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天津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拿归案     保守

B        遥襟     责臣

C        光耀门     夙兴夜

D        见不鲜     石流金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A酒撰      怂恿      付梓     凭心而论

B绵密      撮和      尺牍     感恩待德

C滑稽      膨胀      幅射     命途多舛

D锱珠      毗邻      坍缩     不落言荃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     。这是一座     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今天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       的。

A.陵墓    点缀          虽然            绝无仅有

B墓室    装点          尽管          举世无双

C墓茔    装饰        固然            独一无二

D陵寝    镶嵌        即使            独树一帜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个有德行的人,别人和社会总会需要他;也只有当别人和社会需要他时,他的身上才会放射出吸引人的力量和人生价值的光芒。

B.黑豆基本不含胆固醇,只含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会被人体吸收利用,又能抑制人体吸收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

C.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

D.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御六气之        此小大之

B翳翳以将入      赢粮而

C征一国者        控于地已矣

D三餐而          信誓旦旦,不思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加横线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B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C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D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抟扶摇羊角而者九万里

梓泽丘墟

出重霄

③且庸人尚

④眄庭柯以

⑤单于其节

⑥而后乃今将图

琴书以消忧 

贾谊于长沙

⑨或孤舟

幼稚盈室

A

B

C

D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加横线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①都督阎公之雅           是所于群公

B①本图宦达,不名节       愿陛下悯愚诚

C程氏妹丧于武昌         蒙国恩,除臣洗马

D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感吾生行休

A二虫又何知

B举世誉而不加劝

C问棘也是已

D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文言语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A遂见用于小邑            刘夙婴疾病

B宇文新州之懿范          处涸辙以犹欢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农人告余以春及

D且臣少仕伪朝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加横线词语的解释,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命巾车(有的人)          所得(造作勉强)

而后乃今风(培育)           征夫以前路(征发戍守的人)

B门衰薄(福分)            台隍夷夏之交(倚、据)

皆口腹自役(自己役使)        蠡之滨(发出声响)

C去以六月(气息,风)      乘化以归尽(顺随自然)

有事于西畴(有耕种之事)    潦水尽而寒潭清 (清冽的水)

D如鸟斯(翅膀)            秦无亡矢遗之费(箭)

出一两银子(拿)            雪地里踏着碎乱玉(美玉,比喻雪)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不表示自谦之意的一项是

A.他日趋庭,陪鲤对

B敢竭怀,恭疏短引

C以微贱,当侍东宫

D生孩六月,慈父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王勃,字子安,少有才名,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他的作品《滕王阁序》有凌云之气,且讲求语言形式美,四六句式,多用典故,词彩华美,音韵和谐。

B《水浒》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起义的著名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北宋的施耐庵。全书塑造了一百零八名梁山好汉的英雄形象,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沈从文,现代作家,湖南凤凰人。他笔下的古老边城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美,作者要表现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D人们常把“含泪的笑”看做近现代喜剧的审美特征。喜剧和悲剧、滑稽和崇高、可笑和可爱存在于堂吉诃德一人身上,他引发了人们发人深省的“含泪的笑”。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对下面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升。

A. 全诗写晚泊之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意象的选择使用,营造了清雅脱俗的意境。

B. 首句点明所泊之地在环境方面的特点:春阴垂野,草色青青,四周氛围安宁静谧。

C. 二句中“一树明”的意思是,“幽花”的色彩仿佛让整株树的颜色都变得明亮起来。

D. 三四句将个人处境与周围事物间有不和谐揭示出来,展露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失意之情。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中国建筑的“文法”

梁思成

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

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将上面的粱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语汇”了。

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仅可以承托粱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孟子》里就有“榱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全座建筑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宋时把每一构材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法”的规矩。

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作“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

屋顶属于“瓦作做法”。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可比拟的杰出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构中的“举架法”的逐渐垒进升高而成。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油饰本是为保护木材而用的。在这方面中国工匠充分地表现出创造性。他们使用各种颜色在梁枋上作妍丽繁复的彩绘,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而以金为点缀,所谓“青绿点金”。柱和门窗则只用纯色的朱红或黑色的漆料。这样,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

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庑、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

1.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整座建筑物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是根据它们相对于拱的宽度,按倍数或分数计算出来的。

B.用斗拱承托梁枋,是为了减缓梁枋直接压在木柱上所产生的剪力,以消除梁折断的危机。

C.斗拱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既可以用来承托梁枋和出檐,也可以用来装饰美化建筑物。

D.檐下彩绘的梁枋斗拱,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

2.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说“彩画作做法”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文法”,那么木柱和门窗上朱红或黑色的漆料,就应该是它的“语汇”。

B.中国建筑屋顶的辉煌,表面上出自瓦脊、脊吻、重脊和脊兽等的奇妙组合,实际上全都源自建筑物内部的木构。

C.盖顶的瓦,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在结构上发挥作用,也能成为美化屋顶的饰物,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D.梁枋上妍丽繁复的彩绘,使用了各种颜色,主要的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并以金为点缀,这就是“青绿点金”。

3.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院落组织有主有次,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在空间处理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B.在中国,无论官署寺院还是住宅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

C.把阳光、花木等引入到建筑范围内,打通内外,让居住者尽享无限空间带来的生趣,并使建筑更加活泼和适用。

D.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伍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再拜受赐曰:“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担,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适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以百金与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吕氏春秋·孟冬季·异宝》

【注】①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人。父奢兄尚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阖闾伐楚。

镒,古代重量单位。24两为一镒,一说20两为一镒。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我死,王封汝                则:如果

