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内蒙古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调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竹子与中国文化

竹子和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南方婴儿出世后就躺在用竹子做成的摇篮里,新郎迎亲时新娘坐的是竹花轿,老人过世了抬棺材用的是竹子扎成的丧轿。

竹子在中国的使用是由来已久的,早在商代,竹子就被做成竹简用来写字,之后广泛流行,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汉代,人们开始利用竹子坚韧、笔直、抗压、抗腐蚀等多方面特性,把它用作理想的建筑材料。如今,竹子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许多竹编、竹雕、竹刻工艺品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又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成为中国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中国竹文化中,更重要的应该是竹子的审美价值。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子是高尚、美好和幸福的象征。孔子把“人格高尚的人”称为“君子”,“君子”与竹子的特征有相似之处。因为竹子的自然特征是空心、有节、坚韧、常青,所以用竹子来代表炎黄子孙谦虚的品格和坚贞的民族气节。在魏晋时期,嵇康、阮籍等七位名士,信奉道家朴素辩证法思想,崇尚自然,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被后人称为“竹林七贤”。

无数诗人和画家为竹子的形象和魅力所倾倒,他们创作出了难以数计的竹诗和竹画,使得中国竹文化得以不断发扬光大。从唐代开始,描写竹子的诗画数不胜数。像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白居易的诗《小阁闲坐》中的“阁前竹萧萧,阁下水潺潺”等著名诗句,以凝炼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竹子的声响和动态,大大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中国在竹画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明代大画家王绂把宋元时期墨竹艺术的传统和中国书法结合起来,创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说,画竹竿要像篆书的笔划一样挺拔,画竹节要像隶书一样朴实,画竹枝要像草书一样流畅,画竹叶要像颜真卿的书法一样坚忍不拔。

文人名士颂竹、画竹,并不单单是歌颂竹子的形态美和意境美,最重要的是歌颂竹子“宁折不弯”的品格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清朝画家郑板桥是当时著名的竹子学家,他画竹讲究要真实地反映竹子的客观实际形态。他的竹画和诗不单纯是表现客观对象的天然特征,而主要表现的是作者的人格和思想以及他对当时社会的态度。他为他的一幅竹画题诗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当代已故画家李苦禅所写的诗句“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去处尚虚心”,同样都道出了中国竹文化的精髓以及“竹子文明”的精神内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人对竹子不但熟悉,而且还把它制成摇篮、花轿、丧轿,它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B. 竹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早在商代,它就被做成竹简用来写字,从此之后,竹简成为文化的载体并且广泛流行。

C. 竹子有坚韧、笔直、抗压、抗腐蚀等多方面特性,这些特性又被人类认识并加以利用,早在汉代,就把它作为一种理想的建筑材料来建造房屋。

D. 现在,人们把竹子制成竹编、竹雕、竹刻工艺品。这些工艺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这些工艺品已经成为中国竹文化的组成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竹子有审美价值,竹子的自然特征是空心、有节、坚韧、常青,它是“人格高尚的人”的象征,同时它也是高尚、美好和幸福的象征。

B. 魏晋时期的嵇康和阮籍,他们信奉道家朴素辩证法思想,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争斗,他们都是如孔子所称的竹子一样的“君子”。

C. “竹露滴清响”“阁前竹萧萧”, 孟浩然和白居易的这些写竹子的诗句,向人们展示了竹子的声响和动态,是中国表现竹文化最凝练的诗句。

D. 无数的画家一遍又一遍的挥毫泼墨,创作出了难以数计的竹画,他们为竹子的形象和魅力所倾倒,同时他们也让中国的竹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代大画家王绂把宋元时期墨竹艺术的传统和中国书法结合起来,在画竹、竹节、竹枝和竹叶方面,他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B. 清朝画家郑板桥的竹诗和竹画不单纯是表现客观对象的天然特征,还表现了作者的人格和思想以及他对当时社会的态度。

C.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去处尚虚心”,画家李苦禅所写的诗句,既说出了中国竹文化的精髓,也道出了 “竹子文明”的精神内涵。

D. 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名士之所以颂竹、画竹,是因为竹子不但有形态美和意境美,而且有“宁折不弯”和“中通外直” 的品格。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梁思礼,爱国的梁家驯火者

董海旺

2016年4月14日,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梁思礼与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有人曾问梁思礼:“您从父亲那儿继承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他回答:“爱国!”“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这句话支撑了梁思礼一生的追求。

