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学年江西省高三三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gān)wēn)火guǐ)丑归根结(dì)

Byùn)车hāo(kuāng)yǐ)重贤才

Cjiá)带xiān。)艄(shāo)公chù)目惊心

Dqiào)鱼shà锣鼓喧tián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蠕动诟病天然气逸兴湍飞  

B.换挡融资长春藤振聋发聩

C.污蔑褴褛雷阵雨绿草如茵

D.疲备提名有内涵左右逢源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雾霾之袭与雾霾之滥,挡住了行人的视线,也拦住了多少国人的梦,看到那迷雾中的人群和车辆,不少人戴盆望天,期盼早日实现天更蓝之梦。

B.实干兴邦,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的治国结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临渊羡鱼、夸夸其谈的工作作风必须改变。

C.江西三清山素有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的美誉,所到之处,但见奇峰林立,深谷清幽,果然名正言顺

D.小米手机凭借互联网销售模式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销售业绩,一时成为国产手机的众矢之的,华为、中兴等手机厂家也纷纷效仿这一模式。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国务院近日召开的廉政工作会议上,李总理强调,要始终保持对腐败分子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官员腐败行为。

B.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整合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对举报人的奖励和保护措施,减轻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和举证难度。

C.为让市民更多地呼吸到新鲜空气,各省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限行机动车、管控扬尘、禁止露天烧烤等强制性措施,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D.据调查,有高达78%的用户在阿里腾讯要开银行,你会不会去存钱的问题上给予了明确的答案,这表明试点民营银行有着广泛的认可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乐与悲是人类共有的情。                                    ,生动、活泼、具体,容易产生直接行为,支配实际生活。

①抽象的理智的看法对于实际行为比较不容易发生直接迅速的影响。

②无论悲观或乐观皆可叫做情绪观

③乐观与悲观就是以乐同悲的情绪相伴随相辅助去观察人生和世界,

④而包有情感作用的看法或见解,为情绪所渲染,

⑤所以又包含有情绪的成分。

⑥与纯理智的抽象的科学的看法不同。

A.②⑤③①④⑥B.②③⑤①④⑥C.③⑤②⑥①④D.③②⑤⑥①④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千年古井呼风唤雨之谜

在风光旖旎的川西蒙顶山上,一口千年古井常年被石板盖着,很少用于饮水止渴。因为传说,井盖“板揭即雨,板盖雨停”,神奇无比。据当地人讲,有一年初夏天旱,数十天滴雨未下,人们无法下田耕种。于是,一部分村民上山求雨,另一部分人把牛牵到田地等下雨。求雨的村民把井盖揭开大喊三声后,天上很快下起了大雨,人们在大雨中耕种,田里的活一点儿都没耽搁。

除了当地人外,一些见证过“板揭即雨,板盖雨停”的游人也对此感到惊奇,迷惑不解。有外地游客到四川旅游,在得知蒙顶山上有口神奇雨井后,便想去见识一下。他们走到井前,轻轻搬开20多千克重的石刻井盖,眼前立时露出了一个直径为03的圆形井口,俯视井内,可见井底储存的清澈泉水。井水不多,只有全部容积的1/3左右。揭开井盖后,站在井口等待了约五六分钟,想象中的雨点并没有从空中落下。

就在游客准备下山时,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山顶上空突然乌云密布,冷风骤起。此时离掀开井盖约20分钟,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大约过了10多分钟,云开雾散,露出晴朗湛蓝的天空。

当地民间有一个神话传说:上古时孽龙撞破天宇,四处兴风作雨,人类始祖女娲炼五彩石补天,并捉孽龙囚于蒙顶山井中,上盖大石以镇之,后历千秋万代,孽龙虽困于井中而不得出,但若有人揭开井盖,孽龙必张开龙嘴,呼风唤雨,企图乘大雨飞出井外,继续为恶人间,故千百年来,“雨井”一直被石板所盖,无人敢揭而不盖。

