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一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强(juè)       qiǎng      潺而行(chán)

B.然(qiǎo)    mán      piē        古不变(gèng)

C.杂(cāo)     自(jìng)     tuì         狼吞虎(yān)

D.      (kuàng)   (xuē)         肢窝(gā)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荒辟     甲胄     辨认     暴燥     声名狼藉

B.窗槛     窒闷     胡诌     国藉     一愁莫展

C.窒息     魑魅     肃穆     蜕变     臭名昭著

D.震憾     恶运     愕然     引擎     惊骇万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为遥远的冬天储备食物,以便在万物凋敝的冬季,同样可以丰衣足食。未雨绸缪,这就是蚂蚁的智慧。

B.您就别再难为这孩子了,他既然不肯讲,就一定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C.陆常有是一名小警察,不料被历史洪流卷入其中,从而为了救国救民一步步地成为“翻戏党”的高手,黑白无间,险中求生。

D.万达广场效尤K11引入农场,增强购物中心独特的体验性,已成为购物中心在电商抢滩和同质化竞争中突围的关键,成为了购物中心招揽人气的新思路。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在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

B粮库主任的失职,使40吨小麦霉烂变质。上级领导为了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政记

过处分,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

C国土资源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采取有力措施,打击囤地炒地等违法现象,坚决抑制少数城市地价过快上涨趋势。

D中日双方如果都能冷静处理钓鱼岛问题,增进政治互信,不仅将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而且也将扭转一年多来中日关系的下滑趋势。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人世的态度,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

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

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

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到兴趣

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A.④⑥①②⑤③   B.④①⑥⑤③②     C.⑤③①⑥②④     D.⑤③②④⑥①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说民生问题是命脉,腐败就是毒瘤。一方面,我们党要解决好群众的民生问题,取得广泛的支持拥护,另一方面,必须下大力气铲除毒瘤,永葆自身青春活力。

B.在我们眼里,像股神巴菲特这样的人住在高档别墅里天经地义,但这位世界第二富豪却住在一所靠马路的、没有院落的、在整个社区中属于最差、最朴素的房子里。

C.和老海归们相比,80后、90后小海归不再具有明显的就业优势,海带归国待业的增加与海豚归国后窝在家里的出现,更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D.曲阜市马上就办办公室的照片在网络上的出现,引起社会的种种议论:这到底是真心为民?还是变着法子作秀?会不会问题没能解决,却浪费了大量行政成本?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__________”,今天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而且还可以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②中国古代先贤以其强烈的人文关怀写下的大量精彩深刻的策论警语,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智慧,_________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③杨柳青木版年画里,孩童个个健硕丰腴,人人新衣新裤,所有器物________,这都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和吉祥。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积淀    精妙绝伦

B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积淀    完美无缺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积聚    完美无缺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积聚    精妙绝伦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 

A李牧连

B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C石,金块珠砾

D秦者,秦也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六王毕,四海                  B.秦纷奢,人亦念其家

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奈何之尽锱铢                  D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不稼不穑,胡禾三百囷兮            当与秦相较,未易量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请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文言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请选出与例句的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戍卒叫,函谷举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洎牧以谗诛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请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阿房宫赋》中的“赋”是古代一种重要文体。赋在内容上通过“体物”以“写志”,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语言多用华美辞藻,讲究声韵美,将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一起,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B.杜牧,字牧之,唐代著名诗人。晚年居于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称他“杜樊川”。他与李白齐名,人称他们“小李杜”。

C.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

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洵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仿照示例图①“平衡”,根据图②“朋友”内容写一句话揭示漫画寓意。(4分)

满分5 manfen5.com

在生活中,搞平衡往往是以倾斜自己为代价的。

答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哭墙上有这样一行字死难者:300000,如果把它改为死难者:三十万,你觉得哪种表达效果好?请作简要说明。(5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小题。(15分)

乞者赵生传

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以此,或曰:“此非有道者耶?”

元丰三年,予谪居高安,时见之于途,亦畏其狂,不敢问。是岁岁莫,生来见予。予诘之曰:“生未尝求人,今谒我,何也?”生曰:“吾意欲见君耳。”

生尝告予:“吾将与君夜宿于此。”予许之。既而不至,问其故,曰:“吾将与君游于他所,度君不能无惊,惊或伤神,故不敢。”予曰:“生游何至?”曰:“吾常至太山下,所见与世说地狱同,君若见此,归当不愿仕矣。”予曰:“何故?”生曰:“彼多僧与官吏。僧逾分,吏暴物故耳。”予曰:“生能至彼,彼人亦知相敬耶?”生曰:“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因叹曰:“此亦邪术,非正道也。君能自养使气与性俱全,则出入之际,将不学而能,然后为正也。”予曰:“养气请从生说为之,至于养性奈何?”生不答。一日,生笑曰:“尝问我养性,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予矍然异其言。自此知生非特挟术,亦知道者也。

生两目皆翳,视物不明。然时能脱翳见瞳子,碧色。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家本代州,名吉。事五台僧,不能终,弃之,游四方。少年无行,所为多不法,与扬州君俱学。蒋恶之,以药毒其目,遂翳。

生喜禽鸟六畜,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居兴国,畜骏骡,为骡所伤而死。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故德顺时见于外。今余观赵生,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而其言时有合于道。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注】 临川王:陈,武帝侄子,武帝死后继承大统,史称文帝。希旨:符合尊长的旨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岁岁,生来见予 莫:通,年末。

B.僧逾分,吏物故耳  暴:糟蹋。

C.自此知生非挟术     特:特别。

D.居兴国,骏骡       畜:饲养。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赵生是率性之人的一组是  

