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面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针jiū    jī       裂(cūn)         濯童山zhuó  

B.症结(zhēng 骨(kuān)     mēng      袖子(luō)     

C.迤     车(yūn       直(zhuàng       心病 (guān)   

D.菜(    zhā)       盥(guàn)洗         胡子(zuǒ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辨别     疏浚      侦察兵      掉以轻心     大材小用

B.诀窍     颤栗      影碟        得垄望蜀     未竟事业 

C.威慑     松弛      节骨眼      草菅人命     融汇贯通 

D.诓骗     抉择      家具         掎角之势    心恢意懒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有学者    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解释      况且       荣誉                B解释      何况       名誉

C.解读      何况       名誉                D解读      况且       荣誉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舟曲泥石流使大量的百姓毁家纾难,陷入悲痛之中。

B.一直被视为夺冠热门的韩磊不孚众望,在《我是歌手》总决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挺入最后一轮。

C.在校篮球友谊赛中,各班都组织了啦啦队,为各自的球队呐喊助威,敲边鼓

D.那个时候的她可真是鸡肠小肚,别人提一点意见,她都记恨在心里,现在长大了,心境开阔多了。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表示将制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保证乌克兰领土完整,但这到底只是虚张声势,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国际社会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B.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尽管如此,洋紫荆仍不失为南国一种极为出色的鲜花。 

②是因为年宵花市上,从来没有人摆卖这种花? 

③是因为在广州,它不过是极为寻常的街道树? 

④可是,洋紫荆——原名“羊蹄甲”的花,却常常被人忽略,这大概是因为它不是灌木盆栽,而是生长在乔木上的缘故? 

⑤站在花树下,但见一树繁花,宛如千万彩蝶云集,好像走进了梦幻的境界。

⑥人们常以赞美之笔,描绘南国的鲜花。

A⑥⑤④③②①       B⑥④②③①⑤       C⑤④②③①⑥       D⑤④①②③⑥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 

B.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

C.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杜甫)

D.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根据各种文体对语言的要求,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A.本店本着用户至上、薄利多销的原则诚信经营,欢迎各位顾客光临本店。

B.大家知道令尊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C.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和同学交流讨论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D.明天是我家乔迁之喜,请大家参加。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礼治”。《季氏将伐颛臾》记述孔子坚守大义,说明季氏不可伐颛臾的道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礼治”的主张。

B.《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作品,作者以一间破旧的书房为线索,写出了母亲、祖母和妻子三代人对自己的爱怜、期望和依恋。

C.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一生成就卓著,其中《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四大悲剧”。

D.《巴黎圣母院》这部长篇小说创作于雨果青年时期,以15世纪法国为背景,叙述了美丽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被陷害致死的故事。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某所,而母立于兹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却告了相思回避                             D.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与例句中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百忧感其心

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B.贾谊于长沙

C.客逾庖而                                 D.庠序之教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文言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B.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D.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则告诉不许

A.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而刘夙婴疾病                        D.其制稍异于前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下列各句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孙二人,相为命        更:更加

B.凡在故老,犹蒙          矜:怜悯

C.刘侥幸                    庶:或许     

D.臣微志                    听:允许

2.下列句中,划线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州司临门,急星火              ②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

B.①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②人死,曰:“非我也,岁也。”

C.①但刘日薄西山                  ②猥微贱,当侍东宫

D.①报养刘之日短也                  ②顷,持一象笏至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以“愿乞终养”“辞不赴命”为中心内容,以侍奉祖母的“孝”为主线,写得情真意切,委婉动人,不愧为古代散文的名篇。

B.本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C.前一段重在叙事中动以深情,这几段则重在陈情中晓之以大义。李密向晋武帝陈情在这之前很少做官,显示了他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

D.文章多用四字句和骈偶句,读起来一起呵成,有助于强化文章的抒情色彩,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充沛。

 

三、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特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作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作的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使传统展开为有生命的东西。

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

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

A.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

B.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

C.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

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

B.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

C.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

D.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段答题。

罗密欧 没有受过伤的才会讥笑别人身上的创痕。(朱丽叶自上方窗户中出现)轻声!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光?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赶走那妒忌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既然她这样妒忌着你,你不要忠于她吧;脱下她给你的这一身惨绿色的贞女的道服,它是只配给愚人穿的。那是我的意中人;啊!那是我的爱;唉,但愿她知道我在爱着她!她欲言又止,可是她的眼睛已经道出了她的心事。待我去回答她吧;不,我不要太鲁莽,她不是对我说话。天上两颗最灿烂的星,因为有事他去,请求她的眼睛替代它们在空中闪耀。要是她的眼睛变成了天上的星,天上的星变成了她的眼睛,那便怎样呢?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瞧!她用纤手托住了脸,那姿态是多么美妙!啊,但愿我是那一只手上的手套,好让我亲一亲她脸上的香泽!

1.试分析本段独白在表现上的层次?(3分)

2.在罗密欧的独白中,在称呼朱丽叶的人称上有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3.赏析文段画线句子。(3分)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

[双调]     水仙子•若川秋夕闻砧

乔吉

谁家练杵[注]动秋庭,那岸纱窗闪夜灯,异乡丝鬓明朝镜。

又多添几处星,露华零梧叶无声。金谷园中梦,玉门关外情,凉月三更。

[注]杵chǔ:捣衣的木棒。

1.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2.“露华零梧叶无声”这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曲简析。(4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小题)(4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2)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秋声赋》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陈情表》

(4)披绣闼,俯雕甍。                                                       。《滕王阁序》

(5)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长亭送别》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2)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4分)

材料一  教育部曾指出,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多家电视台的台标不合规范,如央视台标CCTV是英文缩写,不符合国家语言文字法规要求,需改为汉字。央视则表示该台标非常珍贵,不能更改。

材料二  面对教育部的批评,央视“不可能轻易更改”的回复,有人认为“太过霸气”,“央视敢于叫板的底气,无非还是来自其特殊的地位”。这部分人力挺教育部,认为教育部是为了传统文化而做努力,应该支持。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说的现象。(不超过10字)(2分)

2)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2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30分)

有人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或许,人生也是这样,需要一种积极主动、从内打破的力量。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题目自拟,写成议论文。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