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信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论述类文本阅读

金石学的“金”,主要是指青铜器及其铭文,“石”是指石刻而且主要是指石刻文字。为求将文字资料保存永久而刻于石上,特别是铸于青铜器上,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在汉代时,存于简帛上的先秦文献已相当残缺,故商周青铜器铭文与东周以后的石刻文字资料已尤为珍贵。但是这一类文献在北宋以前并未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

这种情况,直到北宋年间金石学的出现才得到较大改观。研究古代青铜器与石刻能受到学者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金石之学不仅可以证经补史,而且有助于复原古礼,适应了北宋王朝鼓励经学、巩固统治秩序之需要。另一方面,金石之学有实证研究色彩,为当时代表进步的史学与文字学发展趋势的学者所推重。北宋时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得到空前提高,也为金石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清代在康熙朝后,开始极力提倡儒家经典之学,推崇“朴学”以巩固其统治秩序。而清初以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考据学及小学,遂将与小学密切相关的金石学推到当时学术高端的地位。清代学者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上有不少建树,而石刻方面则着力更多,研究成果亦趋于系统。但此时期被作为研究对象的青铜器等古器物及相当一部分石刻,仍然是零散出土的,且多数未知共存的器物。同时,对古器物形制变化的脉络及其与铭文的关系始终未能理清,对铭文虽有考证,亦由于未有科学的古文字学理论且囿于传统史观,故进展不大,且研究的路径与结论始终未能摆脱“证经”之套路。

金石学作为一门属于特定历史阶段、有特定内涵的学问,基本止步于20世纪初,但对其研究的主要门类,即中国古代青铜器(及各种古器物)、金文与古代石刻的研究,则继金石学之后获得新生。辛亥革命前后,伴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学术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被引进,特别是“五四运动”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方法,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1925年王国维发表《古史新证》,倡导“二重证据法”,对中国古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进步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央研究院”发掘殷墟开始,中国青铜器研究即从旧金石学范畴进入了现代考古学的研究领域,考古类型学被应用于青铜器研究。与此同时,石刻研究亦渐纳入现代考古学与史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以来照相技术与印刷水平的提高成为传统金石学研究门类获得新发展的重要条件。

从金、石学的兴衰与金、石研究的新生之历程,可以深切地感到,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术研究,其水平的高低是与时代所给予的政治环境、科学世界观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时代的历史需求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金石学研究的对象——青铜器(及其他古器物)、金文与古代石刻,负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大量信息,是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关的学问具有重要文化价值与传承意义。近半个世纪以来,这个领域虽已取得远超出前人的成绩,但迄今仍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应该在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上有所创新,产生无愧于新时代的高水平成果。近年来大量经考古发掘新出土的青铜器应结合其共存的文化遗存作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研究,零散传世的资料,特别是数以万计的存于海外的青铜器与金文的资料,更应该得到系统的收集与整理。青铜器与金文领域许多重要的专题性研究亦应该在原有基础上做更深入的探研。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所说的"金石学"的"金"和"石"都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金"和"石",还包括在它们上面的文字。

B. 北宋年间的出现的金石学,改变了商周青铜器的铭文与东周以后的石刻文字资料在北宋以前一直不被学界重视的状况。

C. 尽管以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学者把与小学密切相关的金石学推到了当时学术高端的地位,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铭文等相关内容的研究的进展并不大。

D. 金石学这门学问的有特定的历史性,它基本止步于二十世纪初,但对其研究的主要门类在继其之后获得了新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金石学作为古代中国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是在汉代发现存于简帛上的

先秦文献已相当残缺的情况下而诞生的。

B. 研究古代青铜器与石刻因有政治和史学价值而受到北宋学者的重视,而

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的提高为其创造了物质条件。

C. 比较而言,清代学者虽然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上已有不少建树,但其在石刻研究上更用心,研究成果也渐渐系统起来。

D. 金石学的兴衰与金石研究的新生的历程,使人们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术研究水平的高低是与时代因素密切相关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代的金石学研究是有局限的,如研究对象是零散出土的、古器物形制变化的脉络及其铭文的关系不清等。

B.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方法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二重证据法"对中国古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推进就是明证。

