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骨髓(suí) 大嚷(rǎng) 潜移默化(qián) 屏息以待(bǐng) B.廿四(niàn) 瞥见(piē) 游目骋怀(chěng) 浅尝辄止(zhé) C.负疚(jiù) 厢庑(wǔ) 东船西舫(fǎng) 奄奄一息(yān) D.给予(jǐ) 挫折(cuō) 汹涌澎湃(pài) 长歌当哭(dàng)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萧瑟 凌历 囫囵吞枣 急不暇择 B.暴发 绿洲 偏坦扼腕 雕梁画栋 C.恶梦 弭谤 莫衷一是 没精打采 D.真谛 神智 责无旁贷 山清水秀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15年前,他在深圳揭竿而起,凭着自己超人的智慧和胆识,在商海如鱼得水,现在已经成了拥有超过两亿元资产的民营企业家。 B.居里夫妇在条件极其简陋的实验室里,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于1898年7月发现了钋这种比纯铀的放射性还要高出400倍的新元素。 C.至于说房地产行业不像其他领域存在腐败,那就更是五十步笑百步了,因为近些年房地产行业被揭露的腐败现象日趋增多,已有几个省市的高官因此落马。 D.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这种由假说发展成定律、原理的情况比比皆是。
|
|
| 4. 难度:中等 |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福布斯》最新公布的2014年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显示,中国亿万富豪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有152位净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闯入全球富豪排行榜。 B.经过大家一个多月来的艰苦奋战,这个产品终于新鲜出炉。不论从外观来看,还是从质量来衡量,它可以堪称世界一流水平。 C.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除了重视宣传教育外,还需依靠加强行人过马路的设施、科学设置红绿灯间隔时间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D.《爸爸去哪儿》的热播现象,引发了育儿专家们的讨论,纷纷指出了父亲带孩子的许多可取之处,比如爸爸懂得适度冒险,善于理性思维等。
|
|
| 5. 难度:中等 | |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有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精美、隽永的语言, 。 , 。 , , 。 诗的美应该是内在的美、本质的美 ② 或描绘动人的场景,或抒发美好的情感 ③但是诗的美却不是靠华丽词藻装饰起来的④而不应该是浮艳的美、矫饰的美 ⑤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⑥ 华丽词藻的组合不一定是诗 A.①⑤④②③⑥B.③⑥①⑤②④C.②⑤③④①⑥ D.②③⑥①⑤④
|
|
| 6. 难度:简单 | |
|
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夕夜,高家在祭祖、叩拜长辈。觉民、觉慧溜了出来,来到了姑妈家。在这里,他们意外地看到了梅表姐。 ( 巴金《家》) B.愚人节的第二天,格雷沃广场上搭起了临时刑台。昨天还是愚人王的加西莫多,今天却被判跪在绞台的轮盘上任人鞭笞。 (雨果《巴黎圣母院》) C.二女儿戴尔芬娜只惦记着参加舞会,对于父亲的病连一句问候之词都没有。 (巴尔扎克《高老头》) D.阿格妮丝和大卫一订婚,大卫立即给多拉写了一封长信告诉她,在自己心里, 多拉仿佛就是自己家庭中自然的成员。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
|
| 7.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的最南部,南临黑海,东扼亚速海,它仅在北部的狭长地带与乌克兰大陆相连,东部则与俄罗斯相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克里米亚半岛犹如一只 伸展开的巨型章鱼,将触角从东欧平原南端伸向黑海中央,战略地位十分突出,被称为“黑海门户”。“谁占领克里米亚,谁就能控制整个黑海”早已成为军事家们的共识。 因地理位置独特,所以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战略要地。自18世纪,俄罗斯在这里一直有海军常驻。克里米亚的南部城市塞瓦斯托波尔是俄黑海舰队的出海口。2010年,俄乌签署条约,同意俄罗斯舰队在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的军事驻扎延长至2042年,此前租用的截止日期是2017年。 