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湖北仙桃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陋劣之中有至好

——谈审丑快感    童庆炳

人们不难发现,在艺术创作中,丑成了一个重要的描写对象。照理,丑的东西只能使人厌恶,何以某些丑的东西进入艺术作品,倒给人们带来美感呢?“嘴甜 心苦, 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凤,其卑污的灵魂难道不让人恨得咬牙切齿吗?为什么读者在手捧《红楼梦》之际,又会产 生“骂凤姐,恨凤姐,不见风姐想凤姐”的心理呢?或者说生活丑怎么会变成艺术美呢?这实际上是一个审丑快感问题。

丑作为一种艺术内容是怎样引起我们的快感的呢?这可以从以下三点加以说明:

第一,丑是一种背景,用来衬托美的丽质。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中,美的东西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心 理学的实验证明,对比效应是人感知事物的一大特征。高个子在矮个子旁边显得更高;白色在黑色包围中显得更白;健美置身于病态旁显得更健美;崇高与卑劣相比 较显得更崇高;美与丑相对照显得更美。

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把丑作为一种背景,用以衬托美的写法,是屡见不鲜的。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沉舟”的死静来衬托“千 帆”竞发的生动,以“病树”的病态来村托“万木”争春的壮美。生动因有死静相与共而显得更生动,状美因有病态相陪伴而显得更壮美。这就是说,丑还是丑,但 丑作为陪衬而成为美的条件,成为美的一个源泉。这也就是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把阴影掺入光明,把滑稽丑怪置于优美崇高之旁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丑往往比美更能揭示内在的真实,更能激发深刻的美感。丑的对象,其外在的形态对审美感官具有阻拒性,它不会顺利地给人们带来快感。但它 却具有一种吸引力,而且促使人们从对象的外在表象中解脱出来,而去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蕴含的意味,这样,丑的对象就给人带来一种更深刻、更震撼人心的美 感。而艺术家也就利用“丑”这个特性,用以表现人们的内心世界里最深邃的东西。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有一件《欧米哀尔》的雕塑,所表现的是一个年老的风尘女子。面容的憔悴,肌肉的萎缩,皮肤的皱纹,表情的悲哀,都令人感到这是一位再丑 不过的女人。然而这件雕塑却比无数的美女雕塑更成功。有的评论家在《欧米哀尔》面前惊呼:“啊,丑得如此精美!”实际上,罗丹的这件雕塑吸引人之处,是超 越外在形态的更加深刻的美学意义:罪恶的社会把一个人美好的青春和幸福给毁灭了。正是这种内在蕴含使《欧米哀尔》显得精美,并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动和深刻 的美感。  

第三,对丑的揭露、谴责和批判,是令人痛快的。艺术既是对客观的反映,同时又是主体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中,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是一道美的光亮,它可以刺穿 丑,使其丑态毕露而被征服。对丑的征服会使人产生胜利感而激起愉悦之情。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就说过:“在滑稽中丑态是使人不快的;但是,我们是这样明察,以 至能够了解丑之为丑,那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我们既然嘲笑丑态,就比它高明。”这种以美裁判丑从而激起快感的说法,是解释审丑快感的一种最流行最重要的说 法。这是因为,“丑的现象本身不会令人高兴。但是痛斥他却真是一件快事啊!这是对丑的谴责,在美的理想之光照射下使人目眩,让丑的劣迹在美面前原形毕 露”。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所作所为,只能引起我们的厌恶。但对她的心狠手辣、无恶不作的揭露、谴责,却使人无比痛快。由此可见,艺术创作中以美裁判丑,是审丑快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有删改)

1.下列有关“审丑快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理学实验证明,对比效应是人们感知事物的一大特征,审丑快感的产生离不开这种对比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讲,丑可以成为美的一个源泉。

B.丑的对象的外在形态虽然不会顺利地给人们带来快感,但它能促使人们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蕴含的意味,并给人们带来更深刻、更震撼人心的美感。

C.在艺术家审美理想之光的照射下,丑的东西会原形毕露,这种对丑的征服会让人产生胜利感和愉悦之情,从而也就产生了审丑快感。

D.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中丑的东西进入到艺术作品中能够给人们带来“审丑快感”,这种快感完全取决于艺术家的主体创造。

2.下列各项中,不适合用来证明“丑是一种背景,用来衬托美的丽质”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求丑则不得丑,不求丑则有丑矣。(《淮南子》)