C. 当前,中国金石学研究领域虽然已取得远超出前人的成绩,但人有许多薄弱环节,我们应该在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上有所创新。

D. 对近年来考古发掘新出土的青铜器应结合其共存的文化遗产作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研究,不应孤立的看待它们。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章(文学类),回答小题

一匹马两个人

迟子健

    一匹老马拉着两个老人,朝二道河子方向走。

    马是瘦马,走起路来就难免慢慢腾腾的。两个老人,是一对夫妻。老头子跟老马一样瘦,老太婆则像个大树墩一样胖。他们都是小眼睛,是那种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尤其是老太婆。因而有的时候,马觉得老太婆是没长眼睛的人。

    二道河子离他们居住的村庄有二十里路。这条路,马不知走了多少趟,也不知走了多少年,只记得以前背上吃了主人数不清的鞭子。马还记得,他们的儿子第一次被人用手铐带走时,哪怕是走在没有辎重的平道上,它也要挨上几十道鞭子。而他第二次戴着手铐被人带走后,他们对它则温情多了,夜里不忘了喂点豆饼给它吃,女主人还常常用一把刷子给它理鬃毛,仿佛把它当成了他们的儿子。

    同以往一样,坐在车辕的男人垂着头袖着手打盹,车尾的老太婆则躺着睡觉。他们不用担心马会走错路,因为去二道河子只这一条路。他们也不用担心马会受惊,因为这个季节没有其他的车辆过来。马呢,它知道两个人都在迷迷糊糊地睡,所以它若遇见笔直的路段时,也抽空打一下盹,它老是觉得累。

    马打了一个响鼻,示意二道河子已经到了。果然,老头子下了车,他先用乎抚摩了一下汗涔涔的马,无限怜惜地说:“唉,瞅瞅你这一身的汗,真让我不忍心再使唤你了。”说着,他回头去看车尾的老伴。

“老太婆,你到哪里了,我看不见你,你给我个音呀!” 老头子叫道。

    老头听不见老太婆的声音,他急了,仔细地看看周围,也不见人影。他这才明白,老太婆丢了。他责备自己太粗心,边掉转车头,折回去寻找。

    马听见老头呼唤老太婆,已经明白了。尽管它已经累得眼花缭乱了,还是加快了步伐。可是老头还是嫌它走得慢,他没有鞭子,就下车折了一根柳条,不停地抽它。马虽然疼痛难耐,但仍闷着头,拼命快走。老头子并不领情,心急火燎地持续抽它。

    大约走了四里路,他们发现了老太婆,她横躺在路上。老头叫了一声:“你怎么睡在路上了,吓死我了。”

    马满身是汗,疼痛难忍,四条腿没有一条不在打哆嗦。它不像老头子那么乐观。

    果然,老头子发现老太婆的额头都是血,而地上也是血迹斑斑。老头试了试她的鼻息,一点呼吸都没感觉到,再摸她那双粗糙的手,已经冰凉如秋日的河水。

    当老头子看见路面有一块凸出来的像笋尖一样的带有血迹的石头时,他咆哮着,使劲踢那石头,而石头就龇着血红的牙望着老头子。老头子从车上取下镐头,奋力砸那石头,石头迸溅出一串串火花,瞬间分崩离析。

他们朝那村庄走去。

    一块这么不起眼的石头就要了她的命,老头子想不明白。她落地后是不是呼唤他了?可惜他耳朵不如年轻时灵便了,而且马车一旦走起来,听到的只是马蹄声。他这样一想,就有些怨恨马了。

    而马呢,也走得心事重重。它在责备自己。一定是因为它走路不如以往利索,腿常常抖一下,车也随之颠簸一下,相必她就是这么被颠倒地上的。而且,在拉扯的过程中少了分量,它应该有所觉察的,可它什么也没有察觉到。它是个废物了。马觉得自己最好就此不要吃草了,就这么晚结算了。

    老马就在那一天水草未尽,老头子也是粒米未食……

(节选自迟子健《一匹马两个人》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开头一段如特写镜头,把读者带入悠远的情境中,让读者对老马、老路有初步认识;同时引领全文,使文章显得有章法。

B.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两位老人“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显示出他们生活的懒散和内心的空虚。

