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山西广灵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12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结果在西安揭晓,昆明、杭州、成都、宁波等十大城市脱颖而出,最终入选。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山环水绕、山高水低的秀美风光,令人陶醉,这里的确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D我只是做了一点儿事,能得到这么多的不虞之誉,这让我感到十分不好意思。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群众难改烧纸钱、放爆竹的习俗,导致每年清明节期间森林火灾经常性频发,这给森林防火、救活人员造成很大压力。

B.北京庆丰包子铺由于习近平主席一次偶然的光顾,一时间声名鹊起,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食客到来,老店迎来了新发展。

C.作为网络问政的新形式,政务微博不能仅仅做出姿态,更要俯下身子,贴近民生,关注群众的基本需求,才能推动政府工作的科学发展。

D.有公众质疑,张炜的《你在高原》获奖不但加重了茅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而且阻碍了公众进入纯文学领域。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有些便沾挂在平铺的碧草上

②天气是醉人的温暖,恰好是樱花落尽的时节

③几树梨花还点缀着嫩白的残瓣

④细沙的行人道上,满是狼藉的粉色花片

⑤这里正是一年好景的残春,到处有媚丽的光景,使人流连

⑥北面与西面小山上全罩着淡蓝色的衣帔,小燕子来回在林中穿、跳。

A.②⑤③①④⑥    B.⑤②④①③⑥    C.②④①③⑥⑤    D.⑤③⑥④①②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炮兽》节选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九三年》,这是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B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1982年以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受他影响,我国作家莫言于2012年以长篇小说《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作家获得次奖的第一人。

C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鲁迅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称他为“19世纪的俄国巨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宁娜》等。

D川端康成,日本作家,为“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在日本文学史上地位很高,甚至被誉为“小说之神”。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课文及作者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凭《桥边的老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品还有《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

B.《桥边的老人》关注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战争毁了他们的家园,使他们流离失所。对战争的谴责、对生命价值的珍视、对善良的人性的揭示是这部小说的主旨。

C.《墙上的斑点》作者是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伍尔芙。《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D.《桥边的老人》里的对话简单高效,蕴涵了所有该有的生动细节,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和心理。如老人提到故乡便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并微笑了起来的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爱他生活的家园啊。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面是某人写给一位慕名已久的诗刊编辑的一封信的正文。信中三处明显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5分)

寄上拙作《秋月》,望拜读。敝人素喜诗歌,学习之余,附庸风雅,凑成几句,微瑕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望您于工作之暇给与修改并不吝赐教。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请对下面一则公益广告进行评点。(5分)

双面胶,不丢面。(倡导节约用纸广告)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狂也。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咸丰初,广西盗起,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林翼敦劝之,乃出。叙守长沙功,由知县同知直隶州。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骆秉章至湖南,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务,倚之如左右手。

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筹西事,尤以节兵裕饷为本谋。始西征,虑各行省协助饷不时至,请一借贷外国。沈葆桢尼其议,诏曰:“宗棠以西事自任,国家何惜千万金。为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出塞凡二十月,而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老谋。既入觐,赐紫禁城骑马,使内侍二人扶掖上殿,授军机大臣,兼值译署。国家承平久,武备弛不振,而海外诸国争言富强,虽中国屡平大难,彼犹私议为脆弱也。及宗棠平帕夏,外国乃稍稍传说之。

    宗棠为人多智略,内行甚笃,刚峻自天性。穆宗尝戒其褊衷。始未出,与国籓、林翼交,气陵二人出其上。中兴诸将帅,大率国籓荐起,虽贵,皆尊事国籓。宗棠独抗行,不少屈,趣舍时合时不合。国籓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士论以此益附之。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籓之盛。

论曰:“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待将士以诚信相感。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徠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宗棠初出治军,胡林翼为书告湖南曰:“左公不顾家,请岁筹三百六十金以赡其私。”曾国籓见其居幕小,为别制二幕贻之,其廉俭若此。初国籓论事不洽,及闻其,乃曰:“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志益远矣。

