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①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文体坚持“四分法”,即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与诗歌和小说比较,散文这一文体颇似平淡之水,没有酸、甜、苦、辣、咸五味,却几近于道,而真正的“道”包含在无色之色、无声之声和无味之味中。同理,我们在散文理论的建构中,也应避开各种干扰,去体悟其中的“道”。

②散文是中国最大的一笔文学遗产。如果说,小说是民族历史的再现,诗歌是民族精神的写照,散文则是民族智慧和情感的结晶。从先秦散文到“唐宋八大家”、晚明小品、“五四”白话散文,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热”,散文创作成绩辉煌,不容忽视。古人有言:“读诸葛孔明《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这意味着散文这种文体蕴藏着民族情感的密码。

③散文还是文化传承、传播的纽带。当今的港台散文、东南亚和欧美华语散文蓬勃发展,都得益于中国传统散文的滋养。如果回溯文学和文化历史,就可以发现散文是“文体之母”,中国文化的原典许多是由散文呈现的,“散文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的基本载体”。

④诗歌、小说分别是意象和故事的审美,而散文主要是感觉的审美。诗歌的沉思给予人们更为梦想的生活感觉,小说的虚构给予人们更为想象的生活感觉,而散文的亲和给予人们更为实际的生活感觉。这个时代的人们普遍倾向于简单易懂,而散文将生活的简单转化为文学的简洁,更直接流畅地进入生活世界,以更贴近身边的方式表达生活感觉。

⑤新时期以来,散文创作热闹异常,却不乏平庸狭隘之作,这是因为散文作者缺乏高雅精致、大气开阔的诗性情趣追求。中国古代散文辉煌,是因为其中常有恢宏之气与壮阔情怀,有为国家、历史、思想、天地而写的情趣,所以有像先秦散文那样汪洋恣肆的气魄,而现在的散文常偏于个人生活一隅,为个人玩味和自我情致而写。

⑥但这并不意味着写“高大上”题材就是好散文。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人们对文学审美的实际需求,已不再是单一性的“载道”或“言志”,更趋于精神生活的趣味提升。现在的读者之所以喜欢散文,就是因为它没有什么历史负载,更没有什么“救亡图存”的宏大志向,它将人们带入到一种恬静而安详的审美世界,去感悟历史、咀嚼人生,以及品味生活,更能够体现出文学审美的基本宗旨:娱乐与享受。

⑦但散文创作不可止步于简单的“娱乐与享受”。要写好散文,作者需要具备卓异的审美素养、从容有致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具备有襟怀、有情怀、有高品质和高品位的情思理趣。散文的后面站着一个人,一个成熟、健旺的人,他在思想、在行动,并通过一种朴素的话语来见证这个思想着、行动着的人,这便是散文写作之所以感人的真实原因。而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散文读者,与这个“人”顺畅地交流,则须放弃分析和阐释,更多地去阅读、感受、体悟。只有会读散文了,才能了悟、阐释散文的精微和妙处。

(选自王国平、吴春燕《散文如水  何以悟“道”》,有删改)

1.联系全文,下列关于散文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散文是文化传承、传播的纽带,是民族精神的基本载体,也滋养着蓬勃发展的华语散文。

B.散文是民族智慧和情感的结晶,蕴藏着民族情感的密码,成为中国最大的一笔文学遗产。

C.散文将生活的简单转化为文学的简洁,以更贴近身边的方式表达作者对生活世界的感觉。

D.散文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文学审美的实际需求,而这种需求又与时代前进的步伐相联系。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段遵照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文体划分,将散文与其他各种文体一一进行比较,从而引出散文文体平淡而几近于道的基本特征。

B.段紧承上文,分别从精神载体、文化传承、传播纽带等三个不同角度,论述了散文文体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主要特征。

C.⑤⑥段首先对新时期散文创作实践进行评价然后指出现在读者之所以喜欢散文在于其更能够体现出文学审美的基本宗旨。

D.段分别从创作与阅读的角度进行阐述,指出新时期散文繁荣的原因,在于既拥有优秀的散文作者,也拥有真正的散文读者。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这一文体看似平淡如水,但我们的散文创作有着悠久的传统,取得了辉煌成就,是不容忽视的。

