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补写下列诗文名句(10分) 1.夙兴夜寐, 。 (《诗经•氓》) 2. ,所思在远道。 (《涉江采芙蓉》) 3. ,悠悠我心。 《短歌行》)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 5.舞幽壑之潜蛟, 。 (《赤壁赋》) 6.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7.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归园田居》) 8.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余不忍为此态也。(《离骚》)
|
|
| 2. 难度:简单 | |
|
解释下列加点词。(每小题0.5分,共10分) 1.悟言一室之内: 2.少长咸集: 3.不能喻之于怀: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5.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6.纵一苇之所如: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8.舞幽壑之潜蛟 9.侣鱼虾而友麋鹿: 10.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1.知不可乎骤得: 12.则或咎其欲出者: 13.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14.其孰能讥之乎: 15.何可胜道也: 16.始适还家门: 17.君既若见录: 18.忍尤而攘诟: 19.芳菲菲其弥章: 20.謇朝谇而夕替: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B.引以为流觞曲水 C.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D.徘徊于斗牛之间
|
|
| 4. 难度:简单 | |
|
选出下列加点词中词类活用同类的一项是( ) A.顺流而东也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舞幽壑之潜蛟 则其至又加少矣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火尚足以明也 D.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少长咸集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还必相迎取 ②蹑履相逢迎 B.①便可白公姥 ②阿母白媒人 C.①哀吾生之须臾 ②惟江上之清风 D.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
| 6.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④不吾知其亦已兮 ⑤客有吹洞箫者 ⑥凌万顷之茫然 ⑦有碑仆道 ⑧死生亦大矣 A.①②相同,⑦⑧不同 B.③④相同,⑤⑥不同 C.①②不同,⑦⑧相同 D.③④相同,⑤⑥相同
|
|
| 7.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初,淮阴侯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知名。为连敖①,坐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汉王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归,多道亡者。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连敖:管仓库粮饷的小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坐当斩 坐:犯罪 B.何来谒王 谒:拜见 C.顾王策安所决耳 顾:回头看 D.王素慢无礼 素:向来 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现韩信“怀才不遇”的一组是( )(3分) ①常从人寄食饮 ②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③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 ④王素慢无礼 ⑤居麾下,无所知名。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何告诉汉王,假如要想争夺天下,就要重用韩信这样的人才,汉王听从了劝告。 B.挨饿的韩信得到漂母的帮助,深受感动,说一定要重重地报答她,漂母很生气。 C.有个年轻人当众侮辱韩信,韩信忍辱负重,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被众人嘲笑胆小。 D.韩信任郎中时被判斩首,行刑时遇见滕公,后受赏识举荐给汉王,但仍不受重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3分)
(2)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3分)
|
|
| 8.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百合花注意到山羊的脖子上挂着一个皮做的绣花小荷包,便问爱斯梅拉达说:“那是啥东西?”爱斯梅拉达郑重其事的应道:“那是我的秘密。”后来一个小姐趁爱斯梅拉达不注意时,解下了羊脖子上的小袋,拿出里面的纸片,上面写着“弗比斯”的名字,秘密就这样暴露了。 B.伽西莫多在刑台上遭受了鞭笞,期待被拯救,克洛德冷眼走过泯灭了伽西莫多眼里的亮光。伽西莫多口渴难耐,三次讨水喝,却没有人理会他。在众人的戏谑中,爱斯梅拉达出现了,她取出水葫芦喂伽西莫多喝水。伽西莫多的独眼里流出了眼泪。 C.“当同样的一只小鞋重新找到/母亲就会伸出双臂将你拥抱”,这是书写在一张羊皮纸上的谶语。爱斯梅拉达幼小时就和母亲失散,被埃及女人收养。母亲身边只留下一只小鞋,另一只小鞋在爱斯梅拉达那儿,15年后,母女俩凭这两只小鞋得以相认,谶语得到了印证,后来母亲因竭力抢救女儿,不幸头部触石身亡,于是相见成为永别。 D.看了他那凶狠的眼光,她打算逃开去,他又抓住她,摇晃她,把她推倒在地上,然后拽着她漂亮的胳膊,拖着她迈开大步向罗兰塔拐角上走去。到了那里,他转身问她道:“最后一次回答我,你愿不愿意属于我?”她使劲地回答:“不!”克洛德威胁爱斯梅拉达,要她顺从自己,不然就把她交出去。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愤怒的克洛德把她拖到罗兰塔交给军警。 E.青年诗人甘果瓦不经意闯入了乞丐王国,按照“奇迹法庭”规定,除非乞丐王国中有人认他为丈夫,否则将被处死。正当甘果瓦即将被乞丐们处以绞刑的时候,爱斯梅拉达为了解救他,答应与他结为夫妻,并摔罐为证,婚期四年。
|
|
| 9. 难度:中等 | |
|
简答题。(5分) 爱斯梅拉达因什么事被判处死刑?在执行绞刑时,发生什么事?后来克洛德和甘果瓦各想出什么“妙计”和“好主意”来救爱斯梅拉达?
