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贵州省安顺市高三11月高考模拟语文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现代文阅读

中国神话不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而是一种依附于历史文化思潮而存在的叙事形态和思维形态,是以神秘性思维方式为内核、叙事性表述为手段的表现艺术。就中国神话史而言,它曾有过三次创作高潮,而三次高潮又分别体现着神话内涵的三次变迁。

首先是五帝三王时代历史的神话化。中国神话的第一个高潮,使出现在历史上神秘性思维最为高扬、神权思想最为膨胀的“五帝”、“三王”时代。上古史非但不是神话的历史化,恰恰相反,上古神话更多却是历史的神话化,在历史记叙不发达的时代,它承载着传承历史的功能。例如夸父神话。无论是夸父追赶太阳的伟大举措,还是饮干河渭的巨大威力,都是在现实中不可能见到的。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这个神话最少披露了三个方面的信息。第一是夸父的身份。夸父当是炎帝一族的人。第二是黄帝、蚩尤之战的反映。第三是关于当时气候恶化的反映。尽管神话中也有先民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哲学认识,但其主体则是历史的。

其次是秦汉魏晋时代哲学的神话化。战国时代人们对人类生存所遇到的或涉及的种种问题,都作了理性的思考,阴阳五行学说成了解释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础理论。秦汉人则把这种理论广泛地用于实践,并用神话对这种理论最大限度地进行图解,使神话具有了哲学的内涵。一个显著的例子,在先秦,诸神多为独立存在的个体,而秦汉人则根据“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理论,将许多神话人物配成了夫妻。如以伏羲配女娲,以嫦娥配后羿,以东王公配西王母。这反映了汉魏神话与上古神话迥然不同的意义内涵,标志着神话性质的一次重大变迁。

再次是元明时代宗教的神话化。元明时代,神秘性思维再次高扬,其标志便是新的造神运动动的兴起。元明人则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大量的神祗偶像。正是在这样的神秘性思维的驱动下下,神话创作掀起了第三次高潮,出现了《西游记》、《西游补》、《封神演义》、《三宝太监西洋记》等大批神话小说(鲁迅称之为“神魔小说”),还有《吕洞宾桃柳升仙梦》等以神仙为内容的戏剧。或宣扬佛法无边,或宣扬神仙不老思想,或宣扬修道成仙,或仙贺圣寿,无不带有十分浓厚的宗教气息与功利色彩,这是在上古及秦汉神话中绝对见不到的,反映了人们意识的变化。

总之,我们从中国神话这三次高潮的变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神话并没有消失,只是其功能、性质在历史中随着时代思潮的变迁而发生着变化。它作为一种思维形态,永远保特着其神秘性的内核;而作为叙事形态,则在不断变化着其叙述的主题。在“科技创新”作为时代关键词之一的今天,神话的叙述主题已由宗教变为“科幻”,通过对幻想的描述,表达着人类时未来新技术、新生活的期待与恐惧。然而神话的那种神秘性内核,并没有因科学的发展而消亡,相反却酝酿出了新的神秘性内容。由此说明,把神话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与人类原始时代相捆绑的思路,是有问题的,需要作出调整。神话研究要想向前推进,必须对百年来的神话理论作出反思。

(摘编自刘毓庆《中国神话的三次大变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神话是一种以神秘性思维方式为内核、叙事性表述为手段的表现艺术。它曾经历过三次创作高潮,体现了神话内涵的三次变迁。

B.上古久远,缺乏记载,因此有学者将神话历史化,即据神话而推测出上古历史;作者提出上古神话更多却是历史的神话化

C.神话并不是完全向壁虚构,而是反映了当时历史事件、历史情况,因此在历史记载不发达的时代,它承载着传承历史的功能。

D.上古神话的主体是历史的,但其中也有先民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哲学认识。文中举夸父神话,意在说明它反映先民的这些认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汉人使神话具有了哲学的内涵,例如他们将许多神话人物配成了夫妻,说明他们把阴阳理论用于实践,并用神话对这种理论最大限度地进行图解。