(《清史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试礼部不                   第:科举考中

B.由知县同知直隶州             擢:提拔

C.宗棠锋凛凛向敌矣             颖:聪明

D.及闻其                       薨:去世

2.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左宗棠善于谋划的一项是( 

①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

②虑各行省协助饷不时至,请一借贷外国。

③新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

④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

⑤廉不言贫,勤不言劳。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3.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左宗棠很有才能,但中举后多次考进士都未成功;后因胡林翼游说巡抚湖南的张亮基,才得以走上仕途。

B.左宗棠刚开始西征时,担心各行省协助军饷不能按时到达,请求向外国做些借贷,沈葆桢反对这样做,不过皇上下诏同意他向外国借钱五百万。

C.当时朝廷各将帅,大多数是曾国藩举荐的,他们也都对他很尊敬。左宗棠是唯一与曾国藩抗衡的,一点也不退让,两人的志趣也完全不同。

D.左宗棠功勋卓著,品行也有过人之处,清廉勤政,爱护百姓,每攻克一座城池,都要将俘虏放回家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

(2) 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籓之盛。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帐夜

吴兆骞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家。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二十余年,此时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苹:草;笳:一种乐器。④北庭: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1.诗歌的颔联(第二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5分)

2.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炮兽》节选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2分)

这个疯狂的庞然大物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它重一万磅,却像小孩的皮球似的弹跳起来。它旋转着的时候会突然转一个直角。

……

它继续进行破坏船的工作。它已经撞了另外四门炮,在船壁上撞破了两道裂缝,幸喜裂缝都在水面以上,仅在狂风起时才可能有水从这里进来。它疯狂地冲撞船的骨架,这些结实的骨架还抵抗得住,因为那些弯曲的木材是特别坚固的。可是在这个庞然大物的攻击下,也听得见这些骨架发出咯咯的响声。这个庞然大物仿佛禀赋着闻所未闻的无所不在的力量,同时向四面八方撞击。把一颗铅弹放在瓶中摇动,也不会撞击得这么疯狂,这么迅速。四只车轮在死人身上碾过来碾过去,把他们切着,剁着,剐着,五具死尸切成二十段在炮舱里滚来滚去,那些人头仿佛在叫喊,像小溪似的血随着船身的颠簸在船板上弯弯曲曲地流着。船板被撞坏了几处,已经开始有裂口了。全船充满了可怕的闹声。

1.小说用了大量笔墨描写炮兽,请根据小说中的描写概括炮兽的特征,并说说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2.小说将一尊无生命的大炮写得活灵活现,极具破坏力。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他这种独特的想象力?(6分)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丹柯》节选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2分)

丹柯领着他们。大家和谐地跟着他走----他们相信他。这条路是很难走的!四周是一片黑暗,他们每一步都碰见泥沼张开它那龌龊的、贪吃的大口,把人吞下去,树木像一面牢固的墙拦住他们的路,树枝纠缠在一块儿;树根像蛇一样地朝四面八方伸出去。每一步路都要那些人花掉很多的汗和很多的血。他们走了很久……树林越来越密,气力越来越小!人们开始抱怨起丹柯来,说他年轻没有经验,不会把他们领到哪儿去的。可是他还在他们的前面走着,他快乐而安详。

……

他们站住了,又倦又气,在树林的胜利的喧响下面,在颤抖着的黑暗中间,开始审问起丹柯来。

他们说:你对我们只是个无足轻重的、有害的人!你领导我们,把我们弄得精疲力尽了,因此你就该死!”

你们说:领导我们吧!我才来领导!”丹柯挺起胸膛对他们大声说,“我有领导的勇气,所以我来领导你们!可是你们呢?你们做了什么对你们自己有益的事情呢?你们只是走,你们却不能保持你们的气力走更长的路!你们只是走,走,像一群绵羊一样!”

