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秦汉以来,墨家作为思想体系和学派逐渐消失无闻,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独立学说、思潮或派系。这是由于,尽管作为小生产劳动者的手工匠作和农民仍大量地长期地存在,但已经没有像氏族结构彻底瓦解的春秋战国时期那种自由的社会环境和意识气氛。特别在独尊儒术以及后来佛教东来之后,小生产劳动者文化落后,见闻闭塞,经年累月束缚在自己的狭小天地内,受着社会统治意识的控制和支配,很难从自身中再产生像墨子这样的思想家或思潮、学派。

只有在社会发生大分裂,即阶级对抗非常激烈、要求明确区分阶级界限的斗争时刻,那些力图表现本阶级独特利益、要求和理想的意识、思想、纲领、口号,才可能被突破出来并提上日程。这个时刻主要是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农民起义总说裹卷了各种手工匠作,由于这些手工匠作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纪律、组织训练,他们经常成为起义队伍的各方面的骨干或领袖。

中国历史上有频繁和巨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虽然有关文献大都无存,已经无法考察、了解他们的意识形态,而且由于大都是“铤而走险”“官逼民反”,不一定都有条件和时间作真正的自觉思考或理论准备,然而,在极不完全的挂一漏万的残存材料中,也仍可看出其中好些基本思想与墨子思想有一脉相通之处。

最早的例子是陈胜的“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与墨子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在思想特征上似乎是可以相通的。只是一个是在和平时期讲“尚贤”,认为从“贱人”中可以举拔贤能;一个是在起义时期认为“贱人”也可以做将相帝王。它们在反对等级不能逾越和“富贵在天”的命定思想上,是同一种语言。又如,保存在《太平经》里的少数字句,像强调“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反对“或多智反欺不足者,或力强反欺弱者,或后生反欺老者,皆为逆,故天不久佑之”等思想,也可与墨子主张“强力”、“兼爱”联系起来。《太平经》中的某些东西又确曾与农民起义(如张角起义)有关。

从历代农民起义、农民战争某些意识形态的共同特征看,几乎都以某种超自然的人格神(即“天意”)作为主宰、命令来支撑和证明起义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来组织队伍,统一意志,严格纪律。农民起义也常常反贪官而拥戴“好官家”“好皇帝”,一面讲博爱、平等、共患难,另一方面又承认甚至强调等级、上下的差别,与墨子的矛盾两面都有相通或相同之处。尽管农民起义大多打着道教、佛教的旗帜,并不理睬墨子,但这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墨子,而墨子本人也非神或佛。当然,在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中,某些基本观念比墨子思想还要远为激进和彻底。如进行大规模的杀戮,便不能讲“非攻”;提出平均土地或财富,也远非墨子思想所具有。汉代以来作为统治阶级意识的儒家也反对过分的贫富不均,也讲仁爱,也讲天命甚至制造谶纬“符命”来作为政权的“天授”依据,甚至也渗入农民起义中;但农民起义中的宗教信仰和博爱精神主要是当作统一意志、发动群众的行动纲领和组织力量,并直接地具体落实在集团的战斗行动之中,与儒家讲的仍不相同,却与墨家的特色相接近。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汉以后,再没有出现过类似墨子的独立学说、思潮,原因之一是没有出现像春秋战国时代那种自由的社会环境和意识氛围。

B. 在独尊儒术以及后来佛教东来之后,小生产劳动者因文化落后等诸多因素,很难从自身中再产生像墨子这样的思想家或思潮、学派。

C. 只有在发生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时刻,那些力图表现本阶级独特利益、要求和理想的意识、思想等,才有可能突破出来并提上日程。

D. 农民起义总会集聚各种手工匠作,由于他们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纪律、组织训练,所以常常成为起义队伍各方面的骨干或领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虽然有关中国历史上那些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文献很少,也无法考察他们的意识形态,但还是可以看出不少基本思想与墨子思想有相通之处。

B. 作者用陈胜“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等典型材料,有力地论证了“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好些基本思想与墨子思想有一脉相通之处”的观点。

C. 《太平经》里的某些思想,与墨子主张的“强力”“兼爱”有一定的联系;《太平经》中的某些东西在历史上又与张角等农民起义有关。

D. 农民起义中的宗教信仰和博爱精神主要是当作统一意志、发动群众的行动纲领和组织力量,所以与儒家讲的“天命”“符命”思想不相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国历史上爆发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大都是由于“铤而走险”“官逼民反”,在这一特定的时期也产生了一些为本阶级服务的思想。

