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勖勉(xù) 殒身不恤(xù) 发难(nàn) 排忧解难(nán) B.吐哺(bǔ) 衡阳之浦(pǔ) 鲜见(xiǎn) 屡见不鲜(xiān) C.搠倒(shuò) 横槊赋诗(sù) 瞋目(chēn) 遥岑远目(chén) D.犄角(jī) 掎角之势(jī) 饯别(jiàn) 天梯石栈(jiàn)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B.一代伟人毛泽东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而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对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世界观影响尤为深刻。 C.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师们的作品也是参差不齐的,某些篇章语言繁冗乏味,格调低下庸俗,真让人不忍卒读。 D.联通版iPhone 4S正式首发销售,尽管苹果零售店已经宣布销售告罄,但站在苹果专卖店门口的果粉们却乐此不疲,久久不愿离去。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举国体制把体育比赛与官员的政绩与国家的荣誉甚至政治制度的优异挂起钩来,从而使得自运动员一直到体育部门,都肩负着沉重的运动成绩压力。 B.近年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人们有理由认为,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所作所为绝不是偶然的,所反映出来的政治趋向也是值得警惕的。 C.由于对感觉的错误缺乏清醒的认识,使理性陷入荒谬而毫不觉察,这种缺憾对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是十分不利的。 D.科学技术无论是在我们的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因此,必须重视科学技术,解决阻碍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
|
|
| 4.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中六盘 张承志 ①离开沙沟和西吉滩,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急急地前进了。干燥的雪在脚下“喳喳”作响,问答间已经能辨出方言的差异。西吉一别,即是隆德。我们踏着硬硬的薄雪,背上行装迈开大步,搭上手扶拖拉机越过隆德。我们的心在六盘。 ②人间的事就是这样,当一切都已远逝,当新的世界像江河浪涛一样卷持着自己浮沉而下的时候,人们有时会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随着成年,随着见识和缺憾的积累,人们会开始懂得这印象的可贵。因为它只这么闪烁一瞬,然后就消失,就熄灭,就永远失而不得了。它在消失和熄灭的时候,带走了你的一份青春和历史,当你知道已经真的失去了它的时候,你会感到额头上又添了一道皱纹,你的生命又衰老了一分。 ③我感谢六盘山,因为在我顺着它腰肢的崎岖小道向上攀登时,它为我唤醒了一个已经沉睡了的印象。那是一个十八岁的我,背负着六十斤重的行囊,在岷山山地的一座高山上行走的印象。六盘山雪路泞滑,路边灌木枝条上凝成银白的雪柱,山岩状如冰雪雕塑,白雪为悲壮的贫瘠山体披上了外衣,山间弥漫着沉甸甸的浓雾。眼前的景象,还有那急促的喘息和背上的汗水、双腿的沉重,都强烈地向我的肉体和心灵唤起着那个印象。那一天,我和一个背着一篓煤炭的农民并肩走在大雪覆盖的岷山道上,那农民被压弯的背和煤灰染黑的脸上流淌的道道汗水,还有那双在黑污中朝我闪着善良憨实的目光的眼睛,曾经给年轻的我带来过撞击般的感触。从那以后近二十年过去了。像我这样的人也能说:近二十年过去了,荒凉的岷山道,雪封的远山近村,脚上的冻伤和背上的重负,连同那个脸膛黑污、眼睛和善的驮炭人,都被忙碌的生涯淘去了,淡忘了。我只是朦胧中觉得自己心里似乎还存留着什么,它常常使我在奔波中稍稍定神的一瞬感到惶惑。 ④所以我感谢六盘山。哪怕是短暂的接触也好,哪怕我还远远不能洞知和理解;尽管我仍然只能再去投身于我的奔波世界,尽管我深知当我们在顶峰欢呼雀跃之后,朝下山道上迈出一步就有可能是对这座山峰的永诀——我仍然感谢六盘山。它在我成年的心里唤醒的那个印象已经再也不会沉睡了。当我望着在雪幕后雄伟的、缓缓升起的、那颜色灰蒙的静默大山,望着它身上鳞甲般的丛丛树木,望着它襟裾下茫茫无际的大地上不可思议的梯田村庄的地图时,我久久地想着这近二十年的时光里经历的一切。从岷山道上那背炭的农民开始,一直到沙沟乡面容坚忍的哲合忍耶回民,许许多多的熟识面影,仿佛在向我启示着什么。 ⑤来到和尚铺,回首望六盘,顶峰和山口已经被山峦遮住了。想起昨天夜宿的杨河乡,只觉得天关难越。眼前路分三岔,固原城已经举步可接。我知道,此别六盘山就是告别西海固;前面虽路程尚远,但我这次严冬远行的计划已经结束了。 ⑥巍巍六盘山还在冬雪中无言地默立着,荒瘠的岭脉沿着路左一字排开。我没有多少惊喜或可数的收获,但我的心中是一片踏实的宁静。 ⑦再见,我质朴、刚强的六盘山! (选自《风土与山河》,有删改) 1.简析首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六盘山雪路泞滑,路边灌木枝条上凝成银白的雪柱,山岩状如冰雪雕塑,白雪为悲壮的贫瘠山体披上了外衣,山间弥漫着沉甸甸的浓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第⑥段中“我没有多少惊喜或可数的收获,但我的心中是一片踏实 的宁静”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感谢六盘山”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