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福建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默写论述类类文本阅读25练习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个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

A委曲求全     B.满腹经伦

C惹事生非  D.开原节流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英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124公布了去年对中英美36523名高中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的结果请根据要求写出结论。(4)

问卷调查问题

回答

英国

美国

中国

1.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人

7.5%

57.2%

42.2%

2.觉得自己优秀

83.2%

11.2%

32.7%

3.学校里有能理解我的老师

52.7%

74.4%

62.3%

4.父母非常了解我

68.0%

82%

85%

调查数据显示英国高中生和美国、中国高中生相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

A觉民、觉慧和一班年轻人积极办《黎明周报》遭到高老太爷严令禁止但他们并不气馁着手筹办新的周报很快就成立阅报处并办妥筹备事宜。(《家》)

B面对罢工风潮屠维岳让吴荪甫假令开除姚金凤而提拔告密女工薛宝珠,此令遭到了女工的反对。吴荪甫就以收回成命作为复工条件之一,从而平息了工潮。(《子夜》)

C弗罗洛利用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骗出圣母院并带到广场上要爱斯梅拉达在绞刑架和他之间做出选择。爱斯梅拉达表示宁死也不屈从于弗罗洛。(《巴黎圣母院》)

D得知夏尔迎娶侯爵小姐的消息欧也妮虽对爱情仍心存幻想但还是答应与德·蓬风结婚·蓬风为此而激动得跪在她的脚下浑身抖个不停。(《欧也妮·葛朗台》)

E玛丝洛娃知道涅赫留朵夫不能来庄园后,半夜到车站见他。当火车猛烈开动时,玛丝洛娃紧追不舍,在最终无望后想自杀,但肚里的孩子又让她打消了念头。(《复活》)

 

四、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孟子·离娄下》

1.在孔子和孟子看来君臣应该以怎样的关系相处?(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以手足”“腹心为喻阐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勇于表达中国人的文学口味

赵丽宏

你也许习以为常:中国几乎每一所高校都设有外国文学专业研究外国文学的教授、学者多如过江之鲫我们甚至有多家专门以翻译出版外国文学作品为主业的出版社最近一个世纪里,几乎所有东西方的文学经典,都翻译成了中文,很多西方文学新作,也很快会在中国翻译出版。

②毫不夸张地说,对外国文学的这种接纳热情和推广力度,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与中国相提并论。遗憾的是,我们却很少将自己的文学向世界推广,即便有一些翻译成英文和法文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国外也没有多少人注意。

③是我们没有好的作家、没有世界水准的优秀作品吗?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个有力的反证。何况,熟悉中国当代文学的读者可能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像莫言这种程度的作家我们还有不少。

④问题在哪儿?我认为,问题在于我们在虚心吸纳的过程中缺少文化自信,对经历风雨磨难后民族积累的文化精髓缺乏自知,因此我们羞于、也不习惯于亮出我们中国人的文学观。自己轻视自己,外人怎么可能看重你?况且由于语言的鸿沟,由于长期缺乏对外文化传播意识造成的信息缺失,也难以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学的风貌、精髓和价值。

⑤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小说被译成各种语言,迅速在世界各地与读者见面。前不久我访问荷兰,在一个小城书店中,看到入口最显眼处就陈列着刚刚出版的《生死疲劳》英译本,让人又惊又喜。

⑥莫言获奖意义重大,但是为什么我们要通过瑞典人的颁奖来确认自己的判断、发现莫言的意义呢?为什么我们羞于告诉世界我们喜欢和推崇哪些作家——外国的和中国的,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文学呢?通俗地讲,我们是世界文学的消费者,我们有必要告诉那些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我们的文学口味,我们的“用户体验”。

⑦工业生产有国际标准,文学口味没有统一版本,但我们的文学口味应当参与到世界文学的格局中来,跟世界读者分享我们发现和推荐的中外文学精华。这也是我们对内引进外国文学和对外推介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100多年来我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学累积已经为表达自己的文学观准备了充分的条件现在是梳理我们的内心感受,组织我们的观念话语,通过文学评论、文学评奖等方式告诉世界,我们对当代世界文学的态度和评价的时候了。

诺贝尔文学奖100多年来的坚持铸就了权威和品牌。中国的世界文学评奖现在不妨启程用以鼓励和褒奖世界范围内的杰出作家。我相信只要团结和依靠社会力量秉持严肃公允的态度坚持科学、有公信力的评奖方式假以时日可以成就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权威文学大奖。中国人应该做也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

当然设奖和评奖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表达和主张。我们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这方面,无须韬光养晦,更不能自损自贬,必须善于表达当代中国的文化深度,积极主张和传播自己的美学口味,做一些对世界文学有创意、有实效、有影响的工作,让世界有效地感知当代中国的魅力,让更多热爱中国文学的外国朋友自愿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人民日报》 2013319)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与大量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被翻译成中文的现实相比,中国文学缺乏向世界推广的热情与力度。

B中华民族历经风雨飘摇后所积累的文化精髓却不被世界所知是因为语言鸿沟造成的信息缺失。

C作者在荷兰看到书店陈列着刚刚出版的《生死疲劳》英译本这引起他对中国文学如何向世界推广这一问题的思考。

D对外文化交流需要有积极的态度和有创意、有实效的工作而韬光养晦与自损自贬都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思路。(3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段中作者提出中国的世界文学评奖现在不妨启程这一主张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