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每题2分)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鲁枢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1.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

B.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C.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

D.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2.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    )

A.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B.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C.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

D.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B.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前三题每题2分,翻译10分,共16分)

杨邦乂,字唏稷,吉州吉水人。少处郡学,目不视非礼,同舍欲隳其守,拉之出,托言故旧家,实娼馆也。邦乂初不疑,酒数行,娼女出,邦乂愕然,疾趋还舍,解其衣冠焚之,流涕自责。博通古今,以舍选登进士第,遭时多艰,每以节义自许。历婺源尉,蕲、庐、建康三郡教授,改秩知溧阳县。会叛卒周德据府城,杀官吏。邦乂立县狱囚赵明于庭,欲诛之,因谕之,曰:尔悉里中豪杰,诚能集尔徒为邑人诛贼,不惟宥尔罪,当上功畀爵。明即请行,邦乂饮之卮酒,使自去。越翼日,讨平之。

建炎三年,金人至江上。高宗如浙西,留右仆射杜充为御营使,驻扎建康,命韩世忠、王燮诸将悉听充节制。充性酷而无谋,士心不附。渡冈沙,充遣陈淬等及金人战于马家渡。自辰至未,战数合,胜负未决。燮拥兵弗救,淬被擒,燮兵遁,充率麾下数千人降。金人济江,鼓行逼城。时李槐以户部尚书董军饷,陈邦光以显谟阁直学士守建康,皆具降状,逆之十里亭。金帅完颜宗弼既入城,槐、邦光率官属迎拜,惟邦乂不屈膝,以血大书衣裾曰: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宗弼不能屈。翼日,遣人说邦乂,许以旧官。邦乂以首触柱础流血,曰:世岂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动者?速杀我。翼日,宗弼等与槐、邦光宴堂上,立邦乂于庭,邦乂叱槐、邦光曰:天子以若捍城,敌至不能抗,更与共宴乐,尚有面目见我乎?有刘团练者,以幅纸书死活二字示邦乂曰:若无多云,欲死趣书字。邦乂奋笔书字,金人相顾动色,然未敢害也。已而宗弼再引邦乂,邦乂不胜愤,遥望大骂曰: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汝,行磔汝万段,安得污我!”宗弼大怒,杀之,剖取其心,年四十四。事闻,赠直秘阁,赐田三顷,官为敛葬,即其地赐庙褒忠,谥忠襄,官其四子。            (节选自《宋史·杨邦乂传》,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舍欲其守                 隳:毁坏

B.诚能集尔为邑人诛贼         徒:徒党,同一类人

C.皆具降状,之十里亭         逆:叛逆

D.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汝     假:给予帮助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杨邦义节义品性的一组是(   )

少处郡学,目不视非礼            邦乂饮之卮酒,使自去

惟邦乂不屈膝                    立邦乂于庭

邦乂奋笔书"字               即其地赐庙褒忠,谥忠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邦乂在郡里求学时,被同学托言是到故友家而被骗到娼馆,酒行了几遍后才知道真相,先是惊愕,后马上快步回到宿舍,脱下衣服帽子烧掉,痛哭流涕深深自责。

B.杨郭乂做溧阳知县时,为对付占府城杀官吏的叛卒周德而对犯人赵明恩威并施,在杨邦乂赦罪报功封爵的许诺下,赵明第二天就主动请缨,几天时间,就平定了叛乱。

C.宋朝将领在金兵面前或逃或败或降,使得金兵渡过长江直逼建康城;宋朝大臣们也屈膝迎拜金帅完颜宗弼;而杨邦乂却在衣襟上写下血书,表达誓死效忠大宋的决心。

D.宗弼软硬兼施,又用许诺恢复杨邦乂原有的官职来诱降他,杨邦乂不为所动,抱定必死的决心,即使如此,金人也不敢加害他,后来他又怒骂宗弼,才被杀死并剖心。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 邦乂立县狱囚赵明于庭,欲诛之,因谕之。(5分)

