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山西省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

B.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无处寻觅,令人唏嘘不已。

C.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不名一钱的瓦片。

D.父亲最不放心的是家庭和谐问题,尽管他临终谆谆嘱咐,长子也承涕自任,但最后仍不免兄弟阋墙,家庭失和,落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结局。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刘量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梭罗的《瓦尔登湖》等中外散文佳作,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自然,又充满思辨色彩,耐人咀嚼。

B.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C.梵高在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视他,赞叹他,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已毫不相干了。

D.淘宝网要做的就是打造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势在必行,让这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共同发展,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分享电子商务带来的繁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面填入空格处的句子语意衔接最连贯的一项(    ) 

柏青认为,不同时期的文字书写变化均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及需求有关。                 。据历代考证,这种字体是下层刀笔吏、工匠、奴隶中逐步流行起来的变体写法,所以在当时被称为“隶书”。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由此脱离古文字阶段。

①但书写起来极为不便,   ②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

③且字形繁复,          ④故当时在民间出现了一种流行新字体,克服了其种种缺点,

⑤篆书虽然是较整齐的长方形,  ⑥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形式

A.⑤②③①⑥④

B.②③⑥⑤①④

C.⑤②①③④⑥

D.⑤⑥②③④①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论述文本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每题2分,共6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 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 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  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1.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

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2.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是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船待的佳话。

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

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

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8分)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植与诸侯并就国。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其年改封鄄城侯。三年,立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植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邑三千五百户。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

1.对下列句子有关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善属文       属:撰写,写作

B.汝倩人邪        倩:含笑的样子

C.公车令坐死      坐:因 ……而获罪

D.幸冀试用幸      冀:希望

2.下面各组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使各为赋                     ②故遂定为嗣 

B.①应声而对                     ②而植任性而行

C.①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     ②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

D.①以杨修颇有才策           ②于是以罪诛修

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曹植才华出众任性而为的一组是(    )(2分)

A.植援笔立成,可观                    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

B.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                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

C.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            植醉不能受命

D.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    醉酒悖慢,劫胁使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曹植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显现才华,而且性情随和,所驾的车马和自己平日的着装也不刻意追求华丽,受到父亲的宠爱。

B.曹植曾受到曹操的勉励,一方面因为有出众的才华,另一方面又得到丁仪、丁廙、杨修等人辅佐,好几次差一点被立为嗣。

C.曹植率性而为,举止旷达,不知道砥砺言行,他曾因醉酒而没有能接受曹操让他救曹仁的命令,曹植虽然后来后悔了,但是还是没有能够出征。

D.曹植受到冷落和排挤后,常常自怨怀瑾握瑜,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几经努力,终无所用,后来在郁郁寡欢中抱病而死,终年四十一岁。

5.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

1)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

2)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古代诗歌鉴赏及积累(14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7)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两首诗词都写到"枫叶",诗人借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3分)

2.请简要分析李煜《长相思》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名句名篇的背写(7分)

1.陈王昔时宴平乐,                    

2.岁暮阴阳催短景,                                      ,三峡星河影动摇。

3.吴丝蜀桐张高秋,                   

4.鸟雀呼晴,                  

5.忧劳可以兴国,                   ,自然之理也。

6.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6分)

院子里的杨绛先生

严欣久

初识钱钟书、杨绛先生是在1988年夏。那年,我刚调回北京,院子里的月季花开得正艳,婆婆吴瀚将每种颜色的月季剪下一根,扎了一把,要我送给钱钟书、杨绛夫妇。两位老人非常高兴,笑吟吟地把我迎进了屋。先生说:“你送我们礼物,我们也要送礼物给你。”说着取出一本《围城》,用毛笔写上“欣久同志览存 钟书奉”,杨绛先生送了我一本她的译作《小癞子》,是用圆珠笔签的字。我真是喜出望外,连声道了好几声谢谢。见两位老人如此平易近人,我提出有机会想写写他们。这时,先生显得有些严肃起来,郑重地说:“不要,我们是朋友,不要搞这套东西。”我这才知道,他们谢绝一切采访,以集中精力做该做的事。

