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山东省桓台 沂源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yì)     (chà)   口少言(nè)     易数里(pì)

B 觎(jì)     (yuán)       然无声(qiāo)  悬崖马(lè)

C(mǐ)     睨(pì)    冠盖相(zhǔ)    力能鼎(gāng)

D 伤(chuāng) 骑(biào)  喁喁私语yóng)   骏马名(zhuī)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阜盛   水蒸气   敛声屏气   走投无路   便宜行事 

B 嬉闹   录像机   沸反盈天   放诞无理   百无聊赖

C 榫头    亲和力   娇生贯养   少不更事   涵泳优游

D 寒暄   白内瘴   不经之谈   纨绔子弟   惴惴不安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借助于更远的航程和更长的续航时间,“全球鹰”成为一个更理想的高空________平台。

②曹操高陵的发现,________了古代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信的。

③宋丽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上市公司在回答投资者问题时,因为时间比较短,所以反馈的质量水平________。

A.侦察   验证   参差不齐       B.侦查   印证    良莠不齐

C.侦查   验证   良莠不齐       D.侦察   印证    参差不齐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那样的时代中,有的人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有人像瞿秋白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直面自己。

B.面对愈演愈烈的“山寨”行为,有人建言应从法律和行政上采取手段,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有人认为“山寨盗版”与“山寨文化”是两个不同的观念,不要鱼目混珠 

C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大学演讲时说,中哈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要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

D 张晓风的散文作品清新隽永,阅读时不宜一目十行,粗略浏览,而应品茗倚窗,含英咀华,慢慢玩味。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先后发布“袭击纽约”、“袭击华盛顿”的视频后,朝鲜22日发布新的宣传视频,显示“朝军大举进攻韩国,伞兵降落到韩国首尔与韩国士兵巷战,将15万美国公民劫持为人质”。

B.根据有关媒体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都超过20%,预计2014年一线城市的房价将会持续上涨。

C.近年,我国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D.钟嵘在对历代作家的艺术特点进行品评的同时,还对诗歌创作中的一些理论性问题,以及当时诗坛所存在的流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谈吟诵                                  

陈向春

吟诵是什么?或者,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吟诵是什么?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初次接触到吟诵的人们,新奇之后,往往会问:古人是这么“吟”的么?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调子么?事实上,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包括出自那些已经八九十岁、曾经接受过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调,都非古调。理由很简单,一是数千年语音变迁,所谓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二是古人吟诵皆口耳相授,声音实况没有记载。古调绝响,无从谈起。但是,语音变迁之中,仍有不变的因素。比如“入声”被认为是一种“原生态”,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地区的方言就有入声,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当地一些八九十岁老人还能以此为我们传递唐诗宋词微妙的声情韵味。

吟诵这个词,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两者兼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吟诵合称,表明至少有两种方式,即吟和诵。从有利于传承的角度说,概念或者叫法还是统一为好。台湾统一叫吟唱,大陆统一叫吟诵。吟诵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的。吟唱的“唱”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从吟读之中自然生发出的,且不受固定乐谱束缚的自由唱。或许,比较方便简单的分类有三:诵、吟、唱。这当中,“诵”为基础,“吟”是结果,“唱”是升华。一个现代人,要想得到古人那种自由吟诵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调;二是要随“调”随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并茂,韵味十足。

其实吟诵的根并不是一般说的古诗词文,而是传统蒙学经典。传统蒙学的本意在于“播种于心,求其日后自己发芽”,用“经典”打底,扎根在童心之内,故所读所诵必为精挑细选出的好书好文好诗。中华文明,日积月累,不断生发,产生了众多的人文经典。多且文字繁难的经典,须经过“中介”的智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个转化的结果,便是各种蒙学教材的诞生。于是,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化作朗朗上口的韵读文字,随着熟诵、吟诵渗入人心。

古人把作诗称之为“吟咏情性",诗在性情里,把诗从情性里吟咏出,即为诗。而诗的鉴赏,则是从相反方向进行,靠吟咏作出的诗,还须回到声音里体会。所以,“吟咏”的作用,不单是所谓“语言的艺术”问题,或艺术的审美问题,最根本的是它内涵着传统的“性情”。

【注】①蒙学,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

1.关于“吟诵”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内涵。

B.吟诵,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

C.大陆“吟诵”的叫法,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的。

D.台湾“吟唱”的“唱”,是从吟读中随意生发出的不受固定乐谱约束的自由唱。

2.对于吟诵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语音变迁中有不变的因素,我国一些方言中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

B.儿童吟诵精选出的好书好文好诗,播种“经典”以“求其日后自己发芽”。

C.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凭借蒙学教材化作韵读文字,通过吟诵渗人人心。

D.鉴赏诗歌要反向而行,通过吟咏(诵)在声音中体会其情感美和艺术美。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吟诵出原汁原味古调的原因之一是数千年的语音变迁使正宗古音已不存在。

