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天津市八校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qiè )懦     洗 (dí )   废 (chí)       为人(chǔ)世

B. (bò)        (zhàng)簿    鞭 (chī)       心急火(liáo)

C. (miǎo)       (pì)睨       装(zài)        不(xiào)子孙

D. (bàn )       (wū)告       (liàng)丽      螳臂(dāng)车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        的工程,必须从娃娃抓起。        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文火熬粥的“慢功夫”,要少一些急功近利的       ,多一些        的滋润。

A. 基础性  推行  灌输  如沐春风    B. 系统性  推进  灌注   春风化雨

C. 基础性  推进  灌输  春风化雨    D. 系统性  推行  灌注   如沐春风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凭借“江南三部曲”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之后,作家格非又凭新作《望春风》入选“新浪好书榜·2016年度十大好书”。

B. 因为高速铁路在全封闭环境中自动化运行,又有一系列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所以其安全程度是其他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

C. 人民日报推出“创新升级中国制造”专栏,向世界展现中国制造业品牌在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创新,也为制造业做大做强提供借鉴。

D. 21世纪后,随着网络时代智能手机和大量社交软件的普及,书信文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书信收藏逐渐升温的原因是因为人们更看重其中蕴含的感情因素。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节指的是阴历中“年”的开始,古人又称为“元日”“元正”等。春节和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不一定是同时的。

B. 元宵节又称灯节、上元节。古人写此节的诗词很多,例如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 寒食节要禁烟火,以纪念介子推。唐代诗人韩翃的诗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写的就是寒食节情景。

D. 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天气转暖,李清照形容它“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庄子》第一篇题为《逍遥游》,这篇文章纯粹是一些解人颐的故事。这些故事所含的思想是,获得幸福有不同等级。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幸福;绝对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

    这些必要条件的第一条是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为了实观这一条,必须充分自由发挥我们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我们的“德”,“德”是直接从“道”来的。庄子对于道、德的看法同老子的一样。例如他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末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所以我们的“德”,就是使我们成为我们者。我们的这个“德”,即自然能力,充分而自由地发挥了,也就是我们的自然本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幸福的。

联系着这种自由发展的观念,庄子作出了何为天、何为人的对比。他说:“天在内,人在外。……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他认为,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天指自然,人指人为。

    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它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是同等地幸福。《逍遥游》里讲了一个大鸟和小鸟的故事。两只鸟的能力完全不一样。大鸟能飞九万里,小鸟从这棵树飞不到那棵树。可是只要它们都做到了它们能做的,爱做的,它们都同样地幸福。所以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的同,也不必有绝对的同。《庄子》的《骈拇》篇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放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可是,像这样断长、续短的事,恰恰是“人”尽力而为的事。一切法律、道德、制度、政府的目的,都是立同禁异。那些尽力立同的人、动机也许是完全值得钦佩的。他们发现有些东西对他们有好处,就迫不及待,要别人也有这些东西。可是他们的好心好意,却只有把事情弄得更惨。《庄子》的《至乐》篇有个故事说:“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鲁侯以他认为是最尊荣的方式款待海鸟,的确是好心好意。可是结果与他所期望的恰恰相反。政府和社会把法典强加于个人以同其事,也发生这样的情况。

    为什么庄子激烈反对通过正规的政府机器治天下,主张不治之治是最好的治,原因就在此。他说:“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庄子·在宥》)在宥,就是听其自然,不加干涉。

    如果不是“在宥”天下,而是以法律、制度“治天下”,那就像是络马首,穿牛鼻。也像是把凫腿增长,把鹤腿截短。把自然自发的东西变成人为的东西,庄子称之为“以人灭天”(《庄子·秋水》)。它的结果只能是痛苦和不幸。

    庄子和老子都主张不治之治,但是所持的理由不同。老子强调他的总原理“反者道之动”。他的论证是,越是统治,越是得不到想得到的结果。庄子强调天与人的区别。他的论证是,越是以人灭天、越是痛苦和不幸。