B. 墨子和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在反对等级不能逾越和“富贵在天”的命定思想上,是同一种语言;他们曾认为“贱人”也可以成为官宦仕者。

C. 历代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组织队伍,统一意志,严格纪律,都是以“天意”来支撑和证明起义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

D. 中国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中的一些基本观念比墨子思想还要激进和彻底,与儒家宣扬的“仁爱”“宗教思想”仍有差别。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百年震柳

梁衡

①震能摧毁一座山,却不能折断一株柳。

②约在百年前,1920年12月16日晚8时,在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震级8.5.裂度12.死27万人,震波绕地球三圈,余震三年不绝,史称环球大地震。这远远大于后来我国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③海原大地震实是地球的印度洋版块与太平洋版块相互挤压所致,与近年来的汶川大地震同出一因。有案可查,1982年国家地震局曾在当地开深槽验土,探得6千年来,在海原地区这两个版块就有6次因较劲失手而引发地震。第六次即海原大地震。这次地震,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  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

④为了寻找这棵树,从县城出发,车子在大山的肚子里翻上翻下,左拐右折,沿途几乎没有看到人家。可想百年之前,这里更是怎样的荒凉寂寞。正当我心头一片落寞之时,身下的沟里闪出一团翠绿,车头一折,拐入谷底。行到路尽之处,眼前的一棵大柳树挡住了去路。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它身高膀阔,蹲在那里足有一座小楼那么大。枝叶茂盛繁密,纵横交错,遮住了半道山沟。难怪我们在山顶上时就看见这里有一团绿云。欲问百年事,深山访古柳。但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两个半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的树龄已经有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活了100年。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一根木头的断开如果是用锯子来锯,无论横、竖、斜,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个难忘的岁月。我稍一闭目,还能听到雷鸣电闪,山摇地动。

⑤柳树这种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它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有极强的适应性,适于各种水土、气候,也能适应突如其来的灾难。美哉大柳,在人如女,至坚至柔;伟哉大柳,在地如水,无处不有。唯我大柳,大难不死,百代千秋。

⑥我想,那海原大地震,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27万人的生命,为什么单单留下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这株灾后之柳以过来人的身份向我们宣示:战胜灾难唯有坚守。一百年了,它站在这里,敞开胸怀袒露着伤痕;又举起双臂,摇动青枝。它在说:活着多么美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扼杀生命。

⑦我出了沟口翻上山头,再回望那株百年震柳,已看不清它那被裂为两半的树身,只见一团浓浓的绿云。一百年前,在这里地震撕裂了一棵树;一百年后,这棵树化作一团绿色的云,缝合了地缝,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我知道县里已经建了地震博物馆,有文字,有图片,但是最生动的,莫如就在这里建一座“震柳人文森林公园”,再种它一沟的新柳。老树犹在,雄风不减。绿满天涯,长风浩荡。这不只是一幅风景的画图,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一本历史教科书。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采用衬托的方法介绍海原大地震,把这场地震与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比较,便于读者更形象地认识事物的特征。    B. 文章第③段巧妙使用动词和比喻修辞,形象再现海原大地震情形,把大地震横摧一切的气势写了出来,反衬了震柳的顽强的意志。    C. 文章第⑤段采用叙述、说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抓住柳树柔弱又刚强、适应性强等特征,对柳树进行了热情的赞美。    D. 文章写地震撕裂了一棵树,可是这棵树却化作一团绿色的云,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暗示 了地震给人带来的伤痛已被抚平。

2.文章标题为“百年震柳”,却在前文集中描写海原大地震,这样安排是否合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3.文章第⑥段讲到,“为什么单单留下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你觉得古柳想对后人说些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夏普公司根据周有光提出的“从拼音到汉字自动变换不用编码”的设想,研制出中西文电子打字机,并送给周有光试用。那个时候,85岁的周有光刚刚离休,他回到家中,开始“弃笔”写作,写文章、写信、编辑书稿都用这种打字机完成,他说“工作效率提高了5倍”。

周有光很早就接触了打字机,对语言文字也早有研究兴趣。他回忆说,上世纪20年代初,“那时在圣约翰大学,都是用英文,用打字机,太方便了,这给我印象太深刻了。我也学了一点语言课程,后来在外国,特别到英国,我买到许多字母学的书。字母学在中国没有人研究的,我看了觉得很有趣味。那时候我们的银行在美国经常跟英国联络,因为业务的关系,我要到英国去,那时候是业余的爱好,想不到后来会用上。”

金融危机爆发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再次风行,不少人认为,随着美国经济衰退,西方文明已开始走下坡路,中国崛起象征着东方文化将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导。在周有光看来,这也是一种中国人惯有的自欺罢了,“文化的流动哪里是忽东忽西,轮流坐庄呢?

