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作为潮州人族群的风味菜肴,潮菜最初是伴随着潮商的足迹传遍东西洋的,而后通过南北贸易和移民,吸纳了东西洋各地的饮食精华,包括各种各样的食材和烹饪技法,进而融会贯通并走向成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潮菜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其独特健康的饮食理念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按照当代流行的八大菜系分类法,潮菜因为地处广东而归入了粤菜,但已故的美食家唐振常却不以为然。他在《饔飨集》中说:“八大菜系中无潮州菜,大约以为潮州菜可入粤菜一系。此又不然,通行粤菜不能包括潮州菜的特点,凡食客皆知,试看香港市上,潮州菜馆林立,何以不标粤菜馆而皆树潮州菜之名?”为什么潮菜不能归入粤菜?为什么潮州人无论到哪里都不标榜粤菜而只树立潮菜自己的声名?

就潮州人而言,大概认为粤菜或广东菜其实都是广府菜的别称,是讲粤语的广府人族群的风味菜点,与潮州人所吃的潮菜有明显的差别。还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197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当地大饭店的名厨整理出版一套6册的“菜点选编”丛书,没有把潮州菜汇编到《广东菜点选编》一书中去,而是与福建菜合编为《福建潮州菜点选编》。这说明在专家名厨的眼里,潮州菜反而与闽菜存在着更多的共性。

位于粤东一隅的潮州古属七闽,境内土著与闽越人无异,自秦始皇之后虽隶属广东,移民却多数来自福建,所以宋代的《舆地纪胜》说潮州:“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漳潮之分。”潮菜的很多菜品及调料,是与闽南菜共有或者大同小异的,如蚝烙、生腌成蟹、古法蒸鱼、沙茶酱等;潮莱的很多特点,如善烹海鲜、重汤轻油、崇尚清淡、注重养生等,也同时是闽南菜的特点。只不过到了近代,潮莱融合了海内外更多饮食文化的长处,使传统的饮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菜系之名,实际是上世纪70年代后才出现的新名词,基本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属于地域范畴。而旧时莱肴是以族群风味饮食为分界,只有“菜点”和“帮口”(商帮口味)之说,属于族群范畴。历史上潮州人广布于世界各地,新中国之后,由于地理隔绝和社会隔绝,各自生存发展,造成了族群文化的多样性,最终呈现出潮汕本土、香港和南洋三种风格不同的潮州莱流派。潮莱这种在本土之外出现的多流派现象,在其他菜系中是极其罕见的,用流行的莱系理论也是难以解释的,但如果采用族群饮食的视角,则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一位多年后归国的老华侨,一言不发地坐在汕头市外马路“爱西干面”摊档前,一口气连吃四大碗干面之后突然泪流满面。在老华侨的心里,这种原本平淡无奇的面条已经不是普通的食物,而是凝聚了历史文化的美食。族群饮食,就是这样一些能够引起文化认同感的食物,它们跟语言一样是族群区分的标志,是饮食文化的真正边界。

                                                               (节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1.下列关于“潮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潮菜是潮州人族群的风味菜肴,具有善烹海鲜、重汤轻油、崇尚清淡、注重养生等特点,最初是通过潮商传遍东西洋的。

B.潮菜与粤菜或广东菜有明显的差别,粤菜或广东菜其实都是广府菜的别称,是讲粤语的广府人族群的风味菜点。

C.“莱点选编”丛书,把潮菜与福建菜合编在一起,说明在专家名厨眼里潮菜与闽菜存在着很多的共性。

D.潮菜的很多菜品与调料,是与闽南菜共有或大同小异的。到了近代,潮菜融合了海内外更多饮食文化的长处,使传统的饮食文化得到了发扬光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潮商的活动,使潮菜进一步走向成熟,潮菜的独特健康的饮食理念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喜爱,所以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

B.在香港,潮州菜馆林立,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通行粤菜不能包括潮菜的特点,潮州人无论到哪里都不标榜粤菜而只树立潮菜的声名。

C.潮州在历史上曾先属七闽后属广东,移民多来自福建,这是潮菜的粤闽菜系之争形成的历史背景。

D.流行的菜系理论很难解释有着特殊发展过程的潮菜,如果采用族群饮食的视角,人们就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这一饮食文化现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大菜系”,基本上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的,潮菜在当代流行的八大菜系中被归入了粤菜。

