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山东微山县第一中学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壳(qiǎ)    听(zhòng)   鼻涕(xǐng)   抛头面(lù)

B 卜(zhān)     扣(kē)      文件(jiá)      不事稼(sè)

C 漫( sǎn)     拒( zài)    不调(zhāo)     莺啼鸟(zhuàn)

D (zhòng)  揄(yé)    呱儿(lá)   牙咧嘴(zī)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拷贝    金刚钻     震古铄今     椎心泣血

B 纪年    天然气     回光返照     授受不亲

C 缅怀    撂挑子     暇瑜互见     奋笔急书

D 怄气    绵里针     见风使舵     分庭抗理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土豪”炫富虽属个人举动,但给社会带来的负能量却不可忽略一一极容易加剧人们的仇富心理,也助推了“拜金丰义”的蔓延。

B 4月15日上午,“国际奥比斯飞机眼科医院中国济南项目”学术交流活动起动仪式在济南国际机场举行。

C 《百年孤独》堪称世上奇书,艰涩婉转,高深莫测,初读感觉或许不知所云,深读才知寓意深邃,曲径通幽。

D 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四面楚歌,如若不想方设法挖掘其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十天试运营后,三联韬奋书店将于4月18日正式成为24小时不打烊的京城首家书店。

B 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和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工作人员12日在吉隆坡与马方举行联合工作会议,继续处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客机失联事件磋商协调。

C 国际法庭因认定日本在南极海的“调查捕鲸”实质为“商业捕鲸”,判定其违反了国际公约,于3月31日颁布判决书,下令禁止日本船只在南极海停止以任何名义捕鲸。

D 今年首次月全食出现在北京时间4 月15日下午,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都可看到月全食的全过程,但中国大部分地区无缘目睹。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香港中美聚焦网4月11刊登题为《习近平的反腐运动进入关键阶段》一文,作者为美国克莱尔蒙特麦克纳学院教授裴敏欣。

B 北京阅读季针对“没时间”这一现象,特设立“走进北京阅读季,马上读书吧”的宣传口号。借古人读书“三上”的典故(马上、枕上、厕上),提醒人们阅读不拖延、常读久受益。

C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今晚终于被端上电视荧屏的餐桌,“舌尖2”比第一季制作费高了30%,在内容上延续了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人与食物的关系”。

D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把画分为四格——即逸格、神格、妙格、能格,认为逸格为第一位,并声言:“画之逸格,最难其俦。”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2014年3月19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突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B 经典阅读可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

C 经典阅读就像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但一定是越早安装越好。

D 经典阅读作用于人的思维和情感模式,从而能让人们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

2.下列有关“信息时代对年轻人的影响”正确的一项是

A 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使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在逐渐消逝。

B 信息时代下,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在年轻人中间,使他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C 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所以这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而很可能是“脾气”。

D 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通过网络上的“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建立“三观”。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对于年轻人来讲,信息时代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因为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

B 热爱生活的人一定爱读《春晓》,他们会把一丝丝的伤感蒸腾为对生清与生命的深情感受。

C 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很多年轻人最终从网络中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

D 经典阅读中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任光禄竹溪记

明·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薪之。其为园,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为我记之。”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尔。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取材于明·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

注释:徼(jiào):边界。光禄:官名。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其所生之地                  穷:追究或千钱买一石

B.或而去焉                       芟:除去

C.吾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   意:意图

D.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味可好     臭:气味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吾江南人斩竹薪之      与嬴不助五国也

B.而不欲告人欤?        木直中绳,輮为轮

C.为我记之           不变者而观之

D.此其竹,必有自得焉    在庾之粟粒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对任光禄的人品进行肯定的一组是

尤挺挺不妄与人交

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

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

遍植以竹,不植他木

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4.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引用俗语,说明世上评价人、物的标准,是以远近多寡而论高下贵贱。作者用反诘语气,表达了他对世俗偏见的不满之情。

B.任光禄虽身处江南,却不以世俗贱竹而贱之,而在园中遍植以竹,并自号“竹溪主人”,是个不苟合流俗、志趣高雅的人物形象。

C.这篇小品文,详细描写竹溪景物,并借题发挥,通过人们对待竹子的不同态度的对比,针砭了世俗,赞扬了任光禄君孤高独立的人品。

D.本文名为记,却不受形式束缚,别具一格,有独特的思想见解,且能直抒胸臆,是体现作者自然而成的创作风格的富于本色的好作品。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3分)

(2)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4分)

(3)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3分)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邯郸道上

宋荦

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

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

2.简析“卢生”在诗中的作用。(4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则何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子曰:“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将下列语句的序号依次填入横线处,便上下文语意贯通。(4分)

                                   ,而只能是负面的心情污染了旅游。

①如果你在生活中已然失去了停下来哪怕十分钟

②去的景点多了,从从容容的思考就少了

③来享受生活之美的习惯

④这样的旅游并无助于减轻你生活中的焦虑

⑤那么你在旅游途中也照样难以停下脚步

⑥你走得快了,真真切切体验就少了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读下列文字,筛选信息,为“佛拉门戈”下定义,不超过60字。(4分)

佛拉门戈是一种源于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地区的艺术形式,其形成深受当地摩尔人和犹太人的影响,还吸收了大量吉普赛人的艺术元素。佛拉门戈是集歌、舞、吉他演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20世纪后期从最底层的民间歌舞逐步成为社会的主流艺术,与斗牛并称为西班牙二大国粹。

佛拉门戈是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句式对应、内容相关。(4分)

勾践卧薪尝胆,国家得以光复;                                    ;唐明皇沉迷声色,导致生灵涂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真是至理名言啊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马科瓦尔多逛超级市场

