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甘肃省高三上第三次阶段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当代书法:使命与路径

叶培贵

书法,在当代中国,可以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特殊的书法现象,大家其实都不陌生,但仍可略举数端。先说“反面的”、“消极的”特殊现象。第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费尽心力才于1981年在文联下属协会中获得一席之地;第二个是,在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过去是三级,现在是二级,但是却都隶属于“美术学”(过去是二级,现在是一级);第三个是,全国各地都有“美术馆”,国家级的、省部级的、地市级的、县市级的,不胜枚举,可“书法馆”却几乎没有。再看“正面的”、“积极的”特殊现象:第一个是,“书法热?持续30多年,至今没有衰退之象,可见书法有普遍的群众基础;第二个是,书法几乎是所有艺术门类中受西方观念冲击最少的;第三个是,借助现代技术,古代精美的字迹被广泛应用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使得书法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随处可见。

这相反的两类现象,共同出现在书法身上,耐人寻味。就其消极一面而言,这些现象折射出百年来中国文化的曲折历程,之所以会出现,最核心的问题只有一个——书法作为艺术的“身份危机”。而这种危机,是在与西方文化体系的比对下才发生的。由此也使得书法在整个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总是逍遥地处于局外,没有做过多少贡献。而就其积极一面而言,中国文化的各个门类,在以西方文化体系为参照的现代化进程中,多多少少都发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改革开放前的书法身上,基本上没有出现。这使得书法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其复兴历程时,几乎是从原汁原味的传统中起步的。

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诸领域.主要是以西方学术为参照而形成自身发展历程的。由于东西方文化本身的差异,西方学术的过于强势,多多少少给原本的中国学术带来了困扰。在西方文字学理论的主导下,汉字长期被视为低等级文字,拼音化的浪潮持续了几十年,使得现代汉字陷入了诸多尴尬,直到现代计算机技术为之解围。

幸运的是,被边缘化的书法,几乎没有受到干扰。启功先生曾有系列汉语研究论文结集为《汉语现象论丛》,试图从汉语现象本身出发来归纳汉语的语言规律,在语言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那么,书法有没有可能呢?回答是肯定的。书法家邱振中先生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此,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其实,这条路径的空间十分巨大,中国书法的创作、欣赏、批评,与其他艺术尤其是西方艺术之间的差异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如果能够立足中国书法,以现代思维提炼概念和命题,构建现代的学术体系,那么一定是有别于西方艺术理论乃至文化理论的重大学术构建。

书法由于在形式和表现上的特殊性以及艺术理论的独特性,可以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展现特殊的魅力。书法在当代艺术活动中处于一种奇特的状况:一方面,传统的书法几乎完全没有参与进去,即便是当代最著名的中国书法家也很少有人能够成为国际艺术界的焦点;另一方面,书法的元素却屡屡通过中国。当代艺术家之手,活跃于当代国际艺术,比如谷文达、徐冰等。徐冰的“新英文书法”,几乎已经成为当代跨文化艺术创造的一个经典案例。在中国本土,邱振中先生所定义的“源于书法”的当代艺术,也一直比较活跃。这种类型的“书法”当然已经不是“中国书法”,但是彼此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其中所出现的任何新形式、新意蕴,都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归功于“中国书法”乃至“中国文化”。

需要指出的是,书法的发展任重道远。一系列根本性理论、历史问题的研究,近30年来虽然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严格讲都还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更谈不上真正现代的建构与转化。由此,我认为,当代书法界有一项迫切的任务,那就是脚踏实地,从根本抓起,真正解决基础理论问题.并在基础教育以及专业教育中真正落实,不断完善。

(选自中国艺术报》2014年12月24日,有删节)

1.下列不能作为“书法,在当代中国,可以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一说法的依据的一项是

A.新中国成立后,曾在文联下属协会中获得一席之地;在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隶属于“美术学”,过去是二级,现在是一级,

B.从现实来看,全国各地都有“美术馆”,上至国家级、省部级的,下至地市级、县市级的,不胜枚举,“书法馆”却几乎没有。

C.借助现代技术,古代精美的字迹被广泛应用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使得书法这种传统古老的文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随处可见。

D.这些现象折射出百年来中国文化的曲折历程,之所以会出现,突出显示出书法作为艺术的“身份危机”;而这种危机,是在与西方文化体系的比对下才发生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法热”持续30多年,至今没有衰退之象,可见书法有普遍的群众基础;从实际来看,书法几乎是所有艺术门类中受西方观念冲击最少的。