B.潮汕本土、香港和南洋三种风格不同的潮州菜流派的产生,是地理隔绝和社会隔绝造成的族群文化多样性的呈现。

C.潮菜在本土之外出现多流派的现象,在其他菜系中是极其罕见的,这是潮菜在众多菜系中能独领风骚的主要原因。

D.一碗干面会让老华侨泪流满面。在他的心里,这平淡无奇的面条已经不再是普通的食物,而是能引起他文化认同感的美食。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乃瞻衡宇        云销雨霁         小知不及大知         而御六气之辩

B.北冥有鱼        故夫知效一官     而征一国者           旬有五日而后反

C.常在床蓐        夙遭闵凶         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三餐而反

D.零丁孤苦        之二虫又何知     此小大之辩           汤之问棘也是已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全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长桥卧波       一介书生                  臣欲奉诏奔驰          翱翔蓬蒿之间

B.则告诉不许     山原旷其盈视              而气候不齐            虽然,犹有未树也

C.众人匹之       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D.访风景于崇阿   神人无功                  悦亲戚之情话          善万物之得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的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六王毕,四海   ②愿陛下矜悯愚   ③腾跃而          ④益骄固     ⑤猥以微贱  

石   ⑦齐谐者,志者也      ⑧襟三江而五湖    ⑨未云何     ⑩此亦飞之也  

⑾屈贾谊于长沙   ⑿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

A.①/②⑤⑦/③⑥⑨/④/⑧/⑩/⑾/⑿        B. ①/②⑤⑦/③⑨⑿/④/⑥⑧/⑩/⑾ 

C.①/⑤⑦/③⑨/④/⑥⑧/②⑩/⑾/⑿        D.①/②⑤⑦/⑥⑨/③④/⑧/⑩/⑾/⑿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问征夫以前路          多于九土之城郭     去以六月息者也         倚叠如山

B.其自视也              而莫之夭阏者       杨意不逢               歌台暖响

C.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彼且奚适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宾主尽东南之美

D.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则告诉不许         宇文新州之懿范         剽掠其人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壶觞以自酌          控蛮荆而瓯越         恭疏短               相如车避匿

B.秦纷奢              使六国各其人         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使秦复六国之人 

C.且世誉之而不加劝    后刺史臣荣臣秀才     南取汉中,西巴蜀     大计亦死

D.觉今而昨非          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汝大家子             唯利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    )

A.①谁得族灭也     ②举世非之不加沮            ③襟三江带五湖   ④骊山北构西折

B.①而望幸         ②置杯则胶                  ③盘盘,囷囷焉   ④有鸟

C.①以五百岁春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③既自以心形役   ④实狼狈

D.①人亦念家       ②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③皆出于此乎     ④吾还也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延众死。”帝寤,曰:“朕不明,乃至是。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遂皆以减论。擢左武卫将军。莅官劲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

炀帝即位,遣持诏召汉王杨谅。先是,文帝与谅约,若玺书召,验视敕字加点,又与玉麟符合,则就道。及是,书无验,谅觉变,诘通,通占对无屈,竟得归长安。大业中,与宇文述共破杨玄感,以功迁左骁卫大将军。秦、陇盗起,授关内讨捕大使。安定人刘迦论反,众十余万据雕阴。通发关中兵击之,安定,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通言旋师,而潜入上郡。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通候其无备,夜精甲袭破之,斩迦论并首级万余,筑京观于上郡南山,虏老弱数万口。后隋政益乱,盗贼多,士无斗志,诸将多覆。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

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围之。通势蹙,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其训勉士卒必流涕,故力虽穷,而人尚为之感奋。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俄闻京师平,家尽没,乃留桑显和保潼关,率兵将洛。刘文静遣窦琮、段志玄精骑追及于稠桑,通结阵拒之。琮纵其子寿往谕使降,通大呼曰:“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命左右射之,显和呼其众曰:“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何为复东?”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遂被禽,送长安。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通发关中兵击之,安定  次:依次     B.通言旋师,而潜入上郡   阳:通“佯”,假装