    以上所说,仅只是庄子的求得相对幸福的方法。只需要顺乎人自身内在的自然本性,就得到这样的相对幸福。这是每个人能够做到的。庄子的政治、社会哲学,目的正在于为每个人求得这样的相对幸福。任何政治、社会哲学所希望做到的,充其量都不过如此吧。

1.根据文章观点,下列事物没有获得相对幸福的一项是(    )

A. 翱翔于蓝天的雄鹰。

B. 随项王驰骋沙场的乌骓马。

C. 牛背上吹起短笛的牧童。

D. 刚刚为婴儿洗过澡的母亲。

2.下面理解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只要可以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就可以使我们得到相对幸福。

B. 由于绝对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所以获得绝对幸福比获得相对幸福要困难。

C. 顺乎天即顺乎自然,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即人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

D. 一切法律、道德、制度、政府的目的,都是立同禁异。那些尽力立同的人、动机是完全值得钦佩的,但结果却与期望恰恰相反。

3.根据文本内容下列理解推断正确的是(     )

A. 庄子的政治、社会哲学,目的正在于为每个人求得这样的相对幸福,因而它比当时任何一种哲学都要高明。

B. 庄子追求的是相对幸福,老子追求的是绝对幸福。

C. 老子和庄子都主张不治之治,是因为以人灭天,结果只能是痛苦和不幸。

D. 老子和庄子都认为我们的自然能力就是“德”,“德”是直接从“道”来的。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是岁,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庭尉。释之奏当:“此人犯跸,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它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其后,人有盗高庙坐前玉环,得;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无道, 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至族,而君法奏之,非吾所以恭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帝乃太后许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

汉张释之为廷尉,文帝出行,有人惊乘舆马,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奏当此人犯跸,罚金。上怒,释之曰:“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颜师古谓:“言初执获此人,天子即令诛之,事即毕。”唐柳浑为相,玉工为德宗作带,误毁一銙,工私它玉足之。帝识不类,怒其欺,诏京兆论死,浑曰:“陛下遽杀之则已,若委有司,须详谳乃可。于法,罪当杖,请论如律。”由是工不死。予谓张、柳之论,可谓善矣,然张云“上使使诛之则已,”柳云“陛下遽杀之则已”,无乃启人主径杀人之端乎!斯一节未为至当也。

                                                 节选自《容斋五笔》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人犯跸,罚金          当: 应当

B. 是法不于民也            信:取信

C. 帝乃太后许之。          白:告诉

D. 工私它玉足之            市:买

2.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前当的一项是(       )

   盗先帝器           ②吾属廷尉者欲至  

而君    法奏之        ④    事即毕

A. 乃    其    以      之    B. 乃     之      以     其

C. 其    之    为      乃    D. 以     其      为     之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B. 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C. 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D. 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4.以下句子全都直接表现出张释之依法处理的一组是(      )

①此人犯跸,当罚金

②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③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④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

⑤于法,罪当杖

A. ①⑤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⑤

5.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释之和柳浑作为执法者都能贯彻有法必依、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张柳二人据理力争能够成功,还因为都遇到了贤明的君主,可见,封建社会皇权凌驾于法令之上。

B. 张释之认为即使犯同样的罪,也要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C. 柳浑认为,皇上当时可以杀了玉工,如果把他交给有司,有司一定会佯装调查才行。

D. 《容斋五笔》 认为张柳二人依法论处的行为固然可敬,但言语上也有失当之处。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

(2)帝识不类,怒其欺,诏京兆论死。

(3)柳云“陛下遽杀之则已”,无乃启人主径杀人之端乎!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注:“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

(1)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2)尾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3)李白的诗以豪迈飘逸著称,这首诗的风格,与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是否吻合?请简要说明。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涉江采芙蓉》)

(2_______________,却匈奴七百余里。(贾谊《过秦论》)

(3)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岁暮阴阳催短景, ______________。(杜甫《阁夜》)