B.汉魏神话与上古神话的性质有了一次重大变迁,它们的意义内涵迥然不同,即上古神话多是历史的神话化,而汉魏神话则是哲学的神话化。

C.因为《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大批神话小说,还有《吕洞宾桃柳升仙梦》等以神仙为内容的戏剧的出现,所以神话创作掀起了第三次高潮。

D.提倡科技创新的今天,神话通过对幻想的描述,表达着人类对未来新技术、新生活的期待与恐惧,说明其叙述主题已由宗教变为科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上古至元明时代,中国神话经历过三次重大变迁,神话内涵发生了改变,但是其神秘性思维方式的内核、其叙事性表述手段都没有改变。

B.因为上古历史记叙不发达,而上古神话更多是历史的神话化,所以研究这一阶段的神话中史实因素,可以为上古历史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C.神话意识在元明时期发生变化,此时神话或宣扬佛法无边,或宣扬神仙不老思想,或宣扬修道成仙,这些是在上古及秦汉神话中绝对见不到的。

D百年来的神话理论将神话看作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并且将它与人类原始时代相捆绑。这应该被反思,唯有如此才能推进神话研究向前发展。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文学类文本阅读

叶琳卡

【前苏联】 叶夫根尼•米

战争的最后一年。我们的部队驻扎在国外,离莫斯科很远很远。

这天晚上,我回到营房感到很疲倦。思乡的情绪又向我这颗疲倦的心袭来。

“快结束这一切吧,快回家吧。”我这样盼望着。

院子里,一个淡黄色头发、身体很单薄的小女孩迎面走来。

“您好,叔叔!”她用一种异国的,但听起来像俄语的语言向我打招呼。

“你好,小姑娘!”我应声道。院子里有一块用平整的白石块墁的空地,我们在空地旁的长凳上坐了下来。夜晚凉爽而宁静,山脚下的小湖仿佛蜷成一团在憩息。

“你叫什么名字?”我这样问着,很想与这位新相识攀谈几句。

“叶琳卡。”她用明亮而有人真的目光注视着我,慢慢地说着自己的名字。

“你几岁了?”

“6岁,快7岁了。那您呢?”

“我么,你看呢?”

叶琳卡沉默了片刻,然后肯定地说:“可能是16岁了吧。”

我可爱的小叶琳卡啊,想必,这是你知道的最大数字了吧。我不想使她失望,就附和她说:“是的,你猜对了。”

我们默默地坐着。叶琳卡仔细端详起我军便服上别着的勋章,忧伤地低声说:“勋章都不亮了。您怎么不擦擦呀?”“没有擦。”

“可以用牙粉擦,也可以用小砖头磨。”

“是的。”我同意了她的建议。

于是我们又沉默了下来。

“讲个故事吧,叔叔。”叶琳卡请求说。

“从前有个国王,”我讲了起来,“他很老,很坏……”

“像希特勒那样坏吗?”

“比他还坏。”说着,我竭力装出很可怕的样子。

“不,没有比希特勒更坏的,”叶琳卡表示反对,“希特勒是世界上最坏的人,他把我们赶出了家,还偷走了我的爸爸。”

叶琳卡沉默不语了。又过了一会儿,她悄悄地,仿佛是在讲什么秘密,对我说道:“过去爸爸给我们来信,可现在不来了,也许是他把地址忘了。”

“也许是。”我重复着她的话。

又是一阵沉默。我焦急地想,如何才能把叶琳卡吸引过来,使她不再去想那些令人伤心的事呢?可我怎么也找不到话题。我已经完全不知该怎么去跟孩子谈话了。

终于我又问了:“叶琳卡,你说,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呢?“

她用明亮而认真的目光望着我说:

“我想像妈妈那样,当个寡妇。“她微笑着说出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字眼。大概她以为寡妇也是一种职业,就像当司机和清扫工一样。