B.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葛洪《抱朴子》)

C.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漫兴·其五》)

D.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雨果《<克伦戚尔>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丑的对象能转化为美,让人产生兴味盎然、无比震撼的审丑快感,这种快感是美的对象所不能给予的。

B.美与丑是对立中的存在,两者是相反相成的。离开丑孤立地去求美,得不到美;相反,若能把丑置于美之旁,那么美就在对比中显露出来了。

C.罗丹的《欧米哀尔》以丑的、病态的形象为题材,其目的不是为了展览丑,而是为了激起欣赏者心灵的震动和深刻的美感。

D.“以美裁判丑从而激起快感”之所以成为美学界一种最流行最重要的说法,是因为它较为合理地解释了艺术创作中审丑快感产生的原因。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长孙肥,代人也。昭成时,年十三,以选内侍。少有雅度,果毅少言。太祖之在独孤及贺兰部,肥常侍从,御侮左右,太祖深信仗之。

登国初,与莫题等俱为大将,从征刘显,自濡源击库莫奚,讨贺兰部,并有战功。太祖征蠕蠕,大破之,肥降其主匹候跋,事具《蠕蠕传》。又从征卫辰及薛干部,破灭之。蠕蠕别主纥提子曷多汗等率部落弃父西走,肥以轻骑追至上郡,斩之。

后从征中山,拜中领军将军。车驾次晋阳,慕容宝并州刺史、辽西王农弃城宵遁,肥追之至蒲泉,获其妻子。太祖将围中山,慕容宝弃城奔和龙。肥与左将军李栗三千骑追之,至范阳,不及而还。遂破其研城戍,俘千余人。中山城内人立慕容普邻为主,太祖围之。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时以士马少粮,遂罢中山之围,就谷河间。慕容贺邻杀普邻而自立。车驾次鲁口,遣肥帅七千骑袭中山,入其郛而还。贺邻以步骑四千追肥至水,肥自魏昌击之,获铠骑二百。肥中流矢,疮重,乃还。中山平,以功赐爵琅邪公。迁卫尉卿,改爵卢乡。

时中山太守仇儒不乐内徙,亡匿赵郡,推群盗赵准为主。妄造妖言云:“燕东倾,赵当续,欲知其名,淮水不足。”准喜而从之,自号使持节、征西大将军、青冀二州牧、钜鹿公。儒为长史。聚党二千余人,据关城,连引丁零,杀害长吏,扇动常山、巨鹿、广平诸郡。遣肥率三千骑讨之,破准于九门,斩仇儒,生擒准。诏以儒肉食,准传送京师,之于市,夷其族。

除肥镇远将军、州刺史,给步骑二万,南徇许昌,略地至彭城。司马德宗将刘该遣使诣肥请降,贡其方物。姚平之寇平阳,太祖将讨之,选诸将无如肥者,乃征还京师,遣肥与毗陵王顺等六万骑为前锋。车驾次永安,平募遣勇将,率精骑二百窥军,肥逆击擒之,匹马不返。平退保柴壁,太祖进攻屠之。遣肥还镇州。

肥抚尉河南,得吏民心,威信著于淮泗。善策谋,勇冠诸将,每战常为士卒先,前后征讨,未尝失败,故每有大难,令肥当之。南平中原,西摧羌寇,肥功居多,赏赐奴婢数百口,畜物以千计。后降爵为蓝田侯。天赐五年卒,谥曰武,陪葬金陵。

(选自《魏书》)

【注释】①蠕蠕: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柔然族。②丁零:中国北方古代民族名。

1.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

B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

C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

D普邻及出步卒千余人/欲伺间犯围/太祖命肥挑战/伪退/普邻众追肥/太祖截/其后尽擒斩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时,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B.车驾,一指马驾的车;二指帝王所乘的车,所以也常常用来作为帝王的代称。

C赐爵是古代社会的一种政治等级制度,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D使持节是古代的一种官职称号,代表皇帝行使指挥军队的权力,如苏武持节出使匈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孙肥果断刚毅,缺少言语。太祖在独孤部和贺兰部时,长孙肥时常侍奉跟从,在左右欺侮太祖身边的人,但太祖很信赖依仗他。

B长孙肥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跟随太祖征伐刘显,攻打库莫奚,讨伐贺兰部,出征柔然时,降伏匹候跋,消灭刘卫辰和薛干部,斩杀曷多汗。

