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甘肃省嘉峪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愧jiù      紫(jiàng         执niù           睡眼忪(xīng

B息 (zhì      (kě)                逆(wǔ)           帷幄(chóu

C守(shù)      遒jìn)           漂 (bó)            妄自薄 (fěi

D.偏tǎn)      然(shān)         菜(xìng)        人飞行 (zǎi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竹蒿             租赁           静谧          忸怩不安   

B.遏制             陨落           刀俎          炙手可热

C.胆怯             骸骨           莅临          一喏千金

D.契约             字贴           杀戳          虎踞龙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一名十岁女孩到某书城买书,不幸从自动扶梯上坠落身亡,当时有位先生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

B.局长说小张举重若轻,他有抓全局、抓大事的领导艺术,有胆略、有魄力、敢碰硬的领导风格,深受局长赏识。

C.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校的生质量与数量。

D.沁阳市退休干部王锡柱先生,通过几年晨钟暮鼓地勤劳耕作,终于在古稀之年了却了商隐故里的夙愿——由他主编的《李商隐诗词选浅释》日前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B.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确实感到困难。

C.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新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

D.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在上个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

A.焉用亡郑以邻             陪:增加    

B.朝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C因人之力而之,不仁       敝:损害

D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对下列加点词语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项伯乃驰之沛公军               沛公霸上

留侯张良                     项伯杀人,臣

常以身蔽沛公                   沛公旦日百余骑见项王

吾得事之                       烛之武退秦师

道芷阳行                       皆白衣冠以送之

A①⑤⑩ / / ③⑧⑨ / ④⑥⑦     B①⑤⑦⑨ / ②⑩ / / ④⑥⑧

C①⑦⑩ / ②⑤⑨ / ②⑧ / ④⑥     D①⑨ / ⑤⑦⑩ / ②③⑥ / ④⑧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划线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行李之往                          B樊将军以穷困归丹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列句子,划线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入前为寿(如果)              B.臣壮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吾还也(还是)                D.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走(连词,表修饰)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邻之厚,君之薄也           D沛公安在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当家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卷》,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察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小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1.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这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2.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

京城闤闠之区,窃盗极多,踪迹诡秘,未易根缉。赵尚书尹临安日,有贼每于人家作窃,必以粉书我也三字于门壁,虽缉捕甚严,久而不获。我也之名,传京邑。不曰捉贼,但云捉我也

一日,所属解一贼至,谓此即我也亟送狱鞫勘,乃略不承服,且无赃物可证,未能竟此狱。其人在禁,忽密谓守卒曰:我固常为贼,却不是我也,今亦自知无脱理,但乞好好相看。我有白金若干,藏于保叔塔上某层某处,可往取之。卒思塔上乃人迹往之冲,意其相侮。贼曰:勿疑,但往,此方作少缘事,点塔灯一夕,盘旋经夜,便可得矣。卒从其计得金,大喜。次早入狱,密以酒肉与贼。越数日,又谓卒曰:我有器物一瓮,置侍郎桥某处水内,可复取之。卒曰:彼处人闹,何以取?贼曰:令汝家人以箩贮衣裳,桥下洗濯,潜掇瓮入箩,覆以衣,舁归可也。卒从其言,所得愈丰。次日,复劳以酒食。卒虽甚喜,而莫知贼意。

一夜至二更,贼低语谓卒曰:我欲略出,四更尽即,决不累汝。卒曰:不可!贼曰:我固不累汝,设或我不复,汝失囚必至配罪,而我所遗,尽可为生。苟不见从,却恐悔吝有甚于此。卒无奈,遂纵之去。卒坐以伺,正忧恼间,闻檐瓦声,已跃而下,卒喜,复桎梏之。甫旦,启狱户,闻某门张府有词云:昨夜三更,被盗失物,其贼于府上写我也三字。尹抚案曰:几误断此狱,宜乎其不承认也止以不合犯夜,从杖而出诸境。狱卒回,妻曰:半夜后闻叩门,恐是汝归,亟起开门,但见一人以二布囊掷户内而去,遂藏之。卒取视,则皆黄白器也。乃悟张府所盗之物,又以赂卒。贼竟逃命。虽以赵尹之明特,而莫测其奸,可谓黠矣。

卒乃以疾辞役,享从容之乐终身。没后,子不能守,悉荡焉,始与人言。

(选自宋代沈淑《谐史》)