一些专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井周围一带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十分充足,经常处于饱和状态,人揭井盖时所发出的那一声巨响,引起了空气的震荡,使空气中的饱和水汽分子相互碰撞,迅速造成连锁反应,并很快聚集成雨滴下落。专家同时指出,古井附近的人若高声叫喊,有时也会出现类似打开井盖呼风唤雨的效果。这种现象在四川的甘孜、阿坝等高原湖泊中也较为常见。但这种说法无法解释古井有时揭盖会下雨,有时揭盖却不会下雨的现象。

对古井揭盖后能下雨的现象,还有专家给出了另一种解释:井一般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一方面是打开井盖时产生了声音,震动了空气中丰富的水汽;另一方面,夏天时古井内的气温比井外略低,一旦打开井盖,就会形成对流,湿度很高的冷暖空气相互汇合,从而对下雨助了一臂之力。但这种说法也不能解开人们心中的疑团,因为井口面积太小,不可能影响到整座山的气候变化。

据气象专家介绍,蒙顶山海拔1440,山顶常年云遮雾绕,湿度极大,降水日数多,自古便有“雅州天漏,中心蒙顶”之说,年降雨量高达2200多毫米,比“雨城”雅安的1800毫米还多400多毫米。专家分析,这么多的降水量导致山顶一带几乎日日雨水不歇。因此,人们揭开井盖时,碰巧遇到山顶下雨的情形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为何蒙顶山山顶多雨,而半山腰乃至山下的名山县城却降雨较少呢?专家表示,这并非是古井所致,而是蒙顶山所处的特殊地形造成的。蒙顶山处于气流迎风坡,空气沿山坡爬升时,到山顶一带由于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便凝结成雨降落下来。因此,除了蒙顶山的山顶降雨较多外,山下一带的降雨相对都较少。

(节选自《百科知识·千年古井之谜》2013年第23期,有删动)

1.下列有关蒙顶山神奇雨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川西蒙顶山上有一口千年古井,神奇无比,只要求雨的村民把井盖揭开大喊三声,天上很快就会下起大雨。

B.外地游客揭开井盖后,虽然没有马上下雨,但准备下山时,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这也令人惊奇。

C.千百年来,雨井一直被石板所盖,无人敢揭而不盖,是因为神话中说揭开井盖,孽龙会飞出井外,为恶人间。

D.人揭井盖时所发出的那一声巨响,使空气中的饱和水汽分子相互碰撞,很快聚集成雨滴下落。这其实也无法解释古井的神奇之谜。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说川西蒙顶山上一口千年古井,因为井盖板揭即雨,板盖雨停,神奇无比。所以这口古井常年被石板盖着,很少用于饮水止渴。

B.专家指出,古井附近的人若高声叫喊,有时也会出现类似打开井盖呼风唤雨的效果。但这种说法无法解释古井有时揭盖却不会下雨的现象。

C.夏天,井内气温比井外低得多,一旦打开井盖,就会形成对流,湿度很高的冷暖空气相互汇合,从而引发降雨。但这只是个别专家的观点。

D.气象专家认为,揭盖下雨其实是一种巧合,因为蒙顶山自古就有雅州天漏,中心蒙顶之说,雨量充沛,所以,人们揭盖时,碰巧下雨也就不足为奇了。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外地游客来川旅游,他们揭开20多千克重的石刻井盖后马上就把井盖盖好,结果想象中的雨点才没有从空中落下。

B.蒙顶山自古便有雅州天漏,中心蒙顶之说,年降雨量比几乎日日雨水不歇的雨城雅安的1800毫米还多400多毫米。

C.古井位于蒙顶山接近山顶处的一块凹地上,湿度大,因此,除了蒙顶山的山顶降雨较多外,山下一带的降雨相对都较少。

D.专家表示,蒙顶山山顶多雨,而半山腰乃至山下的名山县城却降雨较少,这是蒙顶山所处的特殊地形造成的,而并非是古井所致。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9分,每小题3)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时,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乃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嘻!此可以观矣。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其始之试有司也,是望而往,蹲而视焉者也,其数试而不遇也,是久未得鱼者也;其幸而获于学官、乡举也,是得鱼之小者也;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是得鱼之大,吾方数数钓而又未能有之者也。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

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不足可欲故也。吾将唯鱼求,而无他钓焉,可哉!