C. 老头子垂着头袖着手打盹儿,老太婆躺在车尾睡觉,老马也抽空打个盹儿,这些描写都为老太婆出现意外和没及时察觉埋下伏笔。

D. 在朝村庄走去的路上,小水细腻地刻画了老头子和老马深深自责又责怨对方的心理,这这使他们的形象更加鲜明。

E. 本文讲述了一匹马和两个人的故事,老人和老马相伴的平静生活被一块石头突然打破,情节简单,语言质朴,缺耐人寻味。

2.小说讲述的故事“凄凉但不乏温情”,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除使用传统叙事视角外,小说还刻意选取了“马”的视角。从“马”的视角叙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飞虎将军”陈纳德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蹂躏。战争中,从空中给予日本敌机致命打击的,是赫赫有名的美国“飞虎队”,其队长则是有着“飞虎将军”美称的陈纳德。

  1937年,中日之战一触即发,增强中国空军作战能力迫在眉睫,当时,陈纳德已经从美国空军退役,他的朋友,在中国担任中央信托局机要顾问的霍勃鲁克非常欣赏他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过人的军事才能,推荐他来华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并给他寄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亲笔邀请信。5月,陈纳德来到上海作为期三个月的考察。在上海,陈纳德受到民众的热情欢迎和宋美龄的接见。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终于在中国了。希望能在这里为正在争取民族团结和争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劳。”

  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纳德听到消息,当即决定留在中国,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上服务。他认为“中国对日之战,是美国也将卷入的太平洋之战的序幕”,他要为中国,也为自己即将卷入战争的祖国尽一份力量。此后,陈纳德在芷江,昆明等地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悉心传授战斗机飞行技术和作战技术,他多年前的军事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同时,他着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地面空袭报警系统,以便战斗机驾驶员及时拦击敌机。为了增强空军的战斗力,1940年10月,陈纳德赴美招募志愿者,虽遭遇了很多挫折,但从未放弃。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志愿队组建成功,后被编入美国陆军航空队。

  1942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太平洋战争全面展开。20日,志愿队在昆明和日军进行第一次正面交锋。日军来犯的10架轰炸机有6架被击落,逃跑的4架中又有3架损于途中。而志愿队的飞机全部安全返航,只有1名驾驶员受轻伤。首战告捷,给饱受日机轰炸的昆明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当天晚上,昆明各界人士为志愿队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陈纳德深受感动,热泪不禁涌出……报纸头版头条报道战斗经过,称美国志愿军的飞机是“飞虎”,“飞虎队”从此成为志愿队的代称。

  次日清晨,陈纳德收到驻扎在缅甸首都仰光的第三中队的报告,说有敌机在附近出没。陈纳德立即复电说:“据过去日本人的惯例,侦察机出现区域的地面重要军事目标,将会在次日,最迟不超过三日遭到空袭,务必严加戒备。”果然不出所料,23日开始,日军连续空袭仰光,飞虎队第三中队和英国皇家空军迎头痛击,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仰光的连续空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陈纳德也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退役的美国陆军航空队上尉,成为名扬天下的新闻人物。

  此后,飞虎队又在怒江阻截战、桂林保卫战等战役中,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陈纳德1942年晋升为准将后,主动向中国政府提出停发津贴。1943年晋升为少将,同年12月,成为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1958年临终前又晋升为中将。

  抗战八年,陈纳德领导的飞虎队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45年飞虎队解散时,陈纳德收到中国国民政府的最高嘉奖。在中国,陈纳德还收获了爱情,1947年和中国记者陈香梅喜结良缘。陈纳德的命运和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他所说的,“我虽然是美国人,但我和中国发生了如此密切的关系,大家共患难,同生死,所以我也算是半个中国人”。

  陈纳德去世后,安葬在美国阿林顿公墓。墓碑正面镌刻着他生前获得的各种奖章和勋章,背面写着“陈纳德将军之墓”七个中文大字。

                       (摘编自赵家业《陈纳德》)

相关链接

①抗战初期,美国政府对日本侵华战争持“中立”态度,日本人知道有美国顾问在华帮助中国,要求美国下令让他们离开。美国国务院发布撤回命令,但陈纳德拒不执行,他斩钉截铁地说:“日本人离开中国时,我会高高兴兴地离开中国。”(百度百科)