(5)所以游目骋怀, 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城市上空的鸡鸣

墨村

(1)任老贵身穿睡衣再一次走向了阳台,极度的兴奋已让他一夜未眠。夜的清凉抚摸着任老贵绷紧的神经,他支棱着一双耳朵,努力捕捉夜空里即将出现的蛛丝马迹。这个秘密,是他们之间的约定,他不能失约。他要在第一时间迎接那一刻的到来。

(2)夜还黑,风还凉,任老贵手扶栏杆,打量着这个已生活了几十年,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女儿移民美国后,老伴也去世了,偌大的房间里只剩下他一个孤老头子,他愈发怀念儿时乡下的日子。

(3)乡下老家有鸡鸣犬吠,有绿油油的庄稼、清冽的河水,他的父老乡亲们活在那片泥土上,死后,又葬在那片泥土下。可城市没有,城市只有浮躁的车流人流。城市迎合人的身体,生活舒适,却死无葬身之地,死了,烧了,灰飞烟灭,小小的骨灰盒,被随便摆放在一个清冷的地方,像货架上等待出售的货物一样。一想到这些,恐惧就像潮水一样席卷了任老贵,使他喘不上气来。任老贵辞退保姆,只身回到了老家。老家已没有什么亲人,只有一个当了村支书的远房侄孙接纳了任老贵。侄孙一家待他很好,任老贵却感到陌生,只住了一夜,就坚持要走。

(4)整个村子,原始散漫的房屋踪迹皆无,清一色的两层红砖白顶小洋楼,一座座一排排整齐划一,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一样。弯曲随意的村中土路,被宽阔的水泥路取而代之,笔直得像一把利剑,穿村而过,生生把村子劈成了两半。村子里,不见一只鸡,也不见一只鸭,还有大腹便便的猪,窜来窜去的狗。一打听,竟是全被赶到村外集体圈养了。怎么可以这样呢?没有了鸡鸣,还能是农村么?任老贵表示着自己的愤慨。侄孙笑了,现代化新农村的标准之一就是要人畜分居哩。

(5)任老贵听不到他想听的鸡鸣犬吠。整个村子,白天,满耳朵只有人声;夜晚,只有电视声。任老贵的精神几近崩溃,他身心疲惫地回到了城市,把侄孙送给他的两只芦花大公鸡,虔心敬意地养在了阳台上。每天天不亮,那此起彼伏雄壮高亢的鸡鸣声把任老贵带到了人间天堂。

(6)可任老贵怎么也想不到,鸡鸣声打扰了邻居们的清梦,鸡粪味熏歪了邻居们的嘴脸。邻居们怨声载道横眉冷对。更要命的是,那天他忘了关鸡笼门,解放了的两只芦花大公鸡,飞到了楼下的草坪里,又刨又叨,草坪上一片狼藉。得意忘形的两只芦花大公鸡,还轮番攻击了一位手里拿着零食的小孩,把孩子的奶奶吓得哇哇大叫。邻居们把任老贵和他的鸡告到了小区物业管理处。物业管理负责人警告任老贵,咱是全市模范小区,曾三令五申严禁养鸡养鸭!今天你要不把它们处理掉,后果自负!

(7)任老贵嘴上答应着,趁夜深人静,却将两只芦花大公鸡转移到了楼顶。任老贵蹲在鸡笼前,鸡啊,听话啊,你们可不能再顽皮了,这儿安全,我每隔两天,会在半夜里给你们送来水和食物。放心吧,这里是12楼楼顶,平时没人上来,明天一早你们该怎么唱就怎么唱吧。

(8)任老贵手扶窗栏,活动了几下酸困的双腿。突然,高空中传来了“喔喔喔”的鸡鸣声。随着一唱一和嘹亮的鸡鸣,整个城市醒来了。那蹦跳的音符,像极了乡下老家绿草尖儿上随风摇晃的露珠儿。任老贵闭上了双眼,激动地流下了两行热泪。

