诗歌阅读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注】①玉梯:指玉楼,即华丽的楼阁;同时也是楼梯的美称。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诗的开头四字,就点明了时间、地点:“楼上黄昏”。

B. 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一位女子的诗,诗中描绘了离别后诗人孤独寂寞的生活,表达了诗人淡淡的愁思。

C. 从诗的最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怜惜世间万物,因为芭蕉不舒展,丁香不开放而忧愁。

D. 这首诗写思妇之离愁,是作者以女子的口吻写与情人离别的愁思。

E. 丁香既指眼前所见之景,也喻指诗中的人物,“丁香结”写其愁怨与思念。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到中流砥柱作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巧妙地借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了这样的图景。

(2)《雨巷》中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3)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运用侧面烘托得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

(4)李白在《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中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所谓领军人物,不仅需要有“逆水行舟”的冒险精神,也要有挥斥方遒的王者霸气,更应是一个团队的战略家和指挥者。

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徐志摩的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诗赋予想象,意境清新,风格柔美飘逸。

21世纪的中国,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但是一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却看不到中国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仍然书生意气,到国外谋取就业。

每次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这位解放战争时期扛过枪、打过仗的老战士总会显得非常激动。

A.     B.     C.     D.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据斯诺登通过英国《卫报》报道表示,他“从未向中俄攻府提供情报”,中俄“也没有从其笔记本电脑里提取信息”。

B. 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为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C. 《五四放歌》《天路》《致橡树》……近日,2016年“三节”群众文化活动——“迎新春·诵经典”大学生专场诵读会在一首首激情澎湃的诗歌中拉开了序幕。

D. “公车腐败”的原因大多是监管不严、审批不当、部分领导干部享乐主义、贪图小便宜造成的。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              ,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               。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                 ,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污染、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造成人身伤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曾国藩说:“善莫大于恕。”

安德鲁·马修斯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最新科学研究显示:原谅别人有益身心健康。

读了上面的这几段话,你有什么感想?请选定一个角度,明确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