幼年的梁思礼确实讨人喜欢。每次觉察到父亲要抽烟,他就主动把烟连同烟嘴、火柴、烟灰缸一同递到父亲跟前,引得梁启超非常高兴,以至于父亲只要两三天见不到就心头痒痒。然而,父亲并没有陪伴梁思礼太久,在他5岁时离开人世。“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几个哥哥姐姐都受过父亲言传身教,国学功底数我最弱,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他遗传给我一个很好的毛坯,他的爱国思想通过我的母亲及他的遗著使我一生受益。”梁思礼曾回忆道。

赴美留学前,梁思礼几乎都在天津。1941年中学毕业后,他便随三姐梁思懿前往美国留学。在嘉尔顿学院学习两年后,梁思礼放弃了嘉尔顿的奖学金,改领每月微薄的盟国津贴,转入以“工程师摇篮”著称的普渡大学,改学电机工程。因为那时的他一直想走工业救国之路。1945年,梁思礼从电机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随后,梁思礼来到辛辛那提大学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并在那儿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1949年9月,得知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后,梁思礼动员留美学生回国,同时自己也以身作则带头回国。1956年10月,中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风华正茂的梁思礼,奔跑在梦想与火箭齐飞的路上。但很快,1962年的东风二号导弹发射试验,令踌躇满志的梁思礼尝到了失败的痛切。这枚导弹发射后不久,便摇摇晃晃,像喝醉了酒,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落在距发射点300米的地方。望着炸出来的大坑,在场的航天人泣不成声:“我们真的不成吗?”梁思礼却一言不发。后来回忆起这一幕时,他说:“我从来不觉得会不行,得收摊了。在我的想象里,就应该做下去,必须做下去,做不下去也要做下去。”

梁思礼的驯火史更是一本失败者之书。他生命中的67年都奉献给了航天事业。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对于一位驯火者来说,失败比成功“贵”得多。正因为历经无数次失败,梁思礼才开创了航天可靠性工程学。后来,他参与了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的研制工作,并创造了1 6次发射全部成功的纪录。也正因为尝过无数次失败,他主持发射的洲际导弹能够横跨南北半球,穿越6个时区,向着预定海域飞去。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每个航天史上的“首次”,经过失败的孕育,都像是梁思礼的孩子。

航天这一行,梁思礼一做就是67年。好在,他天生就会找乐子。1974年,50岁的梁思礼被下放到河南正阳“五七”干校劳动,干校分配他当“猪倌”。人们都说,搞导弹的知识分子被派去养猪,真是浪费人才。可梁思礼却分外感谢组织的照顾:逃离“文革”这块是非之地,精神上无比轻松自在。每天,梁思礼戴好套袖,穿上围裙,打猪草、拌猪食、清猪圈,干得高高兴兴。看着自己喂养的肥头大耳的八戒军团,梁思礼满心自豪,还与它们合影留念。

他的生活永远都是可爱的,极有价值的。即便是住院期间,梁思礼一见到家人,就迫不及待地问:“快给我讲讲,最近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他做起什么,都别有一番意趣。自去年住院以来,他的房间里重复播放着旋律欢快的《施特劳斯圆舞曲》、《天鹅湖》等曲子。有时不小心被人替换成慢板、行板,梁思礼会立即要求“换回刚才的圆舞曲”。旋律响起,躺在床上的梁思礼双手打起拍子。女儿梁旋见他的脚部在动,便合着音乐节拍帮他活动脚部。她乐感不好,梁思礼便笑着指挥道:“快了,哎,慢了。”只是,音乐还是没能留住这位老人。梁老走了,带着他熟悉的旋律,带着亲朋对他的敬意与眷恋。

与那个年代中国所有驯火者一样,梁思礼所在之处是历史耀眼处的暗面。近处,找不见他的名字,设计图纸上没有,光荣榜上也没有,他是戈壁滩上被尘土风沙遮掩的背影,他的名字被封印在打着绝密标签的文件袋里。远处,他的名字却越发清晰,一笔一笔镌刻在历史坐标轴上,留在时代的注脚里。“爱国,不需要理由。”梁思礼总是这样说。大师风骨,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

(节选自《人物周刊》,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梁思礼认为自己从父亲那儿继承的最宝贵的东西是爱国主义思想,父亲“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的话支撑着梁思礼一生的追求。