(2) 天子以若捍城,敌至不能抗,更与共宴乐,尚有面目见我乎!(5分)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2分)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6分)

2.全诗是怎样表现筝声中蕴含的悲怨之情的?请简要分析。(6)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默写(共6分,(1——3)题3分,每题1分。(4)题3分)

1.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1分)

2.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1分)

3.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1分)

4.时文美文背诵:(3分)

打破的重要性在于我们可以摒弃原来的自己,向更成熟的人生前进。······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是一种打破,他们                                      ;家人也在不断地将我们打破,让我们                   。无论是哪一种打破,其结果都是让我们学会成熟,让我们得以成长。因此打破的意义在于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精神贵族钱钟书      张建术

钱钟书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揄,他以一册仅仅十篇的散文集就位列现代散文大家,而其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篇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他去世之后,一个热爱他的读者曾在报纸上撰文纪念,标题是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可以代表大家共同的心声。

钱钟书的性格很独特,有一般才子的恃才傲物,也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爪,令人想象、神往。

19789月至1980年底,是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大放异彩的时候。一位叫费景汉的汉学家,这样描述在一次座谈会上的钱钟书:会场上最出风头的要算是钱钟书——他给我的印象是机智,善于征服别人。他在茶话会上提到一位美国诗人,会用优美的英文背诵一段那位诗人的诗作;提起另一位德国诗人,又会用标准的德文背诵他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背诵一段。这些诗人未见得是什么大诗人,提及的诗作也未必是他们的重要之作,但钱钟书却能出口成章,流利地背出来,真是把在场的美国人吓坏了。

有人这样谈观感:钱钟书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两个小时表演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这些吓坏了的外国人当时还不知道有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就是正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管锥编》。

姓钱的钱先生,一生似乎没有真穷过,也似乎没有发过财,应该说他是一位精神的贵族。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他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份。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好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

进入80年代,从天上往钱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只希望由钱钟书每两星期授一次课,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课,实际授课时间只相当于一个工作日。像这样的价码,着实让人咋舌,可钱钟书却拒绝了。他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钱钟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钟书说:不卖。与钱钟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约的美国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钟书夫妇时间方便时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他说:我现在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

更使杨绛好笑的是钱钟书一辈子开不了钱庄。有同事找他借钱,他问:你要借多少?答:一千。钱钟书说: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五百,不要来还了。同一个人两次来借,他还是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他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期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出车撞伤行人,急切中找钱钟书来借医药费。他问:需要多少?司机答:三千。他说: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五,不算你借,就不要还了。

凡进过钱钟书家的人,都不禁惊讶于他家陈设的朴素。沙发是用了多年的旧物,多年前的一个所谓书架,竟然是四块木板加一些红砖搭起来的。没有人能弄明白钱钟书究竟看过多少书,但那时他家里却几乎没有书。据说犹太人认为把知识的财富装进脑子里,比置办什么财产都划算、安全,钱公馆主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

(摘自《魔镜里的钱钟书》)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体现了钱钟书性格的独特的一面,以及人们对钱钟书的缅怀与尊敬。

B.钱钟书认为自己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他的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不愿出国的心意。

C.钱钟书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扑朔迷离的形象,如偶露一麟半爪的云中之龙,这是由他的独特的个性与作品的别具一格所致。

D.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充满机智,出口成章,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意在说明钱钟书很有演讲才能。

E.钱钟书在经济陷入困顿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得不在文稿里掺进一些东西,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为此他创作了通俗易懂的《围城》。

2.文中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钟书的?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

3.文中是如何表现钱钟书是一位精神贵族的?请简要分析。(6分)

4.文章结尾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请结合全文,联系现实探究名家与金钱的关系?(8分)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

B. 青春是可爱的,希望你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人生就会满足、快乐。

C. 在座的各位都是遵义市教育界的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D. 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未然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越来越多的人倡议开展光盘行动”——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一起对浪费说不!

