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 A.漫溯(suò) 慰藉(jiè) 团箕(qī) 百舸(kě)争流 B.谤(bàng)讥 寥(liáo)廓 胆怯(qiè) 浪遏(è)飞舟 C.忸怩(nǐ) 丰腴(yú) 遒(qiú)劲 有恃(shì)无恐 D.青荇(xíng) 谥(yì)号 彳亍(chù) 怒发冲冠(guān)
|
|
| 2.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黯然 慷概 风华正茂 沧海一栗 B.星晨 榆荫 铤而走险 凄婉迷茫 C.头晕 沦陷 不计其数 峥嵘岁月 D.斑澜 天伦 鱼翔浅底 书生意气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 A.同舟共济 B.济世安民 C.赈灾济贫 D.无济于事
|
|
| 4. 难度:中等 | |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行李之往来 B.为之奈何 人不敢与忤视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而伤长者之意
|
|
| 5. 难度:中等 | |
|
下列加点字都属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厚遗秦王宠臣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卒起不意 失其所与,不知 C.距关,毋内诸侯 进兵北略地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
| 6. 难度:中等 | |
|
下列对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与郑人盟 ②太子迟之 ③函封之 ④素善留侯张良 ⑤臣活之 ⑥道芷阳间行 ⑦夜缒而出 ⑧使使以闻大王 A.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B.①⑥⑧\②④⑤\③⑦ C.①⑥⑧\②⑤\③⑦\④ D.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
|
| 7. 难度:中等 | |
|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如因善遇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B.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丹不忍以己之私 以其无礼于晋 D.拔剑撞而破之 秦王还柱而走
|
|
| 8. 难度:中等 | |
|
对下列句中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竖子不足与谋 ④何厌之有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
|
| 9. 难度:中等 | |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除了低迷的战线影响士气,大环境欠佳也让球员对未来感到 。 ②绿豆中的这些蛋白质能够与汞、铅等重金属结合成 物,以排出体外。 ③随着运输条件的改善,外地客商纷至沓来,使这片原本 的土地逐渐热闹起来。 A.彷徨 沉淀 寂寥 B.徘徊 积淀 寂寥 C.彷徨 积淀 寂寞 D.徘徊 沉淀 寂寞
|
|
| 10. 难度:中等 | |
|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城长沙 , ,集青山之钟秀,汇江河之磅礴,聚人文之荟萃,融烈英之壮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岳麓山屏峙其中,秀如琢玉; ; 。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文化历史悠久 自然景观优美 ③ 湘江奔腾北去,碧如飘带 ④ 橘子洲横卧江心,状若长岛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
|
| 11.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9分,翻译6分,共15分) 苏 和 闽广奸商,惯习通番。每一舶推豪富者为主,中载重货,余各以己资市物往,牟利恒百余倍。 有苏和,本微,不能置贵重物,见福橘每百价五分,遂多市之。至泊处,用碟数十,各盛四橘,布舶面上。夷人登舟,竞取而食;食竞后,取置袖中,每碟酬银钱一文。苏意嫌少,夷复增一文。计所得殆万钱。每钱重一钱余,盖已千金矣。 舟归遇风,泊山岛下。随众登陆,闲行至山坳,见草丛中有龟壳如小舟,长丈许。苏心动,倩人舁至舶。众大笑,谓:“安用此枯骨为?”苏不顾,日夕坐卧其内。 及抵岸,主人出速客,置酒聚会。苏摈居末席。明晨,主人发单,令诸商各疏其货。明珠翠羽,犀象瑶珍,种种异品,炫耀夺目。苏愧怯,逊谢曰:“货微不足录也。”