《我们仨》出版后,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出于对杨先生的尊重,有几天先生家的电话快打爆了,使这位92岁的老人感到很疲惫。7月5日,她本要吃完晚饭,散步时顺便到我家,看望一下我婆婆,并取一张她要的报纸,可那晚,她没来。阿姨来取报纸时说,先生太累了,一天接了太多的电话,又忙着查出版社要的资料,就不出来了。我们都很理解,也并未在意,谁知第二天晚上,先生在阿姨的陪同下真的来看望她的老学友了。我们说她客气,她则说,说了的事一定要做到。两位老人手拉着手坐到了一起,我和婆婆称赞《我们仨》写得好,真挚、感人,特别是第二部分最艺术化,非常打动人心。先生连声说:“谢谢,谢谢你们欣赏这本书。”

《我们仨》面世前,我在报上看了部分摘登,其中写道1949年,钱杨夫妇应聘于清华,先生考虑到爱女钱瑗身体羸弱,需要恢复,决定让她休学,自己来教她初中的课程。我感到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先生是个文人,数理化也能教得了么?恰好那天看了文章,散步时遇见了先生,便问她,“您让钱瑗休学,自己给她当老师,您年轻的时候理科一定很好吧?”先生笑了,说:“我上学的时候,家里人老师都认为我是学理科的料呢,后来我选择了文科,老师们都感到很遗憾。”“那您为什么要从文呢?”“因为我喜欢文学,喜欢读书,而我父亲主张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先生的父亲杨荫杭是江南有名的才子,精通音韵学,并是一位著名的律师,思想民主、激进,家传的博学,培养出杨先生这样的才女。“只要我对什么书表示兴趣,我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我书桌上,假如我长期不读,那部书就不见了„„”

先生记忆力惊人,对北京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张勋复辟”、“五·四”运动都还有印象,尽管当时她还是个小孩子,由于她的父亲经常在家议论时政,在她幼小的心里也早早地萌发了民主与科学的种子。

先生很注意锻炼,只要天气好,她一定会出来走走。院子里的人说她能活120岁,她听了笑笑说:“活那么久太苦。”可见她对生死的豁达。

先生散步时,遇上人总是笑眯眯地打招呼。她对小孩子尤为喜爱,见了孩子会停下脚步,与他们玩玩,遇上院子里的绿化员工,她也会提个建议,指出哪些树的布局不够合理,相互遮挡阳光,枝叶枯萎了,应该梳理。

体力好的时候,杨先生有时也会走出院子,看休闲的老人放风筝,也要亲手放一放。 我还知道的一件事就是,杨先生在全力完成了钱先生的遗著遗稿出版善后之事,捐出毕生积蓄给清华,设立了“好读书”基金,以激励好读书的年轻人,使好读书的精神永远承传下去。这里,我想引用一段杨先生《回忆我的父亲》的文字,以彰显杨先生的读书精神。“父亲一次问我:‘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我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我说,‘一星期都白活了„„’”至今,她依然如此。

1.下面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钱钟书夫妇拒绝接受采访,是因为他们认为朋友之间应该以诚相待,搞这套东西太虚伪。

B.《我们仨》出版后,杨绛先生家的电话快被打爆了,一方面看出读者对杨先生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写出了读者对这本书的喜爱。

C.本文介绍杨绛先生的父亲,不仅丰富了传记的内容,更主要的是说明了杨先生成功的原因。

D.杨绛先生从小就具有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参加过北京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运动。

E.这篇传记的标题是院子里的杨绛先生,所记叙的传主事迹也是发生在院子里,标题在结构上有统帅全文的作用。

2.从文本看,杨绛先生身上体现出了哪些人格魅力?请概括分析。(3分)

3.这篇传记选材独特,作者没有介绍传主在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而是选取生活中的几件小事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4.谈谈杨绛先生所说的“一星期不读书就等于都白活了”对你的启示。(6分)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写作(40分)

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800字左右;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