B.创作散文至少需要具备思想能力和表达能力,而阅读散文则需要放弃分析和阐释,多些感受与体悟。

C.散文既可以“宏大”,有恢宏之气与壮阔情怀;也可以“简单,将人们带入恬静而安详的审美世界。

D.从文学和文化历史来看,传统四大文体中的散文是“文体之母”,所以中国文化的原典许多都是散文。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文言文阅读

乌重胤,潞州牙将也。元和中,王承宗叛,王师加讨。潞帅卢从史虽出军,而密与贼通。时神策行营吐突承璀与从史军相近,承璀与重胤谋,缚从史于帐下。是日,重胤戒严,潞军无敢动者。宪宗赏其功,授潞府左司马,迁怀州刺史,兼充河阳三城节度使。会讨淮、蔡,用重胤压境,仍割汝州隶河阳。自王师讨淮西三年,重胤与李光颜掎角相应,大小百余战,以至元济诛。就加检校尚书右仆射,转司空。蔡将有李端者,过溵河降重胤。其妻为贼束缚于树,脔食至死,将绝,犹呼其夫曰:“善事乌仆射”。其得人心如此。

元和十三年,代郑权为横海军节度使。既至镇,上言曰:“臣以河朔能拒朝命者,其大略可见。盖刺史失其职,反使镇将领兵事。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节将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所以河朔六十年能拒朝命者,只以夺刺史、县令之职,自作威福故也。臣所管德、棣、景三州,已举公牒,各还刺史职事讫,应在州兵,并令刺史收管。又景州本是弓高县,请却废为县,归化县本是草市,请废县依旧属德州。”诏并从之。由是法制修立,各归名分。

及屯军深州,重胤以朝廷制置失宜,贼方凭凌,未可轻进,观望累月。穆宗急于诛叛,遂以杜叔良代之,以重胤检校司徒,兼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召至京师,复以本官为天平军节度、郓曹濮等州观察等使。李同捷据沧州,请袭父位,朝廷不从。议者虑狡童拒命,欲以重臣代。乃移镇兗海,加太子太师、平章事,俾兼领沧景节度,仍旧割齐州隶之,盖望不劳师而底定。制出旬日,重胤卒,赠太尉。

重胤出自行间,及为长帅,赤心奉上。能与下同甘苦,所至立功,未尝矜伐。而善待宾寮,礼分同至,当时名士,咸愿依之。身殁之日,军士二十余人,皆割股肉以为祭酹,虽古之名将,无以加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节将 \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

B.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节将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

C.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节将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

D.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兵则节将\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将”即牙门将,负责在防御工事“牙门”里统领士兵指挥作战的将领被称为牙门将,后来演变成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副将的职位。

B.“迁”,意思是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但有时候也表示降职远调,如《岳阳楼记》中的“迁客骚人”和《琵琶行》中的“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C.“节度使”,唐代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节度使集军、民、財三政于一身,威权甚重,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D.“河朔”,地区名,古代泛指黄河以北地区,“朔”在古代又可以表示时间概念,朔日是农历每个月的初一,而晦日是农历每个月的三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乌重胤足智多谋,当朝廷征讨叛军王承宗时,潞州节帅卢从史却暗自勾结叛军,乌重胤与吐突承璀谋划,在军营中活捉了卢从史。

B.乌重胤洞悉形势,向皇帝进言,分析河朔抗拒朝廷命令的原因,直陈恢复州刺史的职权,将各州的士卒交由刺史管辖。

C.乌重胤谨言慎行,他认为朝廷处置贼兵方法失当,虽然贼兵迫近,不宜操之过急,仍需进行观望几月,向穆宗献言献策。

D.乌重胤为人谦和,身居高官却能与士卒同甘共苦,立下赫赫战功之后,从不自我夸耀,对待宾客僚属,均礼节周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所管德、棣、景三州,已举公牒,各还刺史职事讫,应在州兵,并令刺史收管。

(2)及屯军深州,重胤以朝廷制置失宜,贼方凭凌,未可轻进,观望累月。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重阳

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花开。

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诚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注】

①已:停止。

②白衣: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

③剥啄: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

④乌帽:即乌纱帽,帝王贵臣多戴乌纱帽。

⑤欹:倾斜。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绪,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概括并分析。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认为“                             ”的人才能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需有所待。

(2)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印证了这句话。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观点相同。

(3)南宋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论语〉十则》》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鬼脸钱