(9)“哪里还有鸡叫?天哪,让领导发现了,咱这月的工资就全完了!哦,它在那儿,鸡叫声在楼顶上!快抓住它!”一个粗暴的声音高叫着。任老贵浑身一个激灵。他跌跌撞撞地冲入电梯,12楼到了,他气喘吁吁地顺着嵌入墙体的钢筋竖梯,爬上了楼顶。

(10)任老贵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楼顶上冒出了一胖一瘦两个保安,胖保安正在疯狂地踩踏着已塌了架的鸡笼,一只芦花大公鸡已死于非命,鲜血把鸡笼都染红了。而瘦保安,像一条猎狗,拼命追逐着另一只嘎嘎惊叫疲于奔命的公鸡。

(11)鸡毛纷飞。任老贵笨拙地阻挡着,他想救回自己的鸡。无路可逃的大公鸡飞上了楼顶半米多高的护栏。瘦保安临门一脚,大公鸡一声惨叫,头朝下脚朝上,像一支离弦之箭,向楼下飞去!

    (12)“我的鸡呀!”任老贵大叫一声,飞身向前。救鸡心切的他来不及刹住奔跑的速度,在一胖一瘦两个保安的惊呼声中,整个身子便飞离了护栏。坠落的过程中,任老贵忽然感到一阵轻松,身子像一根鸡毛,在空中飘起来,飘起来了。飘飞的过程中任老贵又听到了雄壮高亢的鸡鸣声。任老贵幸福地笑了。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1.请赏析小说第(1)段画线语句在文中的妙处。

2.小说中有多处对比,分别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关于小说中任老贵最后的结局,有人认为揭示了社会的弊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小说开头作者用了细节描写表现任老贵对乡村鸡鸣的迫切渴望,生动地表现了他对对城市生活的厌倦,田园生活的向往。

B. 任老贵获得侄孙相赠的两只公鸡,小区却不让养鸡,只得偷养在楼顶,最终公鸡打鸣招致了物管抓鸡,任老贵像一片鸡毛落下楼,作者这样构思是为了表达对任老贵做法的批判。

C. 小说第(8)段画线处对鸡鸣的描述和任老贵的感受,作者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任老贵对故乡清新温暖的田园生活的眷恋神往。

D. 小说中侄孙的笑、小区住户的厌恶其实都很合理,不合理的是保安的粗暴、任老贵的思想早已跟不上时代的节拍,这正是作者批判的重点。

E. 小说记叙了主人公任老贵因两只公鸡而丧命的故事,行文以叙述为主,但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对人性中正常的需求的吞噬。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短短一年内,我国先后发生了两起老虎伤人致死的恶性事件,一起是游人在野生动物园猛兽区下车被拖咬致死,另一起是游人为逃票翻墙落入虎园被咬死。对于事件的责任众说纷纭。

(1)在这两起事件中,你认为谁应该负主要责任?请申明理由。(70字左右)

(2)针对这两起事件组织一次班会,请你拟定一个主题,并用对偶形式表述主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某校语文老师组织学生编辑一本供同学们阅读的校本文选。下列篇章题目按思想内容分成三个单元,请你像第一单元那样为二、三两个单元各拟写一个4---6字的标题。

第一单元  天地的情怀

1地球,我的母亲           郭沫若

2太阳吟                   闻一多

3河床                     昌  耀

第二单元              

1怀念乔治•桑              雨  果

2悼靳以                   冰  心

3世间最美的坟墓           茨威格

4泰戈尔                   徐志摩

第三单元             

1战士与苍蝇               鲁  迅

2论雷峰塔的倒掉           鲁  迅

3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  迅

 

七、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纽约地铁里,一个女孩忘我地拉小提琴,美妙的演奏堪称完美,却没有一个路人为之驻足……

  可是当这段视频被传到了网上,竟然引来近1000万人的观看,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个女孩是身价上百万美金的小提琴手林赛•斯特林,她在全球拥有无数粉丝。站在音乐会舞台上,她是最耀眼的明星。她的演奏会场场爆满,门票供不应求。可是当她褪去华服,乔装成最朴素的样子,在纽约地铁里演奏,甚至没有一个人看她一眼……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联想和感悟?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