B.吟诵比较简便的分类为诵、唱和吟,这三类可以分别看做基础、结果和升华。

C.今人学吟诵,一要吟出自己的调,二要想吟就吟,三要有声有情,韵味十足。

D.吟咏(诵)既是语言的艺术,又是审美的艺术,更是内涵着传统性情的艺术。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黄子厚诗序   [宋]朱熹

余年十五六时,与子厚相遇于屏山刘氏斋馆,俱事病先生。子厚少余一岁,读书为文,略相上下,犹或有时从余切磋,进其所不及。后三四年,余犹故也,而子厚一旦忽踊跃骤进,不可以寻尺计,出语落笔,辄惊坐人。余固叹其超然不可追逐,而流辈中亦鲜有能及之者。自尔二十余年,子厚之诗文日益工,琴书日益妙,而余日益昏惰,乃不能及常人,亦且自念其所旷阚,又有急于此者,遂绝意,一以顽鄙自安,固不暇复与子厚度长絜大于文字间矣。既而子厚一再徙家崇安、浦城,会聚希阔。然每得其诗文笔札,必为之把玩赏叹,移日不能去手。

 盖子厚之文学太史公,其诗学屈、宋、曹、刘而下及于韦应物,视柳子厚犹以为杂用今体,不好也。其隶古尤得魏、晋以前笔意,大抵气韵豪爽而趣味幽洁萧然,无一点世俗气。中年不得志于场屋,遂发愤谢去,杜门读书,清坐竟日,间辄曳杖行吟田野间,望山临水以自适。其于骚词能以楚声古韵为之节奏,抑扬高下、俯仰疾徐之间,凌厉顿挫,幽眇回郁,闻者为之感激慨叹,或至泣下。由是其诗日以高古,遂与世亢,至不复可以示人。或者得之,亦不其为何等语也。独余犹以旧习未忘之故,颇能识其用意深处,盖未尝不三复而深悲之,以为子厚岂真坐此以穷,然亦不意其遂穷以死也.

衰暮疾痛,余日几何,而交旧零落,无复可与语此者,方将访其遗稿,椟而藏之,以为后世必有能好之者。而一日三山许闳生来访,袖出子厚手书所为诗若干篇、别抄又若干篇以示余。其间盖又有余所未见者,然后益知子厚晚岁之诗,其变化开阖,恍惚微妙,又不止余昔日之所知也。为之执卷流涕,而其后如此。

子厚名铢,姓黄氏,世家建之瓯宁,中颖昌且再世,母孙读书能文,昆弟皆有异材,子厚所立卓然,尤足以自表见,顾乃不遏而厄穷以死,是可悲也!许生尝学诗于子厚,得其户牖,收拾遗文,其多乃至于此,拳拳缀缉。 师死而不忍倍之,是又可嘉也已。

    庆元己未七月壬子,云谷老人书。    (选自《晦庵集》)

注:隶古:以隶书写定古篆文。场屋:日时科举考试的地方,也称科场.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会聚希阔                        稍:稍微

B.亦不其为何等语也                 省:明白

C.而其后如此                      识:记下

D.中颖昌且再世                      徙:迁居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进其所不及      勇气闻于诸侯

B.不可以寻尺计    幸而男

C.遂绝意          (相如)持璧却立

D.子厚所立卓然    公子亲数存之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现黄子厚诗文所立卓然的一组是

①流辈中亦鲜有能及之者              

②大抵气韵豪爽而趣味幽洁萧然

③其于骚词能以楚声古韵为之节奏      

④日以高古,遂与世亢

⑤变化开阖,恍惚微妙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黄子厚在诗文创作上变现出众,作者觉得自己比不上他,因此不敢再与他争胜。

B.黄子厚中年科考不得志,就发愤读书写作。作者比别人更能理解他的诗文用意。

C.许生收集了黄子厚的很多遗稿。这些遗稿让作者对黄子厚晚年的成就更了解。

D.作者在文中表露出对黄子厚困厄而死的痛惜之情,也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汉语。(10分)

⑴方将访其遗稿,椟而藏之,以为后世必有能好之者。(5分)

⑵师死而不忍倍之,是又可嘉也已(5分)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完成下列题目。(8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

1.首联是如何写出“早寒”特点的?请简要分析。(4分)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4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6分)

(1)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有志矣,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不思其反。(《诗经·氓》)

(4)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5)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6)二十四桥仍在,                  。(姜夔《扬州慢》)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材料,简要概括我国智能手机存在安全隐患的三点原因,不超过25个字。(4分)

当前,我国超过90%的智能手机使用国外手机操作系统,虽然国内手机生产企业可以对系统进行“二次加工”,但其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而手机用户下载使用来路不明的软件或盗版软件,则又将会面临病毒感染、信息泄露等更多的风险。同时,在移动互联网安全领域,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对应用软件的安全审查机制,相关的法律条文还很少。因此,我国智能手机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不容小视。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语,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分)