主人按单细观毕,曰:“店有识宝胡,夜来望船中,奇光烛天,意必载希世异宝。今胡寥寥乃尔?岂诸君故秘之耶?”众谢无有,主人询诘再三,众谢如初。 主遂携胡同众登舶,逐舱验阅,至舟尾,得龟壳,惊曰:“此大宝也,胡埋没于此?”即命人抬至店,藏密室中。更设盛筵,延苏置上席,且谢曰:“君怀宝不炫,致令轻亵,幸勿见罪!”向者大贾,悉列其下。众益不测。酒阑,主请值,苏见其郑重,漫答曰:“一万。”主曰:“市中无戏言,幸以实告!”苏嗫嚅。旁有黠者,更之曰:“三万。”主视苏尚泯没,坚询之。谩曰:“五万足矣!”胡商得定价,喜甚,约次日交银。尽醉而散。 凌晨,已具银置堂中,如数交足,抬龟壳去,鼓舞不胜。众骇异,请于主曰:“交易已成,决无悔理。第未审枯骨何异,而酬直若斯?”胡笑曰:“尔辈自不识尔。此鼂龙遗蜕,非龟壳也。背有九节,各藏一珠,小者径寸,大者倍焉,光可照乘。每颗酬镒万,所酬未及一珠之半也!”众犹未信。胡遂求良工,剖其首节,得珠,果如所言,众始惊服。 苏持银归,坐拟陶朱,不复航海矣。 (选自周叔懋《泾林续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倩人舁至舶 舁:抬 B.主人出速客 速:招致 C.令诸商各疏其货 疏:逐条开列 D.幸勿见罪 见:动作偏指一方,译为“我”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苏和的龟壳是宝物的一组是( )(3分) ①苏不顾,日夕坐卧其内 ②更设盛筵,延苏置上席 ③市中无戏言,幸以实告! ④主视苏尚泯没,坚询之 ⑤旁有黠者,更之曰:“三万。” ⑥胡商得定价,喜甚,约次日交银。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苏和是一个小商人,他本钱小,只能买些价格低廉的橘子到海外贩卖。后来,他得到一个像小船般大的龟壳,没想到是个宝物,后卖了五万两银子,一下子便成了富翁。 B.和苏和同船的人,虽然比苏和有钱,能够从海外买回明珠、翠羽、犀角、象牙、美玉等,但他们和苏和一样都不识货,对胡商破大价钱购买龟壳都感到不可思议。 C.购买龟壳的商店主人,是个非同一般的大富商,他富裕到能够收购整船的货物,不仅如此,在常人看来,五万两银子已经是天文数字,他照样拿得出。 D.收购海货的商店主人虽然以钱取人,谁最有钱谁就可以在他举办的宴会上坐上席,但他讲诚信,心地善良,重视使用人才,这是他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计所得殆万钱。每钱重一钱余,盖已千金矣。(3分) (2)第未审枯骨何异,而酬直若斯?(3分)
|
|
| 12.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润州听暮角① (唐)李 涉 江城②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 海门斜去两三行。 ① 文宗时,诗人曾被流放康州,此诗很可能是作于迁谪途中。 ② 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 1.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3分) 2.本诗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请具体分析其以景传情的写法。(4分)
|
|
| 13. 难度:中等 | |
|
根据所学内容,填写下面的空缺内容。(每空1分,共8分) 1.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 (戴望舒《雨巷》) 2.那河畔的金柳, ; ,在我的心头荡漾。 (徐志摩《再别康桥》) 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又前为歌曰:“ ,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
|
| 14.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2分) 老父如子 袁利霞 父亲70岁了,越来越像个小孩子,走路腿抬不起来,脚蹭着地,嚓嚓地响。从屋里听,分不清是他在走路,还是我那8岁的侄儿在走路。有时候饭菜不可口,他就不吃;天凉了,让他加件衣服,得哄好半天。在院子里,父亲边走边吹口哨——全没有一点父亲的威严。 父亲像孩子似的,越来越有点“人来疯”。家里来个客人,父亲会故意粗声大嗓地跟母亲说话,还非要和客人争着吃头锅的饺子——他明知道家里有客人,母亲不会和他吵架。客人一走,父亲马上又会低声下气地给母亲赔不是。 每次父亲从外边回来,第一句话都是:“你妈呢?”如果母亲在家,父亲便不再言语;如果母亲不在家,父亲便折回头去找,认认真真把母亲找回来。 有一次,父亲晨练回来,母亲说:“出去之前也不照镜子,脸都没洗净,眼屎还沾在上面。”父亲不相信:“我出去逛了一圈,别人怎么没发现,就你发现了?”母亲感到很好笑:“别人发现也不好意思告诉你呀,都这么大的人了。” 家里有一点破铜烂铁、废旧报纸或塑料瓶,父亲都会高高兴兴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卖得三元五元,不愿交给母亲,装进自己的腰包,作为公开的“私房钱”,用于自己出去吃饭或购买零食。 