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四川省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刻(juān)       热(zhì       体       气吁吁(chuǎn

B.粗guǎng)      解pōu)       护()       扣人心xuán

C.下zài)       红(fēi)       木)       博闻强zhì

D.酝niàng)      倾)        纸xiè)      叱风云(zhà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掩映       躁动       饥肠辘辘       一股作气    

B.膨胀       荟萃       张皇失措       不寒而栗

C.家具       陨命       奋笔疾书       不修边幅

D.凋弊       匮乏       通宵达旦       源远流长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爸爸去哪儿》在赢得良好的口碑和惊人的收视率之后,准备于明年再推第二季。萌娃们天真烂漫的语言使观众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走在骊山下,杜甫知道,唐玄宗正把从民间搜刮来的财物尽情挥霍,长歌当哭,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

C2013年,雾霾由京津冀地区扩散至华东、华南以及东北地区,造成中国东部的大范围污染,其扩散速度、污染程度让人们叹为观止

D.蒙哥马利在诺曼底战役中所表现出来的标新立异的军事才能,使他成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并为世人熟知和传颂。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勤劳善良的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B.《青城》是我市继《金沙》之后打造的又一部舞台剧精品,它在西博会上的演出,让更多人领略到了成都文化的独特影响。

C.通过达尔文的进化论,极大地动摇了神权统治的观念,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了近代最重要的一次科学革命。

D.随着电影业大踏步迈入数字化及3D影院时代,3D影片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然而一些电子公司却告诉观众,观看3D电影对身体有害。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笔力传神,寥寥数语,就将众多人物的性格      得淋漓尽致。

爱丽丝·门罗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虽然注重对成长疼痛与生老病死等严肃话题的关注,但文字却      着泥土的芳香。

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      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原因和社会背景。

A.描绘     充斥     纵然        B.刻画     充斥     纵然

C.刻画     充溢     固然        D.描绘     充溢     固然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9分,每小题3分)

探秘月球之水

余晓葵

为证实水在月球的存在,美国航天局的半人马座火箭呵月球坑观测与传感卫星先后撞击月球南极的凯布斯月球坑。经过一个多月的数据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1113宣布,此次撞击不仅捕捉到水的存在,而且获得的水量是他们预测数量的100倍!

此次美国航天局的目标是月球南极的凯布斯月球坑。他们先使用重22吨的半人马座火箭以9000公里的时速撞向凯布斯,然后由一个状如吉普车大小的观测卫星紧随其后,捕捉撞击画面,对撞击扬起的尘埃成分进行实时测量,并在自身撞击月球坑之前向地球发回相关数据。科学家们事前预计,撞击可产生高达97公里的尘埃,并伴随约30秒的日光色亮闪,使用普通的天文望远镜便可观测。但实际的尘埃高度远远低于预期,只有16公里,这令许多彻夜未眠的天文爱好者备感失望。

但令人欣喜的是,月球上确实有水。分析过程基于光谱分析,以分光仪来测量月尘物质吸收和发射光线的波长,再对比水的近红外光谱特性,结果相当吻合。经核算,半人马座火箭在凯布斯月球坑的撞击,扬起至少95水。当然,这些水不是液态,而是冰和水蒸气。

科学家们解释说,水的大量存在,正是尘埃扬起高度不如预期的最有力解释。至于亮闪现象不如预期,则可能是由于一些水汽吸收光线所致。

月球上的水从何而来?是一次突然事件的遗迹,还是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目前美国科学界有几种说法。一种是月球从一开始就有水。像地球一样,月球在形成之初就有水这一成分。水集中在月球内部。在很久以前,月亮曾有一个灼热的内核,以火山爆发或喷气等形式,把水推向月表,并就地结冰。另一种是月球上的水是家酿。太阳风中的正电氢离子或质子击中月球,与月球土壤中富氧矿物质互动,形成了水。还有一种是彗星和小行星的撞击。很久以前,富含水的一些彗星和小行星可能曾撞击了月球。撞击中,大部分水洒向太空,但有一部分受月球重力影响留了下来。它们在月表附近形成了水蒸气云。一些水最终转移到了月球的极地,受那里的持续低温影响而冷凝。由于极地冷槽太冷,这些冰无法升华。因此,月球上不可能存在液态水。

甚至有一种猜测是水来自地球。数十亿年前,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比现在近很多。太阳风可能把地球大气层中的水蒸气走,并在月球安家。或是在受到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后,地球上的海水洒向太空,形成蒸气云,而月亮在绕地运转的过程中穿过了蒸气云,沾上了一些湿润气息。

