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人教版高三复习练习题6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为使上下文通顺合理,应填在文中横线上的一项是(  )

虽然下着细雨,天空还是像帘幕低垂。黄梅季节特有的感觉           。推开半闭的窗,雨丝就悄悄地飞进来,扑到脸上,送来一点并不愉快的凉意。

A.有如张着纱幕,远山巅水墨画似的逐渐融化,终于烟雨云融合作一处

B.仿佛一只枝头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掀动着翅膀欢叫

C.有如一个娇怯的小姑娘,刚探出头就又匆匆放下了窗帘

D.仿佛一只触着蛛网的飞虫,身心都紧贴在那密密的丝缕上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说文解字》里没有“饺”这个字,                                             _,         ,是用面皮包起羊肉煮来驱寒的,“娇耳”即后来的“饺耳”“饺子”。

①它的意义非常单一,可见它被创造的原因,就是饺子的出现

②可以看出这种食品的源远流长

③它的出现约在魏晋南北朝前后,因物品诞生而造

④有研究认为饺子与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有关

⑤“饺”是形声字,表一种有馅的半圆形面食

⑥饺子是中国人的传统食品,从“饺”这个字的诞生

A.⑤③⑥②④①

B.④③①⑥②⑤

C.⑤①③④⑥②

D.③⑤①⑥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的古人提出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                                           。可以看得出中国古代确实不主张与外部世界热情交往,不倡导离开家乡宗族独自出行的生活方式。

①中国文化的理想是老子所说的“安其居,乐其俗,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②但却只适用于太平盛世的读书人

③中国古代愿意摆脱科举制诱惑跋涉旷野的读书人很少

④多数中国人心中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安土重迁”的观念

⑤这种境界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又有生动描述

A.②④③⑤①

B.③②①⑤④

C.②③④①⑤

D.③②④⑤①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文化上最大的发明贡献不是“四大”,而是“五大”,此“五大”者何?即“四大”之外还要加一个毛笔。                                                      。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表现于毛笔,其发展又取决于毛笔。汉字形态与本质永远是毛笔的子孙后代。

①字的形态、结体、书写方法、使用功能、艺术效果,都不会是如此这般

②这是很“唯物”的真理,没有任何玄虚与偶然可言

③这样说,势必会引起不少人的质疑,不能接受,或者干脆不以为然,表示反对

④如果没有毛笔,不仅仅中国艺术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就连整个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也要大大不同

⑤他们忘了,没有毛笔,莫说绘画,就连汉字也无法发展到今天的状况

⑥这就又决定了书卷、本册、档记、简札、匾额、对联、文件,各式文献形态,都是在那大前提下,随之而产生、形成的

A.④③⑤①⑥②

B.④③②⑤①⑥

C.④③①⑥②⑤

D.⑥④③⑤①②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10个字。

材料 清康熙年间的郑板桥,坐对纸窗竹影,铺开笔墨画起了他最爱的竹子。板桥画竹的技法并无师承,多直接取法于纸窗粉壁上的日光月影,取法于枝摇叶动、风吹雨注。同东坡一样,板桥也强调画竹既要有精巧的构思,又离不开绘画的巧妙技能。但是,针对东坡的画竹要“胸有成竹”的看法,板桥坚持的则是“胸无成竹”。

郑板桥的《竹石图》里,竹子节节灵动,叶叶表情不同,墨色水灵,浓淡有致,逼真地表现出了竹的质感,这正是他①         的画竹技法的表达。画家对画竹的看法不尽相同,就如郑板桥的看法不同于苏轼,两者的主要差异②         但两人在画竹上也有相同之处,就是都强调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或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         ;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不做什么,在放纵和坚守那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有的人跟你走得很近,         ,而是你背后的权势。有的人与你好得一塌糊涂,笼住他的不是情义,而是比情义更现实的金钱。

在失势和贫穷之后,你一下子从这些人身上感受到了人世冷暖。最热乎的人,一下子变成了最苍凉的面孔。原来,亲热与冷漠,熟悉跟陌生,亲近和疏离,中间只隔着你有用和没用。不要怨人情薄似纸。势利的人所给你的,原本就是虚假的真诚和虚妄的热闹。只是,你若愿意活在这种虚空里,热闹散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连环画从它萌芽的时候起,①         。明清时期的许多文学书籍都绘有线描插图,有的书一回故事就有一幅插图,即“回回图”。这种“回回图”既增加了书籍视觉美,②_         。当20世纪20年代连环画正式诞生的时候,人民大众已经熟悉了这种绘画形式并自然而然地接受它。可以说,连环画是插着文学的翅膀飞向人民大众的,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之一,③         ,所以它很快普及开来,并逐步走向成熟。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