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福建四地六校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mò)杀  (chuāng)伤  (cuán)射  (pú)后继

B(zì)  (fēi)薄      (huí)  (ào)不驯

C(jí)  (fèng)隙   hái   (cì)咤风云

D(rú)动   (zhì)息     (huàn)  (shāng)曲水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羽翼       屠戳      蒸气机      殒身不恤

B九宵       瞌睡      催化剂      振古烁今

C伶俜       会稽      凌万顷      坚如磐石

D瞩目       步履   负作用      暗然神伤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次征文比赛中获奖的五篇作品,分别以亲情、友情及处事之道为主题,短小精悍,但颇具深意。

B.《红楼本事》之残酷,在于打破了高鹗续书中贾府不曾一败涂地的幻想,尤其将林黛玉的可悲结局,分析得丝丝入扣,令人目不忍视

C.东一句,西一句,说了很多,横七竖八的,好多想说的话又忘了,也渐渐跑题。

D.比赛中荷兰队虽然23负于墨西哥队,但是这位有传闻要来江苏舜天的球星还是用一脚惊天动地的世界波,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正确的一项是(     

(1)论坛上,各位投资人        ,迸发出一个又一个创业新想法,并且共同商讨解决目前创业所遇到的问题。

(2)父母总是孩子的启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        ,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3)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        ,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A莫衷一是    各抒己见    各执一词  

B各抒己见    各执一词    莫衷一是

C各执一词    莫衷一是    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世界卫生组织12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9日,全球2014年累计报告14098万确诊或疑似感染埃博拉病例,死亡病例突破5000例。

B.事实上,学术是一种帮助我们尽可能认识事物本质或者真相,它本身不是目的,为学术而学术显然是忽略了学术本身的工具性。

C.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平万里行”大型采访考察活动在北京卢沟桥旁发起。

D.航天事业的根本目的还是为老百姓服务,让老百姓生活得更美好、更富裕。现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航天,离不开卫星。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划线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苏子愀        ②何为其

B ①顺流        深思慎取

C 放浪形骸    ②固一世雄也

D 不能喻之怀    人为可讥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划线词全都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有泉       一咏   以故其后之曰褒禅

B.不随以     林修竹   而记游者甚

C.有穴       葬之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彭殇为妄作   之所欣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死生亦大矣

③仰观宇宙之大                  ④固一世之雄也

⑤而今安在哉?                  ⑥月出于东山之上

⑦客有吹洞箫者                  ⑧困于周郎

⑨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⑩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①⑥/②④⑧⑨/③⑤/⑦/⑩    B.①⑥/②④⑤⑨/③⑦/⑧/⑩

C.①⑥/②④⑦⑨/③/⑤/⑧/⑩   D.①⑥/②④⑨/③⑦/⑤/⑧/⑩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岳正,字季方,漷县人。正统十三年会试第一,赐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赞善。

天顺初,改修撰,教小内侍书。阁臣徐有贞、李贤下狱,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王翱以正荐,遂召见文华殿。正长身美须髯,帝遥见,色喜。既登陛,连称善。问年几何,家安在,何年进士,正具以对。复大喜曰:“尔年正强仕,吾北人,又吾所取士,今用尔内阁,其尽力辅朕。”正顿首受命。趋出,石亨、张軏遇之左顺门,愕然曰:“何自至此?”比入,帝曰:“朕今日自择一阁臣。”问为谁,帝曰:“岳正。”两人贺。帝曰:“但官小耳,当与吏部左侍郎兼学士。”两人曰:“陛下既得人,俟称职,加秩未晚。”帝默然,遂命以原官入阁。

时亨、吉祥恣甚,帝颇厌之。正从容言:“二人权太重,臣请以计间之。”帝许焉。正出见吉祥曰:“忠国公常令杜清来此何为者?”吉祥曰:“辱石公爱,致诚款耳。”正曰:“不然,彼使伺公所为耳。”因劝吉祥辞兵柄。复诣亨,谕令自戢。亨、吉祥揣知正意,怒。吉祥见帝,免冠,泣请死。帝内愧,慰谕之,召正责漏言。