注:闤闠(huán huì)市区  舁():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赵尚书临安日                 尹:担任……府尹

B.但乞好好看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相当于

C.而我所,尽可为生             遗:赠送

D.享从容之乐终生                 从容:不慌不忙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我也逃脱计划的一组是(3分)  (    )

我固常为贼,却不是我也

虽缉捕甚严,久而不获

我有白金若干,藏于保叔塔上某层某处,可往取之。

覆以衣,舁归可也

卒无奈,遂纵之去

昨夜三更,被盗失物,其贼于府上写我也三字。

A③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京城繁华市区,有一贼每次在人家中作案后,一定用白粉在门壁上写下我也三字,虽然追捕很严,但还是久久捉拿不到。

B.贼人让牢卒放他出去并告诉他回一定有宝物相赠,牢卒很痛快的答应了,贼人如约回,牢卒非常高兴,重新给贼人加上镣铐。

C.贼人让牢卒去保叔塔某层取白金,牢卒起初以为他在戏弄自己不去,贼人告诉他那里正作佛事,点燃塔灯一宿,逗留一整夜,就可以得到手了。牢卒听从了贼人的计谋,果然得到白金。

D.贼人半夜到牢狱卒的家里,把两个布袋丢在屋里就走了,牢卒后打开一看,都是金银器皿,才知道是张府被盗走的东西,又用它贿赂牢卒,贼人竟因此逃脱性命。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亟送狱鞫勘,乃略不承服,且无赃物可证,未能竟此狱。(5分)

2)几误断此狱,宜乎其不承认也。(5分)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11分)

青玉案

张榘【注】

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注】张榘(),南宋人,做过句容县县令和江东制置使参议,均处于地位低下的职位。

1.前人评论上阕羞涩一语用得妙,请简要分析妙在何处。(5分)

答:                                                                       

2.结合下阕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2.又前而为歌曰:                                  

3.真的猛士                                                 

4.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

活着

余华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夏季刚刚到。

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叶子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这位老人后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这辈子想起也是很快就过去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家里五口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孙子死后第二年,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有个很大的牛市场。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转着一群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哒吧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滩眼泪了。

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后一想,干脆把它买下。

我赶紧往回走,走到晒场那里,他们已经绑住了牛脚,我挤上去对那个磨刀的男人说: 行行好,把这头牛卖给我吧。

赤膊男人手指试着刀锋,看了我好一会才问:你说什么?我说:我要买这牛。

他咧开嘴嘻嘻笑了,旁边的人也哄地笑起。我从怀里抽出钱放到他手里,说:你数一数。赤膊男人马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还搔搔脖子,问我:你当真要买?

我什么话也不去说,蹲下把牛脚上的绳子解了,站起后拍拍牛的脑袋。这牛还真聪明,知道自己不死了,一下子站起,也不掉眼泪了。我拉住缰绳对那个男人说:你数数钱。

那人把钱举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说:不数了,你拉走吧。

我便拉着牛走去,他们在后面乱哄哄地笑,我听到那个男人说:今天合算,今天合算。

牛是通人性的,我拉着它往回走时,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体老往我身上靠,亲热得很。我对它说:你呀,先别这么高兴,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当爹养着的。

我拉着牛回到村里,村里人全围上看热闹,他们都说我老糊涂了,买了这么一头老牛回,有个人说:福贵,我看它年纪比你爹还大。

会看牛的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还活不到这么久。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

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定下叫它福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村里人也开始说像,我嘿嘿笑。

福贵是好样的,有时候嘛,也要偷偷懒,可人也常常偷懒,就不要说是牛了。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它干活,什么时候该让它歇一歇。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让它歇一会,我歇得精神了,那它也该干活了。

老人说着站了起,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到老人身旁低下了头,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

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节选自余华《活着》,有删改)

1.小说中老人与牛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4)

2.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

(1)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2)

(2)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2)

3.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

4.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活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6)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将下面的材料整合成一个单句,为人道主义下定义。(5分)

人道主义起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当时的思想家为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提出了这么一种思想体系

它是当时反封建和反宗教的武器

它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

答:人道主义是: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

一个哲学家说,一个人应该学会善于聆听,学会聆听他人,聆听自然,聆听生活,甚至包括聆听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为丰富的心灵感受。

请以聆听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诗歌除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