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武汉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搞美术理论的陈传席曾说过画若没有古意,格调便不高。

 美术的要义是要通过画面将“美”传达给欣赏者。而客观美对于中国画来说只是一个方面,它还要求在客观之上有精神的追求。也就是说创作者在创作中不仅要表现客观现实的美,还要讲求中国文化中那种虚灵、澄澈的诗意的审美理想,更高一级的话,还要有哲学的意味,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一句话,中国画讲究的是气韵、格调,是要创造一种超自然的精神氛围,因而它比单纯的造型艺术多了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应该说,这是中国式的审美理想,还有宇宙观的延伸。

 那么中国画中的“古意”究竟如何表现,该如何理解呢?

 举个例说,李璟的词《山花子》开头的两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菡萏”是“荷花”的别称,如果将““菡萏香销翠叶残”改为“荷花凋零荷叶残”,阅读起来没有了障碍,但读词时的感觉随着词句的改变而起了变化。叶嘉莹说,这样一改就会失去原句所包含的那种丰富的“潜能”,也就是艺术品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意象。为什么呢?“菡萏”一词出自《尔雅》。《尔雅》是中国的第一部词典,距今至少2000年了,够古老;而且《尔雅》收集的都是近乎规范的雅言,本身就与现实的日常用语有着一定的美感距离。 “因此有了一分古雅,也更加珍贵,格调自然出俗。”“香”是芬芳的香气,“翠”不只是绿的颜色,还能让人联想到美且珍贵的翠玉。这么多珍贵的、美好的意象,“销”了、“残”了,消失了、残破了,使人感受到的是极端的残酷,所以王国维读罢就有了“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慨, “荷花凋零荷叶残”虽然通俗易懂,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给人这种强烈的感受。

  “距离”产生美,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用于诗词、绘画创作也一样产生意想不到的美感。

 中国画中的“古意”,是因为它重“意境”,它所追寻的意象和美感是超现实的,有着一种现实生活的喧嚣躁动、急功近利遥不可及的静寂、旷远与超尘,所以古意盎然,珍贵且格调出俗,也因此有着丰富的意象和再创作的空间,令欣赏者可以尽情地驰骋自己的想象,也能给欣赏者以安宁、超然的感觉,而不只是享受它的客观美所带来的感观享受。

 中国画与西洋画最大的区别不仅是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的问题,而更是中国画中有“我”的存在,有精神上的追求和寄托,创作的过程就是作者在与自己对话,如同一次心灵的散步。中国画肇始就是在客观之上表现作者自己,特别是自从宋代的文人染指绘画以后,中国画便有了一种特别的追求──文人气。文人们将自己追求的诗意精神需求融入笔墨之中,重意趣自然,追寻高古清幽、离尘绝俗,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愿望。所以说,中国画的精神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延伸,强调文人诗意情怀,强调高古的气韵格调。无论画山水、人物,还是花鸟,画中可以无人影,但“境”中一定有一个人,就像中国人论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随着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国门打开,西洋画随着欧风美雨,进入中国。面对写实逼真的西洋画,许多人惊讶不已,西洋画里那铜制的泛着金属光泽的纽扣,那细密逼真的发丝,那如同真人一般,好像还有着温度的人,似乎让重神不重形的中国画相形见绌,中国画好像成了明日黄花,许多有见识的文化人,此时也像是被洗了脑,反对写意,要改良中国画。但是智慧者是始终知道水墨意韵的,带有写意精神的中国画是谁也取代不了的,

遗憾的是,许多人舍弃滋养自己的本土文化,试图丢掉自己身上的文化基因,不再关心中国画的文化内涵,不再关心中国文化赋予艺术的那种诗意的精神追求,放弃自己主观精神的追求,过分强化和追逐外在的表现形式,甚至有些人剑走偏锋,以哗众取宠为能事。借鉴是手段,不是目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硬地照搬照抄会水土不服,或许最终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也弄不清自己要到哪里去。                                 

    (节选自《中国画为什么要讲究古意》,有删改)

1.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画要求作者在创作中不仅要表现客观现实的美,更要讲求审美理想,以及哲学意味,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B. “菡萏香销翠叶残”有一种古雅的美感,能给人以词语意义之外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如果换成“荷花凋零荷叶残”则意味索然。

C. 中国画重“意境”,古意盎然,能给欣赏者丰富的意象和再创作的空间。欣赏者不仅能享受到客观上的美,还能获得主观上的美。

D. 西洋画的特点是细密逼真,所画人物好像还有温度。西洋画的引进让中国画坛的画风和画技更加丰富多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菡萏香销翠叶残”传达了一种香消玉殒的悲凉之情,以致王国维读完后有了“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慨。

