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甘肃天水三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yǎn)然      (shǔn)吸     (shè)        (qiè)弱不胜

Byāo)      片(tà)        (niù)        少不(gèng)事

C(chāi)     (shàn)      (zhuàn)      (yè)如花

D(zhēn)板     (fù)盛        烙(pào)        似蹙非(cù)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字字珠玑      厮认      寒暄      雕梁画栋

B放诞无理      形骸      鄙薄      走头无路

C地崩山催      懵懂      诡秘      孽根祸胎     

D受益匪浅      烟蔼      忌讳      成群接队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终于在祝福的雪夜里带着对地狱的恐惧离开了这个世界。

B许多看手相的书讲的大都是些不经之谈

C红蜻蜓模特队中一群青春张扬的青年,步履曼妙,顾盼神飞,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近日,一则消息被炒得沸反盈天:著名品牌赛百味、星巴克出售的食物,含有名为“偶氮甲酰胺”的食品添加剂,这种添加剂也被用于制作瑜伽垫和鞋底。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该公司火灾突发时,不但厂房没有起到阻火作用,反而成为火灾中的燃料库,因为建造车间的彩钢板没有加用阻燃材料。

B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普遍憧憬幸福而自由的退休生活,并且希望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退休时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

C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期间,勉励青年学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在北大引发热议。

D今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市场石油供需平衡格局被打破,油价以令人震惊的速度下跌,点燃了这场不见硝烟的“石油战争”。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作者对其创作甘苦的自我慨叹。

B.《祝福》写于1924年,小说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深刻地揭露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后收入呐喊》。

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他在50年代塑造了一批以《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为代表的“硬汉”形象。

D“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加横线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青泥盘盘             问君西游时还

B.连峰天不盈尺        只恐夜深花睡

C.乎高哉              正襟

D.见鸟号古木           悲不见九州同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形容:形体容貌   

B以手抚膺长叹         坐:坐下

C使人听此朱颜         :使…凋谢   

D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各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

A两首诗都写到了“雨”和“柳”的意象,它们的作用基本上是相同的,都营造出一种朦胧的、凄美的离别氛围。

B《渭城曲》中诗人对“朝雨”和“柳色”稍事描写后便引出下文的劝酒送别,结构相对简单;《台城》诗将一座古城隐藏于江雨、江草、春鸟、春柳之中,一“梦”字道破多少存亡兴衰的历史,情与景密切交融。

C王维诗带有盛唐气象,全在最后两句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韦庄诗则是晚唐光景,“六朝如梦”几个字体现了浓厚的、悲凉的虚无人生况味和历史观。

D两首诗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用了叠字,用“青青”和“霏霏”分别来形容柳色和江雨,不但使得所描绘的景象更生动,也造成了一种别有情致的音韵美。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论王熙凤

王昆仑

在《红楼梦》一部大书的开始,我们第一次看到王熙凤,她那活跃出群的言动,彩绣辉煌的衣装,就能使人觉得这个人物声势非凡。《红楼梦》作者对于王熙凤出场的写作工力,也并不弱于托尔斯泰之写安娜·卡列尼娜的出场吧!她的出场是从初到贾府的林黛玉眼中开始的——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首先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且人皆屏息,她独放诞。特别是神情活跃,装饰辉煌,气势更高人一等。在这顷刻之间,王熙凤既“细打量”黛玉,称赞她长得“标致”,又为黛玉母亲亡故而流泪,又责怪自己不该招引起贾母的伤心,又问黛玉读书、吃药,又关照给林姑娘搬东西,打扫屋子等等,这一连串明快变化的形象,已使我们一开始就看到这一人物的特征。作者更在这一小段速写之后,借贾母之口,对读者爽快地指出凤姐性格,叫她作“泼辣货”。

《红楼梦》不同于许多传奇故事的重要特点,就在于作者不使宝玉黛玉恋爱故事孤立存在,而是产生在一个高贵、庞大而又矛盾复杂的大家庭中。固然是通过宝黛恋爱写一个家庭,同时也是通过一个家庭写一个时代社会,实际上,作者曹雪芹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盛与衰败,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来作清朝康、雍、乾时代统治阶级的镜子。这正是作者伟大的成就。这个时代的统治阶级已经挽救不了自己的灭亡了,但它坚决要抢先一步扼杀下一个时代的新生萌芽和他们的恋爱自由。王熙凤就是一个濒于灭亡的大家庭统治层的执行者。在恋爱故事中少不得宝玉、黛玉、宝钗。在家庭内部生活结构中少不得王熙凤这一根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如果把王熙凤这一人物从书中抽了出来,《红楼梦》全部故事结构就要坍塌下来。所以,可以说作者是把宝玉、黛玉、宝钗和凤姐四个人都当作第一类重要人物而配合着塑造出来的。

在中国古典著作中,不容易找到以如此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凤姐不是《左传》的郑庄公、《史记》的汉高祖,也不是《金瓶梅》的潘金莲或《聊斋》的仇大娘。比较起来使人能联想到的也许是《三国演义》的曹操吧!行将垮台的封建家庭和行将垮台的封建王朝,有着共同的规律,它们的当权者也会有着相类似的性格和作用。在《三国演义》作者笔下,不许“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的是曹操,支撑汉朝统治残局的是曹操,挖空汉皇朝实际统治权只留一个空壳子的是曹操,加速地结束了汉代统治的也是曹操。凤姐在贾府的使命从某一种限度内看来颇有一些类似。《三国演义》的读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作者刻画出一个聪明、漂亮、能干、狠毒的“凤辣子”,不但使她充分具有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也赋予她以吸引读者极大的魔力,足证这个人物的社会意义之不可忽视。

