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剖析(pōu) 负疚(jiù) 脊背(jǐ) 轻拢慢捻(niǎn) B.吮血(yǔn) 朔漠(shuò) 残骸(hái) 锲而不舍(qiè) C.鞭笞(chī) 召集(zhāo) 作难(nàn) 奄奄一息(yǎn) D.旋涡(xuán) 着眼(zhuó) 兴奋(xìng) 畏葸不前(xǐ)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神智 荒芜 圆满 莫衷一是 B.狡滑 蛇鳝 筋骨 度长絜大 C.缔交 抱怨 作客 白浪涛天 D.关联 仓皇 草窠 茫无际崖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谁也不会想到,舞台上那个袅袅婷婷,弱柳扶风的妩媚千金,其饰演者却是一个男生,这真叫人叹为观止了。 B.看世界杯,在为韩、日、朝等亚洲队的出色表现叫好的同时,也叫人为中国足球的“不足之症”深感忧虑,真不知,通过前不久对足球界“假黑赌”的严打行动,能否使中国足球强健起来。 C.处于社会转型期的80后、90后们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少不更事,残酷的竞争,蜗居的压力和孤独使得他们变得脆弱,“非诚勿扰”类节目极容易干扰他们正确爱情观、价值观的形成。 D.建国初期,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因人成事,凭自己的力量初步建立起新中国的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2012年2月8日,药家鑫已经被执行死刑8个月后,“药家鑫”案受害者张妙家属既索命又要钱,而且先索命再要钱。张家的行为不仅无所依据,而是有悖人情。 B. 今年的两会上,财政部长谢旭人就“税收痛苦指数”答记者问时提到,今后将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增值税制度,适当降低服务业的税收水平。 C. 这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规定,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对于情节严重的,可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 D. 全国政协委员凌孜建议小学幼儿园禁止教外语。她说,只有中国的孩子才这么早学习外语,国外全部都是到了中学以后才学。人家是母语,我们恰恰弄反了。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C.动物的游戏行为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D.星系更多地使人想起一堆动人的发现物——贝壳,或许是珊瑚——大自然在宇宙的汪洋里创造的永恒的产物。
|
|
| 6. 难度:简单 | |
|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鲍赛昂夫人让拉斯蒂涅隐藏起自己真实的想法,要善于作假,告诉他主宰地位的是金钱,给拉斯蒂涅上了极端利己主义的第一课。(《高老头》) B.元春贤孝才德而暴病身亡;探春老实懦弱而受虐致死;迎春精明能干而远嫁他乡;惜春孤僻冷漠而遁入空门。贾家“四春”命运悲惨,真是“原应叹息”啊。(《红楼梦》) C.大卫成了一名作家,妻子朵拉却患上重病,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地出国旅行散心,三年后,他发觉安妮斯还一直爱着他,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大卫•科波菲尔》) D.堂吉诃德经常莫名其妙地陷入打斗之中,又往往以遍体鳞伤而告终。他总是哭丧着脸,还缺了牙齿,显得又古怪又悲哀,桑丘给他取了个“哭脸骑士”的封号。这是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悲剧人物。(《堂吉诃德》)
|
|
| 7.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C.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B.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
|
| 8.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中郎将来歙荐堪,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即拔,堪先入据其城,捡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人大悦。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领骠骑将军杜茂营,击破匈奴于高柳,拜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元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椽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拜显为鱼复长。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选自《后汉书》)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堪早孤。 孤:幼而丧父 B.受业长安。 受业:教授学业 C.劝民耕种。 劝:鼓励。 D.视事八年。 视事:任职。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吏民皆乐为用 B.乃于狐奴开稻田千余顷 为天下笑者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击破匈奴于高柳 D.检阅库藏,收其珍宝 不负戴于道路矣 吾其还也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 B.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 C.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 D.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 4.翻译上文划粗线的句子。(12分) (1)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 (2)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 (3)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
|
|
| 9.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②作者刘长卿因遭诬陷被贬瞳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③楚客: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 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4分) 2.试分析本诗主要运用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4分)