人生是一个容器,可它的容量实在是非常有限。担忧和恐惧多了,无畏和勇气就少了;_____,_____ ;_____,_____。让一些不需要的东西随风而去吧,你就会秋波无痕,素心如玉。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面是一幅宣传节水的漫画,请对漫画的创意做出点评,并拟一则宣传节水的公益广告语。(4分)

满分5 manfen5.com

 

(1)点评:(2分)

(2)公益广告语:(2分)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慢慢老去的故乡    牧云

①人们常说,城里是农村人的梦想,农村是城里人的精神家园。可是,我的家乡就像我们的乡亲一样,年复一年地老去。

②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田野依旧平静,炊烟依旧袅绕。除了平坦的乡村道路延伸着一些希望,其他的都早已定格在记忆里。

③故乡位于倒水河畔,是著名的老区。那里远离都市,是一个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群山环绕的故乡被高速公路、铁路抛在一边,更不用说机场了。千百年来,人们或吃田地的出产,或靠一门手艺走村串户,或从事服务业,或在小型企业做手工活,养活着穷二代、穷三代。

④老家有百多户人家,胡同连通,鸡犬串户。老屋的一条巷子十二户屋连屋,脊连脊。当年,人们吃饭的时候聚在某一家门前,尝“百家菜”;哪家有红白喜事,大家纷纷自愿帮忙,那叫一个壮观。月儿升起了,竹床、藤椅、小凳搬到一块,劣质烟点燃了,一壶茶,几瓶水,天南海北地唠。小孩们则捉迷藏,从第一家一直藏到最后一家。月儿西斜,在大人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里,不知疲倦的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散了。

⑤如今,这条巷子只住着一个独身老人,今年七十多了。其余的都搬家做了城里人。有两间屋子因年久失修、雨水冲刷倒塌,其余的被铁锁封存。走在巷子中,满眼残破、衰败,连鸡犬猫都不见踪影。

⑥新房子很少,穷二代、三代们把从城里挣的钱还给了城市。

⑦村里少见青壮年,他们纷纷到城里打工去了,家里有大事才回来。女孩子开了眼界,宁可嫁给老头、多婚头、残疾人甚至做二奶,也要保留城里人的身份。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守着祖传的家业。晚辈给年迈多病的老父老母雇来保姆,给田地请来小工。一句话,不差钱,缺的是宝贵时间。农村的扶贫款项很多,合作医疗也很完备,但是老人缺的是在身边尽孝心的孩子。

⑧小学荒废了。断壁残垣,荒草藤蔓,紧锁的木门。也不知道没有玻璃的窗户里,除了藏着我儿时的回忆之外,还有什么宝贝物什。随着孩子自然和非自然的递减,农村学校大都被并到乡镇里了。孩子在家门前上学的时代就这样远去。

⑨村子旁有一个工厂,曾经机声隆隆。这里加工的半成品源源不断地送往武钢。能够到厂里做工是青年人的梦想。他们能够拿一份不错的薪水,每年还有几次去武汉的机会,的确让人眼馋。现在,这里已经办成了榨坊,虽然仍有机器声,但没有当年旺盛的人气。

⑩走近田野,澄澈依旧、碧绿依旧。虽然种植的面积与重点有些不同,但不外乎还是那些品种。欠缺和遗憾却太多了。水间鹭鸶呢?田埂上的王八、水蛇呢?塘梗上的桑葚、梧桐籽呢?望着绿得有些沉寂的田野,我怅然若失。

⑾乡间还有保留了数十年的行当,那就是货郎、赤脚医生(兽医)。自行车是主要的代步工具。只有在年关,摩托、各种小汽车才会多起来。

⑿在跟村支书的聊天中得知,虽然党的富民政策好,但青年人习惯了做城乡之间的候鸟,不愿意在老家生活。可喜的是,本村有一个叫二狗的青年,在外打工十多年,积累了千万身家,近来准备回乡投资创办绿色家园公司。他计划承包部分的山和坡,逐年改良山林品种,以山茶和意杨林为主。扩建山间公路,增挖鱼塘鱼池。并新建休闲餐厅、宾馆和体育娱乐场馆。二狗的计划提起了我的兴趣。也许,像这样的有志青年才是农村的希望,他们的投资能够给家乡注入活力,使古老的乡村焕发出无限生机。

                                    (选自《散文百家》2013年7月)

1.请简要分析第②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2.请举例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4分)

3.结合全文,作者说故乡在“年复一年地老去”的表现有哪些?(4分)

4.文中说“城里是农村人的梦想”“青年人习惯了做城乡之间的候鸟,不愿意在老家生活”。请对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6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冰心的《繁星》中有这样一首小诗——花儿低低的对看花人说:“少顾念我罢,我的朋友。让我自己安静着,开放着,你们的爱是我的烦扰。”阅读这首诗歌,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主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