看着小叶琳卡,看着她那瘦削的双肩和像小溪一样蜿蜒在她背上的漂亮的辫子,我内心开始觉得羞愧,我怎么能疲倦呢?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       

A小说情节简单,写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年,在部队驻地遇到了一个饱受战争之苦、仍不是天真乐观的小女孩——叶琳卡。

B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省略了对法西斯战争背景的直接描述,在与小姑娘二人的对话中逐渐揭开人物活动背景的真面目。

C夜晚凉爽而宁静,山脚下的小湖仿佛蜷成一团在憩息,这一出景物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的军旅生活的平静。

D又是一阵沉默……我已经完全不知该怎么跟孩子谈话了,这段话表现了无法回答叶林卡提出的问题时窘迫无措的处境。

E结尾一段既照应了开头,又刻画了的心理活动,感到一个战士肩负的重任,为自己的疲倦而惭愧,决心振作起来为千千万万个小叶琳卡的幸福成长而战斗。

2.结合作品,请简要赏析叶琳卡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作用。

3.本文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场面,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战争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魂魄犹在江山图

范曾

在李可染先生诞辰百年之际,我们回顾一世纪来艺术的长河,真可谓千帆竞发。可染先生的出现,有他的历史背景,当一个时代的艺术整体奔向浑浑噩噩的时候,需要圣洁的艺术;而艺术风貌整体堕入轻佻时,需要凝重的艺术,这正是李可染适时而生的缘由。

由于本能的拒绝鄙俗,可染以无待的心境在喧嚣的世态中独立而不倚,自强而不息,谦仁而不傲。当可染先生朝斯夕斯、胸无旁骛地沉浸于自己宁寂而庄严的心灵王国的时候,他画作的美便与教养合而为一。他的作品陶冶了整个一代人,还将千秋万代地陶冶下去。艺术的助人伦、成教化,不是如演说家那样带有着直接的目的性。它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们心悦诚服,趋向社会的崇高,可染先生的艺术正是如此更内在地激励着人们的心灵。

可染先生对大自然潜在密码的破译,直接与他的道德向善的趋向不谋而合,而于此时,李可染的艺术与道德合而为一。当李可染先生叹赏大自然,如此深沉地倾注自己的对祖国大地山河的刻骨铭心的热爱时,他显然站在了民族文化捍卫者的前列。

可染先生有一种表达超越感观尺度的能力,这就是他内心所具有的崇高感使然的能力,他对大地山河仰之弥高,而这种情怀的恃守,表现为他“大”的艺术。宛若语言的表达,与表达的意义,都有相关的音调,这就是艺术家所独有的风格。或沉雄博大、或清新俊逸……只要是与崇高相连,他们都是美的,虽情态万殊,而其艺术已如自然。

可染先生大宗师一样“来吾导夫先路”,艺术家,伟大的艺术家,都应该,也必然如此。

可染先生当然是不世的天才,他的“生而知之”透露在他异乎常人的语言方式。这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符号,这不是每一个苦学者所可达致的。当然可染先生知道自己有“生而知之”的本能,但凭着他更深邃的智慧,认识到它的不可靠,当昙花一现的时节过去之后,留下的是残枝败叶。

可染先生告诉我,他年轻时作画极快,有一次到一位朋友家作画,在朋友与来客寒暄片刻回到画室时,可染竟已画毕,主人大赞叹,以为神来之笔,先生亦颇自喜。先生告诉我,多年之后,他才警然有悟,必须力矫这样的用笔。我知道了先生所说的“慢”非只指时间,更重要的是用笔的品质。先生还告诉我,他少年时有一位极富才华的朋友,写给他的信,毛笔字的稚拙天真、浑厚朴雅,使他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内心的感动,这感动是如此的刻骨铭心,竟至谈到此事时,先生的表情显得那样的庄肃和神往。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生之中总会不期而至地遇到这样突兀的心灵感悟,仅这一次,足以改变艺术家一生的道路。研究艺术家的心灵历程,那些遽然蜕变和瞬间重生,有时来得迅猛近乎禅家的顿悟。