B.书法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其复兴历程时,是从原汁原味的传统中起步的,这主要是因为在以西方文化体系为参照的现代化进程中,书法没有受到过任何冲击。

C.要想构建有别于西方艺术理论乃至文化理论的现代学术体系,就必须立足中国书法,研究其创作、欣赏、批评的过程,以现代思维提炼出概念和命题。

D.邱振中所定义的“源于书法”的当代艺术虽然已经不是“中国书法”,但其中所出现的任何新形式、新意蕴,都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归功于“中国书法”乃至“中国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中国特殊的书法现象主要有反面、消极和正面、积极的两个方面,这两类相反的现象,共同出现在书法身上,的确耐人寻味。

B.在西方过于强势的文字学理论的主导下,现代汉字陷入了诸多尴尬,长期不能与西方拼音文字相提并论,直到现代计算机技术为之解围。

C.书法由于自身独特的优势,本该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展现出特殊的魅力,但事实是传统的书法几乎完全没有参与进去,即便是当代最著名的中国书法家也很少有人能够成为国际艺术界的焦点。

D.书法的发展任重道远,当代书法界的一项迫切的任务就是脚脚踏实地,从根本抓起,真正解决基础理论问题,并在基础教育以及专业教育中真正落实不断完善。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背叛

余显斌

将军派人下山去找粮。

多少天了,我们断了五谷,只有吃皮带,吃草根。总之,能吃的东西我们都吃了,除了石头和树木外。将军挠着后脑勺说,不行,得弄点粮食,不然的话,咋打仗?

王老蔫一听,扶着树干站起来,自告奋勇道,我去。

将军打量了一下他,问道,你去?

王老蔫点点头,告诉我们,他熟悉路,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指。

我给将军眨了下眼,背过王老蔫,悄悄告诉将军,这小子又胆小又怕吃苦,什么时候这么勇敢过?不可信。将军瞪大眼睛问,啥意思?

我叹口气说,打败之后,本来就有些人心不稳。

我绝不是危言耸听,最近一段时间,在敌人的穷追不舍和大雪封山的情况下,有一些软骨头的战士,受不了苦,带着枪悄悄下山,投靠敌人,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不得不小心,不得不提醒将军,尤其对于王老蔫这样的人,不可不防。

可是,将军最终没有接受我这个参谋长的建议,还是派出了王老蔫。现在,打垮后跟在将军身边的人也就十几个了,他们都是外地人,对于当地情况很生疏。也只有王老焉是这儿的人,路熟。

王老蔫接受任务,敬了个礼,走了。

按照约定,第二天早晨王老蔫得赶到这儿。可是,天亮了,太阳照亮了雪野,仍不见王老蔫回来。我很是担心,告诉将军,得赶快转移,我怀疑王老蔫这家伙出了问题。

我分析,这小子路熟,不会出别的事,如果要出事,也一定是投敌。

将军摇着头说,再等一下。

将军自言自语,这个王老蔫,是不是让什么事耽搁了?

这一等,我们就等来了日军,一队黄乎乎的小鬼子,拿着枪向这边走来。当头一人,正是王老蔫。将军骂一声,软蛋,果然带着小鬼子来了。说完,暗令十几个人赶快趴下,藏身雪里,做好战斗准备。

我们趴在那儿,一动不动。

王老蔫渐走渐近,能看清他脸上的笑容了。这小子,很得意。

后边,跟着日军的小队长。

走到这儿,他站住了,一笑,告诉日军小队长,这儿是我们的一个窝点,不过,昨天将军和自己商定了,让自己运粮,不必来到这儿,直接送到虎头岭,天一亮他们就去取。说到这儿,他一笑道,自己不想干了,因此,跑到门头沟,遇见太君,就投奔过来了。

因此,他断定,将军现在在虎头岭。

日军小队长听了,一扬指挥刀,前进!

一队日军跟着王老蔫,吭哧吭哧踏着深雪,继续向前走去,一步步上了虎头岭。

不久,虎头岭上,传来王老蔫的喊声,小鬼子,去死吧。随着是一声手榴弹轰隆隆的爆炸声,然后一切都没有了,四野静悄悄的。我们爬起来,望着虎头岭,一个个眼中涌出了泪水。

将军用手擦一把泪说,走,去门头沟。

在门头沟,我们在一处山洞里最终找到了一袋粮,渡过了难关。

多年后,我已两髻斑白,再次回到这儿,打问起王老蔫当年被捕的经过。当地人告诉我,说有人亲眼见到,王老蔫当时不是被捕的,确实是自己走出来自愿给日军带路的。当时,他扛着粮刚走到门头沟,发现一队日军悄悄向我们驻地方向摸去。他一惊,忙藏好粮,拍打着衣服走出来告诉日军,自己是抗联,刚刚从将军那儿逃出来的。