C.夜精甲袭破之          简:选拔     D.率兵将洛               如:到、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明屈突通“忠诚”的一组是(3分)(    )

①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                     ②众十余万据雕阴      

③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               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    

⑤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     ⑥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屈突通祖籍昌黎徒何,后迁居长安,曾出仕隋朝为官。屈突通十分爱惜士人,曾冒死劝议谏隋文帝,反对因牲畜财产而滥杀士人,深得文帝常识。

B.屈突通遇事从容,机智灵活。隋炀帝时,他奉诏前去召见汉王杨谅,在杨谅觉得事情有变,心生狐疑时,屈突通沉着应对,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C.屈突通骁勇善战,深谙兵法,曾与他人一起击败杨玄感,用奇计平定刘迦论的叛军。他在训勉士兵时必流涕,即使军力匮乏,仍然能鼓舞军队士气。

D.屈突通崇尚气节,忠心耿耿,先后侍奉过隋代二帝,在隋朝政事混乱时,窦琮曾率骑兵追赶他到稠桑,屈突通结阵抵抗,尽管窦琮派自己的儿子前往劝降,屈突通都没有叛心,但最终兵败被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5分)

(2)通势蹙,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5分)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请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3分)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        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请赏析首联“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的作用。 (5分)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概括。(5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4.             ,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

6.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7.             ,多于机上之宫女;钉头磷磷,            

8.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后面题目。

善亦有道

刘  源

光绪某年,黄河发火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陕西关中东南有一长丰镇来了几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这长丰镇虽然有几个富户,但个个吝啬异常,真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大伙儿私下里称长丰镇为“铁公鸡镇”。

灾民们等待施舍,但富户们家家大门紧闭。饥肠辘辘的灾民们正绝望之时,镇北的达好仁家忽然传出消息:达家将开粥棚!消息震惊了长丰镇!要知道,在众多铁公鸡中,达老爷子的吝啬可是鼎鼎有名的。达老爷子今年七十了,家里虽不是长丰镇的首富,但财力着实雄厚,只是达老爷子吝啬持家,达家上下连一个胖子都没有,他自个更是瘦骨嶙峋。前阵子他的小儿子成亲,宴席上的馒头居然是一半白面一半糠麸,莱也是素多荤少,规格比有些穷人家的婚宴还差。

如今他居然肯设粥棚,颇令人大惑不解。可眼瞅着几口大锅支了起来,家丁们劈柴烧火,不像是假的。很快,达家放出话来:“领粥时,必须说‘达老爷真慷慨,达老爷真是大善人’,然后跪下来朝达家大门磕个头……”一碗稀粥居然让人家磕头,太过分了。但饿肚子的滋味真不好受,灾民们只好自觉地排起了长队。水滚开时,围观的百姓们看着达家的伙计朝大锅里下了两瓢米,不由嘀咕道:“这么大的锅,下这么点儿米,这粥可真够稀的!”这时,那伙计又打开另一口袋子,舀出来一瓢东西,大伙儿一看,惊叫道:“米糠?”一锅粥,两瓢米加五瓢糠,粥是稠了,味道可就……没想到老爷子做善事也打折扣,这不明摆着让大家戳脊梁骨吗?家里人很不满,小儿子年轻气盛,跑到堂屋跟老爷子吵了起来。“爹,韩信衣锦还乡本可杀了那个让他钻裤裆的家伙,但他让那人做了官,赢得了好名声。可你呢?做个粥棚,一天花上一袋米,一个月也就三十袋米而已………”“你有本事给我弄三十袋米来,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辛苦攒下的家业迟早要被你们这些败家子败光!”达老爷子气呼呼地走了。灾民们感谢达家做善事,跪在地上朝坐在太师椅上的达老爷子磕了个头,才换得一碗黄粥,泪眼汪汪地蹲在一边喝。牺牲了尊严才换来的东西,虽能果腹,心里却在滴血……灾民们磕头讨饭,眼泪汪汪地喝粥,这幅凄惨的情景让长丰镇的上空弥漫着悲伤的气氛。