可染先生好学而敏求,这是他“苦学派”的唯一解释,苦学者不意味着枯涩无味的下笨功夫。我曾有幸上可染先生的书法课,他不强求碑帖的选择,他说要平心静气地读碑,知其间架,重其用笔,悟其风神,能于此三者有所悟,则去书道不远矣。书法课上,可染先生不喜欢一挥而就式的所谓笔动心不动的、麻木不仁的写字习气。可染说用笔之际虽所向空无一物,然则胸中应觉艨艟之遇浪遏,冲波逆折而前,当此之时,笔锋必有生涩出焉,必有稚拙出焉。有生涩稚拙矣,然后再求大巧,则大巧即在其中。

可染先生于书法所下功夫可谓焚膏继晷,三十多岁时的风华婉转至五十岁后一扫而空,石破天惊,创旷古无双之结体用笔,无丝毫泥古、媚俗、求奇、矫饰、市井、乡愿……一切的书画艺术可恶的痕迹与可染先生的书法格格不入,只觉铮铮其骨、磔磔其态,近之则畏,远之则敬。可染先生的字我行我素,决不苟合取容,是颇见他笔下之牛“时亦强犟”的性格的。

先生的“学而知之”的部分,当然还包含了他对素描的积年锤炼对光影的敏锐认识。在此先置而不论。

先生称自己是“困而知之”,人们不要以为可染先生当真为自己才情不逮而困。可染先生的“困”是他推动中国画史这座沉重的列车所需的移山心力,他要弘扬的是中华文化所素有的伟岸与高华,他极端鄙弃浮光掠影的、油腔滑调的、市侩的艺术。这神圣的自尊支撑着他博大的灵魂。打进去,致勇也;打出来,夺魂也,这其中数十年苦心孤诣,念兹在兹,朝斯夕斯,方才有了又一次的伟大。诚如可染先生题赐于我的“七十二难,玄奘西天取经不畏七十二难,今以此四字书赠范曾同学”。我们一代代都抱着跣足苦行的宏愿,在艺术征途上踽踽而前,“困”者,“难”也,是深觉万难之下的渺小与决绝。

至此,我们可得如下之结论,可染先生的经历包含着谦逊和伟大,正如泰戈尔有言:“当一个人大为谦卑的时候,就是他接近伟大的时候”。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以说艺术是工人们来欣赏的,它的创作意图不适用来教化人的,因为艺术对人的教化是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是如演说家那样带有着直接的目的性。

B画作传达的意旨宛若表达的语言,画作的内容宛若语言表达的意义,语言和意义有音调连接,画作的内容和意旨由风格相连。

C曾经的可染先生因为作画神速而令人赞叹,自己也颇多自喜之情,但经过岁月的洗礼,先生却认为要下来,花时间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D文章是为画家李可染先生做的传,但是却在先生对于书法的研习上花了大量的笔墨,这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回忆先生是如何学而知之的。

2.先生的画作有何独到之处能够产生来吾导夫先路的作用?请概括并分析。

3.这篇传记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成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袁盎常引大体慷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

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

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

注: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②上林:秦汉时皇家猎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B.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C.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D.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人,本指官名,私门之官。通常指门客,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常养一些食客,这些食客及亲近左右通称舍人,后来也用来俗称显贵子弟。

B.孝文帝即汉文帝,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用来褒扬死者,如齐宣王的,周厉王的

C.谏,主要指规劝君主、尊长和朋友,对其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使改正错误。从春秋时齐桓公开始,我国历代统治者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谏议大夫,唐朝的左、右拾遗均是谏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

D.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可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盎出身卑微,父亲曾当过强盗,吕后掌权时,他还是寄身吕禄门下的家臣,孝文帝时靠哥哥保任他为中郎。