1.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月球有水的依据的一项是(   )

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半人马座火箭和月球坑观测与传感卫星先后撞击月球南极的凯布斯月球坑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

B.基于对撞月数据的光谱分析,以分光仪来测量月尘物质吸收和发射光线的波长,再对比水的近红外光谱特性,结果数据十分吻合。

C.半人马座火箭和月球坑观测与传感卫星先后撞击月球南极的凯布斯月球坑所产生的尘埃高度只有16公里,低于预期。

D.由于月球水汽吸收光线,以致半人马座火箭和月球坑观测与传感卫星先后撞击凯布斯月球坑的亮闪现象不如预期。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次撞月后传回的数据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半人马座火箭撞月的数据,一是月球坑观测与传感卫星撞月的数据。

B.有些美国科学家猜测,月亮曾以火山爆发或喷气等形式,把水推向月表,并就地结冰。这种月表水的形成方式像地球一样。

C.对于月球上水的来源,科学家们猜测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月球上的水来源于月球本身,另一种是来自于地球。

D.一种猜测称,几十亿年前,由于月球距地球的距离比现在近很多,强劲的太阳风便把地球大气层中的水蒸气转移到月球上,并在月球安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次撞击不仅捕捉到水的存在,而且获得的水量是他们预测数量的100倍!这足以说明月球的水资源比预测的还要丰富。

B.许多彻夜未眠的天文爱好者备感失望的原因是撞月产生的尘埃高度只有16公里,远远低于预期的97公里,说明撞月有失误。

C.由于受到接触面积等的限制,太阳风的正电氢离子或质子击中月球,与月球土壤中的富氧矿物质互动形成水的过程会很缓慢。

D.在地球受到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后,地球上的海水洒向太空,形成蒸气云,因而月亮在绕地球运转的过程中沾上水的量有限。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6分,每小题3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己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日: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至秦,持千金之资物       币:礼品

B.燕王振怖大王之威           诚:的确

C.群臣惊愕,起不意           卒:士兵

D.秦王复击轲,八创           被:遭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荆轲和歌,为变徵之声    因人之力蔽之,不仁

B、不敢兴兵拒大王          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C、北蛮夷鄙人,未尝见天子  行李往来,共其乏困

D、荆轲废,引其匕首提秦王  度我至军中,公

3.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4分)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4分)

4.上面的文段表现出荆轲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用斜线给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划6处)(4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习题。(8分)

郑敏

根从很远处伸来

走过了几千年的地下通道

当我想去除掉它

好种上光辉的花朵

我追踪着,挖掘着

直到,猛抬头

看见一棵美丽的大树

我用带血的手指

画着避邪的符号

我知道我挖不了它

它是我们的坟墓的母亲

1.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2.诗歌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沁园春·长沙》)

3.                     ,冷漠,凄清,又惆怅。(《雨巷》)

4.撑一支长篙,                   。(《再别康桥》)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记念刘和珍君》)

6.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7.己所不欲,               。(《论语·卫灵公》

8.岁寒,                   。(《论语·子罕》)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18分) 

老海棠树

史铁生

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带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容。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 

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对奶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表现了对奶奶认识的变化和感情的深化。

B.文中第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类比的艺术手法,写出了老树枝桠的粗壮,突出了老海棠树的

C.本文段写奶奶为了贴补家用而忙于劳作,一刻不闲。尽管得不到儿孙的理解,也一直坚持劳动。

D.本文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表现了对奶奶深深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E.本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如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

2.根据段对奶奶的描写,概括奶奶的形象特点。(4分)

3.作者为什么写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4分)

4.本文以老海棠树为题,你认为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将这则消息改为一句话新闻。(要求:必须是单句,不遗漏要点,30字以内)。(4分)

根据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将对实施多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将有助于中国人口实现更加均衡的增长,同时不会造成人口激增。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计划生育、提倡独生子女以来,中国人口总规模得到有效控制,但也出现了生育率下降、老龄化步伐加快等问题。有专家说,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少出生4亿人口,这是积极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人口迅速老龄化。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请从孔子、杜甫、贝多芬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要求: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的境遇;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内容充实;60-100字。(4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写出下联。(4分)  

上联:甲金篆隶,字里乾坤惊风雨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请以一个人的远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感情真挚;(2)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4)字数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