文化的发展是高处流向低处,落后追赶先进。”他再次向记者强调了自己的“双层文化”论,“现在已经形成一种国际现代文化,这个文化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大家共同的现代文化,一个是各国的传统文化。现代人是同时在这双层文化中生活的,每个国家的透明性都更强了。”在他的朋友陈章太眼中,周有光是真正的现代学者,“从不与世界为敌”。

材料二:

眼前的小书桌,黄色的漆掉了大半,露出木头纹理,但磨得久了,也不觉得粗糙。眉毛已经全然没有,两道眉骨泛着红润的光,105岁的周有光老人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讲笑话,他说:“很有趣味。”一笑就用手挡在嘴前,好像不该笑得这么开心似的。“人老了,牙不大好。”他调皮地说,“我不讲究吃,可是有好东西我要吃。”

“资本主义是腐朽的,我这种从外国回来的人腐朽思想是很多的,你们听我讲话要小心了。”待在桌前坐定,他摘下哏镜,合上书,将台灯推开些,戴上助听器,手不抖,气不喘。”我们要讲老实话,你们记录的时候,有些话少记录一点好了。

“我计算过,用电脑写文章之后,我的收入增加5倍。”他举着一只手,手指揸开,很认真。

105岁的周有光,完全跟得上时代脚步。他知道“谷歌”的纠纷,还差点去看了《阿凡达》;我们用惯电脑,“提笔忘字”,他也会忘;当年他推行简体字,现在却经常忘记简体字怎么写,记得英文怎么说,却记不得中文怎么说。他完全有资格跟记者讲古:“我看着私塾变成了洋学堂,从留辫子到剪发;看着家里面从原来点洋灯变成点电灯,用上了电脑;还有手机,万里之外的人跑到耳朵旁边了。不是过上神仙生活了吗?”

1956年,周有光刚从上海来到北京,住在沙滩,外面大雨里面小雨,他自己写了个《新陋室铭》,“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

材料三:

2013年4月28日下午,我们走进了周老的书房。眼前这位著名的长者,正坐在蒙上蓝布的沙发上,后背有点佝偻,看上去行动不便,但眼睛依然很有神采。当我们说话时,他会专注地倾听,等到他开口说话,却屡屡使人吃惊,缓过神来却觉得大有深意。

谈到这个国家,周先生很认真地说,“我对中国是抱有希望的,只是不能急,要慢慢来”。他说别人不懂,以为美国只有二百年历史,这是不对的,美国继承了欧洲的思想传统——尤其是在英国的政治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说来,中国有五千年历史,美国是五千二百年历史。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未来要有耐心,中国的进步也是明显的。只是别的国家可能三十年就能达到的目标,我们或许需要五十年、一百年或更久才能达到。

《周有光文集》责任编辑曾拜访周老,周老说自己年老了,记忆力衰退了,但思维还没有衰退。如果思维衰退就会得老年痴呆,那生活质量就很差了。“不过老年痴呆者大概最后都不会承认自己是痴呆症患者,我也认为自己不是,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也痴呆了?”一席话说的大家都笑了——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啊!这就是周有光式自嘲。自嘲,乃最高之幽默,往往代表着智慧、勇气和深刻的内视。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有光对语言文字很感兴趣,并提出了“从拼音到汉字自动变换不用编码”设想,使得中西文电子打字机得以研发成功。

B. 不少人认为,随着美国经济衰退,西方文明已开始走下坡路,中国崛起象征着东方文化将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导。周有光对此看法持反对的态度。

C. 文中引用了周有光写的《新陋室铭》,表明周有光是一个热情好客、简朴大方、放浪不羁的学者。

D. 周有光认为应该用长远的目光看待世界各国的历史,应放眼看到其他国家的发展基础,并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材料一中周有光先生使用打字机工作效率提高了5倍与材料二中写周有光先生“用电脑写文章之后,我的收入增加5倍”这两个内容都说明了周有光做事讲究效率,接受新事物,走在时代的前沿。

