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二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遥遥以轻飏    遥遥:遥远的样子

B翳翳以将入        翳翳:阴暗的样子

C涓涓而始流        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遑遑:心神不定的样子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中加横线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吴会于云中        B孤舟

C涉以成趣            D越国以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对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舟遥遥轻飏 农人告余春及 木欣欣向荣  家叔余贫苦

A不同,相同      B不同,不同

C相同,不同      D相同,相同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古今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亲戚之情话  B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C窈窕以寻壑  D崎岖而经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家君作,路出名区   县令       B闾阎地,钟鸣鼎食之家   

C遥襟畅,逸兴遄飞   刚,顿时   D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贫穷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中加横线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

B

满分5 manfen5.com帝子之长洲

C清流而赋诗

满分5 manfen5.com觉今是而昨

D举世之而不加沮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雄州列,俊采星驰

B上出重霄,临无地

C刺寡人之过者

D宾主尽东南之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齐谐》者,(标记)怪者也

B.置杯焉则(粘)

C.小年不及大年龄)

D.且举世誉之而不加规劝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②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③此小大之辩也 ④之二虫又何知 ⑤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⑥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⑦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⑧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A.①③④⑥⑧      B.②③⑤⑥⑦

C.①③⑤⑥⑧            D.①④⑤⑦⑧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对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其翼若垂天之云 水之积也不厚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汤之问棘也是已 鹏之徙于南冥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 众人匹之 之二虫又何知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

B.①③⑥∣②④⑤∣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

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犹望一         稔:熟悉

B.今兹捧袂             捧袂:举起双袖作揖,指谒见阎公

C.适莽苍者             适:往

D.众人之,不亦悲乎   匹:比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彼于福者

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

C.贾谊于长沙

D.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汤之问棘也是已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B.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C.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课外文言文部分

触蛮之战,蜗角之争

魏莹与田侯牟,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

犀首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然后拔其国。忌也出走,然后抶其背,折其脊。”

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也,不可听。”

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君曰:“然则若何?” 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之。君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客出,惠子见。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尧、舜,人之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选自《庄子·杂篇·则阳》

莹,魏惠王名。田侯牟,齐威王名。犀首:武官名。内热发于背:因恚愤而背生痈疽。胥靡:服役的人。管,一种乐器。剑首:指剑鼻环的小孔。嗃xiāo,洪亮而悠长的声音。吷xuè,细微的声音。

1.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莹与田侯牟     约:结盟

B善言齐者,乱人也      伐:攻打

C王与蛮氏有          辩:辩论,争辩

D臣请为君            实:证实

2.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B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C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D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4. 选择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A“辞”是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因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亦叫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故又称“骚体”。而到了唐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

B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C庄子,名周,春秋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作为文学家,庄子思想超尘脱俗,作品形象诡谲奇特,文风汪洋恣肆。

D.《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代表了庄子学说的最高境界,也体现了他散文的风格和成就。至今流传的许多耳熟能详的词语,如“游刃有余”“达人知命”“鹏程万里”“扶摇直上”都出自《庄子》。

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齐国毁约而要发动战争的主战派,是要争一口气;反对战争的反战派,是顾及王家基业。这两者本质上都是主张“有为”的。

B华子既反对主战,也反对反战,是最合乎“无为之道”的,但是华子却不愿意讲,只是说:“你还是求助于清虚淡漠、物我兼忘的大道吧!”

C戴晋人用“蜗角虚名”的寓言,让魏莹明白为名利而战是多么渺小。“蜗角虚名”的故事,想象奇特,形象中蕴藏着不易领悟的“道”。

D文章一方面指出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战争是为了名利的行为,予以否定;同时也宣扬了道家的无为思想。

6.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2)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3)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失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以“大芝”和“寒蝉”为例来说明它们生命短暂,连一月,一年的时间变化都不知道,属于“小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琵琶行》一诗具体描写琵琶女的演奏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表现了其乐曲的不同特点:其中表现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乐声冷涩的特点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题。

鹧鸪天

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酴醿(tú mí):一种观赏植物,古有“酴醿花开春事了”的说法。

婉娩:天气温和。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在写景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2.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加以简析。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座荒芜的花园里,池子干得见底了,花木枯萎尽了,夜莺好久没有飞来了,只有有毒的恶草与刺人的荆棘生长着。 有一天,忽然有几个人到园里来。他们看见这座美丽的花园出现这样的凄凉情况一个叹气道:“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了吗?”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身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应该大家努力把它整理好。”于是他们讨论怎样改造这座荒芜的花园的方法。

一个人说:“应该先把恶草和荆棘砍除掉,然后才能把花木栽下。”

另一个人说:“不对。应该先把花木运来,然后去砍除恶草和荆棘,因为——”

另一个人说:“我同意A君的话,恶草和荆棘如果不先除去,佳木好花是决不能栽种的。因为——”

他们各举了许多理由,互相辩论着,还用了许多例子来证明他们的话,由早餐的时候一直辩论到正午,家家炊烟起了,他们还没有停止:甚至于因为意见不合,互相谩骂……

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