亨、吉祥构蜚语,谓正卖直谤讪。帝怒,谪钦州同知。漷,以母老留旬日。陈汝言令巡校言状,且言正尝夺公主田。遂逮系诏狱,杖百,戍肃州。

亨、吉祥既诛,帝谓李贤曰:“岳正固尝言之。”贤曰:“正有老母,得放归田里,幸甚。”乃释为民。

宪宗立,御史吕洪等请复正与杨瑄官,诏正以原官直经筵,纂修《英宗实录》。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正还朝,自谓当大用,而贤欲用为南京祭酒,正不悦。忌者伪为正劾贤疏草,贤之。

成化元年四月,正为兴化知府。正至官,筑堤溉田数千顷,节缩浮费,经理预备仓,欲有所兴革。乡士大夫不利其所为,腾谤言。正亦厌吏职,五年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四》,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线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两人:假装

B.加秩未晚:升官

C.:道路

D.贤:反感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描述官员职务时,“入”指调入京城为官,“出”是指官员犯错被贬离开京城做官。

B.六部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

C“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D“会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考取贡士的中央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正为官勤政为民。他出任兴化知府时,为百姓做了一些实事,如兴修水利、灌溉良田数千顷,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等。

B.岳正秉持正义,但处事不够严谨。当时石亨、曹吉祥非常骄横,他主动向皇帝请命离间二人,却被识破,最终遭到皇帝的斥责。

C.岳正渴望受到重用,但时运不济。官复原职后,他没有受到重用,有人还伪造了岳正弹劾李贤的奏章的草稿,岳正因此得罪了李贤。

D.岳正颇得皇帝喜爱。皇帝召见岳正,远远地看到岳正样貌很好,心中很是喜欢,便任命他为内阁大学士,鼓励他尽力辅佐自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

(2)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按要求填写下面的句子

1)                     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2)                     ,岂余心之可惩<<离骚>>

3)                     ,悠悠我心<<短歌行>>

4)                     ,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5)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

6)《赤壁赋》里苏轼在表现箫声可以使蛟龙起舞效果的句子是:                    

7)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背景中的句子是:             

8)《氓》写女子回顾少年未婚时与少年氓有说有笑的句子是:                    

9)《游褒禅山记》有一个写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句子是:                    

10)《兰亭集序》中写到聚会可以开阔心胸放目远眺的句子是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击空明兮流光                                 

②列坐其次                   其次                 

③足以极视听之娱,可乐也                       

④而吾与子之所共                              

⑤有穴窈然                    窈然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翻译下列句子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一、二句描写了怎样一幅图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三、四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进一步抒发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学校成立若干学习兴趣小组,请你从下列选句中组合出合适的两副分别送给文学社和摄影兴趣小组,以示祝贺。(按照上下联顺序填写相应的序号)

独有痴儿渐远志     又驱春色入毫端     ③留住秋水旧丰神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     ⑤常向秋山寻妙句     现出庐山真面目

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⑧更无慈母忘当归

(1)文学社:____________________

(2)摄影兴趣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阅读下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那无法忘记的眼神

韦延才

郑光奇是一个农民,今年60岁,初见他时给我的感觉要比实际年龄要老,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看见这位老人的时候,是去年6月初的一天,那时一场暴雨引发的特大山洪还没有停息。我是随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下去,在镇政府的办公室里见到郑光奇的,他眉头紧锁,眼睛呆滞,脸上布满着难以掩饰的悲伤。仅仅是一天之间,郑光奇就与儿子天人两隔,就在昨天,郑光奇在村小学里当教师的儿子为抢救被山洪冲走的学生,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那个被洪水冲走的孩子得救了,但他的儿子却被洪水冲走永远回不来了,直到今天人们才找到他儿子的遗体。白发人送黑发人,他能不悲伤么?