B. 材料二开篇两段对周有光描写细致入微,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突出周有光老态龙钟、幽默风趣又谨慎。

C. 材料一与材料三中关于周有光对中国与美国发展的看法的叙述,表明周有光看问题客观公正,同时也体现他的爱国情怀。

D. 周有光式的自嘲,恰恰是他智慧的象征,思想的呈现,是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所在。

E. 三则材料虽然取材不一.详略处理各有所特点,但表达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

3.我国近代哲学家李石岑在周有光的大学毕业证书上写着一句话:“为人格而战,为真理而战。”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阐述这句话的内涵。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刚中,字时亨,饶州乐平人,博览强记。绍兴十五年,进士第二人。故事当召试,秦桧怒其不诣己,授洪州教授。桧死,召见,擢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孝宗为普安郡王,刚中兼王府教授,每侍讲,极陈古今治乱之故,君子小人忠佞之辨。迁中书舍人,言:“御敌今日先务,敌强则犯边,弱则请盟。今勿计敌人之强弱,必先自治,择将帅,搜战士,实边储,备器械,国势富强,将良士勇,请盟则为汉文帝,犯边则为唐太宗。”上韪其言。会西蜀谋帅,上曰:“无以逾王刚中矣。”以龙图阁待制知成都府、制置四川。时吴璘累官阀至大帅,其下姚仲、王彦等亦建节雄一方。惟刚中检身以法,示人以礼,不立崖堑,驭吏恩威并行,羽檄纷沓,从容裁决,皆中机会。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又以蜡书抵张正彦济师。西师大集,金兵败走。方议奏捷,刚中倍道驰还,谓其属李焘曰:“将帅之功,吾何有焉。”焘唶曰:“身督战而功成不居,过人远矣。”成都万岁池广袤十里,溉三乡田,岁久淤淀,刚中集三乡夫共疏之,累土为防,上植榆柳,表以石柱。府学礼殿,东汉兴平中建,遭时多故,日就倾圮,属九县缮完,悉复其旧。葺诸葛武侯祠,表贤以示民。有女巫蓄蛇为妖,杀蛇,黥之。孝宗受禅,金犯淮,有旨趣刚中入见,陈战守之策。刚中曰:“战守者实事,和议者虚名,不可恃虚名害实事。”又奏四事:开屯田、省浮费、选将帅、汰冗兵。居政府,属疾卒,年六十三,赠资政殿大学士、光禄大夫,谥恭简。建炎间,诏阶、成、岷、凤四州刺壮丁为兵,众以为忧。刚中建言五害罢之,免符下,民欢呼,声震山谷。比去,蜀父老遮道,有追送数百里者。繇布衣至公卿,无他嗜好,公退惟读书著文为乐。有《易说》《春秋通义》《东溪集》《应斋笔录》等,凡百余卷。

(节选自《宋史▪王刚中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B. 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C. 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D. 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授”、“擢”、“迁”等都表示官职变化,其中“迁”专指降职。

B. “建节”即执持符节,古代使臣受帝王之命,必建节以为凭信;后来也指大将受朝廷之命出镇边关。

C. “羽檄”又称“羽书”,古代军中的紧急文书会插上鸟羽,要求迅速传递。后即以“羽檄”指代军中文书。

D. “黥”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的刑罚, 是古代肉刑的一种。中国古代的肉刑还有劓、刖和宫刑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刚中兼具文武之才。孝宗初即位时,王刚中曾多次向他讲述天下治乱的道理、御敌戍边的方略;后来孝宗再次召见,他又一一陈明了开屯田、选将帅等战守之策。

B. 王刚中刚直不阿。他刚中进士时,就因为不肯拜见秦桧而为其挟私报复;但他性情不改,任成都知府时,又连夜赶到大帅吴璘帐中,促其猛醒,调集兵马,击败敌军。

C. 王刚中体恤百姓,深得民心。高宗曾下诏让四州壮丁充军,后因刚中建言而得免;任成都知府时,他又疏浚万岁池,修葺府学、武侯祠,打击女巫,做了许多好事。

D. 王刚中淡泊名利,谦冲自牧,清廉自守。胜敌之后,正商议奏捷报功时,他却连夜回到自己军中,令部属深为叹服;公余没有别的嗜好,只以读书著文为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侍讲,极陈古今治乱之故,君子小人忠佞之辨。