②中国人的友谊最宝贵的体现,莫过于在日军占领区冒着生命危险搭救被追杀的美国飞行员和从那些地区不断地送来情报……为了扩建在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那里一下子就聚集了三十余万民工,三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陈纳德回忆录》)

③1990年,美国发行了纪念陈纳德将军的邮票。当年的飞虎队队员每年军人节都要到华盛顿祭奠他。在中国,重庆要建飞虎队纪念馆,昆明把从城里到机场的一条公路,重新命名为陈纳德路。(《北京青年报》2007年11月12日)

1.陈纳德说自己是“半个中国人”,其原因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陈纳德精湛的飞行技术,过人的军事才能,在受聘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期间,得到了充分施展的机会;

B. 陈纳德率领飞虎队在中国境内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立下了赫赫战功,从一个退休上尉晋升为将军,事业达到辉煌的顶峰;

C. 陈纳德与中国人民协同作战,生死与共,结下深厚的友谊,并且和中国女子陈香梅产生感情并结为连理。

D. 陈纳德的命运和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受到国民政府的最高嘉奖,重庆把从昆明到城里到机场的一条公路命名为陈纳德路。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都是(    )

A. 在霍勃鲁克的大力推荐下,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亲自给陈纳德写去邀请信,陈纳德接信后当即决定来中国支援抗日。

B. 陈纳德凭着精湛的飞行技术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为中国抗战立下赫赫战功,自己也从一名退役上尉成为闻名全球的“飞虎将军”。

C. 为扩建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三十多万民工只用三个月就完成全部工程,陈纳德认为,这是中国人民对飞虎队深厚友谊的最宝贵表现。

D. 为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飞虎队在中国浴血奋战,作出杰出的贡献,因此被国民政府授予最高嘉奖。

E. 作为一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令日军闻风丧胆的飞虎队队长,陈纳德曾经登上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的封面。

3.陈纳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怀念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卢简辞,字子策,范阳人。父纶,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奉亲避地于鄱阳,与郡人吉中孚为林泉之友。大历初,还京师,宰相王缙奏为秘书省校书郎。王缙兄弟有诗名于世,缙既官重,凡所延辟,皆辞人名士,以纶能诗,礼待逾厚。会缙得罪,坐累。久之,调陕府户曹。朱泚之乱,咸宁王浑瑊充京城西面副元帅,乃拔纶为元帅判官。贞元中,吉中孚为户部侍郎,典邦赋,荐纶于朝。会丁家艰,而中孚卒。太府卿韦渠牟得幸于德宗,纶即渠牟之甥也,数称纶之才。德宗召之内殿,令和御制诗,超拜户部郎中。方欲委之掌诰,居无何,卒。初,大历中,诗人李端、钱起、韩翃辈能为五言诗;而辞情捷丽,纶作尤工。至贞元末,钱、李诸公凋落,纶尝为《怀旧诗》五十韵,叙其事曰:“吾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李校书端,风尘追游,向三十载。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荣耀,未几,俱沉下泉。伤悼之际,常畅博士追感前事,赋诗五十韵。”纶之才思,皆此类也。文宗好文,尤重纶诗,尝问侍臣曰:“《卢纶集》几卷?有子弟否?”李德裕对曰:“纶有四男,皆登进士第,今侍御史简辞是也。”

简辞,元和六年登第,三辟诸侯府。长庆末,入朝为监察,转侍御史。文雅之余,尤精法律,历朝簿籍,靡不经怀。宝历中,故京兆尹黎干男煟,诣台治父叶县旧业,台司莫知本末。简辞曰:“干坐鱼朝恩党诛,田产籍没。大历已来,多少赦令,岂有雪朝恩、黎干节文?况其田产分给百姓,将及百年,而煟恃中助而冒论耶!”又福建盐铁院官卢昂坐赃三十万,简辞按之,于其家得金床、瑟瑟枕大如斗。昭愍见之曰:“此宫中所无,而卢昂为吏可知也!”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节选自《旧唐书·卢简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衙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恃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B. 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内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C. 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衙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D. 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泉”本指山林与泉石,后借指文人雅士。林泉之友即隐居时的朋友。