可是这些话反倒使他们更生气了。“你该死!你该死!”他们大声嚷着。

……

忽然他用手抓开了自己的胸膛,从那儿拿出他自己的心来,把他高高地举在头上。他的心燃烧的得跟太阳一样亮,而且比太阳更亮,整个树林完全静下去了,林子给这个伟大的人类爱的火把照得透亮;黑暗躲开它的光芒逃跑了,逃到林子的深处去,就在那儿。黑暗颤抖着跌进沼地的龌龊的大口里去了,人们全吓呆了,好像变成了石头一样。“我们走吧!”丹柯嚷着,高高地举起他那颗燃烧的心,给人们照亮道路,自己领头向前奔去。

……

骄傲的勇士丹柯望着横在自己面前的广大的草原,……他快乐地望着这自由的土地,骄傲地笑起来。随后他倒下来……死了。

充满了希望的快乐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死,也没有看到丹柯的勇敢的心还在他的尸首旁边燃烧。只有一个仔细的人注意到这个,有点害怕,那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那颗心裂散开来,成了许多火星,熄了……

在雷雨到来前,出现在草原上的蓝色火星就是这样来的!

1.节选部分反映了族人或丹柯怎样的性格,选取一个(类)人分析。(6分)

2.课文体现了怎样的主题?(主题具有多义、模糊的特点,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主题)。(6分)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后面题目。(11分)

归 途    金顺根

出站后,我直奔售票处,买好回部队的车票。真是春风得意,这次多亏在邮局工作的老同学“帮忙”,拍了封“母病危,速回”的电报,要不,谁知道猴年马月探一次亲呢!

刚离开售票口,那个一直守在边上的老人突然拉住我:“去宁波?”我点点头,忽然明白了什么,甩掉了他的手继续朝前走。

“探亲还是出差?”他紧追不舍。“回部队。”我爱理不理的。说实在的,经常出门在外,这种人见多了,我猜得出再搭上两句话,他就要说“到部队看儿子,钱被偷了。想借点路费,回去寄还”这一类话,可能还会挤出几滴眼泪,最后还可能拿出一个证件,但其真假只有天知道。猛然,他跑到前面拉住我:“解放军同志,想求你一件事儿……”一听这话,我差点儿笑出来,随手指了指不远处一个民警:“找他去吧!”

老人一怔,说:“不,我想请你回部队替我发个电报。”说着,递上一个信封和10元钱。我抽出信纸,上有一行短语:“妈,儿因部队需要不能回家并到医院服侍你老人家,请妈原谅!小强于宁波。”

我疑惑地抬起头,仔细打量老人:“你自己可以拍电报给你儿子,像这种情况,部队领导会考虑的。”

许久,老人才缓缓地说:“他妈患的是绝症,这几天一清醒过来就要儿子,而小强却在两个月前因公牺牲了,没办法,只好……”

啊!是这样,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手上的信变得异常沉重,仿佛捧着一颗跳动的心。

“我还要到医院去,这件事儿拜托了。”说罢,他双手为我扶正军帽,抚平衣折,转身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

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庄严地举起右手……

1.小说开篇交待请老同学拍假电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2.小说先写面对老人的请求“爱理不理”,后写“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庄严地举起了右手”,请结合文意,概括前后变化的原因。(4分)

3.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整体上运用先抑后扬和反衬的手法,体现了其构思的匠心独运。

B.老人的坚强与高尚,“我”的卑琐与渺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C.小说中,老人解释性的语言中,透露着悲伤,也透露着坚强。

D.老人为“我扶正军帽,抚平衣折”,是对“我”无声的批评。

 

六、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个失意的年轻人寻找成功的秘诀,哲人递给他一颗花生说:“用力捏捏它。”年轻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剩下了花生仁。哲人又让他用力搓搓,结果红红的皮也被搓掉了,只留下了白白的果实。哲人再让他用力捏捏,年轻人迷惑不解,但还是照做了。可是,他怎么也捏不碎这花生仁。哲人语重心长地说:“虽然屡受打击与磨难,失去了很多东西,但始终都要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这样才会有美梦成真的希望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