他说,他知道将军在哪儿,愿意带路立功。

于是,他带着日军径直走向虎头岭,走向自己生命的终点。

他和我同年,如果活到现在,也已经九十多了。

(节选自《金山》,2015年1期)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我”认为王老蔫既胆小又怕吃苦,从来没有勇敢过,担心他下山找粮会惹出麻烦,坚决阻止将军让他前往。

B.“将军最终没有接受我这个参谋长的建议”,其主要原因是认为“我”对王老蔫的看法有失偏颇,并且对于当地的情况,只有王老蔫熟悉。

C.“王老蔫渐走渐近,能看清他脸上的笑容了”,这里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主要刻划了王老蔫为引诱敌人上钩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智的一面。

D.“多年后,我已两髻斑白,再次回到这儿”,小说中的“我”对当年王老蔫英勇就义这件事念念不忘,为自己当年对王老蔫的误解而深感内疚。

E.这篇小说中的“我”是次要人物,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一定的衬托作用。

2. 小说开头两段写“将军派人下山找粮”的目的是什么?

3.有人认为小说结尾部分这样安排纯属多余,还有人则认为作者这样结尾匠心独运。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陈省身:捷足占鳌头

“冲破乌烟阔壮游,果然捷足占鳌头。昔贤今圣遑多让,独步遥登百丈楼。”这是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写陈省身的诗。作为老师和证婚人,杨武之深谙陈省身的抱负与为人。

陈省身对此曾说:“誉不敢承。然论为学态度,则知已深谛我心也。”

陈省身潜心研究数学70余年,成果累累,在二十世纪全球数学家排名中,仅有两位中国人,他名列31位,华罗庚位列88。

陈省身晚年回顾自己的数学道路曾总结:“到最好的地方,找最好的老师,学习最有发展的课题。”1930年,19岁的陈省身以“最优等毕业生”的成绩从南开大学毕业选择清华,走的正是这条路。

陈省身曾回忆:“1930年,清华决定办研究院。我看清楚要深造必须出国留学,但家里不能供给我,所以必须要找公费。刚巧,那年清华开办研究院,三年毕业后授硕士学位,成绩优异者可派送出国两年。”“另一个目的,是想跟先生做点研究。”“先生”就是孙光远教授,芝加哥大学博士,专攻“投影微分几何学”,是当时中国数学家中唯一在国外发表论文的人。

因清华研究院算学系里只有陈省身一个学生,入学第一年,陈当了系主任熊庆来的助教,给学生讲“高等数学”,实际内容是解析几何。次年,才正式成为我国第一个数学研究生。

20世纪30年代初,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数学发展最快的时期。北大、清华由于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学术研究得以正常进行。1930年初,中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代。清华大学由于庚子赔款,经费相对充裕,邀请了许多著名国际学者来华讲学,其中有蜚声世界的控制论创立者N·维纳。数学系也邀请国外名家来华访问,其中有汉堡大学著名的几何学家布拉希克。布氏做了一组演讲,题目是“微分几何的拓扑问题”。陈省身曾回忆,布拉希克的演讲深入浅出,大开眼界,使他深切考虑到去汉堡读书。

这是一次重要而关键的选择。他主动放弃已熟习的“投影微分几何”。他看到微分几何的正确方向是所谓“大型微分几何”,与拓扑学有密切关系,其系统研究,那时刚开始,而他还未曾入门。“那时候的心情,是远望这一座美丽的高山,还不知如何可以攀登。”陈省身后来形容。

“用美国退回的钱一般都去美国,去德国未免会有些周折。”张奠宙说,彼时杨武之教授是清华数学系的负责人,多方奔走终于成行。

陈省身仅用一年半就取得博士学位。按照派遣留学生的常规,取得博士学位至少得三年。此后,他去了巴黎大学,追随当代几何学大师E·嘉当,读常人难懂的“天书”,攀登几何学的高峰。

1937年夏,26岁的陈省身回清华任教,直升正教授。彼时,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北大、南开合并成立联合大学,从北京撤至长沙,又西迁昆明。

次年,华罗庚从剑桥学成归来,成为教授。战时的西南联大条件艰苦,陈与华还有一位老师同住一个房间,每人一个床,一个书桌,一个书架,一个椅子,房子很挤。但日后陈省身回忆那段岁月时说,三个人一清早没起床就互相开玩笑。虽然物质上艰苦,但生活很有意思。在煤油灯下,他们萌生出“整体微分几何”和“堆垒素数论”的重要工作。在西南联大六年,陈省身写了十多篇论文。

