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浙江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18练习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然而上海交警部门没有这样做,他们动足脑筋,“螺丝壳里做道场”,把三大区域放在“一盘棋”上考虑,统筹安排。

B.由于盛传萨科齐婚期邻近,许多摄影记者守在巴黎各处市政厅,等候拍下总统结婚的第一手照片。

C.消费9000元就有90次抽奖机会,抽到微波炉的机率很高呢!他们两个喜滋滋地去抽奖了。

D.售书亭里书籍琳琅满目,一本本刊物争奇斗艳,其中有一本《都市精粹》,尤为夺人眼球。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急风骤雨般的鼓点响起,《红日》《给我感觉》《High歌》《姐妹》《站在高岗上》等劲歌鱼贯而出,撩拨起了全场第一个小高潮。

B.多年前,我国就提出要打破学历的限制任用人才,可是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还在赋予学历超越教育的价值,其作为评价人才的重要指标。

C.报道说,一些官员眼睛只盯着领导。领导要求得严了,自己就收敛一点;领导说得少了,就“放松”一下,成了“墙头草”。

D.报道写得活色生香,有细节,有心理活动,让外人窥见了官场生态一角;同时也让人担心:遏止公款吃喝,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对于刚刚去世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无论今人后世如何褒贬,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确实再造了英国,并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心。

B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们却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C.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严加整治,是在普及一种公共生活常识,那就是为一己之私谋取特殊便利是违法的或不道德的,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人人有责。

D.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世界目光随之聚焦。有观点认为,非洲大陆在未来20或30年中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游桃花记

[明]陈继儒

南城独当阳,城下多栽桃花。花得阳气及水色,太是华。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花间菜畦,绾结相错如绣。

花朝后一日,呼陈山人父子,暖酒提小,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东,有桃花蓊然。推户闯入,见一老翁,具鸡黍饷客。余辈冲筵前索酒,请移酒花下。老翁愕视,恭谨如命。余亦不通姓字,便从花板酒杯,老饕一番。复攀桃枝,坐花丛中,以藏钩输赢为上下,五六人从红雨中作活辘轳,又如孤猿狂鸟,探叶窥果,惟愁枝脆耳。日暮乃散。是日也,老翁以花朝为生辰,余于酒后作歌赠之,谓翁明日请坐卮脯为寿。

十四日,余与希周、直夫、叔意挈酒,甫出关路,途得伯灵、子犹,拉同往,又遇袁长史披鹤氅入城中,长史得我辈看花消息,遂相与返至桃花溪。至则田先生方握锄理草根,见余辈,便更衣冠出客。客方散踞石上,而安甫、宾之、箕仲父子俱挈酒佐之。董、徐、何三君从城上窥见,色动,复踉跄下城,又以酒及鲜笋、蛤蜊佐之。是时,不速而会者凡十八人,田先生之子归骈为十九。十一,酒七八壶觞。酒屈兴,花醉客醒,方苦瓶相耻,忽城头以长绠缒酒一樽送城下,客文卿、直卿兄弟是也。余辈大喜,赏为韵士。时人各为队,队各为戏。长史、伯灵角智局上。纷纷诸子,饱毒空拳,主人发短耳长,龙钟言笑。时酒沥尚余,从花篱外要路客,不问生熟妍丑,以一杯酒浇入口中,以一枝桃花簪入发角:人人得大欢喜吉祥而去。日暮鸟倦,余亦言,皆以月影中抱持,而顾视纱巾缥袖,大都酒花、花瓣而已。

昔陶征君以避秦数语输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作津梁传之好事者。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赏花护花者,舍吾党后,能复几人?几人摧折如怒风甚雨,至使一片赤霞,阑珊狼藉?则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谓功罪半之矣

[注] ①花板酒杯:即梨花杯,以形似花瓣而得名。②藏钩:古代的一种博戏。《艺经》:“义阳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分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交(较)胜负。”钩,为博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便更衣冠出客    肃:迎接

B.酒屈兴  信:舒展,伸张

C.余亦言  旋:回家

D.赏花护花者  第:次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花朝后一日

八千岁为春

B.

请以赵王城秦王寿

C.文卿、直卿兄弟是也

与斗卮酒

D.从花篱外要路客

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花朝后一日,作者偕同五位友人,闯入一位陌生老人家中,见到他已准备了饭菜,便入内大吃一顿,老人虽愕然,仍热情款待,作者等人大快朵颐、嬉戏玩闹,极为尽兴,最后作歌送给老人,权当寿礼。

B.十四日,作者与十八位友人一起在田先生家中欢聚,席间,众好友畅饮美酒、饕餮美食、黑白纵横。酒酣耳热之际,还开起了路人的玩笑,度过了异常愉快的一天。

C本文记叙作者城郊赏桃花之“乐”,寄寓爱花、赏花、护花不易之意。结尾把花与人、花与社会联系起来,笔墨虽然依旧轻灵,但心情已经沉重。

D.陈继儒的作品多直抒胸臆,表达任心自适的感情,这篇《游桃花记》更是贯彻了他“文以自娱”的主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