克里米亚半岛地处欧亚交通的枢纽位置,地理条件非常适合港口码头建设,且也 拥有许多设施良好的港口,它曾是苏联对外经济贸易和交流的重要海上桥梁。拿中国与乌克兰合作建设的深水港来说,克里米亚深水港建成后将会缩短中国和欧洲之间贸易运输距离近6000公里,年吞吐量将达到1.5亿吨,直接缩短中国到北欧的运输距离近6000公里,将极大地促进中国与亚欧国家的商贸往来。从经济角度来,克里米亚这块战略宝地的发展优势也让其成为欧盟和俄罗斯想要争夺的对象。 正因战略位置重要,早在300多年前,极度渴望出海口的沙皇俄国就发动了克里米亚远征。17世纪,沙俄同土耳其进行了9次争夺克里米亚的战争。历经一个多世纪的争夺,在叶卡捷琳娜女皇时期,俄国终于击败土耳其帝国,将克里米亚纳入自己的版图。志得意满的叶卡捷琳娜曾骄傲地将克里米亚比作自己带给俄国的嫁妆。此后的两个多世纪里,沙俄军队和苏联红军为保卫克里米亚与欧洲列强又多次展开殊死之争。 然而,上世纪中期,为获得克里米亚付出高昂代价的俄罗斯却主动将这块宝地送给了自己的斯拉夫兄弟。1954年,为了庆祝“兄弟的乌克兰与俄罗斯结盟300周年”,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主导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决议,把属于俄罗斯版图的克里米亚半岛作为“恒久友谊的象征”赠给乌克兰,决议的理由是“鉴于克里米亚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经济和文化关系密切”。前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成为自治共和国,继续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 人口近260万的克里米亚有占61%的人系俄罗斯民族,大约160万人,他们多认为自己是俄罗斯人。另外有60万乌克兰人,此外还有一些鞑靼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居民。克里米亚共和国政府的业务工作开展主要还是使用俄语。 1.下列关于克里米亚对俄罗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克里米亚半岛战略地位十分突出,被称为“黑海门户”。“谁占领克里米亚,谁就能控制整个黑海。” B.克里米亚半岛地处交通枢纽位置,地理条件非常适合港口码头建设,拥有许多设施良好的港口,具有经济发展优势。 C.克里米亚俄罗斯族人大约160万人,占克里米亚人口的61%,他们大多对俄罗斯有较强的归属感。 D.克里米亚南部城市塞瓦斯托波尔是俄罗斯海军的重要出海口,俄罗斯黑海舰队常驻于此。 2.下列各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克里米亚半岛南临黑海,东部与俄罗斯相连接,从地图上看,犹如一只伸展开的巨型章鱼。 B.中国与乌克兰合作建设的克里米亚深水港建成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亚欧国家间的商贸往来。 C.前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从中独立出来成为自治共和国,后根据前苏联的决议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 D.俄乌双方在2010年签署的条约规定,俄罗斯舰队在塞瓦斯托波尔的军事驻扎截止期从2017年延长至2042年。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多年来,俄罗斯因为克里米亚,同土耳其帝国和欧洲列强进行了激烈斗争,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B. 克里米亚同乌克兰地域接近,经济上共同性,二者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密切程度超过俄罗斯。 C. 叶卡捷琳娜女皇时期,俄军击败土耳其,将克里米亚纳入俄国版图,因此她将克里米亚比作自己的嫁妆。 D. 1654年,乌克兰与俄罗斯结盟。300年后,克里米亚半岛被苏联作为“恒久友谊的象征”赠给乌克兰。
|
|
| 8.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汤文正公斌,抚吴莅任时,夫人公子皆布衣,行李萧然如寒士,日给惟菜韭。公一日阅簿,见某日市双鸡,愕问曰:“吾至此,未尝食鸡,谁市此者?”仆以公子对。公怒,立召公子责之曰:“汝谓苏州鸡贱于河南耶?汝思啖鸡,便可归去。恶有士不嚼菜根,而能作百事者哉?” 并笞其仆而遣之。又公抚吴时,有司报湖荡有莲芡,公驳还。吏固以例请,公曰:“例自人作,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惠。且莲芡或不岁熟,一报部,即为永额。欲去 之,得乎?”常熟某氏奴,讦告其主国初时得隆武伪札,迫主远遁,欲据其主母。公曰:“国家屡更大赦,此草昧事,何足问?而逆奴乃以讦其主乎?”焚其札,毙 奴于杖,中外快之。 汤文正抚苏,奏革淫祀,投上方五通神像于湖中,世多纪之。先是,上方山民,掘地得碑,其文曰:“肉山酒海,遇汤而败。”