B. 中国画讲究古意,远离现实,追寻超现实的意象和美感,强调意趣自然,离尘绝世,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

C. 自从文人参与绘画以后,中国画便有了文人的气质,有了文人的诗意情怀,强调高古的气韵,无论什么内容,画中总有“人”的存在。

D. 西洋画与中国相比,西洋画重“形像”,中国画重“神似”。中国画更强调意蕴,重视精神上的追求和寄托。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距离”产生美,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绘画,古典生僻难懂,便能产生最美的境界,所以越是远古的绘画越具有审美价值。

B. 画家石鲁曾感慨:“画山就是画人、画人格、画精神、画自己。”说明了中国画的创作就是作者在与自己对话,与自己交流。

C. 文章批评了当今一些人忽视中国画的文化内涵,不再关心中国画所体现的诗意与精神追求,而过分强调外在表现形式的现象。

D. 中国画与西洋画比较,二者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是特点不同而已,所以对西洋画应运用“拿来主义”,吸其精华,西为中用。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橘 子

李培俊

他上衣破了,裤子也撕开了一道不小的口子。脸上还有几条浅色的灰道子,其中一条越过眉梢,在腮帮上拐了个S形的小弯,一直延伸到嘴角那里。他显得异常狼狈。天快黑时,他出现在卖橘子的小摊前。橘子又香又甜的滋味,对于又渴又饿的他具有致命的诱惑力,他恨不得立即拿起一个,剥去外皮,塞进嘴里!但他没有。他用力咽下一口口水,手下意识地伸进上衣空无一物的口袋,他最后又犹豫着把手伸向鼓鼓的裤袋……

这时,摊主拿起一只又圆又大的橘子递到他手上,那只橘子是摊子上最为鲜亮的一只。摊主笑笑说:忘记带钱了吧?以后记住,男人出门,口袋可不能空,吃吧,吃吧,自家树上结的。

他说了声谢谢,拿着橘子离开了。

两天后,他又一次出现在那个卖橘子的小摊前。没等他开口,摊主就拿起橘子塞给他,不是一只,而是四只。他张张嘴,想对摊主说些什么的,可他欲言又止,终于什么也没说,把一份折叠起来的报纸放到大堆的橘子旁,走了。晚上摊主收摊,发现了那份报纸,打开一看,摊主惊呆了,上面有一则公安部门的悬赏通缉令,照片上那个通缉犯,竟是他!自己竟两次送橘子给他吃!几经犹豫之后,摊主还是拨通了报警电话。

公安部门调集警力,在小摊周围设伏,静等着逃犯的再次出现。三天后的中午,逃犯果然出现了。他没有马上进入警方的埋伏圈,而是远远站着,朝四周张望一阵之后,做出了一连串令人费解的动作:他先从裤袋里掏出一把尖刀,举得高高的,在空中晃动几下,然后五指一松,尖刀在阳光下划出一缕寒光,哐当一声落到地上。随即,他举起双手,走进警察的埋伏圈。警察一拥而上,给他戴上手铐,推向远处的警车。他说,请等一下,能让我和卖橘子的老板说句话吗?带队的警长犹豫片刻答应了,两个警察架着他,来到卖橘子的摊主面前。他对摊主说:那张报纸是我故意放在你这里的。说完,逃犯如释重负地吐出一口长气,跟着警察上了警车。

摊主连忙找出那份报纸,发现背面有几行用铅笔写下的小字:长期以来,我像一只被猎人追赶的兔子,东躲西藏,白天钻进不见天日的密林,晚上睡在阴暗潮湿的山洞,吃没吃的,喝没喝的,我都快疯了……当我为选择怎样结束自己的生命犹豫不决时,你送给我橘子吃,还对我微笑。老实说,是你的善良感动了我。对你,我无以为报,举报不是有2万元的赏金吗?权作是我对你善良的报答吧。

公安部门按照通缉令的承诺,第三天便把2万元赏金送给摊主。摊主接过钱,颤抖着打了一张收条,把钱掖进内衣口袋。

8年之后,劳改农场的储油仓库发生火灾,危急关头,他冲进火海,搬出了8桶汽油,避免了一次灾难性的事故发生,又因一辆失控的卡车冲向一个狱友的时候,他及时推开狱友,却永远失去了左腿。