(清吴敏树《说钓》)

注:①天官:吏部列六部之首,后世因以天官为吏部的通称。吏部掌全国官吏之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其动而掣:拉

B.其始之试有司也就:到,前往

C.其得鱼与午前比:比较

D食后出门蚤: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疾理钓丝,持篮②拔剑撞破之

B.①吾将唯鱼②蚓无爪牙

C.①收竿持鱼以归。 ②至东城,有二十八骑

D.①而无他钓焉,可哉 皆出于此乎?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

B.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

C.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

D.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4分)

②乃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4分)

③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4分)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这里指诗人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简要赏析颔联的艺术特色。(4分)

2.这首诗饱含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古诗文填空。(8

1          ,或植杖而耘耔。           ,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贾谊《过秦论》)

3)桂棹兮兰桨,                       ,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前赤壁赋》)

4)子曰:无欲速,            ,欲速则不达;                (《论语子路》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相关名著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觉慧为了试探鸣凤,并报复她的冷淡,便说要告诉太太,早点把她嫁出去。鸣凤听后很伤心。觉慧见状,既得意又有点后悔。(《家》)

B.刘姥姥第二次到荣国府时,因喝了些酒,迷迷糊糊闯到了怡红院,在宝玉的床上睡了一觉,袭人发现后赶紧偷偷地把她带出来,并交代刘姥姥不要声张。(《红楼梦》)

C.刘琮献了荆州后不久被曹操所杀。刘备不忍舍弃百姓独行,因此行动迟缓,很快被曹操的铁骑追上。在混战中,甘夫人身负重伤,为救小主人阿斗,她投井而死。(《三国演义》)

D.爱斯梅拉达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取出水葫芦喂卡西莫多喝水,使他冰冷的心第一次感到人世间的温暖,干枯的眼睛里第一次流出了泪水。(《巴黎圣母院》)

 

七、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个故事。(3)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学而优则仕的领导张向喜画。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空去画廊品画。张向常去的画廊不大,却有仙则名,常有真迹品鉴。

一日,画廊老板约张向到画廊品鉴白石老人的《荷花蜻蜓图》。白石老人出身贫寒,傲骨铮铮,一生传奇,诗、书、画、印皆精,是张向最为敬仰的大师。

挂在画廊正中的《荷花蜻蜓图》为纸本设色,纵39厘米,横35厘米。画中,一荷横逸,蜻蜓追舞。荷,红花墨梗,寥寥数笔,生动逼真。最令人赞叹的是那追荷而来的蜻蜓,翅膀极其透明,纹理及爪清晰精致。蜻蜓在飞舞,折翅能见动,振翅如临风。画的左端,“九十三岁白石”题款让人如晤大师……

凝视画作,张向如痴如醉。“这是一藏友暂寄在此的画作,请张向慢慢品鉴。”画廊老板乖巧,取下《荷花蜻蜓图》,平铺在案几上。

“真迹否?”张向品赏半天,不得要领。

“本人眼拙,实在辨不出真伪。据藏友讲,此画请教过一些专家,有说真,有说假,莫衷一是。”老板狡黠地望着张向,“领导您是方家,请品鉴!”

“且不论真伪,此画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张向和老板熟稔,不藏着掖着,坐下喝茶,侃侃而谈。

“真迹赝品,价格天壤之别。”老板给张向续茶。画廊里茶香四溢。

又一日。画廊老板告知张向,一鉴赏大师路经,藏友想请大师鉴别《荷花蜻蜓图》,以求真伪。藏友和老板邀张向一同品鉴。

品赏过《荷花蜻蜓图》,爱画的张向念念不忘此画,遂爽快应约。

画廊里,藏友把《荷花蜻蜓图》缓缓平铺在案几上,恭恭敬敬请大师品鉴。

大师拿起放大镜,仔仔细细观察。

半个小时后,大师放下放大镜,久久不语。

“大师,但说无妨。”藏友很年轻,尽管内心在翻江倒海,表面上却纹丝不动。

张向惊叹年轻藏友的沉稳。

“那老朽就直说了。现如今,市面上流通的白石老人的真迹不过几千张,而赝品却不下十万!”大师把放大镜靠近画上的蜻蜓,“白石老人画蜻蜓的翅膀,必是先勾出两个翅膀的主筋,用的笔法是有来有去,画的主筋瘦硬秀挺,有如铁骨钢筋。此画的蜻蜓翅膀,尽管透明精致,却未见筋骨。这是其一。”