(2)刚中集三乡夫共疏之,累土为防,上植榆柳,表以石柱。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①

【宋】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②。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作者为江西修水人,当地即属江南,此词是作者因写《承天院塔记》被朝廷指为“幸灾谤国”而贬谪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②《太平御览•时序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1.下列各项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梅破知春”,这不仅是以江南梅花多冬末春初开放,意谓春天来临,而且是侧重于地域的联想,意味着“天涯”也无法隔断“江南”与我的联系。

B.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虽则“开遍”,却仅限于“向南枝”,诗人的失望之情流落笔端,用笔极为细致。

C.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句十分精妙,两句通过想象,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以比喻的手法表现梅的姿容。

D. 这首词写得极为深挚,全词由景入手,婉曲细腻;以情收结,直抒胸臆,整首词风格疏宕,颇具韵味。

E. 作者先写在边地宜州看到梅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由“梅破”到“得香”再到“开遍”,层次清晰。

2.全词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情感也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 《念奴娇•赤壁怀古》从形、声、色三位一体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 “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致。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白宫因颁布“移民禁令”而引发的风波持续发酵,美国及国际舆论反应强烈,这次风波已盖过了特朗普之前宣布修建美墨边境墙引发的争议。

B.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部“活形态”的史诗,格萨尔文化是我国乃至世界罕见的一种文化形态,其独特性、多样性、活态性特征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C. 考古人员在新郑市郑韩故城遗址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布局清晰、保存完好的城门和瓮城,这对研究我国早期城市防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D. 若不提升网游的内容品位,营造健康、绿色的网络,只是单纯强调减少游戏时间或者一味强调家长的教育引导,很难真正达到引导孩子健康上网的目的。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座小镇三面环山,一面正对松花江,山高水低,过境洪水和山上的来水都通过这里的九道沟泄入江中。

②满屏竟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正因为有丰富的古典文化积淀,16岁的才女武亦姝才能在中华诗词大赛中过关斩将,如探囊胠箧一般轻松夺冠。

③有时候,很多人低头看着自己索然无味的生活现状,会突然想有一次旅行,希望旅行中有班荆道故的欣喜。

④中国品牌彩电技压群芳,在2016年稳扎稳打,以8360万台的全球出货量超越对手韩国,跃居世界第一。

⑤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⑥他大学毕业后本想到一线城市开创事业,但又考虑到父母双亲春秋已高,不忍再次别离,便在桃溪筑“善养堂”以侍养,晨夕供奉,菽水承欢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③⑤⑥    D. ②④⑥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按要求选择。小华家乔迁新居,亲戚朋友来祝贺。下列祝福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乔迁新居,鸟枪换炮。福运财运,都来报到。

B. 砌铜墙粉铁壁华居添彩,上金梁竖玉柱庭宇生辉。

C. 欣闻华厦新成,恭贺乔迁之喜。

D. 喜建华堂春风入户,乔迁新居喜气盈门。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许多人误认为竹子不开花。其实,竹子是有花植物。①,这是遗传基因的影响。如群蕊竹一年开一次花,牡竹,版纳竹30年左右才开花,有的种类甚至需要上百年才能开花。那么,为什么竹子开花之后会成片枯死呢?科学家解释,有些植物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因为②,而这些养料来自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所以植物就逐渐枯死了。在天气长期干旱、土壤板结、杂草丛生的竹林中更容易发生竹子开花现象。可见,③。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竹子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为竹子床照适宜的生长环境。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仿照下列以数喻人的写法,从“5”“7”“9”中任选一个数字,分别写一段数字喻人的句子,字数不要求与例句完全相同。

【例】0———命运多舛的悲剧者。一生渴望走出生死的轮回,在不断地寻寻觅觅中,却最终摆脱不了在原地徘徊的宿命。

 

七、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什么是脸面?我们干大事的从来不要脸,脸皮可以撕下来扔到地上,踹几脚,扬长而去,不屑一顾。——严介和(太平洋集团前总裁)

②为了面子坚持错误是最没有面子的事情。——巍巍(经济刊物主编)

③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因为无耳、兔唇等原因必须进行修补以外,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的拿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客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读了以上内容,你是否赞同他们的观点或做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认知。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