他获准减刑4年。出狱那天,他没有回家去见妻子儿子,而是拄着双拐去了那个小镇,去找送他橘子的摊主。摊主的妻子红着双眼告诉他,丈夫已经在两年前去世了。说着,她递给他一个沉甸甸的纸包,对他说,临死前让我把这包东西交给你,说你用得着。他让你也摆个水果摊,挣钱虽然不多,可那是自己挣的,花着踏实。他打开纸包,里面是那2万元钱的赏金,分文未动。包钱的报纸,也是他当年留给摊主的那张。

几年时间,纸张已经发黄,通缉令上的照片也已有点模糊不清。

(选自《小小说精选》)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到的“他”的衣着、神情、动作、心理等,都暗示 “他”是个逃亡在外的罪犯,并为下文“他”接受橘子、报恩等情节做了铺垫。

B. 摊主两次送给“他”橘子,一方面显示出摊主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也有摊主对“他”的畏惧,因为摊主拨打报警电话前,有过一番心理博弈。

C. “摊主接过钱,颤抖着打了一张收条,把钱掖进内衣口袋。”其中“颤抖”一词含义丰富,既有得到两万块钱的激动,也有对“他”报恩的感动。

D. 小说叙事紧凑而不显散乱,语言朴素而不失细腻,作者匠心独运,通过对摊主这样的普通人善良品质的歌颂,让人们体会到社会风气的转变。

2.文中的“他”三次来到水果摊前,试简要分析“他”的目的。

3.小说结尾出乎意料,试结合全文,分析这样结尾的好处。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36日新媒体专电

速度与激情——中国科技的世界印象

2016,中国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成就。在海外科研人员看来,这里的科学家正用“速度与激情”,书写着另一个中国奇迹。

成果:忽如一夜春风来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太空停留33天、“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暗物质卫星“悟空”成功运行一周年……去年一系列井喷的科学成果,不仅让国人“自嗨”,也获得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科研人员纷纷点赞。

“‘悟空’是中国的首颗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卫星,也是中国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我很高兴看到它运行状况优异,且数据分析取得重要进展。”意大利佩鲁贾大学博士乔万尼安布罗西说。

“中国能够启动量子卫星,可能出乎一些西方观察家的意料。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领域。”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航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登普斯特表示。

中国对科研重器的投入力度,让海外同行们羡慕不已。在他们的眼中,中国所取得的成就非常“酷炫”,定会推动全人类科技进步。

速度:轻舟已过万重山

让海外科研人员点赞的,是中国科研进展的惊人速度。用法国大学教授达尼埃尔科昂的话来说,这个成长速度“如同火箭升天”。

安德鲁登普斯特的专长是卫星导航领域。在他看来,中国北斗系统的发展堪称奇迹。“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是仅有的两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但北斗系统却在短时间里崛起,它也已准备好在全球范围投入使用。”

乔万尼安布罗西对中国科研的决策力和执行力印象深刻。他表示,无论是“中国天眼”还是“悟空”,很多国家都不可能在短短五六年间完成从创意到立项再到落成的过程,但中国却一次次用事实证明了他们具备这样的速度。

“中国加快了通过科技征服未来的脚步。”达尼埃尔科昂说,“并且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特色。”

定力:立根原在破岩中

随着暗物质卫星“悟空”不断向地球传来数据,中国有望在暗物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乔万尼安布罗西表示,正是因为暗物质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的20年坚守,从当初一个不被同行认可的idea.一步步变成一个可能会改变人类认识暗物质进程的成果。

作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专家,达尼埃尔科昂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表示钦佩,“我知道她,并不仅仅是因为她曾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因为她能够汲取中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在治疗疟疾这一世界性疾病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我对她十分崇拜,在那个时代里,她能尝试用这种药物研究治疗疟疾的方法非常有勇气。”

达尼埃尔科昂表示,中国拥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科学家。这得益于中国的教育体系能够让所有人,包括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机会学习知识,可以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机会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未来: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于中国科技的未来,他们怎么看?