B.袁盎直言敢谏,他曾在孝文帝面前说周勃的坏话,要文帝坚守君臣礼节,致使周勃很恨他,但在周勃被无辜下狱时,他又替周勃辩说,使周勃因而获释,两人又成了好朋友。

C.袁盎有些行为可以说公私兼顾。宦官赵同受文帝宠幸,因为他常常忌恨袁盎,袁盎对他也头痛。于是找机会当面羞辱了赵同,但文帝因他所言符合礼的规矩,只能笑一笑,让赵同下车。

D.孝文帝一次带着皇后和慎夫人到上林苑打猎,举行皇家宴会,袁盎拉慎夫人入座,惹慎夫人很生气,不肯入座,皇帝也很恼怒,起身进入内室。后来经袁盎解释原因,皇上和慎夫人原谅了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2)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以野望为题,是诗人跨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形象的生动刻画。

B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远景,西山白雪三城戍是近景,远眺和近看相互结合,扣住了诗题中的字。

C颈联写出了诗人虽然年老多病,却依然念念不忘李唐王朝,实在是一种愚忠。

D尾联诗人跨马出郊”“极目本是要排遣郁闷,却不料触动了对国家和个人际遇的种种感慨。

E全诗忧国伤己,沉郁悲凉,使诗作散发出浓烈的艺术感染力。

2.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陟罚臧否,              

(2)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分析杜甫《登高》“                       ”一联中有“八意”,即八可悲。

(3)《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句子是“                      。”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们对于十二家全国人大常委会“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草案的看法见仁见智,讨论得十分热烈。

②王局长自上个月请假之后,近一个月了没来上班,因久假不归受到纪检部门的点名批评。

③有人误将贵阳目前的经济总量与一线城市同日而语,是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贵阳奇迹般地创造出五个“中国第一”,大有弯道超越的势头。

④中小学生竞争激烈,负担从课内转课外,孩子们忍痛割爱,放下手里爱读的书一头扑入了课外补习班。

⑤出境旅游、留学、探亲的人俯拾皆是,因此出境入境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大出大进、快出快进压力。

⑥三星Note7手机爆炸原因依然扑朔迷离,洗衣机炸裂事故风波再起。美国已发生730起洗衣机顶盖炸裂事故,9人因此受伤。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国务院常务办公会做出扩大房地产税试点范围的决定后,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着手开展房地产税试点范围候选城市的筛选。

B近年来,家庭生活剧呈井喷之势,这既是大家竞相模仿复制的结果,也是对涉案剧、宫斗剧的限制政策,使得很多编剧把家庭生活作为首选造成的。

C新近出台的进口、信贷以及PMI等前瞻性经济数据表明,在经历了两年的增速下滑后,中国经济正在走出下行区间,回升态势已经确立。

D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群体日益重视,不仅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而且帮助他们解决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很多人误认为竹子不开花。其实,竹子是有花植物。                ,这是遗传基因的影响。如群蕊竹一年开一次花,牡竹、版纳竹30年左右才开花,有的种类甚至需要上百年才能开花。那么,为什么竹子开花之后会成片枯死呢?科学家解释,有些植物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因为                 ,而这些养料来自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所以植物就逐渐枯死了。在天气长期干旱、土壤板结、杂草丛生的竹林中更容易发生竹子开花现象。可见,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竹子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为竹子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面是某画室快乐童年书画大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七、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1.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冯在淘宝网上看中了一款电水壶,物价促销。只要299元,买两个58元,还包邮。小冯一下拍了两个,“家里其实不缺水壶,就是贪图便宜。”几天后,小冯收到了水壶,有点失望,“有味道,而且壶身很薄。”小冯给了差评,并且要求售后赔偿,金额是58元,小冯很快收到了钱。“当天晚上,卖家给我打电话,我有事情在忙,没听见。第二天对方再打电话来时,语气很凶,说我收了他的钱,怎么还不改差评。”小冯说自己当时就有点火了,“这58元是我应得的补偿,凭什么逼我改评价。”一周后,小冯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装了一个白色的牌位,牌位一面写着“冯某某全家之灵位”,另一面写着“祝你全家快住进里面”。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