B. 梁思礼5岁时父亲离开了人世,赴美留学前梁思礼几乎都生活在天津,在留学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期间,他边工作边读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C. 梁思礼把一生中的67年献给航天事业,从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到第一艘神舟飞船的发射他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这些失败奠定了事业成功的基础。

D. 梁思礼处在历史耀眼处的暗面,因为他没有青史留名,姓名被封印在打着绝密标签的文件袋里,背影只常常出现在尘土风沙遮掩的戈壁滩上。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梁思礼幼时就表现出聪明乖巧,深得其父梁启超疼爱,在其母言传身教与其父遗著的影响下,梁思礼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心中萌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B. 梁思礼之所以在嘉尔顿学院学习两年后转学普渡大学,是因为那时的他一直想走工业救国之路,这学业的成功转型对他后来从事航天事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C. 梁思礼在东风二号导弹发射中尝到了失败滋味,但他并不像其他在场同行那样痛哭,而是鼓励自己坚持做下去,经历无数失败后他终于开创航天可靠性工程学。

D. 梁思礼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独自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行列,他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功不可没。

E. 梁思礼一生虽经历许多曲折坎坷,但乐观坚强始终伴其一生,“文革”下放干校时,他高高兴兴做猪倌,精神上无比轻松自在,病危时仍欣赏旋律欢快的乐曲。

3.“爱国”对梁思礼的事业和人生有哪些深刻影响?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回答。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验 钞 机

加 贝

淇河市副市长梁醒刚到办公室,电话就响了。保卫科那头传来陌生的声音:“小梁,我知道你很忙,不得已才来找你,不会耽搁你多少时间的。”

梁醒没有猜出叫他“小梁”的人是谁,便问“你是?”“我是赵德法啊!”来人小声说。“赵……你是赵老师?”梁醒终于听出来了,对方是他的初中班主任,也是淇河市下属县的前任财政局长,因贪污受贿被判了8年。

面前的赵德法老师几年不见,头发全白了,没有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

梁醒给他倒了杯水,问有什么事。对方局促不安,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于是,他主动说:“赵老师,有事尽管说,只要不违背原则,学生能办的,尽量安排。”梁醒可怜他的处境,但又怕他真给自己出难题,特意加了句“只要不违背原则”。最后才明白赵德法想让他帮着找事做。

他小心翼翼地红着脸说,“我被判了刑,开除了公职,老婆孩子跟我断绝了关系,亲戚朋友也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我现在……”他哽咽地说不下去了。

梁醒心中一软,但口气强硬:“但是你能干啥呢?”他怯怯地说:“体力活是干不了,能不能把我安排到市政府大门口的保卫科。我不要钱,只要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就行。”见梁醒没说话,他坐不住了:“小梁,难为你了。当财政局长这些年,我阅人无数,坏人的花花肠子一眼能看出来。你是副市长,圈子比我大,需要一个明辨是非的人替你把关。”

梁醒心动了但不放心:“你只能帮我阅人,不能打着我的旗号办事,否则咱师生也会翻脸。”他喜形于色:“放心,我一定当好你的‘验钞机’!”

他甄别的人都一一得到了验证。特别是梁醒的大学的铁哥们借故出差来玩,赵德法提醒他此人不可深交。没多久他就求梁醒办事,说有批货被海关查了,让梁醒出面打个招呼,并递了个厚厚的红包。梁醒最终没有答应这个铁哥们的要求。后来海关汇报从此人包中搜出了录音笔和微型拍摄器。梁醒惊出了一身冷汗。

梁醒的妻弟在一个区里当副局长,工作干得好,因竞争局长过来找他。赵德法当即制止道:“工作真干得好就不用找人,找了人反而说不清了;干不好,打了招呼,组织也为难,群众意见也大。”听了建议,梁醒就没再过问。后来,妻弟当了局长,但他的竞争对手举报到省里,说梁醒给区里递了条子。省里一查,不但还了他一个清白,更提高了他的威信。有了赵德法这个“验钞机”,梁醒顺风顺水,被省组织部列为市长人选。

后来梁醒用合法方式让赵德法的恩人的儿子取得中标手续后,赵德法忙碌起来了。有天早晨,梁醒看到赵德法又黑又瘦,叫他去医院看看。赵德法眼圈一红:“没事。谢谢关心。”第二天保卫科说赵德法病重住院。梁醒大惊,直奔医院,在重症监护室找到了浑身上下插满管子的他。

赵德法眼角滚出了一滴清泪,哆嗦着掏出一个纸包递给梁醒:“这是那小子的工程财务复印件,我仔细查看了,有问题,要马上停工。”喘了一口气,又说“我的病是肝癌晚期,时间不多了。我给家乡抹了黑,不能在死前再对不起政府和良心,更不能对不起你,不想背着‘贪官’这个骂名……唉,还不知族人肯不肯原谅我,让我进入祖坟啊!”