“大有前景!”加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科学家保罗欧亚拉说。

“中国的崛起,将加剧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达尼埃尔科昂说。他认为,英美在科技上长期领先让他们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而中国的强势崛起,必然能够激发世界强国发展科研的斗志。

“只要这样继续努力下去,中国获得更多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曾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说。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也被视作中国科技崛起的潜力所在。达尼埃尔科昂表示,若想成为伟大的科学家,首先要是一个诗人。因为超越现有如识体系离不开大胆设想。“中国科学家的思维如同中国文化一样,充满了想象力和诗意。相信这也是促使中国能够在科技探索方面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有删改)

【材料二】

西方人应当认识,在中国人看来,科学并不是出于基督教传教士的慷慨恩赐,并不是在中国自己的文化里毫无根基的。相反地,科学在中国文化中有光辉灿烂而深厚的根基。如果中国中古世纪的社会当真像有些人宣传的那样是一个绝对专制、毫无自由的社会,我们就无法解释几千年来怎么会产生那么多的创造和发明,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在那样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总是处于比欧洲领先的地位。

——李约瑟(摘编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注】李约瑟(1900-1995),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代表作《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首颗空间卫星“悟空”成功运行一周年,在暗物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改变了人类认识暗物质的进程,赢得了海外科研人员的称赞。

B. 在法国科学家达尼埃尔科昂看来,中国科研进展速度惊人,意大利科学家乔万尼安布罗西也认为,这在其他国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C. 屠呦呦受到国际同行的钦佩甚至崇拜,原因主要是,她在那个时代里,能够汲取中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大胆尝试研究治疗疟疾的方法。

D. 英美国家在科技上长期领先限制了他们取得更重大的进步与成果,只要中国奋起直追,不仅可以强势崛起,还可以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2.下列对两则材料内容与表达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新时代的中国传奇,不仅包含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成就,还包括以令世界瞩目的“速度”为特点的科技成长。

B. 中国科技的“激情”,不仅表现为一系列井喷的科技成果,也表现为昂扬奋发的精神与“大有前景”的未来。

C. 科技的进步总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对科研重器的大力投入,将会加剧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推动共同发展。

D. 无论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技术,还是以高新尖端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无不显示中国科技的世界领先地位。

E. 两则材料都主要借助外国科学家的评判来展现中国科学技术取得的突出成就,不仅视角独特,而且更为客观。

3.请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中国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时洪迈得稹文,为之赏激。调南康军教授。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丧,免,调临安府教授。倪思荐之,且语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丁母忧,免,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

明年,迁武学博士,又迁诸王宫教授。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嘉定九年,新学成,改充博士,其教养之规,稹所论建。迁秘书郎、著作佐郎,兼吴益王府教授。升著作郎兼屯田郎官。

稹始进对,请叙复军功之赏以立大信,抆拭功臣之罪以厉忠节,置局以立武事,遣使以省边防,厚赏以精间谍。次论和、战、守利害,而请颛意于守。

柴中行去国,稹赋诗送之,迕宰相,出知潮州。寻以通金华徐侨书论罢,提举千秋鸿禧观。久之,知漳州。漳俗视不葬亲为常,往往栖寄僧刹,稹命营高燥地为义冢三,约期责之葬,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郡有经、总制无名钱岁五千缗,厉民为甚,前守赵汝谠奏蠲五之二,稹疏于朝,悉罢之。会常平使有言,稹不欲辩,即自请以归。久之,提举崇禧观,与乡里耆艾七人为真率会。卒,年七十四。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其墓。所著有《巽斋集》,诸经有讲义、集解,诸魏、晋、唐诗文皆有编,辑先贤奏议曰《玉府》、曰《药山》。                                            

                                           (选自《宋史危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B. 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C. 郡有临漳台/据溪山虽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D. 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酬倡,亦作“唱酬”“唱和”,是指朋友之间用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来相互酬答唱和。

B. 丁母忧,旧时指父母去世。“丁”就是男丁,这里特指父亲。

C. 教授,职称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学校的考核、测验等职务。

D. 墓志铭,是放在墓中以备稽考的石刻文字,记录死者生平和对死者称颂悼念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危稹文采高妙,受到高官赞叹。危稹有很高的文学才华,洪迈看到他的文章时十分赞赏,杨万里也对他夸赞不已,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

B. 危稹重视教育,创建学校规矩。嘉定九年时,由危稹提议的学校建成,危稹改职充任博士,这个学校的教育、修养等有关规定都是危稹通过奏议论对要求建立起来的。

C. 危稹注重军事,奏对封赏之事。危稹在奏对时向朝廷请求恢复以军功大小予以赏赐,派遣使者到边疆省察,用丰厚的赏赐提高间谍的水平,同时也讨论了和、攻、守问题。

D. 危稹关注民生,请求减免赋税。漳州每年有经制钱、总制钱及其他无名钱五千缗,为此勒索民众特别厉害,危稹向朝廷上疏请求免除,但常平使对这个请求有不同意见。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

