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安徽淮南二中高一平行班12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chuò)  (xǐ)   然(wǎn) 寺(zè)

B笔(chuán) 腰(xiān)  (dùn) 山(tuó)

C援(pān)    (xiè) 女(yuán)  水艇(qiǎn)

D(zī)     (chǔn)  (sè)   中鸟(lóng)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蟋摔 训鸽 婆娑 绿草如茵

B撕杀 豆豉 踝骨 拔山涉水

C垝垣 迷恋 饥渴 白首偕老

D椭圆 暴露 袅娜 令人昨舌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B时下商业竞争愈演愈烈,情形十分复杂,实力强弱固然是决定双方胜负的重要因素,但调查市场,调整结构也是出奇制胜对手的重要手段。

C这篇杂文的作者对传统文化有相当深厚的积累,全文旁征博引,融古通今,其中的许多引证看似雪泥鸿爪,其实环环相扣,凸显了文章主线。

D李力天不亮就打扫卫生,同学们到教室时,他早隐隐约约地把卫生搞好了。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格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非机动车和行人随意过马路,影响了其他正常行驶的车辆,轻则扰乱交通秩序,重则引发交通事故,造成巨大损失,应引起足够重视。

B专家提醒我们,虽然用微波炉加热食品会致癌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在使用微波炉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操作,切记不要盲目乱用。

C郁达夫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跟时代一道前进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风貌。

D《庄子》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在战国时代,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了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氓》成功运用比兴的手法。如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被弃后仍尽心尽力为夫家辛勤操劳。这一句用在段落开头同时起到了起兴的作用。

B“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

C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短歌行》是其代表作之一。

D《离骚》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二、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默写题

(1)氓之蚩蚩,           。匪来贸丝,          

(2)桑之落矣,                      ,三岁食贫。

(3)涉江采芙蓉,                       ,所思在远道。

(4)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5)明明如月,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6)      ,性本爱丘山。

(7)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8)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迁杨州法曹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六迁司农少卿。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

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 减费万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

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

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1.对下列文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罢仁寿令,豪纵,犯法             数:屡次

B.交通贵戚,吏莫敢                 绳:制裁

C.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           伏:认罪

D.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忤:触犯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

B.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C.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部属洛阳主簿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1.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对“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进行赏析。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推  拿 节选

毕飞宇

沙复明在前厅嚼药,王大夫却站在“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的门口,大声喊了一声“沙老板”。王大夫到底走过码头,他没有喊“老同学”,而是把“沙老板”这三个字喊得格外地有声势,差不多就是卡车上的汽喇叭了。沙复明从里头出来,一来到门口就开始和王大夫寒暄。

沙老板和王大夫的寒暄很有节制,也就是一两分钟,沙复明就把王大夫带到休息区去了。休息区里鸦雀无声。不过王大夫感觉得出来,休息区坐满了人,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王大夫愣了一下,笑着说:“开会吧?”沙复明说:“开会一般在星期一,今天是业务学习。”王大夫说:“正好啊,我也来学习学习。”沙复明笑着说:“老同学开玩笑了——抽空你还得给他们讲讲。现在的教育马虎得很,一代不如一代,没法说,跟我们那时候没法比了。”王大夫笑出声来,同时也听出门道来了,当着全体员工的面,沙复明给了他王大夫十足的脸面。王大夫没有顺着杆子往上爬,笑着说:“沙老板客气了。沙老板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一流的。”沙复明不在意人家夸他的手艺,却在意人家夸他的“理论”。他非常在意自己是一个“有理论”的人。沙复明就笑。王大夫这样说倒也不是拍沙复明的马屁,沙老板的确有手段。短短的几分钟,王大夫已经“看”出来了,生意不论大小,沙复明拾掇得不错。有规有矩。有模有样。王大夫放心了。作为一个打工的,王大夫喜欢的事情有两样,规矩,还有模样。