杨振宁当时就读西南联大物理系,他曾回忆,“教授是联大极出色和受欢迎的教师,和华罗庚等一批青年教授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数学研究的热烈气氛。”

在陈省身认为最好的三个中国朋友中,华罗庚首当其冲。1931年,比陈省身年长一岁的华罗庚也以“管理员”身份进清华。张奠宙描述,“他们夜以继日地听课、讨论、研究,目标是在国内外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陈省身在西南联大的学生很多,包括严志达、王宪钟等后来成名的数学家。

陈省身曾感慨:“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是我一生的幸运。尤其幸运的是这群好学生对我的要求和督促,使我对课材有更深入的了解。”

陈省身在清华还收获了幸福的婚姻。郑桐荪教授十分赏识才华横溢的陈省身,有意纳为女婿,杨武之夫妇便促成了这桩婚事。

陈省身与妻子郑士宁相濡以沫60余年,在妻子60岁生日时,陈省身特地赋诗:“三十六年共欢怒,无情光阴逼人来。摩天蹈海岂素志,养儿育女赖汝才。幸有文章慰晚景,愧遗井臼倍劳辛。小山白首人生福,不觉壶中日月长。”

(选自《新京报》,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的诗,主要是为了说明陈省身在数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对此陈省身颇为认同,“则知已深谛我心也”。

B.北大、清华由于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学术研究得以正常进行,邀请了许多著名国际学者来华讲学,其中有蜚声世界的控制论创立者N·维纳。

C.陈省身去汉堡留学读书主要起因于听布拉希克深入浅出的演讲,为此,他主动放弃已熟习的“投影微分几何”,申请后顺利地被派往德国汉堡。

D.文中大量引用陈省身的话,直接写出了他的人生历程、生活状态和内心想法,表现了传主的精神风貌,同时使得这篇传记更为真实。

2.这篇传记的最后两段写了陈省身在清华收获幸福婚姻的情况,你认为是否可以删掉?请说明理由。

3.陈省身总结自己的数学道路时说:“到最好的地方,找最好的老师,学习最有发展的课题。”请简要概括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殷侑,陈郡人。侑为儿童时,励志力学。及长,通经。贞元末,以《五经》登第,精于历代沿革礼。元和中,累为太博士。时回纥请和亲,朝廷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诚奉使宣谕,以侑为副。既至虏庭,可汗初待汉使,盛陈兵甲,欲臣汉使而不答拜。侑坚立不动,宣谕毕,可汗责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行者皆惧,侑谓虏使曰:“可汗是汉家子婿,欲坐受使臣拜,是可汗失礼,非使臣之倨也。”可汗惮其言,卒不敢逼。迁侑谏议大夫。凡朝廷之得失,悉以陈论。以言激切,出为桂管观察使。入为卫尉卿。文宗初即位,沧州李同捷叛,而王廷凑助逆,欲加兵镇州,诏五品已上都省集议。时上锐于破贼,宰臣莫敢异议。独侑以廷凑再乱河朔,虽附凶徒,未甚彰露,宜且含容,专讨同捷。文宗虽不纳,深所嘉之。大和四年,加检校工部尚书、沧齐德观察使。时大兵之后,遗骸蔽野,寂无人烟。始至,空城而已。侑攻苦食淡,与士卒同劳苦。周岁之后,流民襁负而归。侑上表请借耕牛三万,以给流民,乃诏度支赐绫绢五万匹,买牛以给之。数年之后,户口滋饶,仓廪盈积,人皆忘亡。初州兵三万悉取给于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以功检校吏部尚书。六年,入为刑部尚书,充郓曹濮观察等使。自元和末,收复师道十二州为三镇。朝廷务安反侧,征赋所入,尽留赡军,贯缗尺帛,不入王府。侑以军赋有余,赋不上供,非法也,乃上表起大和七年,请岁供两税、榷酒等钱十五万贯、粟五万石。开成三年卒,赠司空。

(节选自《旧唐书·殷侑传》)

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三镇:此处指郓、曹、濮三州。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州兵三万/悉取给于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B.初/州兵三万/悉取给于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C.初/州兵三万/悉取给于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D.初/州兵三万/悉取给于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文中的贞元、元和、太和、开成都是皇帝年号。