|
|
| 10. 难度:简单 | |
|
古文默写(五选四,每空1分,共8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道难》) (2)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5)斩木为兵, ,天下云集响应, 。 (贾谊《过秦论》)
|
|
| 11.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21分) 疼 痛 张鸣跃 我杀死过一匹狼。 我的家在终南山里,山里有着许多狼的传说。 那年我17岁,在山外县城读高中,暑假回家帮家里干活,和那匹狼是在山上砍柴时遇上的。 那天早上,我系好砍刀上山了。 转过几道山弯入谷,进柴坡,砍够了,用藤条捆好并扎了双背带,还把砍刀系在腰间,背起柴捆出谷。刚从柴坡下到谷底,那匹狼出现了。 狼出现的位置很凶险,在出谷正前方的两山夹道上,狼头朝着我,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相距仅10来米.沉重的柴捆还在背上,我看见狼时心里一惊,身心内外如冷风刮过。眼前这匹狼的姿态是传说中最可怕的一种姿态,我知道此劫难逃了。我慢慢蹲身放下柴,再慢慢站好自己,面对狼,也一动不动。 我看清了这匹狼是匹老狼,瘦骨如刀, 乱毛脏黄,显得狼头更硕大狰狞,两眼眯缝着,肚腹凹瘪着,一匹魔性老到的饿狼。它不急于进攻,就挡在那里,幽幽暗暗地死盯着你,等你发抖,等你慌乱,等你崩溃瘫软。我不敢动,极力保持镇定,只希望有人入谷,我就有救了。 我发现这匹狼和传说中的狼不大一样。它不是蹲着,而是俯在地上,两只前腿呈跪姿,头也是俯在地上,静静地看着我。而且,它后面扫帚似的尾巴在轻轻摇动。我家的狗对我撒娇讨好时才这样的。可我很快又想到另一种传说:狼比人精,最会蒙骗和捉弄人。那么,它是在麻醉我了?知道我不能进不能退,就和猫玩老鼠那样在玩我了?我更加恐惧了。 几分钟后,狼动了。不是站起来走向我,而是爬,保持那种姿态不变,只把头抬起一些,朝我匍匐前进,爬几下,还恢复原状,俯下头去,依旧静静地看着我。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快崩溃了。我想它是在试我的胆气,在逼我失态发狂。传说中的狼是有许多凶狠绝招的,一个人是很难战胜一匹饿狼的。 狼似乎看出了我内心的慌乱,又在前进,一次比一次进得多,就几步之隔了。 已是绝境了,只有以死相拼了,我的手慢慢移向背后,慢慢抽出鞘里的砍刀,等着狼的最后一扑.。 狼已爬至我眼前了,我还是没动。狼爬得越近,头就俯得越低,还发出一种婴儿低泣般的怪声。我不敢看它的眼睛,它的眼睛不像传说中那样可怕,它的眼睛也像婴儿,没有丝毫恶气,甚至有一种哀求在里面,有泪水在闪。我眨巴我的眼睛,生出想摸一下它的冲动。 狼竟闭上了眼睛! 我忽然想到:狼正是在想我完全麻痹时一口咬断我的颈脖! 我背后的手握紧了砍刀。 狼闭着眼睛,像在等待我的举动。 这是绝好的机会,狼没想到我手中有砍刀。我只要用尽全力一砍,它不死也伤,我的胜算就多些了.我想好了砍它的腰,狼是铜头,又是俯在地上,只有砍腰了. 就在我握紧砍刀的手刚移到前面来时,狼忽然睁开了眼睛。我一下子愣住了,手又藏到背后。狼分明看见了我手中的刀,它的眼神有了变化,一种惊觉后的恶变,但很快又消失了,更奇怪的是,它呜咽了几声,又闭上了眼睛。 说时迟那时快,我根本未及细想,在狼再次闭上眼睛时,我猛扑上去,拼尽全力照狼的腰就砍了下去。意外发生了,也许是用力过猛,刀头在落下的半路竟脱柄了,飞出好远,落在狼背上的只是刀柄。 狼叫了一声,站了起来,那一下显然没能伤到它。令我不解的是,狼站起后没有反扑,连头也没抬,抖了几下又跪俯在地上了。恐惧和迷惑激怒了我,我哭吼着扑上去,死死地掐住了狼的脖子。我发疯似的用尽全力狠掐不松,好一阵子,我的吼叫声停息,狼已不再颤动,身体也由热变冷。我猛地惊觉:狼竟没有反抗,一点也没有,直到断气也还是先前那姿态。我瘫软在死狼的旁边,发呆。 忽然间我在狼背上发现了问题。 狼背上,有好大一块脱了毛,所露之处已黑肿腐烂,中心处有突出的黑包,就象人身上那种“鸡眼”一样,周围一层一层地肿烂开来,分明有异物在里面。我取回砍刀,划开狼背上的腐肉,取出那异物,是一根刺,黑色的,两寸有余。 我抱住狼的尸体,大哭出声。狼,是有求于我的。狼知道只有人才可以救它。狼用它的姿态语言细细地对我说过了,他需要帮助,它很痛,它生不如死。狼在发现我在要它的命时,放弃了反抗,一直忍受疼痛而还不如死于人手。 疼痛! 我开始思考狼的疼痛乃至所有动物的疼痛,许多难以忍受又毫无办法的疼痛。人类好象从来没考虑过动物们的疼痛,捕猎,屠宰,生煮,活剥……在疼痛的狼向我哀求救助时,我只是在想狼的种种恶名传说,只想杀死它,这就是在生灵群体中高高在上的人性? 我埋葬了狼,也在心上埋下了终生难以消除的疼痛。 1.面对一匹魔性老到的狼,“我”的内心出现了怎样的波动?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4分) 2.整篇小说写的是和狼的搏斗过程,倒数第二段能否删去?请阐述你的理由。(7分) 3.我们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凶残的动物根本不值得同情。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文中的“我”在知道真相后对这匹狼所流露出的情感呢?(6分)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以“我”面对现实中狼的奇异表现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展开内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了“我”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B.因为有求于人,狼在面对“我”时才会异常温驯,但看到“我”拿了砍刀后,狼的眼中流露出一种惊觉后的恶变,可见动物的恶性难改,不值得同情。 C.掐死狼后,“我”抱着狼的尸体大哭,体现了“我”在经历了恐惧和悔恨后内心复杂情感的释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小说的细节描写很精彩,对狼的眼睛描写尤其独到,这与《祝福》中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E.文中对狼的肖像以及面对人时的姿态描写,已经为下文交代这匹狼的悲惨处境做好了铺垫,所以文章的结尾处没有突兀之感。
|
|
| 12. 难度:困难 | |
|
从<<中国好声音>>到<<我是歌手>>,从<<中国梦之声>>到<<中国好歌曲>>,美妙的歌声带给我们非一般的享受,那旋律会紧紧萦绕心中,挥洒不去。你听过什么触动心灵的歌曲吗?请描绘一下你享受音乐的过程吧。 要求:1.写上歌曲的名字。2.以描写为主,语言生动。3.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4.不少于200字。
|
|
| 13.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天动物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了出来,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结果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加高到三十公尺。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要求:1.围绕上述材料立意,写一篇议论文。2.题目自定,700字以上。3.不得套作、抄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