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福建长泰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加横线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秦(quē)视(wǔ)   士卒(xiǎng) 以药之(cuì)

B.酒(zhī)失其所(yù) 尽裂(cì)  济而夕设版焉(zhāo)

C.玉(jué)乘(shèng) 其乏困(gòng  而出(zhuì)

D.刀(zǔ)力攻秦(lù) 目(chēn)     人之力不及此(fū)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             夫晋,何厌之有

B.秦伯说,与郑人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行李之往来

B.为之奈何                  人不敢与忤视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而伤长者之意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是寡人之过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   D①⑤②⑥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B.大王来何操(谓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

C.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即“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其中变徵之声声调悲凉,羽声声调激愤。

B.在我国古代,“关中”多指函谷关以西,“山东”多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中的“山东”指的就是这个地区。

C.“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是最重的礼节,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也常用于书信、表奏的首尾,表示恭敬。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座,张良则为侍坐。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把下列文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武安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

谓燕王曰“臣东周之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足下矣。”

苏秦曰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不取素餐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辞孤竹之君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扬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乎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兴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君以自覆为可乎?则齐不益于营丘足下不逾楚境不窥于边城之外。且臣有老母于周离老母而事足下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臣之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皆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所谓以忠信得罪君者也。”

燕王曰“夫忠信又何罪之有也?”对曰“足下不知也。臣邻家有远为吏者其妻私人。其夫且归其私之者忧之。其妻曰‘公勿忧也吾已为药酒以待之矣。’后二日夫至妻使妾奉卮酒进之。妾知其药酒也进之则杀主父言之则逐主母乃阳僵弃酒。主父大怒而笞之。故妾一僵而弃酒上以活主父下以存主母也。忠至如此然不免于笞此以忠信得罪者也。臣之事适不幸而有类妾之弃酒也。且臣之事足下亢义益国今乃得罪臣恐天下后事足下者莫敢自必也。

选自《战国策·燕策》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东周之人也        庸俗浅陋。

B臣亦不足下矣         从事做事。

C而不来               约定时日。

D臣之固不与足下合者   志向目标。

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乘”指一万辆兵车。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帝王战国时期大的诸侯也称“万乘”。

B“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谓接近或刚满一尺。形容距离近。“身无咫尺之功”就是我最近没有功劳的意思。

C“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这段文字中的“足下”就是这种用法。

D“三王”“五霸”指的是先秦时期的八位杰出的君主夏禹、商汤、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通过列举尾生、伯夷、曾参的事迹说明自己也有向他们学习的愿望结尾用一个小故事说明了自己好心没有好报的处境。

B苏秦指出政治活动不能用普通的仁义道德来评价“三王代兴五霸迭盛”都是因为他们“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

C苏秦认为故事中那个小妾虽然能够“活主父存主母”却因为摔落酒杯而被主父鞭笞这就是因忠信而获罪的不公平事例。

D苏秦认为自己像故事中的小妾一样忠信得罪。如果受到罪罚他担心以后来侍奉燕王的人没有谁自信能够做到这样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

(2)且臣之事足下,亢义益国,今乃得罪,臣恐天下后事足下者,莫敢自必也。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本诗写于1929年10月,此时作者正在闽西革命根据地,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土地革命战争。

1.“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中“黄花”是什么?是从哪个角度写景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描写易水送别的场景时                       ”两句借景抒情,很好地抒发了荆轲的悲壮之情。

(2)在鸿门宴上,樊哙说的“                      ”,确实是一种抓主要矛盾、不要顾及细枝末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沁园春 长沙》一诗中用                   两句话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史记》不是一部死板的记述的历史而是一部生动的批判的历史。《史记》中到处可以看到司马迁大胆地进行历史批判他指斥君王贬抑权贵歌颂“叛逆”同情贫弱他揭发历史的黑暗抨击人类的罪恶用敏锐的目光、正义的观感、生动的笔致纵横古今褒贬百代。司马迁执行历史批判有四种形式一用标题二用书法三于叙述中夹以批判最重要的是各篇之后的专评即“太史公曰”。

用标题执行批判的例子如列项羽于本纪列孔子、陈涉于世家范蠡本是越国的大夫因为他曾“治产积居与时逐”所以不列入官吏列之于货殖子贡本是孔子的门徒因为他“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故不列于儒林列之于货殖。对于一般的人物列传以其人之名标题而独于刺客、循吏、儒林、酷吏、游侠、佞幸、滑稽等则以其人之行为标题暗示作者抑扬之意。用书法者如书孔丘则不名“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书孟、荀则直称其名“孟轲邹人也。”“荀卿赵人。”书老、庄亦不名“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庄子者蒙人也。”书孙武则在名与不名之间“孙子武者齐人也。”这样的书法正是不说话的批判。不书名表示司马迁对其人的最大尊崇书名表示对其人并不如何尊崇。《史记》有在叙事中夹以批判者《晁错列传》末载邓公对景帝之语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这是借用他人的言语在叙事中示批判。

