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鲁枢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俊(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摘自鲁枢元教授在台湾淡江大学的讲演,原文有删节) 1.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 B.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C.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 D.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2.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3分) A.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B.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 C.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D.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B.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
|
| 2.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新修滕王阁记 韩 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①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②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③,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注]①王勃作《滕王阁序》,王绪作《滕王阁赋》,王仲舒作《修滕王阁记》。后两作已失传。②言事:指上《论佛骨表》被贬斥揭阳。③大号:年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壮其文辞 壮:以……为壮,认为……壮美 B.以为当得躬诣大府 诣:拜访 C.傥得一至其处 傥:或许 D.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 槛:栏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 B.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 但以刘日薄西山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C.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 D.子其为我记之 置杯焉则胶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滕王阁是初唐时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官洪州都督时所建,危楼高耸,下临赣江,远览山川,俯瞰城府。后又曾改建,壮丽非凡,独为江南第一。韩愈在此正是以对滕王阁的赞美开始行文的。 B.因为有壮美之辞的“序、赋、记等”,作者自然“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却自己的烦忧。下面笔势一转,却是“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并未能如愿前去观赏。 C.末尾“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作者在叙事之外,又以不尽之言,寄寓了老之将至兴尽而归之意。 D. 全篇除用少数文字扼要记叙了滕王阁的修建过程外,几乎全是围绕登阁一事倾诉心向往之而不得偿愿之情,勾起读者去想象滕王阁的美。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5分) (2)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5分)
|
|
| 3.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7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唐】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1.诗歌描绘了友人别墅的哪些特点?(3分) 2.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
|
| 4. 难度:简单 |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 __ 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
|
| 5.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被 骗 【俄】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没有一辆出租车肯停下来,我都快冻僵了。我甚至想,要是有车快点儿把我送回家的话,我愿意付两倍的车钱。突然,有一辆空车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停在了我面前。我扑了过去,还没等我说要付钱,司机就从车里出来了。他打开车门后对我说:“请上车吧!您冻坏了吧?” “什么?”我没明白,身子甚至不自主地向后闪了一下。 “我说您快上车吧,”他微微一笑说,“我把暖风打开,要是不管用,我再给您一条毯子,您把腿裹上。” 我扫了一眼这辆车,顶灯、牌照都有,是出租车啊,“我去切尔塔诺沃,那可挺远的!”我犹犹豫豫地说。 “切尔塔诺沃就切尔塔诺沃!远就远呗!”司机又温柔地一笑,“乘客要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走吧。” 我忐忑不安地钻进了车里。 “如果您同意的话,我们抄近路吧。”司机说。 “不用,”我一直保持着警惕,“通常怎么走就怎么走吧。” “好,您别紧张,休息吧,”司机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咱们该怎么走就怎么走。” 我的腿渐渐暖和了过来。后视镜上方挂着的收音机里正在播放肖邦的乐曲,但我的心情一点也没轻松起来。“为什么他那么极力地劝我上他的车,现在还要走这条我不熟悉的路?”我把手提包紧紧地抱在胸前想,“我应该坐在后座上,那儿能安全点儿。我有老婆,还有一对双胞胎,大孩子也才上学!” 司机首先打破了沉默:“您喜欢肖邦的哪首曲子?” “什么?”我正胡思乱想,一时没反应过来,为了不让他发现我的窘态,我赶紧补了一句,“我都喜欢,您呢?” “我喜欢那首《寂静的夜》。”司机回答。 “他要把我怎么样啊?”我一听心里更害怕了,脑子迅速地转着,猜想着各种可能,“想跟我多要点儿小费,还是要干别的?”这时,司机又给我讲起了肖邦。讲到兴头上,他还说起了英语,过一会儿醒悟过来了,又改说俄语。 “他怎么知道这些?”