藏友脸由红转青,由青转白。

“其二,白石老人从87岁开始,为防造假,有意在落款上设陷阱,那就是把‘石’字下边的‘口’写成圆圈。此画是白石老人九十三岁所作,落款‘石’字下边的‘口’却为方形。”

藏友额头上渗出了密密的汗珠。

“综上所述,老朽认为,此画应为高仿赝品。”大师一锤定音。

众皆无语,屏声静气。

“感谢大师教诲!学生学浅眼拙,权当交了回学费。”藏友回过神后,迅速拿起《荷花蜻蜓图》,准备撕毁,“去伪存真,免得祸害别人!”

“撕了可惜!”第一眼见藏友,张向就觉得气度不凡。现在见他如此有气量,甚是欣赏,“刚才大师讲了,此画非真迹,却也是高仿赝品,不如转卖与我,如何?”

“既是赝品,不值一文,收藏它干嘛?”画廊老板一脸的惊讶。

“假作真时真亦假。能画出如此逼真的画,此人也不俗。”张向很懂画,更懂理,“张大千仿石涛、八大,鬼手海霞仿张大千,都是几可乱真,虽是赝品,艺术价值也颇高。”

“既蒙张向厚爱,愿相送!”藏友顺势把画呈给张向。

“送不敢承受,愿按市场价购买。”张向的前任就是栽倒在腐败上。前车之鉴,张向小心翼翼,举凡给他送钱送物,不仅被拒之门外,还遭其严斥。故素有清廉美誉,又怎么会收受藏友的画?赝品也不例外。

“若论市场价,此赝品不值500元。”大师一言九鼎。

最终,张向以500元购得《荷花蜻蜓图》。

此后,张向与藏友成了朋友,经常相邀品画。

当然了,藏友在张向的呵护下,全方位发展,几年间竟成了本城的风云人物。

“很多人知道,白石老人从87岁开始,为防造假,有意在落款上设陷阱,把‘石’字下边的‘口’写成圆圈……”成为风云人物的藏友还是喜欢收藏字画。一日,在鉴别白石老人书画时,藏友说,“很多人却不知道,白石老人的这一小动作后来被造假者发现。无奈,白石老人92岁后又把‘口’字恢复成方形……”

那日回家品画,张向对着《荷花蜻蜓图》的落款“九十三岁白石”,嘴角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

(选自《南方日报》)2013721,有删动)

1.张向、藏友各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2分)

2.《荷花蜻蜓图》是一幅真画,小说处处充满了暗示,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3.张向对着落款九十三岁白石,嘴角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4.小说以《荷花蜻蜓图》为品鉴对象,有何深意?(6分)

 

九、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最近,网络上概括了7最伤父母心的冷暴力口语,其中3句颇能反映当今某些中学生的心态。请从中任选一句。写一段话。不少于200字。

  吃什么我知道,别给我夹。 

叫你别收拾我房间,东西都找不到了。

说了你也不懂。

要求:

1)描述一幅说这句话时的生活画面。

2)必须有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连贯、得体。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当今的中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不少同学受到父母等亲人无微不至的呵护:风雨无阻的接送,嘘寒问暖的关怀!有些同学面对这种关心欣然接受,乐在其中;有的却苦恼不堪,如芒刺在背。于此同时,那些得不到这种关爱的同学,有的因无人呵护而倍感失落,苦闷不已;有的却颇为享受“自由”的快乐,无拘无束。

针对以上同学的种种反应,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2)不少于7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