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广东广州南沙区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 。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①主文:主持考试。② 镪:成串的钱

1. 对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              属:托付

B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就院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是(     

①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③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   ④若恃小康,萌骄心 ,非臣所知 

⑤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弟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萧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旱,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二、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请赏析诗中“月亮”这一意象的作用。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有人说,边塞诗中所反映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结合《从军行》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2. “就砚 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天之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逍遥游》)

2)适莽苍者,___________,腹犹果然;适百里者,_________;适千里者,三月 聚粮。(《逍遥游》)

3)若夫乘天地之正, _________________, 以游无穷者, ________________!    (《逍遥游》)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马裤先生  老舍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的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登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

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的说。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茶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  

“先生,请等一等,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的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 

茶房看马裤客人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  

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表示歉意。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没回头,一直地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的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茶房!”  

他站起来,数他自己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  

“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  

“茶房!拿毛巾把!”  

“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

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

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房,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  

“干吗?先————  

“拿茶!”  

“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要一壶开水 !”  

“好啦!”  

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茶房”小一点。有时呼声稍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  

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 

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的说,“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  

我笑了,没法再忍住。  

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 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 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微妙变化表现出来的。

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

D“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

2.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第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债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伤害

B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C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D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早的记载见乏《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昨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 ⑥①④②⑧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而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愈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

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钢,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光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达古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传世文献记裁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铜器时代,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

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 800字的文章。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去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件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