C长孙肥雄武自立,作风顽强。征讨中山时,长孙肥在战争身中流箭,疮伤严重,于是返回。中山被平定后,因为功劳被赐予爵位琅邪公。

D长孙肥善于策划,堪当大任。太祖征讨姚平时,选拔众将领没有比得上长孙肥的,于是征召他回京城,让长孙肥与毗陵王拓跋顺一起担任前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遣肥率三千骑讨之,破准于九门,斩仇儒,生擒准。

(2)平募遣勇将,率精骑二百窥军,肥逆击擒之,匹马不返。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乱石穿空,                            

(2)《庄子 逍遥游中以“朝”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大年”区别的两句                        

(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凭吊而已的句是:                        

(4)雄关漫道真如铁,                                      ,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俞平伯:花落春仍在

二十世纪斜长的旧影中,有一帧文化人的老照片令我难忘:1902年,苏州城内一座古旧的老 屋前,82岁的经学大师俞樾古怪的悬臂倒提着一柄拂尘,另手牵起懵懂中的重孙俞平伯。小伢只有三岁,一双稚眼微侧透出好奇,老者则桀骜地俯视世相,不平之气凛然生出。俞平伯这颗读书种子长大后,写白话诗,写《燕知草》,又做《红楼梦研究》,复研究古诗词,料不到本是书斋之梦却意外惹出弥天大祸,“文革”之中被流放到豫南农村。一门书香的德清俞氏家庭,于是与河南结了奇缘。

中国科学院学部文学所第一批“五七”干校学员,包括俞平伯、何其芳、钱钟书、吴世昌等人 在内,是1969 1116 日晨乘火车抵达信阳的,先在罗山丁洼稍作整顿,继又转到息县的包信和东岳集。俞平伯这时正是古稀之年,他的夫人大其四岁。

当时经济开发未被提上日程,偏僻的豫南农村山河依旧,古风犹存,俞平伯呼吸到了许久不 遇的新鲜空气。1970 年元旦,干校开始肃清“五一六”分子的斗争会后,他们夫妇被分配定居到东岳集。实在地讲,与干校其他学员比起来,俞平伯夫妇过的是一种特殊生活。老两口可以合居一室与村民为邻,另起炉灶。他们被放逐,在于一种精神和文化的遭侮辱而非别的。杨绛女士随后也来了,但她和钱钟书却分别过着准军事化的集体生活,偶尔才有“菜园相会”。

老夫妻又间作劳动,但是那不像干校里的项目,好长一段时间,主要是利用当地富产的红麻资源和乡民们一起搓制麻绳。淳朴有序的豫南乡情和民俗浸润着夫子的心,俞平伯不觉已陶然而忘机。他还满腔热忱地教房东孩子识字:“危言漫与屠龙技,讹谬流传逝水同。惭愧邻娃来问字,可曾些子益贫农。”(《邻娃问字》)返璞归真,老人对过去从事繁琐的学术考证和漫无边际的文字生涯仿佛生了悔意。 除了在东岳绩麻,俞平伯作为干校的老学员,也曾学种菜,积绿肥。政治生活要参加“天天读”,定期写检查,不时还参加放样板戏电影的“威虎山大会”。1970 4 27 日,为祝贺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还应领导之嘱,专门赋诗二首。另外还和何其芳一道养过猪。

可是,俞平伯不能忘情的依然是书。1970 年110 日,因下意识地闲览随身带来的《水经注》,稍过一次读书瘾,被人发现,大会上即遭批判,为此连写两份检查才算过关。东岳屋外的风景虽

然恬适又惬意,室内的光景毕竟又使人压抑,简陋龌龊,有时更觉得寂寞难挨。俞平伯独自又发出自虐性的抗议:“炉灰飘坠又飘扬,清早黄昏要扫床。猪矢气熏柴火味,者般陋室叫‘延芳’。螺蛳壳里且盘桓,墙罅西风透骨寒。出水双鱼相照活,者般陋室叫‘犹欢’。”(《陋室》)

1971111日,俞平伯得到返京通知,东岳老乡为之庆幸并依依送别。毕竟,俞平伯夫妇在东岳集度过了整整一年难忘的岁月,因为和农民与土地贴在了一起,不仅使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厄运意外得以解构,并且寻觅到了一种精神的皈依。