B.河朔的“朔”与朔漠、朔风中的“朔”都是指北方,另外,“朔”还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C.“加是加封的意思,即在官员原来说的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誉称号,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D.“榷的意思是专营、专卖,榷酒是我国封建证券实行的酒类专卖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侑少年立志,学有所成。他儿时即立志努力学习,长大以后通晓经学,精通历代礼制沿革,贞元末年科举登第,后多次升职,任太常博士。

B.殷侑坚守气节,不惧威吓。在奉命出使回纥时,面对回纥可汗的盛兵以待和无理要求,他毫不畏惧,直言可汗的失礼之处,最终使可汗不敢威胁。

C.殷侑性格耿直,敢于进谏。文宗即位不久就有地方反叛,当时皇上一心想打败叛贼,丞相也不敢有异议,唯独殷侑直言进谏,认为应对叛贼宽大为怀。

D.殷侑体恤民情,颇有政声。在任沧齐德观察使时,面对当地民生凋敝的情形,他和士卒同甘共苦,竭力恢复民生,数年之后,粮丰仓实,百姓安居乐业。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侑坚立不动,宣谕毕,可汗责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

(2)凡朝廷之得失,悉以陈论。以言激切,出为桂管观察使。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

堂上岩桂秋晚未开作诗促之

朱淑真

著意裁诗特地催,花须著意听新诗。

清香未吐黄金粟,嫩蕊犹藏碧玉枝。

不是地寒偏放晚,定知花好故开迟。

也宜急趁无风雨,莫待霜高露结时。

①朱淑真:南宋著名女词人。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抑郁早逝。②著意:刻意,用心。

1.请赏析颔联中“吐”“藏”二字的妙处。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析。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表达自己面对与同舍学生极大物质条件差异却毫无羡慕之意的原因句子是“                                     ”。

(2)李商隐锦瑟》中的“                             两句,诗人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

(3)屈原《离骚》中表达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但早晨起来进谏晚上便遭贬黜的诗句是“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伴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昌民明确表示,人社部将进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子女带薪护理”方案呼之欲出

②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③在义工联盟中,他不仅是发起人、带头者,更是义工精神的实践者、坚守者,时时处处都处心积虑,亲力亲为。

④苹果和三星手机的热卖机型和价格差优势,导致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手机市场的再规划也迫在眉睫

⑤刚刚还是烈日当头,一转眼,老天爷的脸阴沉下来,狂风怒号,大街上尘土飞扬,整个城市瓦釜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⑥法国今后必定会加大安保和反恐的投入,但由于经济疲软、福利水平较高,法国已经捉襟见肘的财政将面临更加严苛的考验。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⑥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枣阳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穆穆曾侯——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特展”在省博物馆开幕。值得关注的是,一尊刻有“芈”字的青铜鼎首次亮相。

B.“地图书”之所以重要,最关键是它能给读者一个全景概貌。一本合格的“地图书”不仅只讲一个小角落,而是告诉你这个领域的边界范围。

C.腾讯无人机在研发初期,定位就与现在占市场主流的航拍无人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目标用户是大众消费群体。

D.易建联现身深圳,除了球员的身份,他的新标签是US17篮球文化体验店的老板,昨天,在南山区保利文化广场正式开业。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①哈萨克白色的毡房错落在草地上,草地上白色羊群、棕色马群与湛蓝天空上的白云相映成趣。

②汽车颠来荡去,让人很不舒服,放眼窗外,却赏心悦目。

③地势渐渐升高,白杨林荫道不见了,道路变得崎岖不平。

④远方天山雪峰银光闪闪,近山却郁郁葱葱,山顶针叶林,山腰阔叶林,接近山麓则是绿草如茵

⑤汽车驶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首府伊宁市,沿白杨夹道的公路向东飞驰,丰饶的原野一如内地。

A.⑤④①②③

B.⑤③②④①

C.⑤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⑤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字谜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很有趣的益智游戏。例如:一加一,猜一字,(谜底:王);一月七日猜一字,(谜底:脂);一家十一口,猜一字,(谜底:吉)。请试试猜出下列字谜。

①一百减一,猜一字                      

②一个人搬两个土猜一字                 

③一夜又一夜猜一字                     

④人我不分猜一字                       

⑤需要一半留下一半,猜一字             

 

七、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1.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选择的立场就是继续成为这样一个思考者和批判者,如果可能的话,也想成为一个预警者,无非是盛世危言嘛,我希望被嘲笑,希望自谜面己所有的希望都落空,非常希望。

——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

做一个建设者,永远比单纯的希望砸烂它取而代之的批判者,更难能可贵。

——马海祥博客

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

——《人民日报》

对于“批判者”和“建设者”,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选择,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