B.雅安群山环抱,青衣江穿城而过,由于地处潮湿温润的四川盆地西缘,使这里终年多雨,有西蜀天漏”“华西雨屏之称。

C.成立于1984年的湖北省屈原研究会,开展屈原与楚文化的考察、调研和咨询工作,促进湖北省文化旅游产业。

D.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早已成为纽约华人茶前饭后、短信电话里的必聊话题。该片从食材到民俗,海外游子们看到口水往肚里咽,眼泪顺脸颊流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信息社会,我们还要熟练掌握运用信息工具的技术和方法

写作的过程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

比如要学会在互联网上搜集资料

进而生成和创造信息

要能依据写作目的确定信息源

获取信息,正确处理信息

A②⑤⑥④①③  B②⑤①③⑥④  C①③②⑤⑥④  D①⑤⑥③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有深厚的文学积淀——历史的、生活的,很难设想一个胸无宿物的人,能写出好的作品来。

B、有些大学毕业生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和追求,不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因此有人指责他们百无一能

C、说起对此次会议的认识,这位40多岁的经理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此次会议感觉像回到了80年代,治理整顿时期的严厉让我们好像如芒在背

D、在实际生活中拙于交往的人,多精于事业。他们不善应酬,只想着把工作干好。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潜心钻研,挖井见泉,是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新落成的高铁车站的配套设施较以前的普通车站有了明显改善,高清大屏幕24小时不间断地提醒旅客警惕防骗防盗。

B. “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一颗奉献于国家,为人民谋取福祉的心,你即使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也不会被人民接纳、社会看重、时代铭记。

C.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说,政府要逐步改善社会管理职能,破除二元结构,逐步取消农村户口,执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籍管理,这是户籍改革的大方向。

D. 呼延赞扬名沙场、马革裹尸的抱负的落空,是因为宋朝放弃对外开疆拓土的追求,转向日益强调内部建设与崇尚文治的朝政路线使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跑酷是一项街头极限运动,                                      ,跑酷会让人明白怎么克服自己的恐惧以及如何加强克服困难的能力。

有人认为它是一门艺术  它不只对身体有利,对思想来说也同样重要  有人认为它类于自由奔跑 热衷于此的人则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那些出其不意的动作绝对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用实用的速度配合猿猴一样的灵活动作

A③⑥①⑤④②  B②③⑤①⑥④   C①④⑥③⑤②   D④②①⑥③⑤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联合国安理会能否主持公道,能否及时阻止他国干扰叙利亚内政,这对叙利亚国内局势的稳定起着积极的作用。

B.通过人民网919刊发的消息,使我们了解到在节日禁令颁布后的首个中秋仍然存在着顶风送礼的现象。

C.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武汉地铁2号线拟再增新车上线运营,并向南延长至高新六路。

D.由于国会无法通过预算,美国联邦政府停摆。一些公共景点也停止对外开放,时隔17年,美国民众再尝政府关门苦果。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上填写上恰当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使语段的意思连贯、完整。(5分)

是一种抽象的人的心理,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人使用多种比喻使这种抽象的情绪变得具体可感,如在李白的诗中,有长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在许浑的诗中,不但有长度,还有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登咸阳城东楼》);在李清照词中,还可以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令人惊叹的是,她的愁居然还有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在李煜的词中,愁像春天的江水那样滚滚东去、不可遏止:                 ;又像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请以对祖国的爱怜为开头,把下面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可以增删个别词语。)(6分)

对祖国的爱怜是一种崇高的情感活动,它发生于广袤无垠的心灵世界,并带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对祖国的爱怜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块大理石,曾被多位雕刻家批评得一无是处。有些人认为这块大理石采凿得不好,有些人嫌它的纹路不够美,用它绝对雕不出好的艺术品。总之,他被批评为一块不受人赏识的普通石头。但是,当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家米开朗琪罗以独特的眼光,和这块人人认为无用的石头相遇后,它就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大卫像了。

读了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悟?请联系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