|
|
| 10. 难度:中等 | |
|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5分) ①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 ②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③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1.翻译:博我以文,约我以礼。(2分)
2.一二则材料中,孔子希望学生具备什么道德品质?第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方法有什么特点和效果?(3分)
|
|
| 11. 难度:简单 | |
|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5分) ①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论语·子罕》) ②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帮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③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④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论语·子罕》) 1.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2.材料一反映孔子什么愿望?实现愿望过程中孔子还持什么原则?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而孔子最后为什么发出“吾已矣夫”的感慨?结合材料四分析。(3分)
|
|
| 12. 难度:中等 | |
|
散文阅读(15分) 母 亲 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文章首先以母亲捶打野菜的特写镜头开篇,让沉闷潮湿的声音、野菜汁液的绿色、苦涩的气味,渲染了一种沉重的氛围,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方面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画面。 B.作者在“偏僻落后”“艰难的岁月”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勾画了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父亲被诬陷,家中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村子中几个女人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自杀。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具体叙述了找不到母亲而痛哭的情形,表现出对母亲的关爱之情。 C.母亲说的“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朴素的一句话,更衬托出母亲的坚强。作者以饱含深情的议论,表达出母亲的话语对自己的影响和激励。并由此拓展到人类顽强生存的信念,使得母亲的坚强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深化了文章主题。 D.“愁容满面”“哼唱小曲”这对矛盾的词语,细腻地体现出母亲为家人的生活忧愁,不得不向命运低头,只能靠哼唱小曲暂时逃避困难和不幸。两个镜头,两个画面,人物形象鲜明。 E.作者如话家常地叙写母亲在艰难岁月里的经历,通过对母亲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坚毅、热情、无私、朴素等独特的精神特征进行挖掘,不仅歌颂了所有作为母亲的女性的伟大与坚韧,更寄托了自己对于母亲的深深依恋。 2.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
3.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6分)
|
|
| 13. 难度:简单 | |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1)今人yì( )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yīng( )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3)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chuán( )破屋来住着……
|
|
| 14. 难度:简单 | |
|
根据解释写出相关的成语。(3分) (1)指驾柴车穿破衣服去开辟土地,后形容创业艰苦。 (2)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3)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处理超过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
|
|
| 15. 难度:简单 | |
|
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述作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花朵,一簇簇迎风摇曳使人好像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铃铃铃的钟声似的。 ——把视觉上的“花朵”与听觉上的钟声沟通起来,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有声音的,用这种通感手法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 B.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紧扣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凸现诗仙的逼人的才气和对盛唐诗歌的巨大影响。 C.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卑…… ——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D.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运用了比喻手法,表现鲁迅先生倔强的性格,不屈的斗争精神。
|
|
| 16. 难度:中等 | |
|
请以《慢慢读懂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