我心里想,“一个开出租车的有那么多时间读这些东西吗?肯定没有!谁有时间呢?在哪儿读的?难道是……”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在监狱!那儿有的是时间!就是说他是逃犯!所以他才这么热情,就是让人别怀疑他。他肯定是把真正的司机打晕、捆上、藏起来了,然后自己开车出来打劫了,抢够了钱就逃到国外去。听说,这种事经常发生。肯定是!还学了英语。他肯定在监狱里待了不止十年。我认倒霉吧!钱都给他,只要他不杀我就行了!” “到了!”我正想得入神,司机突然笑着告诉我。 我看了看窗外,确实是到我家门口了,而计价器上显示的车费比以往少很多。“他是个惯犯!就要动手了!”想到这儿,我马上把身上所有的钱都小心翼翼地递了过去,然后就去开车门,想尽快逃出去。可车门怎么也打不开!而这时街上正好一个人也没有,就我们俩…… “先别开门,”司机温柔地说,“我还没……” “我身上没钱了!就剩下点儿香肠了!”我喊了一句,准备用手提包自卫。 “我还没给您找钱呢,”司机打断了我的话,把多余的钱递了过来,然后他下了车,绕到我这边,打开车门说,“谢谢您!您到家了。祝您晚安!如有不周之处,请您原谅!” 我惊愕地呆立在人行道上。我被骗了!可到底怎么被骗了呢?我不知道。我正发呆时,又有一个行人朝车跑了过来,急匆匆地问:“司机,到梅德韦多克去吗?” “您好!请上车吧!”司机走下车来,给他打开了车门。 那个人为难起来,不知如何是好,看了我一眼,但还是钻进了汽车。又有一个人“落网”了!但我的心情却随之轻松了起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身子甚至不自主地向后闪了一下”就坐上了出租车,表明“我”是一个缺乏警惕心的人,这样的人最容易上当。 B.司机给“我”讲肖邦时,讲到兴头上说起了英语,一会儿又改说俄语,表明司机是一个有学识和修养的人。 C.结尾写又一个人上了出租车,“我的心情却随之轻松了起来”,说明“我”终于为自己没被司机欺骗而暗自庆幸。 D.小说题为“被骗”,实际上并没有谁骗谁的问题,这个题目只是作者为吸引读者的注意而故弄玄虚罢了。 E.小说表现“我”的怀疑,运用了出色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我”紧张、恐惧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2.小说中的司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3.从全篇结构上看,这篇小说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我”坐上出租车后的一系列心理是多疑的性格使然,也有人认为这其中一定另有原因,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对此加以探究。(8分)
|
|
| 6.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祈祷(qí) 付梓(zǐ) 熟稔(rěn) 盛筵难再(yàn) B.雪霁(jì) 桅杆(wéi) 迤逦(yí) 数见不鲜(xiǎn) C.梵文(fàn) 潜在(qián) 坳堂(ào) 命途多舛(chuǎn) D.央浼(měi) 俨然(yǎn) 骨髓(suí) 叨陪鲤对(tāo)
|
|
| 7.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 A.璀灿 钓鱼竿 皇天厚土 黄粱美梦 B.泥棹 必须品 唉声叹气 变幻无穷 C.蓬篙 照相机 额手称庆 食不裹腹 D.车篷 金刚钻 涸辙之鲋 相辅相成
|
|
| 8.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B.史老师教学之余,勤练书法。现在,史老师的字潇洒飘逸,腾蛟起凤,每个人看到了后都赞不绝口。 C.国庆节的夜晚,空中各色礼花绽放,争奇斗艳;广场上欢歌笑语,歌舞升平,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D.他的旷世才情,让人倾慕;他的风花雪月,象征着整个唐朝的恣肆和风流;而他的人生沉浮,则见证了大唐的风雨飘摇和日薄西山。
|
|
| 9.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笄罩山,位于卢村和清溪交界处。它是离广德县城最近的一座海拔近500米左右的山峰。 B.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C.经查,中国铁建业务招待费支出总体上是符合规定的,但也确实存在发票开具不规范、报销程序不严格、会计科目使用不当。 D.小说要有好看的故事,要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否则,无论想要表达怎样重要的思想也很难吸引读者。
|
|
| 10. 难度:中等 | |
|
将下面一则消息压缩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2字)(4分) 最近,在安徽广德县邱村镇出了一桩新鲜事,全镇有九成农民在建造新房时,还建了专用的书房,添置了书柜、写字台等,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该镇农民深深懂得:医治贫穷先要医治愚昧,医治愚昧必须重视文化。过去,许多农民种庄稼、养鱼虾,吃尽了缺少文化、不懂科学的苦头。他们读不懂书报,掌握不了新技术和市场信息,无法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他们逐渐注重智力投资,决心把子女养成有文化、有道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代新人。
|
|
| 11.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上续写一段话,从不同方面阐述写好汉字的意义,并写一句建议性结语。要求:角度恰当,观点明确,语言得体,不超过60字。(4分) 书法是源于中国文字的一门艺术,它与京剧、武术、针灸并称为中国“四大国粹”。书法艺术本身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在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充当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作为一个中国人,写好汉字应当成为一种自觉。
|
|
| 12. 难度:中等 | |
|
下图是一则公益平面广告,根据要求答题。(5分)
1.请简要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3分) 2.请根据本则广告的立意和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2分)
|
|
| 13.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就像在跷跷板上行走,从低到高,每走一步,下一步都更困难。越往高处走时,便越难找到平衡点。当你知道越来越高时,其实你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于是你发现,你永远也无法站上眼中的高点……终于有一天,你认识到:找到平衡点时,就是最高点……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以“人生的平衡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