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浙江桐乡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牛méng               大放jué词

B.jiàn    背jĭ       zhì      ān世事

C.婆suō    jiāo     zuò      有成效zhuō

D.yàn    脚bŏ      yán      兢兢业业jīn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恫吓  湮没  冬蜇  唯命是从      B.蒸气    赎罪  垂头耷脑

C.猖獗  嫉恨  诬蔑  销声匿迹      D.木碳  自诩  抽搐  义愤填膺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       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③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       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胜地  缩小  控制            B圣地  减少  控制

C圣地  缩小  抑制            D胜地  减少  抑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1世纪的大学,尤其是研究教育型大学将变得更加综合。学科领域的划分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和发展,但现代科学越来越显示出其交叉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要求综合素养。     大学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综合化,    需要理工的结合,      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结合,   需要艺术与科技和管理的结合。

A.因而    不仅    而且    甚至      B.虽然    但是    而且    或者

C.因而    虽然    但是    而且       D.虽然    并且    或者    甚至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做人须诚实守信言出必行,一是一二是二,一言九鼎,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受到朋友、同行的信任,才能使事业兴旺发达。

B.我们完全不必把某一种解读当作不刊之论,连牛顿运动定理都有其适用范围,更何况是语言文字的理解。

C.田锋回头看了一眼被自己甩在后面的其他选手,微微一笑,并依靠这种五十步笑百步的自豪,向终点线奋力冲刺。

D.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他的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虽然对外提出“共同体”的外交理念,但是针对不同的地区和对象,“共同体”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

B.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哈夫称,美国在香港“占中”运动中没有扮演任何角色,否认美国操控香港任何个人、团体或政党的指控。

C.北京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均讲实行计程值并按递远递减加价,地铁起步价分别为2元和3元,乘客均担分别为4344元。

D.严重的雾霾笼罩机场可能会致使大多数军机无法起降或无法有效执行军事任务,雾霾已经成为影响军事飞行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雷雨节选》巧妙地采用了“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手法,将“过去生活”与“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让过去的矛盾推动现在的矛盾,冲突尖锐激烈,深深吸引了读者。

B.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夏日景物的特征。

D.欧阳修的《秋声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是文章在立意上的创新。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对第三专题中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柳岸”三字不是一般的写景文字,离别之人一见此景,就会想起别时之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杨柳岸”三字写别后之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B.《蜀道难》前文引用了“ 五丁开山”和“六龙回日”这两个典故的作用是增加历史色彩并引人入胜。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运用反衬、夸张的表现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D.“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运用正面烘托的方法,渲染周围景物的悲凉气氛,使抒情主人公的离别之苦更加突出。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有距离才有过程,有过程才有思念。“        ”是因距离而叹的爱情的绝唱;“       ”是因距离而诵的友情的高歌;“        ”是因距离而生的亲情的低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屋瞻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千里之外》)

B.幽幽岁月浮生来回/屏风惹夕阳斜(《花恋蝶》

C.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笑傲江湖》)

D.春风修剪着长发/彩蝶送来了发卡《春姑娘的相思》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不符合对联要求的一项是   

A.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B.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C.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D.人影独立不随桥边流水去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孤眠枕上梦魂回到故乡来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所守或匪亲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青雀黄龙之轴                D数罟不入洿池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万事其形

A徐孺陈蕃之榻        B川泽纡其

C三江而五湖        D贾谊于长沙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且益坚              B弃甲曳兵而

C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D养生丧死无憾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未之有也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无乃尔是过与       D又闻子规啼夜月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9分)

                               零压力进化法则

最近,麦克西亚和杜克大学的毕业生利奥诺尔·弗莱明以果蝇为实验对象,对零压力进化法则进行了验证。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在饲养用于科学实验的果蝇。在实验室的环境中,果蝇过着舒适的生活,有稳定的食物供给和恒温的环境。与此同时,与之对应的野生种必须与饥饿、天敌、寒冷和高温做斗争。因此,自然选择效应在野生果蝇中是十分强烈的,以去除让果蝇无法应对众多挑战的突变。相比之下,在实验室受保护的环境中,自然选择效应往往是十分微弱的。

根据零压力进化法则,我们可以做出明确的预测: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实验室中的果蝇更少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从而保留了不利突变,因此相比野生型会有更大的复杂性。

弗莱明和麦克西亚使用了916个实验室的果蝇品系来验证这个法则。他们用许多不同的标准测定了每个种群的复杂性。最近,他们在《进化和发育》杂志中,报道了实验结果:实验室果蝇的确比野生果蝇具有更大的复杂性。有些种类有不规则的腿,有些果蝇的翅膀上有不同的颜色和图案,就连触须也有不同的形状。从自然选择中解放后,果蝇的复杂性明显增加,与零压力进化法则预测的一致。