1.从“写作工力”的角度,对文章第二段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特点。

B.侧面烘托的心理刻画。

C.揭示人物性格的服饰描写。

D.赞美人物形象的肖像描写。

2.“《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的意思是(     

A.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生活的真实,同时具有文学魅力。

B.凤姐的形象具有性格的多重性,给读者不知何为恨何为爱的联想。

C.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能够引发读者更加丰富的想象或联想。

D.凤姐的形象就像《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既让人恨又令人爱。

3.下列各项表述,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红楼梦》塑造的王熙凤与托尔斯泰之塑造的安娜·卡列尼娜具有相同的艺术魅力。

B.作者认为,《红楼梦》一开场就奠定了王熙凤多面的性格特征。

C.“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是说王熙凤是《红楼梦》众多人物中起支撑作用的人物。

D.在中国古典著作的人物典型中,再也找不到用“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了。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王李牧                        让:责备

B.赵王乃复强使将兵                起:起来

C.佯北不胜,以数千人            委:丢弃

D.赵使人捕得李牧                  微:暗中

2.下列各组句中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臣如前,敢奉令               于是具选车得千三百乘

B.出战,不利,失亡多           范增目项王

C.市租皆输入幕府,士卒费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D.王翦急击                     为长句,歌以赠之

3.以下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现李牧用兵之道的一组是(     )

①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             ②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③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         ④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⑤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⑥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牧不肯迎战匈奴,赵王不满,让别的将领取代他,匈奴来犯,伤亡损失很多。赵王再请李牧出山,李牧觉得这个决定太急促,闭门不出。

B.李牧对匈奴采用欲擒故纵的战术,一旦时机成熟,便巧布奇阵,大败敌军,迎来了边境十几年的安宁。

C.李牧坚持固守营垒的政策,不慕虚荣,不怕撤职,审时度势,排除干扰,从军事上和物质上积极备战,不愧为一代名将。

D.李牧的战略战术,在思想上麻痹了敌人,但将士们不理解,当权者也不理解,这正衬托出他的风采和品质。

5.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2)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一诗中,渲染蜀道上凄清苍凉的环境氛围的句子是        

                                           。”

(2)《蜀道难》中“                      ”写出了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3)《咏怀古迹》中,杜甫 “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简短而雄浑有力的诗句,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4)  杜甫在《秋兴八首》中发出:“                        ”的慨叹,抒发了羁旅无依,思念故土的惆怅之情。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

一个佝偻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亲。

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子。

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

儿子是懂事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来报答父亲。

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皱纹的老脸绽放出了光彩,似乎突然间高大了许多。

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小脸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大道已铺好。

然而,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根本不够儿子那已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

儿子不忍让父亲赔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

“啥?”父亲跳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身子微微发抖,齿缝间蹦出一个字:“念!”

“啊!”儿子清醒了。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如果不念,父亲会更伤心。

佝偻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是他的希望。

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尽叶子的枯树棒子。那是他的怒气。

一声闷哼,长老茧的手从玉米棒子上滑了下来,父亲的头在流血!

一声惊呼,握笔管的手已不能再抓住枯树棒子,儿子两眼直直的。

来不及清楚这一切,佝偻的身躯缓缓倒下。

想不到失手铸成大错,挺拔的腰板“扑通”坐地……

夜,静得怕人,黑得出奇。猛然间,电闪雷鸣。黑得出奇的夜异常恐怖。

片刻间,风雨大作。……

父亲是为了儿子: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活虽累,钱却少,至少能给儿子买点好吃的,来补养一下儿子虽高大却瘦弱的身子。父亲攥了攥枯瘦的手。

儿子是为了父亲:在放假期间看护田地。夜虽黑,胆虽小,为了能让他日归家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庄稼没受损害而露出笑容。儿子咬了咬雪白的牙。

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精心的他舍不得花车费,步行三十里,摸黑到家的情况下也不忘到自家的玉米地看看。

儿子是称职的儿子。眼尖的他在发现有人闪入玉米地后,顾不得害怕,抡起了木棒,他不能让父亲苦心经营的成果被人偷走。

于是,独生子的满腔怒气化作对父亲的当头一棒……

夜,更静了,有的只是那雨声:嘀嗒,嘀嗒……

不,这不是雨!这是老天在流泪!

1.整个故事以“黑夜”为背景,文中多次描写黑夜的景象,其用意有哪些?

2.“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纵观全文,父亲的“合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3.小说以“泪为谁流”作标题,其含义是什么?

4.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小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你最欣赏小说中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写一段鉴赏文字。(在80字以内)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则报道,并按要求完成题目

“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那就已经迟了十个月零两天!”站在广州番禺某早教机构门前,刘雷(化名)夫妇看着这条广告标语,第一感觉是啼笑皆非。但当看到其他父母都抱着不到两岁的孩子跑过去询问课程时,他们马上就感觉到了一种紧迫感,仿佛不报早教,就注定落后似的。而有着刘雷夫妇类似心态的年轻父母在国内其实并不少。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国约有8000万0至3岁婴幼儿,全国早教市场空间总值约为500亿元。据记者调查,在广州最小的早教学员出生仅33天。早教市场正以不可遏止之势发展壮大,而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国内教育专家的反思。

1.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请根据文意概括出早教市场红火的两个主要原因。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种只生长在中国最东边的竹子“毛竹”,那里的农民到处播种,每天精心培养。种子萌芽后,即使农民们几年来一直精心照顾,毛竹四年也只不过长了3cm。别的地方的人看到这种情景,摇着头表示完全不能理解。但是,竹子五年后以每天足足30cm的速度生长着。这样只用六周就可以长到15米,这里瞬间就可以变成郁郁葱葱的竹林。虽然四年间只长了3cm,但从第五年开始了暴风成长。或许看起来六周间好像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但之前的四年间,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