可知淫昏气焰,必待正人得位而始衰,亦早有定数也。 常州守祖进朝有惠政,落职,公奏留之。祖制衣靴欲奉公,久之不敢言,乃自著之。任潼关道副使时,朝邑雷子霖以理学显,文正治事之暇时造其庐,以志景幕。 文正赴岭北道任,雇一骡,载幞被出关去,及移疾受代,衣物了无所增。至京,贫益甚,赁居委巷,御寒只一羊裘。冬月入朝,卫士识与不识咸目之曰:“此羊裘者,即汤尚书矣。” 人谓公之廉直似海忠介,而去其烦苛,精敏似周文襄,而行以方正。若其学识纯粹,世惜其用之未尽者,又非二公之所得而比矣。公学宗孙夏峰先生,自言为方面时,居官行政,只遵宁陵吕叔简《从政录》,行之不尽。惜文集不全,今所刊《汤子遗书》数种,皆失本来面目。 以江南巡抚内迁大司空。其殁于京邸也,同官唁之,身卧板床,上衣敝蓝丝袄,下著褐色布裤。检其所遗,惟竹笥内俸银八两。昆山徐大司寇赙以二十金,乃能成殡。其清介若此,而生前犹有以伪学劾之者。使士大夫人人能如汤之洁己奉公,又何致天下事不可收拾哉? (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文正抚苏,奏革淫祀 淫:过度 B.文正治事之暇时造其庐 造:到……去 C.昆山徐大司寇赙以二十金 赙:送布帛财物助人办丧事 D. 夫人、公子皆布衣 布衣:平民百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莲芡或不岁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并笞其仆而遣之 则或咎其欲出者 C.必待正人得位而始衰 秦王还柱而走 D.以江南巡抚内迁大司空 敢以烦执事 3.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汤文正“清俭”和“爱民”的一组是 A.赁居委巷,御寒只一羊裘 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惠 B.行李萧然如寒士,日给惟菜韭 及移疾受代,衣物了无所增 C.焚其札,毙奴于杖 文正治事之暇时造其庐,以志景幕 D.上衣敝蓝丝袄,下著褐色布裤 祖制衣靴欲奉公,久之不敢言,乃自著之 4.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焚其札,毙奴于杖,中外快之。(4分) (2)卫士识与不识咸目之曰:“此羊裘者,即汤尚书矣。”(4分) (3)其殁于京邸也,同官唁之,身卧板床,上衣敝蓝丝袄,下著褐色布裤。(4分)
|
|
| 9.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秋思寄子由①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②。 【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为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诗人因秋而思,触景生情,有慰勉苏子由之意。②“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 1.第二句中“催”字用得十分传神,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2.在黄庭坚的诗中经常出现“岁寒三友”的形象,结合全诗,赏析本诗中“老松”的形象。(4分)
|
|
| 10. 难度:简单 | |
|
古诗文填空。(一空1分,共8分) (1)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荆轲刺秦王》) (2)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兰亭集序》) (3) ,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 。(《寡人之于国也》) (4)且夫天下非小弱也,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自若也。(《过秦论》)
|
|
| 11. 难度:中等 | |
|
请简述<<红楼梦>>中“晴雯之死”这一情节。(3分)
|
|
| 12.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共18分) 你的笑容永远灿烂 傅昌尧 ①老吴醒过来了! ②老吴在死亡的隧道里摸索了三天三夜,终于又回到生命的入口。老吴的苏醒让整座城市长长吁了一口气,鲜花和掌声将医院塞得满满的。老吴是个英雄,火海救人的英雄。 ③老吴很普通,普通得犹如街边的梧桐树,老吴绝对没想到自己今生还做一回英雄。那天,老吴下班本不该从那条街经过,很像是有个导演在故意安排,老吴突然心血来潮要给自己买一条绵绸做的灯笼裤,老吴每天在护城河公园锻炼身体,见人家穿着灯笼裤很精神,就想也来一条。 ④刚拐进那条卖服装和小商品的步行街,就见有人急赤白脸地往外跑,边跑边喊:“起火了!起火了!”老吴眼睛不太好,一抬头,这才看见不远的一个店铺里有火光,浓烟滚滚。老吴犹豫了一下,准备往后退,可被蜂拥而来的救火的以及看热闹的人流裹挟着,被挤到了起火现场,老吴明显感觉到阵阵热浪的舔舐。有人喊,太危险了,大家往后退,给救火车让道!老吴听到远处消防车的鸣叫声越来越近。