“太史公曰”是司马迁负责的批判也是《史记》的灵魂。司马迁“贬天子退诸侯斥大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执行他对历史人物的批判。司马迁借贾谊评秦始皇曰“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评二世曰“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司马迁不但对前代帝王有贬辞对本朝帝王乃至对他的当今皇帝亦有微词。如《叔孙通列传》中评汉高祖曰“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这就无异说刘邦“谋计用兵”以外一无所长。司马迁在《封禅书》中讥讽武帝惑鬼神求神仙迷巫祝信方士。而陈涉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一个叛逆司马迁把陈涉的起义比之汤武的革命、孔子的作《春秋》。他在《陈涉世家》中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又说陈涉起义之时虽圣人之徒也去参加他的革命。

从以上的评语可以看出司马迁之所善与所恶所贤与所贱所是与所非《史记》不仅是为了叙述历史而且是为了批判历史司马迁作《史记》不是为了清算古人而是为了要从古书中找出一些历史教训教育他同时并世的人。他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这是他作《史记》的用意。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批判有些不合于封建的教条所以班固批评他说“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而刘向、扬雄等皆称“迁有良史之才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摘编自翦伯赞《司马迁的历史批判》

1.下列关于司马迁历史批判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司马迁在《史记》中直接指斥君王大胆贬抑权贵敢于歌颂“叛逆”同情贫困弱小其历史批判态度鲜明思想深刻。

B司马迁以敏锐的目光、正义的观感、生动的笔致进行历史批判这种批判有力地揭发了历史的黑暗抨击了人类的罪恶。

C司马迁的《史记》充满着批判精神他采用标题、书法、在叙述中夹以批判、“太史公曰”等几种形式执行历史批判。

D司马迁的历史批判纵横百代褒贬古今体现他善恶、贤贱、是非的标准表明价值取向以吸取历史教训教育同世之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司马迁把项羽列入本纪把陈涉列入世家肯定了项羽的历史功绩在陈涉之上把范蠡、子贡归入货殖之列则隐含着对经商者的批评。

B司马迁对于一般人用其人之名作标题对刺客、循吏、儒林等则用其人的行为作标题暗示司马迁的抑扬之意。

C对孔子、老子、庄子不书名对孟子、荀子直称其名对孙武则在名与不名之间巧妙地表明了司马迁对这些人物的态度。

D《史记·晁错列传》末记载的邓公一番话说明邓公不赞成汉景帝诛杀晁错的做法其实也表现出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批评秦始皇、秦二世对汉高祖、汉武帝也有微词这表明司马迁有胆有识不但敢贬前代帝王对本朝帝王也不回避。

B司马迁写作《史记》不仅是为了记述历史而且是为了批判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后人对这种批判认识不同评价不一。

C司马迁赞赏陈涉在秦朝末年率先起义的行为肯定了陈涉起义的影响这种歌颂叛逆的评论与当时统治者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

D司马迁作《史记》的用意是“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因此《史记》的批判意义深远记述的严谨难免不足。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长江女神”芳踪已逝?

一位瑞士富豪的后裔和一群科学家想要拯救生活在中国长江水域的白鳍豚然而没人知道这种动物是否还存在。上个月瑞士人奥古斯特·弗鲁格率领一支由中国、日本、瑞士及美国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开始搜寻白鳍豚的下落。白鳍豚是一种生性害羞、视力极差的淡水哺乳动物数百年来在中国传说中一直被誉为“长江女神”。

20世纪90年代初期科学家们就曾估计当时长江里仅剩约200头白鳍豚在长江水道的货船和渔船的夹缝中苦苦生存。而到1997年人们最后一次亲眼看见白鳍豚时科学家们再次估计这种身长6英尺左右的动物最多只剩下17头了。中国的白鳍豚也已被逼到了绝境。

这样的大型哺乳动物从我们眼皮底下消失可不是件小事。”来自美国的生态学家鲍勃·皮特曼一边用望远镜搜寻远处的水域一边如此说道。

白鳍豚的境遇凸现了中国为其经济的急速发展所付出的昂贵代价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的是空气和水域的严重污染。白鳍豚这种长吻似剑、具有神奇声呐系统因而能在浑浊江水中自由穿行的大型水生哺乳动物,由于缺乏政府的有力保护和国际社会的足够关注,眼下看来已经沦入万劫不复之境了。