尽管部分生物学家赞同零压力进化法则,史密森尼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首席古生物学家道格拉斯·欧文却认为,这个法则有一些严重错误。他强调:“其中一条基本假设是错误的。”根据零压力法则,在不存在自然选择的条件下,复杂性会增加。但这一法则正确的前提是,生物体真的能够超越自然选择的影响而生存。欧文强调,在现实条件下,即使这些果蝇被科学家们娇生惯养,自然选择仍然发挥着作用。对于果蝇这样的生物,如果它们生长发育良好,会有上百个基因相互作用,将一个细胞受精卵变成很多细胞,形成不同的器官,并这样发育下去。一些突变会影响这个过程,阻止果蝇长成能够繁殖的成体。

一个生命体可能在没有外部选择的条件下生存,也就是说,没有外部环境决定谁赢得或输掉进化的比赛,但这时,它仍然要受到发生在内部的选择作用。欧文认为,麦克西亚和弗莱明的新研究并没有为零压力进化法则提供证据,“因为他们只考虑了成体的变异”。尽管在成熟前就死于发育失调的突变体是科学家所关注的,但是麦克西亚和弗莱明却没有研究这些突变体。

(本文节选自《环球科学》20142月刊《进化可不遵循进化论?》)

1.下列选项不属于道格拉斯·欧文反对零压力进化法则的理由的一项是(    )(3分)

A.在娇生惯养的条件下,一些突变仍然会阻止果蝇长成能够繁殖的成体。

B.没有生物体真的能够超越自然选择的影响而生存,自然选择仍然发挥着作用。

C.一个生命体可能在没有外部选择的条件下生存,但它仍然要受到发生在内部的选择作用。

D.麦克西亚和弗莱明已经关注到但没有研究在成熟前就死于发育失调的突变体。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在饲养用于科学实验的果蝇,就是为了“零压力进化法则”的科学实验。

B.有些果蝇身上不规则的腿、不同颜色和图案的翅膀、不同形状的触须都说明果蝇的复杂性明显增加。

C.在实验室受保护的环境中,自然选择效应往往是十分微弱的,根据零压力进化法则,果蝇会进化得更复杂。

D.外部环境决定成体的进化,内部选择影响幼体的发育,两者共同作用,相辅相成。

3.请根据文章内容,为“零压力进化法则”下定义。(3分)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戏剧,完成后面的问

《雷雨》节选

节选一:

周朴园:(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鲁侍萍: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周朴园:(看她关好窗户了,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

节选二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汗涔涔地)哦。

鲁: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我姓鲁,老爷。

周:(喘了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你可以打听她的坟在哪儿么?

鲁: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惊愕)什么?

节选三:

周:(惊愕)梅花?

鲁: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我是从前伺侯过老爷的下人。

周: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不是我要来的。

周:谁指使你来的?

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你可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1.节选一中动作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2.节选二中对周朴园的这番话应如何理解?鲁侍萍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6分)

3.节选二中周朴园“惊愕”说明了他什么心态?(4分)

4.节选三中的③④⑤句包含了丰富的潜台词,请思考讨论一下这三句话的潜台词的含义,试分析这三句潜台词体现了周朴园怎样的思想观念?(6分)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壮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廖;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犹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1.下列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认真从事,注重

B.涂有饿莩而不知(揭发)

C.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余威)

D.念谁为之戕贼(摧残,伤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斧斤时入山林        肃杀而为心

B.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行为金

C.申之以孝悌        商声主西方

D.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丰草绿缛争茂

3.下列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 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描述了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

B.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统治者的虐政。

C.文段 “夫秋”以下的内容,将自然和人事联系起来,说明盛衰生死皆属常理,不足萦怀。

D.文段中第二段写人有“万忧”“万事”更容易衰老。“而况”以下内容又进一层说,虽忧思成疾,但人生充实,成就可喜,不必听到秋声而生悲哀之情、怨恨之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3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3分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一)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咸阳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咸阳,秦汉两代故都。许浑,晚唐诗人,故乡润州丹阳今属江苏

1.《登高》用一个“    ”字,奠定了全诗基调,《咸阳城西楼晚眺》用一个“    ”字,奠定了全诗基调。2分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都是千古名句,你喜欢哪一句?请从内容或形式方面作简要赏析。4分

 

五、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请适当调整下列短语的结构和语序,将其组合为一副对联。4

一炉香 都于无字句处 晓露花 求真仙道

何必向尘寰外 江月夜 寓大文章 书万卷

上联:                                                

下联:                                                

 

六、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②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