就在大家纷纷向街对面退去时,老吴突然发现,那起火的店铺里好像有个人。老吴站住了,大叫,里面有人!可没人理会老吴,店铺里不知什么东西爆炸了,人们跑得更快了。 ⑤老吴的脚挪不动了,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想到,里面那个人是我看见的,我不能跑,跑了,就是见死不救。老吴在冲进火海的一瞬间,后悔今天不该来这里,更不该看见了别人没看见的那个人。 ⑥老吴抱着那个人从火海里冲出来,简直是个奇迹,当老吴浑身是火在地上打滚时,人们一时怔住了。是赶到的消防兵将老吴身上的火扑灭的。人们立即将老吴送到了医院。老吴的勇敢与奋不顾身,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又通过新闻媒体打动了更多的市民。人们手捧鲜花,络绎不绝地前往医院慰问。老吴受到的拥戴有些异乎寻常。 ⑦老吴的神志稍稍清醒一点以后,得知从市长到街边捡破烂的盲流都来看过他,心里便忐忐忑忑的。他竭力追忆着那天救人的情形。他问身边的人,救出来的是个什么人?人家告诉他,救出来的是个美丽的姑娘。老吴又问,那姑娘怎么样?人家告诉他,姑娘只受了点轻伤。老吴还问,那是谁家的姑娘?人家还告诉他,那姑娘就是普通人家的姑娘。老吴再问,人家就说,老吴你现在特别需要安心治疗,别消耗精力,因为还处在危险期。老吴便微弱地叹息了一声,心里一堵,又昏了过去。 ⑧老吴像多数严重烧伤的病人一样,病情反复无常,一些国内著名的专家也被请来为老吴诊治。专家们说,老吴的伤势太严重了,这样的伤势还能活着,简直不可思议,且随时都会……老吴只要一醒过来,就询问那个被救的姑娘,人们越来越难以应付老吴的询问。那天,老吴凑在前来采访的记者耳边问,那个姑娘为什么没来看我?记者怔住了,许久才说,她会来看你的。老吴说,骗人。昏厥。 ⑨后来,人们找来一个姑娘,对老吴说,这就是你救的姑娘,可老吴连眼睛也没眨一下。在场的人都愣住了。人们决定将真相告诉老吴,这样或许对治疗有好处,因为老吴反复询问那个姑娘,肯定是意识到什么,应该尊重老吴。但医生们却又说,风险同样很大。 ⑩告诉老吴真相的任务交给了老吴的老伴儿,她噙着泪花,轻轻捧起老吴的头,隔着纱布,说,老头子,人家虽然承认你是个英雄,可你知道吗?你闹了个大笑话,你那天救出来的是个塑料模特! ⑾老吴忽然微笑着,用异常清晰的声音说,其实我知道……说完,老吴就停止了呼吸。人们发现,尽管老吴的脸庞烧得面目全非,但那笑容却像浇铸般的硬朗、灿烂。 ⑿给老吴出殡的那天,万人空巷。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5分) 2.老吴临终前为什么微笑?标题“你的笑容永远灿烂”有什么内涵?(4分) 3.老吴为救一个塑料模特而牺牲了自己,但全城的人都认可他是英雄,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当中几乎不可能出现,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构思?请你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5分) 4.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和技法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4分) A.老吴在冲进火海的时候,后悔不该来,更不该看见那个“人”,这样的心理描写能够体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B.老吴苏醒后,虽然自己处于危险期,却仍然不忘他人的安危,一再追问“女孩”的情况,这主要表现了他的善良。 C.小说篇幅虽然短小,但构思严谨,比如所有人中只有老吴看见了那个“人”,就暗示了这有可能是个假人。 D.小说③~⑤段运用比喻、衬托、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为我们形象、生动地叙写出一个普通市民如何蜕变为英雄的过程。 E.人们之所以找来一个姑娘假扮是老吴救的那个“人”,主要是因为怕刺激老吴,导致病情恶化,这也说明人们是从心底认可老吴的义举,所以才会这样做。
|
|
| 13. 难度:中等 | |
|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赤壁赋》中有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读来凄婉动人。请发挥你的想象、联想力,按照下列要求将这歌词进行改写。 要求: (1)使用第一人称,侧重在描写中抒情。 (2)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4)不少于200字。
|
|
| 14.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写道: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这几句道破了交际处世的真谛。你对这“四尽”有何见解和体验?请选择这“四尽”中的一个写作。 【要求】(1)以其中“一尽”为标题。(2)写议论文或记叙文。(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