B. “丁家艰”即丁艰,也就是丁忧,指遭逢父母丧事。古时官员父母去世须辞职守丧。

C. “司空郎中曙”中“郎中”是官名,“司空曙’是人名。这是一种官职姓名的合称。

D. “京兆尹”为三辅之一。三辅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此外有左冯翊和右扶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卢纶才名甚高,颇受知遇。他虽因战乱未能登第,却受到不少人的举荐以及皇上的赏识,因而踏上仕途后一帆风顺。

B. 卢纶才思敏捷,擅长作诗。大历诸诗人的五言诗辞情捷丽,卢纶诗作尤其精工,他曾经创作五十韵长诗怀念已故旧友。

C. 卢纶教子有方,门庭兴旺,他的四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其中卢简辞更是担任了侍御史、刑部侍郎、兵部侍郎等官职。

D. 卢简辞富有文才,精通法律。他对历朝的官府文书都有所留意,也曾据理驳斥黎煟的非分要求,还查办卢昂贪污的案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荣耀,未几,俱沉下泉。

(2)又福建盐铁院官卢昂坐赃三十万,简辞按之,于其家得金床、瑟瑟枕大如斗。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江亭怨①

吴城小龙女

帘卷曲阑独倚,山展暮天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②。

数点雪花乱委,扑鹿③沙鸥惊起。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注]①这首词题在荆州江亭柱上,故名“江亭怨”,实际上它属于“清平乐令”。②“吴头楚尾”,江西的代称。③“扑鹿”,象声词,拍打着翅膀的声音。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上片以“泪眼不曾晴”直接抒发了少女浓烈的思乡之情。

B. “数点雪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此句用意巧妙,不言少女伤怀,却言沙鸥

不受羁绊,是把沙鸥自由翱翔与少女为情所困作对比,更加衬托出少女内心深处的伤感。

C. 下片中少女为雪花飘舞、沙鸥飞翔的情景所吸引,伤感情绪渐淡。

D. 本词语少意多,露少藏多,画面丰富生动,引起读者无限的想象,余味无穷。

2.从炼字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帘卷曲阑独倚,山展暮天无际”两句中哪两个字用的最妙,并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补写不列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达自己回家途中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借兵器来侧面表现边塞酷寒天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俄罗斯艺术代表团奉上的经典《天鹅湖》精彩不断,技艺精湛的舞蹈演员在上千名观众面前腾蛟起凤,翩翩起舞,令大家叹为观止。

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西南联大时期,广大师生生活十分艰苦,平日里,粗茶淡饭,钟鸣鼎食已是常态,大鱼大肉已成奢望。

④《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筚路蓝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那段历史,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全景式的艺术享受。

⑤这家自己开办的农村阅览室图书流动很快,从未发生久假不归的现象,大家对书籍的渴望可见一斑。

⑥三苏中的苏洵,成名较迟,大器晚成,人过中年方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但并没有影响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没有人怀疑他的才华。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

B. 相较《战狼2》的成功,不少电影停留在生活表面,对题材发掘不够深,这是阻碍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走的更远、不能获得更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

C.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D.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语句中,语言表达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 我是传媒学院新闻专业毕业生,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通知我。

B. 王大石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马医生脸上堆满了笑容。

C. 刚才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深受教育。像刘老师这样决定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

D. 老同学,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我因有事不能前去祝贺,我的祝福望你心领了。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些有关筷子的习俗至今流传,比如,①______________。首先,要会摆放筷子。筷子要整齐地摆放在进食者的右手边,不要将一双筷子一反一正并列摆放,也不要将筷子用于进食的一端朝桌外摆放。其次,②_____________。不可取位过高,这样容易被认为清高孤傲,也有远离父母家门的嫌疑;③_____________,这样容易被认为笨拙,也显得缺乏教养。在举筷夹菜时,不要乱翻后再夹菜,更不要伸筷过长而到别人面前的碗盘中夹菜。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第十三届全运会于2017年9月在天津举行, 下面是第十三届全运会的会徽,请写出该标志中除2017、汉字和字母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七、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时,《石渠宝笈》特展火爆异常,即使在“排队需要6小时以上,请慎重选择”的提醒牌下,人们仍在故宫特展门前大排长龙。而再早一些,故宫已经靠一系列的卖萌产品实现了“逆袭”,高高在上的传统文化一下非常接地气。正是这样的创新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上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主确立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