两天后,梁醒站在殡仪馆赵德法的遗体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哽咽着说:“赵老师,谢谢你这个无私的验钞机,替我验出了假币,让我避免了犯错。你放心,我一定亲自把你送回老家,说服你本家族人把你葬进祖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多亏了赵德法的提醒,否则梁醒就会因收受他大学的铁哥们儿的红包而被抓住把柄,干出令人痛心的违法乱纪的事情。

B. “梁醒”谐音“良心”,体现了正直官员的良心:他不计嫌疑,为判过刑的老师找生活出路;不徇私情,拒绝帮助问题同学。

C. 文中三次提到“验钞机”,不但点了题,而且前后照应,表明了“验钞机”是保证官员清正廉明、官场风清气正的关键性因素。

D. 小说用语言、动作、心理和外貌等描写方法塑造了政府官员梁醒的立体形象,他为人可亲可敬,工作可圈可点,很有人情味。

2.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验钞机”做题目?请简要分析。

3.小说对梁醒和赵德法的塑造都很成功,你认为谁是小说的主人公?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完成文后各题。

巙巙(náo)字子山,康里氏。祖燕真,事世祖,从征有功。巙巙幼肄业国学,博通群书,长袭宿卫,风神凝远,制行峻洁,望而知其为贵介公子。始授承直郎、集贤待制,迁兵部郎中,转秘书监丞。奉命往核泉舶,芥视珠犀,不少留目。寻拜礼部尚书,监群玉内司。国制大乐诸坊咸隶本部遇公宴众伎毕陈巙巙视之泊如僚佐以下皆肃然。

顺帝即位之后,剪除权奸,思更治化。巙巙侍经筵,日劝帝务学,帝辄就之习授,欲宠以师礼,巙巙力辞不可。帝一日览宋徽宗画称善,巙巙进言,徽宗多能,惟一事不能。帝问何谓一事。对曰:“独不能为君尔。 身辱国破,皆由不能为君所致。人君贵能为君,它非所尚也。”或遇天变民灾,必忧见于色,乘间则进言于帝曰:“天心仁,爱人君,故以变示儆。譬如慈父于子,爱则教之戒之。子能起敬起孝,则父怒必释。人君侧身修行,则天意必回。”帝察其真诚,虚己以听。

于时政得失有当匡救者,巙巙未尝缄默。大臣议罢先朝所置奎章阁学士院及艺文监诸属官。巙巙进曰:“民有千金之产,犹设家塾,延馆客,岂有堂堂天朝,富有四海,一学房乃不能容耶?”帝闻而深然之。即日改奎章阁为宣文阁,艺文监为崇文监,存设如初,就命巙巙董治。

巙巙雅爱儒士,以故四方士大夫宗之,萃于其门。既而出拜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明年,复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至京七日,感热疾卒,实至正五年五月辛卯也,年五十一。家贫,几无以为殓。帝闻,为震悼,赐赙银五锭。其所负官中营运钱,台臣奏以罚布为之代偿。谥文忠。

(选自《元史。巎巎列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国制大乐/诸坊咸隶本部/遇公宴众伎毕陈/巙巙视之/泊如僚佐/以下皆肃然/

B. 国制/大乐诸坊咸隶本部/遇公宴/众伎毕陈/巙巙视之泊如/僚佐以下皆肃然/

C. 国制/大乐诸坊咸隶/本部遇公宴/众伎毕陈/巙巙视之泊如/僚佐以下皆肃然/

D. 国制/大乐诸坊咸隶本部/遇公宴众伎毕陈/巙巙视之/泊如僚佐/以下皆肃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学在古代是指国立学校,如太学、国子监。现在泛指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与学术。

B. 徽宗是庙号。而庙号就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特起或追加的名号。

C. 行省事行中书省的简称,是元朝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

D. 辛卯为干支之一。把十二天干和十地支按顺序相配循环记录就是干支记日法。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巙巙出身世家,气质非凡。他自幼博览群书,长大后凭借祖上荫功进入仕途。

