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湖南岳阳第一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1.下列对真正的修养这一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它是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因而其本身便有了意义。

B.是对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以及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因而找到生活的意义。

C.真正的修养不存在任何功利的企图,因此它并不能帮助人们实现某种具体的目的。

D.真正的修养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2.下面不属于论述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的理由的一项是:    

A.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B.研读会使你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

C.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我们集中心智。

D.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3.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但最重要的途径是研读世界文学。

B.读书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获得生活的意义。

C.活着不是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而是追求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

D.读书虽不能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却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

二十四年春,秦使人告晋大臣,欲入重耳。晋许之,於是使人送重耳。二月,重耳立为晋君,是为文公。文公使人杀子圉。子圉是为怀公。其秋,周襄王弟带以翟伐王,王出居郑。二十五年,周王使人告难於晋、秦。秦缪公①将兵助晋文公入襄王,杀王弟带。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於城濮。三十年,缪公助晋文公围郑。郑使人言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强,秦之忧也。”缪公乃罢兵归。晋亦罢。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

郑人有卖郑于秦曰:“我主其城门,郑可袭也。”缪公问蹇叔、百里傒,对曰:“径数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不可。”缪公曰:“子不知也,吾已决矣。”遂发兵,使百里傒子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将兵。行日,百里傒、蹇叔二人哭之。缪公闻,怒曰:“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何也?”二老曰:“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二老退,谓其子曰:“汝军即败,必於肴厄矣。”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更晋地,过周北门。周王孙满曰:“秦师无礼,不败何待!”兵至滑,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灭滑。滑,晋之边邑也。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丧破我滑。”遂墨衰绖②,发兵遮秦兵於肴,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虏秦三将以归。

(节选自《史记·秦本纪》)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

[注]①秦缪公(?—公元前621年),也作秦穆公。②衰绖(cuī dié):古代丧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其城门           主:掌管

B晋地,过周北门     更:更改

C.何之速也           移:变化

D.相之久也           与:结交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解的一组是()

A.臣/非敢沮君军 /军行臣子与往 /臣老迟还 /恐不相见 /故哭耳。

B.臣非敢沮君军  /军行臣子 /与往臣老 /迟还恐不相见 /故哭耳。

C.臣 /非敢沮君军 /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 /恐不相见/故哭耳。

D.臣非敢沮君军 /军行 /臣子与往 /臣老 /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王室兄弟阋墙,日渐衰微。周襄王遭到弟弟攻打只好出逃郑国,向秦晋求告,最后还是依靠缪公、文公的支持才得以回朝,杀死弟弟。

B.烛之武审势度势,一言纾难。烛之武陈说利害,指出灭掉六国只会利晋而无益于秦,还会给秦国埋下祸患,最终促成秦国退兵,保全郑国。

C.秦穆公利益至上,相时而动。秦穆公本来是助晋围郑,认清利弊之后马上叛晋而亲郑,但后来有人出卖郑国时,又不惜劳师袭远攻打郑国。

D.晋文公借力使力,晋国坐大。晋文公借助秦的力量回国登位,又在秦穆公的带领下助襄王回朝。城濮之战四年后,晋文公竟能阻击大破秦军。

4.把原文中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

2)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客舍对梅

 

野迥林寒一水傍,密如①疏蕊正商量。半霜半雪相仍②白,无蝶无蜂自在香。

月过晓窗移影瘦,风传残角引声长。还怜客路龙山下,未折一枝先断肠。

[注]①如:与,和。②相仍:仍旧。

1.前两联主要描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感情的变化过程。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①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②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③复为慷慨羽声,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从一个微笑开始

刘心武

⑴又是一年春柳绿。

⑵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问依依垂柳,怎么办?

⑶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

⑷一些固有的格局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想退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⑸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变故,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多的疑惑、更多的烦恼、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事的云烟,就可能沉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知,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

⑹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达成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⑺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藏的遗憾。

⑻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开怀大笑与嚎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

⑼惟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

⑽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即使虚伪的微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报之以一粲。

⑾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⑿微笑毋需学习,生而俱会,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那么,他应该像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至对镜自视,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臆拓宽。

⒀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微笑吧!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根新草;微笑吧!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⒁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此文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哲理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微笑是一个人饱含热情、拓宽心胸、获得成功与幸福的基础。

B.作者认为,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金钱、地位,但不一定会拥有宁静的内心和真正的幸福。

C.微笑毋需学习,但存有微笑心绪的前提是心存温柔、顾眷、自惜、自信的情感。

D.倒数第二段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拥有微笑心绪的人对瞬间之美的捕捉,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E.作者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表情微笑入手,表现自己对生命、 生活的深层感悟,做到了以小见大、托物言志。

2.第⑤段世事的云烟指什么?(请从文中找答案)

世事的云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⑤-⑨段中,作者联系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谈到了“微笑的作用”,请分条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群体的微笑……心灵的净化剂一句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从语言表达和表述对象的排列这两个方面来概括说明。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怅廖廓         苍茫大地     峥嵘岁月   书生意气

B.浪遏飞舟       五岭逶迤     颓圮       凄婉迷茫

C.河畔           星辉班斓     笙箫       天伦之乐

D.青苔           披荆斩棘     扭怩       窗扉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

B.如果台独分子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C.他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年才回到家乡,享受天伦之乐

D.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参谋部通知:连长、指导员马上到团部开会,其他连的干部集合部队,准备出发。

B.我要为希望工程贡献我的一点力量,把爱心献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让他们茁壮成长。

C.一辆大轿车牵引三台拖车,组成一组荧光彩龙灯彩龙以时速40千米的速度上下飞旋。

D.岳阳县一中2015年新学期开学,学校在教学上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进。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我早已是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说的:“       ”,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      !”更有些悚然了。十年前刚结婚的时候,在胡适之先生的《藏晖室札记》里,见过文中所引培根的话,“          。”当时吃了一惊。现在是一个媳妇,跟着来了五个孩子;两个肩头上,加上这么重一副担子,“命定”是不用说了。(摘自朱自清《儿女》)

下列话语依次填入语段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要剥层皮呢     ②有妻子者,其命定矣     ③蜗牛背了壳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跑步达到极限时人很难受若挺过这一刻又正常了运动成绩往往在此得以提升;不习惯于大场面讲话的人当众发言往往怯场若鼓起勇气锻炼锻炼当众发言的能力就会渐渐提高;人满足于现状就没有新的追求若肯下决心,突破已有的限度就能在更高层次上发展……这些事儿,每个人都经历过,看见过,思考过。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或叙写自己的经历、见闻,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材料范围之内;②明确文体,题目自拟;③不少于7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