王大夫的感觉是对的。“沙宗琪推拿中心”有一个特征,不只是做生意,业务培训抓得特别紧。这也是沙复明别出心裁的地方了。培训是假,管理才是真。一般来说,上午十点左右都是推拿中心生意清淡的时候,沙复明打工的那会儿,经常利用这样的机会睡个回头觉。说起上班时睡觉,盲人最方便的地方也就在这一点了。如果你是一个正常人,一闭上眼别人就看出来了。可是,盲人就不一样了,只要坐下来,脑袋一靠就过去了,谁也看不出来。虽说看不出来,但是,谁要是睡觉了,大伙儿还是知道的,说话的声音在那儿呢。被惊醒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说话的声音不是懒洋洋的就是急促得过了头,反应总归是不一样。沙复明当年就意识到这一点了,暗地里给自己提出了一个严要求:哪一天自己要是当上了老板,绝对不能让员工在推拿中心睡觉。这个现象必须杜绝。客人都是有眼睛的,如果员工们都在打瞌睡,他们所看到的决不是懒散,而是生意上的萧条。反过来,利用空闲的时候开开会,探讨探讨业务,前厅的精气神就不一样,是精益求精的气象。气象很重要,它是波浪,能够一传十,十传百。沙复明是打工出身,知道打工生活里头的ABC.回过头来再做管理,他的手段肯定就不一样。他知道员工们的软肋在哪里。所谓管理,嗨,说白了就是抓软肋。

沙复明带领着王大夫在推拿房里走了一遍,每一个房间都走到了。王大夫对沙复明的盘子已经估摸出来了,十三四个员工,十七八张床,不算大,可也不算小了。如果王大夫的资金没有被套住,他的店差不多也能有这样的模样。这么一想王大夫就难受起来了,手指头的关节噼里啪啦又是一阵响。

最后的一个房间看完了,沙复明后退了一步,把推拉门关上了。王大夫知道,关键的时刻来到了,谈话马上就走入了正题。沙复明的语调是抒情的,意思是,老同学来助阵,他由衷地高兴,由衷地欢迎。所谈的内容却是平等。王大夫懂沙复明的意思,虽说是老同学,他王大夫在这里和别人一样,没有任何的特殊性。王大夫干脆把话挑明了,轻声说:“这个老板放心,我打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既然王大夫把话都说到这儿,沙复明就搓了搓手,说:“那你们就去添置一点东西,生活必需品什么的,我马上打电话到宿舍去,给你们清理床位。”王大夫拍了拍沙复明的肩膀,沙复明也拍了拍王大夫的肩膀。沙复明提高了声音,说:“沙宗琪推拿中心欢迎你们。”

【注】王大夫和沙复明均为盲人推拿师。本文节选部分是他们分别多年后再次见面时的场面。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王大夫尽管推拿手艺非常好,但因为自己资金紧张,不得已来到自己同学沙复明的推拿店打工,尽管心有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B.小说注重描写盲人感知事物的特点,如“休息区里鸦雀无声。不过王大夫感觉得出来,休息区坐满了人,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

C.小说通过对王大夫第一天到“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与老同学沙复明见面的情形的描写,介绍了推拿中心的规模和管理上的特点。

D.沙复明对推拿店管理严格,为防止盲人推拿师在上班期间睡觉,他经常在上班的时候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

E.小说通过对沙复明和王大夫两位盲人推拿师的对话及心理描写,再现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方面,揭示出他们敏感、细腻、繁复而又独特的内心感受。

2.文章一开始,王大夫为什么不称呼沙复明“老同学”而是把“沙老板”喊得格外有声势?

3.当王大夫称赞沙复明“沙老板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一流的”时,沙复明是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4.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推拿”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空巢老人”,一般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请以“关爱空巢老人”为主题,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20字左右。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面是张华同学写给老师的请假条,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他修改。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仿照划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使语段文意前后贯通。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痴痴地迷上了文学。如果说文学是桑叶我就是春蚕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