一到傍晚六点,整个城市就成了消费者的天下。灯火通明的玻璃窗里,五光十色的商品展现在消费者面前:一串串粉红色香肠挂在那里;摆成塔型的瓷盘顶到了天花板;一匹匹衣料抽出一角,拼凑组合,像孔雀开屏。消费大军涌进市场,望不到头的一字长蛇阵在所有的人行道上和门廊下蠕动,穿过玻璃大门,延伸到商店里,围在货架旁。人们的手臂你抬我放,我推你碰……

你看!那一团团五颜六色的绒团像陀螺似的在转,一页页花纸像长了翅膀在飞,花纸把人们买到的商品包成小包,小包外又有中包,中包外还有大包,每包又用那五颜六色的绳子捆起来,结上蝶式花结,那又是多么漂亮。大包、中包、小包、小小包,一齐涌到付款台前停了下来,一只只手指又在这一个个小包里搜寻,寻找零钱。

在这样一个傍晚,马科瓦多带着一家人出来散步。这散步只不过是看看别人花钱买东西。他们没有钱,但是“迟早总会有那么一点点落入我的钱包”看看别人花钱也不错,特别是在超级市场。

超级市场的货物是自拿自取的。门口停放着铁丝编的小货车,马科瓦多进去时推了一个这样的小车,他的妻子、四个小孩子也都各自推了一个。一家人一人推一辆小货车鱼贯而行,在那些摆得像山一样的食品架之间漫步。他们指指香肠,摸摸奶酪,念叨着它们的名字,像是在人群中辨认老朋友或者熟人的面孔。

“爸爸,我们可以拿这个吗?”孩子们几乎每分钟都提出这样的问题。

“不行,不能动,禁止抚摸。”马科瓦多回答说,他时刻都记着,转这一圈之后,最后等着他的将是算总帐的收款员。

“怎么那边那位太太拿了?”孩子们纠缠着不放,他们看到那些优雅的太太们在选购。

总之,如果你的车是空的,而别人的车是满的……突然,货架夹成的过道结束了,前边是一片没有一个人的空场,空场对面是付款台和出口。

这时,他发自内心的第一个想法是,推着他的像坦克一样的货车低头猛跑过去,在女店员还没有来得及按警铃之前推着他的这车货跑出超级市场。但是,就在这时,从临近的另一个过道口出现了一辆比他的车装得还要满的货车,推车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妻子多米娣拉。从另一边又出现了第三辆货车,菲利佩托正用尽他浑身的力气推着前进。从每个通道都走出马多的一个孩子,每个人都推着满载货物的车,他们发现,把他们的货品集中到一起,简直就是这个超级市场的所有货物的样品。

“爸爸,这回我们可富了吧?”米凯利诺问,“够我们吃一年了吧?”

“向后转!快!躲开付款台!”马科瓦多边喊边来了个向后转,推着他的货车藏到了货架间;他又赶紧后退了两步,像是躲开敌人的枪口。身后发出一阵轰响,他转过身,看见全家人个个推着自己的货车,组成一列小小的火车,紧跟着他奔跑过来。

“一算总账得要我们上百万!”

就在这时,喇叭广播说:“顾客请注意,再过一刻钟,市场将停止营业,请赶紧到付款台付款!”

现在是把车子的货物放还原处的时刻了:要么现在还,要么永不再还。

货架柜台前一片熙熙攘攘。马科瓦多、多米娣拉和他们的孩子们利用了这阵混乱,把货物放回货架,或者趁机塞进别人的货车。捕蝇纸放到了火腿架上,卷心菜放到了点心架上,真是牛头不对马嘴。

不用说,把这些连尝都不曾尝一口的东西放下,实在令人痛心,催人泪下。然而,在他们把一桶酱放回货架时,又拿起来一串香蕉,放下一把塑料扫帚,又拿起一只红烧鸡。就这样,他们的货车越卸反而越满满当当了。

一家人带着他们的战利品,沿着循环电梯,上上下下来回转,每一层都遇上女收款员把守出口,她们面前的计算机正对着他们,噼啪作响,像一挺挺机关枪。马科瓦多一家人转啊转啊,那情势越来越像是笼中的野兽……

突然,一个地方,墙上的花格纸被揭掉了,旁边放着铲子、木匠工具等。一家建筑公司正为扩大这个超级市场进行施工。看得出来,工人们下班了。马科瓦多推着他的货物从墙上的这个洞里钻了出去。

外边一片漆黑,他试探着向前走。一家人推着车紧紧跟在他身后。

原来他们走到一个施工脚手架上,有七层楼高。在他们脚下,城市展现出一片灯光。在他们的头顶,天空布满星斗,脚手架在他们那些危险地堆满货物的推车重压下摇摆起来。米凯利诺惊呼一声:“我怕!”

黑暗中,一个黑影移动过来。一张大嘴一边从钢铁的脖颈上伸过来,一边大张开来,原来是一个大吊车。吊车到了他们所在的高度停下,铲斗的下颚正好对着脚手架。马科瓦多把车一倾,把货物倒进了铁铲斗,一步跨了过去。多米娣拉也照样行事;孩子们也模仿他们的父母。

吊车的铲斗合上了,把从超级市场挑来的所有货物全吞了进去,吱嘎作响地沿着它的钢铁脖颈缩了回去;然后向远移去。

1.小说开头两个自然段大篇幅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小说主人公是怎样一个人?(4分)

3.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他又赶紧后退了两步,像是躲开敌人的枪口。

(2)要么现在还,要么永不再还。

4.请结合文本,从手法和内容两个角度谈谈你对小说结尾的解读。(6分)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英国人说,我们宁可失去整个印度,也不肯失去莎士比亚。

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莫言说:“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

这些话包含的哲理,耐人寻味。你有什么看法或感受请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