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

吾意欲见君耳

此亦邪术,非正道也

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

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

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乞丐赵生本名吉,两眼有白膜,年少时品行不端,不太守法,经常蓬头垢面,好饮酒,酒醉就打骂人,让人不敢亲近,因而被人毒伤了眼睛。

B.赵生夜游太山,见到许多生活在地狱中的僧人和官吏,认为作者见到一定会停止为官之心,怕他心惊神伤,便没有带他一起去游玩。

C.作者被贬居住在高安,起初不敢接近赵生;赵生主动上门拜访,与之探讨夜游太山、出入阴阳两界的“邪术”与“正道”,使作者接受了他的“养气”之说。

D.文章描写了赵生各种异于常人的鄙俗、拙劣、愤恨、困窘的言行,指出他虽不善于掩饰自我,但仍然是个持有“术”且懂得“道”的人。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现代文阅读18

蝉声

郭枫

我爱听蝉,打从很小的时候起。

夏来了,蝉声呼唤着绿阴,绿阴涨满了黄河两岸。

夏,丰富着哪!在黄河两岸,那大平原,可真是正正式式的大平原,那么平整!那么辽阔!让你张大了眼睛看也看不到边。平原没有边,翻滚在平原上的麦浪也没有边。麦浪,像浩瀚的海洋,摇荡啊摇荡,摇荡着那些庄稼汉的欢笑,摇荡着那些青布包头的大姑娘们的希望,摇荡着那些像石头一样的孩子们傻傻的梦想。麦浪,在六月的阳光下,闪烁着无边无际的金黄。不,闪烁着的是遍地的黄金。

太阳可厉害着哪!它不许人们躺在床上做梦。太阳,漫天地撒下了毒花花的火,燃烧着大地,燃烧着夏天。而蝉儿们是太阳的号手,一大清早,当地面开始蒸腾起热雾,它们便大声地嘶喊:起来,属于土地的人,到田间去。去啊!去收获那满地的黄金,去收获你一年的辛勤。

庄稼汉成群的像一阵风似的出发。麦田活动了,那些牛一样的汉子,收割的镰刀比着快,飞扬的山歌比着响。太阳,把兴奋搽在他们的脸上,蝉声起劲地作着拉拉队。

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在太阳能把人烤焦的三伏天,看哪!那一树青条的老柳,垂挂着多少殷勤。赶着路的,做够了活儿的,来吧!到绿阴里来,到柳丝中来,到蝉声里来。这里有的是成缸的绿豆汤或大麦茶,别问是谁家的,你只管喝吧!喝着凉茶,听着蝉声。蝉声在枝头,蝉声在心头,撒给你满身的清爽。

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日正当中,老牛在树下嚼沫,老人在树下打盹,上半天忙累的人,用斗笠盖着脸,东倒一个,西歪一个,各自去寻梦。麦场上,曝晒着新收的小麦,黄澄澄的,每一个颗粒都散放着希望的光彩。心房中,存放着祖传的敦厚,傻乎乎的,每一张脸,都流露着自得的颜色。那一片恬静,一片安详!谁都知道:啄食着的小鸡知道,散步着的小猫知道,连呆模呆样在一旁喘着气的小花狗也知道。可是,谁也无法说得出来,谁也无法描画得出来,只有蝉,才会高踞枝头,吟着赞美的诗篇。

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当小麦收割之后,高粱便连天地扯起了“青纱帐”,青纱帐是孩子们的儿童乐园,他们的儿童乐园不要票,不要票却送给人大把大把的快乐。孩子们在青纱帐里追逐、打滚、采食甜甜的野甘蔗。热了,累了,跑向那古老的黄河,开始另一场战争,然后转移阵地,大伙儿呼啸着去进攻果林或瓜园,蹲在那种很原始的瓜棚下,随便地去享受瓜的甜美。一切都满足了,才班师回家。沿着高榆老柳的浓阴,一路追逐着蝉声;而蝉声,却又一路追逐着他们。

那一片蝉声,真美。 那一片蝉声是图画,那一片蝉声是音乐;画许多绿色的记忆,谱无数优美的灵魂。

那蝉声也是我们生活的课本

读着蝉的歌唱,吮着泥土的乳汁,快乐而又痛苦地成长起来的人们,都喜爱那一片泥土的芳香,懂得蝉声中那种潇洒、低回、激越的感情。

在黄河两岸,那些褪了色的城,那些灰黯黯的村落,那些泥土路,那些守信用的花朵……都像课本,都像蝉声,向我们述说同样的故事:生活,应该恬淡、勤恳和拙朴。而那无边的大平原,那浩浩荡荡的黄河,那飞扬着的黄沙,狂舞着的白雪,和突然而来突然而去的风暴,却又教给我们另一种榜样:人啊,应该活得爽快,死得坚强。那些把根扎在黄土地的人们,生与死,都有着绚丽的光彩,如这热切的蝉声。

1.第一段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七段的画线语句描写了夏日正午蝉的鸣叫,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蝉声也是我们生活的课本。”请分析这句话的含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不仅写了蝉声,还写了与蝉声相关的人事,请探究“蝉声”中蕴含了哪些丰富的意蕴。5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6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2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六、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25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7_________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朵花一片绿叶一个会心的微笑一缕柔情一点真心一句关切的问候一声同情的惋惜这些虽然微不足道但是足可以使我们如品香茗似饮甘醇。当我们身心俱疲时那双助我们走出困境的温暖的手当我们苦恼烦闷时那善解人意的倾听当我们内心充满阴霾时那天边一抹淡淡的余晖这些都会让我们感到心灵上的莫大慰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