张建生

当年,开封府有条古玩街,店铺经营古玩字画、珠宝玉器。其中有家古币店,老板刘少白觉得来钱太慢,便打起了歪主意。

民国年间,兵荒马乱,天灾人祸频发。穷人揭不开锅,就卖祖宗传下来的古董,古地中原,散落在民间的文物很多,其中不乏宝物。可惜穷人不知道啥是文物,更不懂得行情,遇见黑心买主就当废物卖,给多少钱是多少钱。

刘少白经常守在古玩街口,见破衣烂衫者过来就问:“卖东西吗?”穷人不逛古玩街,来了就是卖东西。他坑蒙拐骗,用很少的价钱就把西周的贝币、西汉的五铢、唐代的开元通宝弄到手。

刘少白的舅舅冯老先生是中原古玩界泰斗,听说外甥发昧心财,拄着拐杖找上门来,言辞恳切苦苦规劝。刘少白竟也当成耳旁风。老人见劝不醒他,非常失望。

那天,刘少白在古玩街口拦住一个衣衫褴褛的农民,那人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他看见后,兴奋得心里怦怦乱跳。这是一枚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币,椭圆形,币面文字形状怪异,像传说中狰狞的鬼脸,俗称“鬼脸钱”。这种古币在市场上稀缺,价值两三万块大洋,可遇而不可求!

对不懂行的卖主,要欲擒故纵,不可操之过急。刘少白暗中深吸了口气。努力使情绪镇静下来,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说,这玩意儿不值几个钱。两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一万块大洋成交。

刘少白心中大喜,自己一转手,至少赚一万块大洋!回到家里,他兴奋地拿出来欣赏把玩。鬼脸钱边缘和币面手感有些毛糙,这枚鬼脸钱却光滑如玉。他觉得事情不妙,急忙去找舅舅鉴定。

冯老先生古币鉴定道行深厚,单凭手摸就能断代。他接过那枚鬼脸钱,捻须注目端详,微眯的双眼陡然睁大,愕然道:“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看不出这是个赝品?真品鬼脸钱,铸造呈自然状态,未经精细摩琢,币面文字一挥而就,书法流畅隽秀。赝品边缘和表面打磨得十分光滑,实属画蛇添足;而且字体呆滞,缺乏灵气,有明显模仿痕迹,铜质粗杂,分量也厚重……”

一连几天,刘少白在街头寻找那卖主。可哪里还能找到?他越想越窝火,把假币狠狠摔到地上。好在杂铜耐摔,只磕出个小坑。

这枚假币像一块石头,沉重地压在刘少白心头,让他寝食难安。他不敢在门店卖,买主发现有假,会兴师问罪,闹腾起来自砸招牌,谁还敢再光顾?思前想后,只有拿出去卖,反正谁也不认得谁。

开封包公祠附近有个卖古玩的地摊市场。刘少白装扮出一副穷困潦倒的落魄相。虽有人对那枚假币感兴趣,可一问价钱扭头就走。直到日斜西天,他准备收摊子,才有人执意要买,不过对价钱一路猛砍,最后砍到100块大洋。

拿回去一分钱不值,他只好忍痛成交,拿着银票走出老远,还心跳如鼓。

第二天,那张百元银票有些变色,刘少白赶紧拿到票号兑现。人家说:“刘老板,你在哪儿捡的假票,颜色都褪了!”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呀!

刘少白的大儿子一年四季在外收购古币,这天,他风尘仆仆回来,喜滋滋地说:“爹,出去没有收到好货,回来走到西城门口捡个大‘漏’儿,用一万块大洋收来个宝贝!”

刘少白见是个鬼脸钱,不由喜上眉梢。拿过来一看很是眼熟,定睛再看,见上面有个小坑。天哪,冤家又回来了!他顿觉天旋地转,跌坐在太师椅上,半晌说不出话来。

两万大洋打了水漂,弄得元气大伤,再无资金周转,古币店面临倒闭,全家人如同末日来临。

这天,冯老先生让外甥带那枚假币来家里。刘少白见到舅舅,满脸愧色,嗫嚅道:“怪我眼力还不到家,闹出这么大乱子……”冯老先生摇头道:“不是眼力不济你是被金钱乱了心性!”