(2)前守赵汝谠奏蠲五之二,稹疏于朝,悉罢之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秋 思

【宋】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②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江湖浪迹一沙鸥”中的“沙鸥”这一意象和杜甫的《登高》中的“渚清沙白鸟飞回”中的“鸟”特征相同。

B. 诗歌的颔联写到“事大如天醉亦休”,可见诗人整天惦记国家大事,有时甚至借酒浇愁,以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C. “砧杵敲残深巷月”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将妇女的砧杵捣衣之声与月亮的残缺之形结合,表现了诗人落寞的心境。

D. 诗歌的尾联,借陈元龙的典故,写出诗人内心的矛盾:闲居在家却又欲获高位而不得。

E. 诗歌的颈联借助“砧杵”“残月”“梧桐落叶”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清冷寂的景象,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孤寂之情。

2.此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作者过着闲适生活但又不安的矛盾心情,试结合全诗做具体的分析。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离骚》中作者以荷叶莲花为服饰,表明自己品行高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刘禹锡《陋室铭》中写居室主人摆脱繁杂公务并暗寓欣喜之情的一句是“__      ____

_____________”。

(3) 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论证学生择师学习的关键准则是“道”。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母亲生病的那几年,我形影不离地守在她的床边。精心的照顾,希望她早日从疾病的苦痛中走出来。

B. 农村文明建设要从细节做起,一些地方的“调停会”制度就很好。经过他们的调解,素不相能的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了。

C. 今天,你看比尔柯莱的《第五个神秘世界纪》了吗?这篇文章内容固不必说,就是在遣词造句方面,也能够做到石破天惊,精粹无比。

D. 新闻发布会上,面对来自各地的众多的记者的指责,他哑口无言,但还是要虚张声势,进行狡辩,表示错不在他那边。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MG平台在整个游戏产业链中,占据了中游资源,不仅成为海外市场拓展的先行者,而且是中国民族网络游戏、移动互联网市场应用的领跑者。

B. 不管是植物学、动物学、还是生态学,秦岭都是研究这些学科当之无愧的基地,而“秦岭学”也将成为一门重要的研究学科。

C. 谈到易建联在湖人队的遭遇,特邀评论员马健讲起他在美国打篮球的种种不易,接着,又对目前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的选人制度做出尖锐批评。

D. 村庄改造在保护“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传统民俗、民居得到了保护,农村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传统、接受熏陶。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煮红薯一般要烧豆秸,或者是玉米秸,这些秸秆煮饭,烧地锅的人是幸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秸秆做饭,是乡间人对待庄稼的独特祭奠方式,这样的方式,有很浓的仪式感在里面。

①前段燃烧,后端会汩汩涌出一些汁液

②有一些甘蔗汁一样的气息

③有时候,玉米秸稍稍潮一些

④滚烫滚烫

⑤散发出甜丝丝的香气

⑥秸秆在用火舌舔着灶釜

A. ③①②⑥④⑤    B. ③①④②⑥⑤

C. ⑥②④⑤①③    D. ⑥⑤③①④②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生活质量,物质是要摆在第一位的,但不是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___________。一个腰缠亿万的富翁,一个工薪阶层的成员,谁晚上睡觉更香甜呢?说不定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毕竟后者没有那么多值得焦虑的事情,拿钱能买到的快乐,绝对不是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一旦失去之后,那空虚和苦涩,更不是味。_____________。天天鱼翅、顿顿海参,终有吃腻的一天,只有去寻找那种与人无争无碍的享受,去体味那既物质又精神的享受,去创造那种能够品尝得出来的、从心灵到感官的享受, 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面是一位父亲给正在上高三的儿子的一封书信的节选,其中有三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亲爱的儿子:

     ①你好!②距离高考只剩下四十天的时间了!③此时此刻,爸爸的心情和你一样难以平静。④十二年磨剑,即将见分晓。⑤你将走向人生的又一个重要赛场,预祝你马到成功!⑥在这里,一并奉上你妈妈的祝福。⑦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忝列北大新生的队伍中!⑧希望你好好配合老师,不耻下问。⑨当你金榜题名时,老师们会感到非常欣慰的!

 

七、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老家湖北襄阳的北京家政女工范雨泰突然在网络上遭遇热捧。近日,她在微信公众号正午故事”发表了一篇7000字左右的“自传”《我是范雨泰》。这篇文章里,44岁的范雨泰用朴素的文字记录了自己一家三代的生活经历,但又深深透出坚强、自爱、奋斗等可贵的个人品格。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这篇文章就引来10万+的点击量,并在微信朋友圈里广泛流传。

上述材料,一定会引发你的感悟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准套作。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