B.而越人信                      机:吉凶之兆

C.见一丈人,小船                刺:用篙撑

D今以百金与黍以示儿子          抟:捏成团

2. 以下句子和例句加横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王果以美地封其子,子辞

A我决起

B泉涓涓始流

C.举世非之不加沮

D天柱高北辰远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古人“以不受为宝”的一组是

①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②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 

③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               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

⑤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               ⑥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

A.①

B.②

C.②

D① ③ ⑥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儿子“无受利地”,其子遵从父亲之意,请求王封给“名甚恶”的不利之地“寝之丘”,最终得以长久地拥有这片封地。

B.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的途中,一打渔老人不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帮助他渡过了长江。伍子胥将千金之剑献给老人,老人不肯接受。

C.司城子罕不接受宋国农夫献上的宝玉;贤者不取和氏之璧而取道德之至言。

D本文以历史事实、生活实例等为论据,夹叙夹议,从正反两面论证了“所宝者异”的道理。

5.把文言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2)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3)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背诵默写

(1)《滕王阁序》中描写秋日傍晚美景的句子是“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

(2)《陈情表》中作者陈述家门衰微,缺少亲族朋友而孤单寂寞的句子是“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

“这是你的战争!”

①昆明下着雪。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上了一层白色。几个学生从明仑大学校门走出,不顾雪花飘扬,停下来看着墙上的标语:“这是你的战争!This is your war!”

②前几天,学校举行了征调动员大会。盟军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大批新式武器和作战人员,由于言语不通,急需译员。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男生入伍,其他年级的也可以志愿参加。

历史系教授孟弗之从校门走出,他刚上完课。无论时局怎么紧张,教学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一起走的几个学生问:“做志愿者有条件吗?”弗之微笑答道:“首先是爱国热情。英语也要有一定水平,我想一个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足够对付了。”他看着周围的年轻人。谁将是志愿者?他不知道。可是他知道那些挺直的身躯里跳动着年轻的火热的心。

④弗之走了一段路,迎面走来几个学生,恭敬地鞠躬。“先生,我们是工学院三年级的,愿意参加翻译工作。”弗之想说几句嘉奖的话,却觉得话语都很一般,只亲切地看着他们年轻而带几分稚气的脸庞,乱蓬蓬的黑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鬓角流下来,便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一个学生接过,擦了雪水,又递给另一个,还给弗之时已是一块湿布了。

⑤雪越下越大了。弗之把那块湿布顶在头上,快步往回走。这时,一个年轻人快步跟上来,绕到前面,唤了一声:“先生。”弗之认得这人,中文系的,似乎姓蒋。他小有才名,文章写得不错,能诗能酒,也能书能画。“先生。”那学生嗫嚅着又唤了一声。弗之站住,温和地问:“有什么事?”蒋姓学生口齿不清地说:“现在四年级学生全部征调做翻译,我……我……”弗之猜道:“你是四年级?”“我的英文不好,不能胜任翻译。并且我还有很多创作计划……”“无一例外。”弗之冷冷地说,并不看他,大步走了。蒋姓学生看着弗之的背影,忽然大声说:“你们先生自己不去,让别人的子弟去送死!”弗之站住了,一股怒气在胸中涨开,他回头看那学生。学生上前一步:“只说先生是最识才的,叫人失望。”弗之转身,尽量平静地说:“你,你无论怎样多才,做人是不能打折扣的,一切照规定办。”弗之走得很慢,自觉脚步沉重,回到住处时,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    

⑥此刻,弗之的外甥、生物系学生澹台玮正在萧子蔚老师的房间里。玮是三年级,但学分已够四年级。师生两人对坐在小木桌旁,讨论着生物学的问题。子蔚感到玮有些心不在焉,已有点猜到他的心思。待讨论告一段落,玮说:“先生,我要做的事是要和您说的。”子蔚微笑道:“不是商量,是通知?”玮道:“也是商量。”他停顿了一下,说:“我只觉得战场和敌人越来越近,科学变得远了,要安心念书似乎很难。”“可是你并不在征调之列。生物化学是新学科,需要人开拓,要知道得到一个好学生是多么不容易。我也很矛盾。”子蔚站起身,走到窗前。雪已停了,腊梅林上的雪已消了大半。玮也走到窗前,默默地望着窗外。过了一会儿,玮转身向着子蔚:“我会回来的。”“那是当然。”子蔚说。玮向子蔚鞠了一躬。子蔚向前一步,拉着他的手郑重地说:“我尊重你的决定。”玮再鞠一躬,走出房间,回头说:“先生,我去了。”子蔚默默地看着他下楼,又到窗前,看他出了楼门,沿小路往腊梅林中去了。 

(节选自长篇小说《西征记》,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拟。)

1.文中第节师生问答的内容,与上下文的人、事叙写有何关联?

2.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

3.孟弗之与蒋姓学生、萧子蔚与澹台玮的对话场景,对比鲜明,请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境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六、作文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照要求写一段话

材料一:《吕氏春秋·察微》曾记载,子路救了一个落水者,被救者后来送子路一头牛作为答谢,子路亦欣然接受。孔子知道后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救落水者了。”

材料二: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山东省见义勇为奖励和保护条例》。该条例除明确了见义勇为的界定范围,完善了确认程序以及奖励和保护的工作机制以外,还明确规定:见义勇为受益人应当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成员表达谢意,予以慰藉。对此,大家褒贬不一。

要求:①在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内发表见解;②观点鲜明;③字数800字左右。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