当年在北大读书的时候,俞平伯也曾亲历和参加了“五四”运动,旋即出洋又归来,却一头扎到故纸堆里了,他不仅和同时代的其他人不一样,甚至和他的曾祖父,当年因一句“花落春仍在” 的诗文令座师曾国藩激赏不已的俞樾老先生也不一样,俞平伯虽然也曾读经,孔子教训的读书、齐家,他笃实又安分地终生实践着,然而却丝毫没有治国与平天下的干世之志。或许他及早就参透了文化与政治相容又相克的玄机,所以在新文化运动还是时尚之时,便在其白话诗《忆》里,吟出了“我们低首在没奈何的光景下,这便是没有奈何中的奈何”的谶语。他也曾想不通,委实也有忿怨,1988 4 5 日,他将手书《儒林外史》里的一首诗寄赠新加坡的周颖南:“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严霜烈日都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借来吴敬梓的话,俞平伯巧妙地概括了从春在堂主人俞樾到自己在豫南

农村的家世。

俞平伯的一生,折射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人的尴尬与苦悲。

(节选自《文人的闲话》,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俞平伯1900 年—1990 ,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孙。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他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执教于著名学府,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和具有高尚情操的知识分子。

②1954 9 月,俞平伯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然仍不放弃对《红楼 梦》的研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开篇从一帧老照片写起,既暗示所写事情的真实性,引出写作对象,又交代俞平伯出 自一门书香的德清俞氏家庭。

B.与钱钟书夫妇分别过着准军事化的集体生活相比,俞平伯夫妇可以合居一室与村民为邻, 可见他俩还是得到了一种照顾。

C.淳朴有序的豫南乡情和民俗不仅使俞平伯忘掉世俗、与世无争,而且使他后悔于过去从事繁琐的学术考证和漫无边际的文字生涯。

D.“寻觅到了一种精神的皈依”是指与农民、土地的贴近解构了俞平伯因流放而造成的厄运,他的心灵

得到安慰和升华。

E.文化与政治相容又相克,俞平伯一方面参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另一方面又精研中国古典

学,自然会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

(2)本文标题《俞平伯:花落春仍在》有什么精妙之处?

(3)本文重点写了豫南生活在俞平伯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请简要概括俞平伯夫妇在豫南所过的生活。

(4)文章说:“俞平伯的一生,折射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人的尴尬与苦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 的理解。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        ,从来不敢越雷也一步。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       ,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        ,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B.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

C.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D.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为欧洲的文化增辉,而且使整个欧洲音乐放出异彩。

B这些大分子会在肠胃里聚集沉淀,从而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腹胀、溏便、食欲不振。

C目前已经限制使用玉米等可食用谷物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鼓励生物燃料产业“坚持非粮为主”,保证生物燃料的发展既不影响人们的粮食消费,也不同粮食争夺耕地。

D现在不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收费都比普通项目高出很多,对此,通知明确要求,坚决制止  打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借口实行乱收费、高收费的行为,防止教育产业化的倾向。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道山如屏,溪水如歌,鹅卵石铺就的古道,将你带入古老意境的同时,也将你引到了爱莲堂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多是周敦颐和他的两位优秀后裔鲁迅、周恩来的名言警句。伫立堂中,你会情  不自禁地去寻觅三位优秀周氏奇人间千丝万缕的牵系。

①大门旁一副“心传承孔孟,道学启程朱”的对联   

②一副“心传承孔孟,道学启程朱”的对联刻在大门旁  

③言简意赅地道出源远流长并对后世有极大影响的周子理学   

④言简意赅地道出周子理学的源远流长和对后世的影响   

⑤堂中悬挂着好些字画,争奇斗妍的字 画中   

⑥堂中悬挂着好些字画,这些字画争奇斗妍

A. ①④⑥    B. ②③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毫无疑问,文学可以抚慰人的心灵。有些人因为孤独而爱好文学,_______________,还有一些人虽然家境富裕却也依然爱好文学。只要真心热爱文学,崇尚真善美,___________________,会让他们的内心充实、自信、淡定、美好。真正爱好文学的人,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即使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八、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1.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个经历过社会炎凉的企业家说:“人的尊严靠财富。”

-个经历过冤案折磨的老年人说:“人的尊严靠法制。”

一个经历过艰辛研究的学者说:“人的尊严靠知识。”

一个经历过几十年探索的哲人说:“人的尊严靠思想。”

看来,不同经历的人,对“尊严”各有各的理解。你是如何理解“尊严”的,请以“尊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