父亲以前特别节俭,从不肯到外边吃饭,也不吃任何零食。现在儿成女家,没什么大的开支,他也就大方了,经常到小摊上去吃“豆腐沙锅面”——不放肉,不放虾米、紫菜、海带和豆腐,一碗只要一元五角。父亲喜欢吃板肉夹烧饼。板肉是新疆特有的一种食品——把牛肉煮熟了,加上各种佐料,压成块状,吃时,用锋利的刀切成薄片,夹在刚出炉的热烧饼里。 有一次,父亲很委屈地向我告母亲的状:“我每次都夹一元钱的肉,有一次烧饼有点大,我夹了两元钱的肉,你妈就嫌我浪费。”我感到好笑极了,这哪是印象中严肃古板、不苟言笑的父亲啊,分明是一个馋嘴的孩子。我从口袋里掏出50元钱给他,让他专门用来买板肉夹烧饼,并刻意叮嘱他:“不准告诉母亲。”父亲高高兴兴地收下钱出去了。不一会儿,我从厨房经过,听见父亲以炫耀的口气对母亲说:“女儿给我50元钱,让我买板肉夹烧饼,你看,还是女儿疼我。” 我心里忽然一阵酸楚——我们越来越大了,父亲越来越小了。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叫云亮的诗人写的诗—— 父亲老了,站在那里,像一小截地基倾斜的土墙/……父亲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像个孩子/我和父亲说话,父亲总是一个劲儿地点头/一时领会不出我的意思,便咧开嘴冲我傻笑……有一刻/我突然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给他买最好的玩具,天天做好饭好菜叫他吃,供他上学,一直念到国外,如果有人欺负他,我才不管它三七二十一/非撸起袖子,揍狗日的一顿不可…… 有一天,我下班回来,看见父亲正向街口走去,我赶紧走过去叫住他,问他要去干什么。他像一个等到大人回家的孩子,咧着嘴笑,说是在等我,怕我找不着家。一种深深的感动涌上我的心头,我鼻子一酸,泪水模糊了眼睛。心想:你接我的方向都反了,自己都要走丢了,还挂念着我,深沉的父爱啊。我扭过脸,不让父亲看见我的泪水,让他带我回家。 走着走着,我停住脚步,但父亲毫无察觉,依旧向前走着,夕阳给他的全身镀上了一层金色。看着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眼睛。 1.本文共写了父亲的几件事?各用简单语言将其概括出来。(6分) 2.作者引用云亮的诗句的目的是什么?(4分) 3.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与作用(6分) (1)我们越来越大了,父亲越来越小了。(3分) (2)……依旧向前走着,夕阳给他全身镀上一层金色。(3分) 4.请从文中找出两个细节描写,简析其对描写父亲形象的作用。(6分)
|
|
| 15. 难度:中等 | |
|
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诗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像,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
|
| 16.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4分) 2013年9月3日,高中毕业十年的邹贺、何金峰、刘革三位同学相聚。当晚,为给老师一个惊喜,大家在事先没与老师联系的情况下去看望当年的班主任尹老师。到了尹老师家,房门紧锁。一打听,老师正出差在外。遗憾之余,大家公推邹贺给尹老师写了个便条。 尹老师: 我们三个同学于毕业十年后济济一堂。感念老师当年的教诲,相约到您家中拜访,遗憾的是您居然公事外出。学生之情,一时无法言说。我们约定,待您回来后我们抽时间再来拜望您。具体时间,我们会提前告诉您,请您恭候。 学生:邹贺 何金峰 刘革 2013年9月3日 以上便条在词语运用、说话得体等方面有4处错误,请找出2处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17.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类都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大自然在提供给人以必要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也提供给人类必需的物质资源。奔腾不息的大海,连绵起伏的高山,一望无际的草原,广袤无边的田野,都会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遐想;四季更替,昼夜变化,潮起潮落,鸟语虫鸣,都会让人们浮想联翩。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面对多姿多彩、变化万端的大自然,你一定会有所感想,一定会引起你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请以“感悟大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