郑光奇是和老伴、女儿来处理儿子的后事的,他老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多次哭昏过去,被送到了医院抢救,由女儿和学校安排的一名教师陪护着。或许是因为过度的悲伤,在与郑光奇接触的一个多小时里,他只有一句话:“人都已经走了,就让他安心地走吧。”

我们安慰着老人,希望他能节哀顺变。当我们告辞时,郑光奇没有说话,他只对我们点了点头。但我看到他的眼里,分明有一丝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感激之情。

一个星期后,村小学校长带我们来到郑光奇家,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那个被郑光奇儿子救起来的孩子也在家长的带领下来了。孩子叫郑克,在村小学里读三年级。不知是因为腼腆,还是因为那次灾难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阴影,郑克始终拉着他母亲的手。孩子的父亲告诉我们,在来的时候,曾给郑光奇打了一个电话,说他是要带着孩子过来,亲自向老人表示感激之情和救命之恩的。校长上去敲了敲门,对着屋里说明了来意,但里面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这是一个低矮的土坯瓦房,墙上的灰沙多处脱落,那扇门也很陈旧,门板间开着很大的缝。郑克父母拉着郑克,在门前跪下,说:“阿伯,您出来吧,郑克的命是你们儿子给捡回来的,从此之后,郑克就是您的儿子。我们都是您的亲人。”母亲拉着孩子的手,说:“快叫爸爸妈妈。”但孩子没有叫,泪水从他的眼里流了下来。正在我们不知所措时,屋里传来郑光奇老人的声音:“你带着孩子快走吧,我不想见到你们。”

可能是孩子的到来,勾起了老人的悲伤吧。于是我们和校长就劝郑克父母先带孩子回去。他们点了点头,带着孩子有点依依不舍地走了。

孩子走后,校长又上去敲门。郑光奇老人打开了门,老人有些憔悴,双眼比一星期前深陷了很多。落座后,老人的话依然不多。我们尽量不提他儿子的事情,只是询问他家里的一些情况,看看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和解决的,老人却摇了摇头。可当我们站起来要走时,郑光奇却一把拉住校长,说:“有件事校长你一定要帮忙。”

校长点了点头,说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努力解决。郑光奇看着校长,说:“以后叫郑克不要再来认我们做什么父母了。”校长正想说什么,郑光奇又说道:“一个小小的孩子,别让他的心里有太多的压力和负担。”郑光奇说着,往郑克他们走的地方看了看。我看见郑光奇往外看的眼神,是那么的平静。它静得如门前池塘里的一汪水,没有任何的奢求;也像那蓝蓝的天空,是那么的纯净。告别了老人,我们心里都有着无限的感慨。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郑光奇老人那个平静的眼神在我心里一直都无法忘记。我想,这样平静的眼神我这一生都不会忘记的,因为它给了我感动,也给了我面对生活的力量!

1)关于本文内容和人物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郑光奇不愿认郑克为儿子怕给双方家庭心里太多的压力和负担。他毕竟是一个善良的人,始终为别人着想、害怕影响孩子成长,

B“它静得如门前池塘里的一汪水,没有任何的奢求;也像那蓝蓝的天空,是那么的纯净。”形容他的眼神非常平静,没有一点动荡和奢求;也非常纯净,没有一丝杂质。运用对偶手法,表现了老人朴实、崇高的精神境界。

C初见郑光奇时给我的感觉要比实际年龄要老,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说明他的生活较为艰难,为后文表现他的淳朴善良和深明大义做铺垫。

D“他眉头紧锁,眼睛呆滞,脸上布满着难以掩饰的悲伤”。说明失去儿子的他以后内心巨大的痛苦和不甘。

E“老人有些憔悴,双眼比一星期前深陷了很多”进一步表现老人内心的巨大痛苦和悲伤,反衬老人无所奢求什么的精神品质。

2)为什么说郑光奇的眼神让“我”永远无法忘记?

3)文章结尾说“我们心里都有着无限的感慨。”请根据文意进行合理想象推测,说说“我们”会有哪些感慨。

 

八、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6.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的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了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你有过有关“唤醒”的经历或体会吗?请以“唤醒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