一语惊醒梦中人,刘少白经营古币多年,如果仔细察看不会走眼,可惜心思都用在欺骗上,结果掉进陷阱。

“这枚假币出自‘造假圣手’之手。”冯老先生神色黯然,说罢良久无语。

中原古玩界对“造假圣手”几乎无人不晓。当年,他在古玩界竟屡作造假大案,特别是古币造假以假乱真,连不少行家都“打眼”,所以人称“造假圣手”。刘少白叹道:“造假圣手有如此高超的造假本事,一定腰缠万贯!”

“错了,错了!当年,他明里经营古币店,暗中造假古币,本想大捞一把,最后倾家荡产。常言说,柜台不欺三尺子,买卖义取四方财。有谁靠坑蒙拐骗长久立足商界?”

刘少白一脸困惑,舅舅对“造假圣手”知道得如此清楚?

“我就是造假圣手!”冯老先生语调悲伤,缓缓举起那只残手。惨痛的教训让他悔恨不已,就砍下自己一个手指。刘少白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冯老先生收回那枚假币,又拿出两张万元银票,双方物归原主。为了让外甥知道害人如害己,他派人演出了卖假买假这场戏。

刘少白如梦初醒,“扑通”一声跪下,泪流满面。幸亏舅舅假戏真做,使自己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冯老先生当场挥毫泼墨,写下“戒欺”二字,送给外甥。

从此,刘少白诚信经营,把“戒欺”手书制成牌匾悬挂,作为经商的座右铭。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5年第2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刘少白的舅舅冯老先生听说外甥发昧心财,拄着拐杖找上门,对其规劝,却被刘少白当成耳旁风。说明老先生虽身为中原古玩界泰斗,外甥内心对此却并不完全认同。

B.刘少白把假币忍痛卖出后,拿着银票走出老远,还心跳如鼓。这一细节是为了表现其当时明知古币是假仍然出售担心对方发现真相的心虚紧张。

C.小说后来交代冯老先生就是造假圣手,既存意料之内,又在情理之中,使情节波澜起伏,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情节的前后照应,如刘少白摔鬼脸钱这一情节,就为后文发现儿子所买鬼脸钱为赝品做了很好的铺垫;关于冯老先生卖假买假的戏,前文亦均有所交代。

E.本文篇幅较短。人物性格相对单一,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体现了世俗小说赞扬真善美批判假丑恶的特点。语言风格较为朴实、明快。

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刻画刘少白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小说后面叙述有关“造假圣手”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对此进行赏析。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 

①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②有的大学生片面认为,现在就业压力那么大,与其坐在教室里按部就班地上课、自习,还不如出去实习,将来为自己的简历“添砖加瓦”。

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物件,绝不雷同,有些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④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才不会焚琴煮鹤,暴殄天物

⑤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经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王大妈提起这事,就气愤不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④⑤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

B虽然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商务、交流、购物等方面的很大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不少信息的真实性却越来越怀疑。

C夜郎国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它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存在约300年,之后神秘消失。其中心位置至今尚无定论。

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索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无论什么景物,在太阳的强烈光线下,总有几分太清晰,太现实,      。简单地说,日光下的景物是散文,只能使我们兴奋;月下的景象是诗,它能使我们遐想、幽思。

①给我们视觉的刺激太强。

②而在晚间,一切景物的色调都暗淡了,轮廓也迷离了。

③这只能使人由疲倦而厌恶。

④物我都冥合了,诗化了。

⑤在这种外静内闲的境地,我们喜悦,悠然,怡然。

⑥我们的心弦便弛缓下去。

A①③②⑥⑤④

B.①③⑥②④⑤

C.②⑥④①③⑤

D.②④③⑥①⑤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前人有诗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      ,才能写出血泪交迸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     ,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但为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精神领域,    ,特别是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他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根据下面图表内容和文字表述,回答下面问题。

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贡献率

排放形式

排放量(万吨)

贡献率(%)

煤炭燃烧

2179

86.7

炼钢

168.5

6.7

炼油

68

2.7

机动车

99.8

4

合计

2513.3

100.0

 

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颗粒,由气体污染物转化为固体污染物,成为PM2.5升高的最主要因素,从而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造成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文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治理雾霾天气的建议。

 

八、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1.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太阳报》曾以“世界上最大的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

(1)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

(2)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

(3)为婴儿洗澡的母亲;

(4)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

请在全面和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00字以上。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