B. 巙巙忠心事主,心怀天下。如果遇到天灾时百姓受苦,他就会趁机劝谏皇帝大行仁政。

C. 巙巙劝谏有方,性格刚正。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直言劝谏,深受皇帝的信任。

D. 巙巙轻视钱财,清正廉洁。任礼部尚书时,视钱财如无物。死后连入殓的钱都没有。”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身辱国破,皆由不能为君所致。人君贵能为君,它非所尚也。

②巙巙雅爱儒士,以故四方士大夫宗之,萃于其门。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各题。

[双调]折桂令•九日①

(元)张可久②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又称“重九”,即我国传统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②张可久:曾任典史等小吏,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平生好遨游,足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此为张可久晚年之作。

1.对这首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前三句,写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达出困倦游子对功名未就、仕途失意的烦躁。“强整乌纱”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

B. 接下来,“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写尽了自己现在所居官场宴客场景的繁华热闹,采用了实写的手法。

C. 七、八两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是诗人有感于眼前之景,有思于今非昔比的境况而发出的深沉感慨。

D. 面对已凋谢的黄花,连蜂蝶都要发愁,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好景不常,游子不要留恋他乡。

E. 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语言清丽,对仗工整,清雅自然,具有典雅蕴藉之美,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

2.作品末尾三句化用宋词人秦观的《满庭芳》的诗句“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表达情感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曲作简要赏析。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将“别”字形象化,把彼此眷恋之情、离别之恨、无可奈何之心表现得神情逼真,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雨霖铃》)

(2)黄庭坚在《 东坡先生真赞》里写道:“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酒表达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战败张皇南逃的句子是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面对恐怖分子的危言危行,巴西将调动4.7万名军人参与反恐、关键基础设施的安保、维持治安和接待外国元首。

②家庭和学校要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杜绝按部就班的教育,让孩子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开发智力,健康成长。

③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的企业在产品创新上应该脚踏实地,自主创新,不可邯郸学步,否则,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④从短池世界杯到亚洲锦标赛,出生于温州的徐嘉余横扫仰泳所有项目,中间只调整了一个多月,体力支配上比去年更显得游刃有余

⑤作为G20杭州峰会主席国的中国以强烈的责任担当,不孚众望,赢得了与会各国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及国际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去年,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目前尚未正式实施。

B. 川环科技正式挂牌交易,这标志着达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正式登陆A股创业板市场,成为该市首家上市公司,填补了达州市无上市公司的空白.

C. 当地时间11月17日傍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纽约与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举行的约一个半小时的会谈,吸引了各大媒体的关注。

D. 面对价格悬殊太大的屏保市场,不少消费者也心生怀疑:手机屏保究竟是如何定价的?它的成本价是多少?它的利润率到底有多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填入下列一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众所周知,当年已经在科学界如日中天的爱因斯坦,是了很多科学家的很多年提名,才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的理由,是他发现了光电效应,不是他的相对论。给他的授奖通知上还特别注明,获奖演说应仅限于正式的授奖理由,不得提到相对论。终其一生,爱因斯坦也没能相对论再获诺贝尔奖。

A. 经过   然而   仍    然而   因

B. 根据   却     却    可是   为

C. 经过   但     而    甚至   因

D. 经历   可是   竟    或者   用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建设消费社会很多年里一直是政府的目标,但近年来中国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外部消费社会。中国居民消费能力很强,但_______,只好到外部消费。从各种名牌包包、服装到技术含量高的马桶盖、电饭煲和感冒药,_______,这是对中国制造业的巨大讽刺。中国商品在质量、品牌等方面存在着瓶颈,________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以下是某校“本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阅读下面的图表,然后回答问题。

选书的信息渠道

认同率

所读书的内容

认同率

自己逛书店、图书馆

68%

时事政治

17.4%

老师、朋友推荐

12.1%

文学历史

15%

媒体广告、书评

17.7%

娱乐休闲

32.5%

家长要求

2.2%

武侠言情

35.1%

 

 

[注] 认同率均指认同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上表反映出的某校学生在课外阅读上的两个心理特点是: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近日,央视节目《朗读者》引发了新一轮的文化热潮。网友和观众纷纷称赞:在 “娱乐至死”的综艺节目包围下,这样的文化类节目简直就是“一股清流”。节目策划人兼主持人董卿表示:当下,碎片化阅读成主流,深度阅读日渐式微,节目宗旨就是通过人们饱含深情的朗读,让观众恰如其分地感受文学的力量,让文学中的“情感”成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让文学回归生活语境。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