为了这次活动弗鲁格召聚了一批来自东西方的科学家其中包括中国知名的白鳍豚保护专家王丁还有美国商务部属下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海洋生态学家皮特曼。

白鳍豚是一种美丽的动物位列食物链的顶端并且亲近人类。如果长江无法养育白鳍豚那里也就不适合人类生活了。”王丁望着沿江不断排出污染废物的工厂说。

关于白鳍豚的最早记载要追溯到两千年前,后来,这种神奇的动物不知不觉进入了爱情故事,摇身一变成为美人鱼一样的美丽女子的化身。因此渔人都将它称作“长江女神”。

瑞士科学家乔吉奥·皮利里于20世纪70年代晚期来到中国开始对白鳍豚有所了解。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白鳍豚的数量急剧下降。它们喜欢栖息的沙洲没有了河道也被炸毁了。白鳍豚和渔民争食经常陷入渔民捕鱼的渔网船只的马达声也令它们茫然。

1978中国政府决定成立科研小组专门研究这一濒危物种这个组织目前的主管人就是王丁。王丁在中国被称为“白鳍豚先生”,他是从1980年开始喜欢上这种动物的。当时渔民把一头受重伤的白鳍豚送到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交由他照料。王丁和他的同事把这头名为“淇淇”的白鳍豚放养在一个鱼塘里帮它敷用一种传统中药药膏使它逐渐恢复了健康。

弗鲁格见到王丁后被他对事业的热忱深深感染。白鳍豚的处境岌岌可危弗鲁格认为人们为拯救这种濒绝动物所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他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中外科学家在如何保护白鳍豚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

时光流逝。到2004年渔民们几乎已经见不到白鳍豚了。弗鲁格开始组织中外科学家搜寻它们的下落。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研究人员将轮流搜索江面寻找白鳍豚的踪影。如果能发现10头以上白鳍豚他们将讨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但是目前看来希望渺茫。船上的大多数科学家担心他们一头也看不见。

多年来皮特曼一直在全世界的江河湖海里搜寻珍稀的鲸类物种。他说这次行程将是最艰难的一次。“预想中的几乎灭绝的现状使得发现白鳍豚的几率变得微乎其微。我之所以来是要向它们致以最后的敬意。”

(选自美国《华尔街日报》获普利策奖有删改)

1.下列对新闻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新闻标题采用疑问句形式深深地透露着对“长江女神”生存现状的担忧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将白鳍豚喻为“长江女神”表明了人类对白鳍豚的喜爱但是又是人类将白鳍豚逼上了绝境这表明了人类的虚伪残酷。

C.文章中关于白鳍豚的传说属于新闻中的插叙部分它提供一种背景材料让读者在品味神奇动物的美的故事时感叹当前白鳍豚的严酷的生存现状。

D.造成白鳍豚处境岌岌可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原因是中外科学家在如何保护白鳍豚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

E本文虽以白鳍豚为新闻报道对象但却从中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给环境造成的破坏问题可谓小中见大。

2.文章第一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简析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文章引用了东西方多国科学家对“拯救白鳍豚”的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描摹 菲薄 婆娑起舞 偏安一偶

B.暴乱 琐事 默无声息 过尤不及

C.屠戮 步履 桀骜不训 辗转奔波

D.厮杀 俏皮 呱呱坠地 人所不齿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纵观这些电视剧有着共同的特点:以历史故事为背景、短小精悍、制作认真且具有知识普及性。

B.我们还年轻风华正茂应像伟人毛泽东一样树立远大目标不要浪费自己的大好青春。

C.传统金融行业如果现在还不积极行动,不进行改革,赶上时代的发展潮流,那么几年之后必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虽然他的语文基础并不好但经过这一年来的博闻强记现在他的语文成绩在班里已经名列前茅了。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戴望舒曾熟读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苏联学者切尔卡斯基说过就多愁善感的气质来说戴望舒也接近魏尔伦。

B.诗歌作为一种文学理应担当社会责任和文化精神执着地追求真、善、美不断地促人上进,引人思索,带给人更多的美感。

C目前诗歌的命运空前引人关注在一些忧心者看来诗歌已经濒临灭亡诗人已经集体逃亡必须挽救诗歌拯救诗人。

D.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七、话题作文
详细信息
16.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善良勇敢的刘和珍君,才华横溢的梁任公先生,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 ,叙述他们 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你从小到大的经历中,一定有一个在某些方面让你印象深刻的人,例如,品德高尚、风趣幽默、尖酸刻薄、令人厌恶……

请以“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你的故事。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