达老爷的慈善活动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被人骂得狗血淋头,那些没有施舍的富户们则耻笑达老爷子做了件蠢事。达老爷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便改了规矩,领粥时可以不跪,但必须为达家做一天活。这个规矩倒还不错,但达家哪有那么多活给人干?于是达老爷子将家里的佣工全部遣走,这些人聚拢起来向达老爷子讨说法,达老爷子的回话倒也简单:谁干活只要三餐饭,不要工钱,就可以留下。小儿子担心:“爹,灾民们固然用着便宜,可他们总有走的一天,到时候咱们家再找人可就难了。”达老爷子说他们肯定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活计。小儿子豁然开朗,这老爷子真算计到家了,够狠!结果长丰镇的小工价格直线下降。

水灾过后,长丰镇又恢复了原样。但是,达爷子的名声迅速在半年里变得臭不可闻,人们提起他,干脆以“老鬼”相称。

这一年达老爷子病重,临死前对孩子们说:“我知道你们对我颇有微词,但你们不知道,我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我原来也讨过饭,当时和我一起讨饭的好朋友,他一生都在讨饭,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大家惊奇地听着。“因为他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好人家,大米饭白馒头管够,让他觉得讨饭的日子真不错;而我运气不好,讨饭被狗咬,被人欺,所以我恨透了讨饭。”达老爷子沉痛地说,“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别人不做粥棚,我做,但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我落了个坏名声,却总好过给长丰镇增加一批乞丐……”

说罢,溘然长逝。达家子孙将丧礼办得非常寒酸,百姓们纷纷议论达家孩子不孝,但达家人不在意。几十年后,达家还在,子孙兴盛,还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宿命,相继败亡。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怡当的两项是(4分)(     )

A.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达老爷子将开粥棚。但是达老爷子规定,饥民领粥时必须先干活再磕头,那米少糠多的粥引起了饥民和家人的不满。

B.达老爷子施舍遭骂,他也意识到自己做得过分了,于是不得不改规矩,变磕头为干活,并遣走佣工。

C.水灾过后,达老爷名声臭不可闻,临终之语却让家人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D.达家为老爷子的丧事办得非常寒酸,让镇子上的百姓们议论纷纷,这反倒让达家在几十年后子孙兴盛。

E.这篇小说的内容涉及“勤俭持家”“行善亦有道”的主题,有很强的现实警示作用。语言质朴通俗,读来令人沉思良久,受益颇多。

2.请结合文本分析达老爷子的性格特点。(6分)          

3.小说中的“小儿子”出现了两次,请简要分析这个角色在小说中的作用。(5分)

 

七、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青藏高原的一些地区,高寒草原、高寒草甸以及高山冰缘植被广泛发育,夏天,如花似锦,可谓“花花世界”;冬天,也依然有不少红花绿草,满眼生机。

B.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C.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国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D.别人都说刘庆春如何如何了得,依我看,他只是因为有幸忝列门墙于名师而获得了更多的机遇和关注罢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有烟瘾的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B.近日,来自海外的“辛词”专家学者参加了在带湖山庄举办的辛弃疾诗词研讨会,大家侃侃而谈,洋溢着浓郁的学术气息。

C.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逐渐有了本质性的进展,发现自然系统之间的各个元素并非独立,而是彼此环环相扣,人类仅是该复杂系统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D.日前,被誉为政坛“黑马”的某官员因贪污国家下拨的抗旱救灾专款和希望工程捐款220余万元,经中纪委查处而“落马”。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如果不是把学问当作自己的热爱与追求,而只是当作追逐个人名利的敲门砖,治学怎么可能做到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呢?

②治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人之道。

③不良的学风固然与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关,但也与学者个人的思想品德与道德修养有关。

④这就要求学者善于与别人合作,而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又是和学者本人的眼光、胸襟,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紧紧连在一起的。

⑤现在,我们痛感缺乏创新性研究成果,这与当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学风有很大关系。

⑥另外,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要求不同学者、不同学科间的大协作研究,例如整个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由多个国家数以千计的学者共同努力完成的。

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③①②④⑥   C.②⑤③①⑥④   D.⑤②①③⑥④

 

八、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将下面的材料整合成一个单句,为“人道主义”下定义。(5分)

①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②当时的思想家为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提出了这么一种思想体系。

③它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

④它是当时反封建和反宗教的武器。

 

九、作文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参天的大树在烈日下显得一片葱绿。绿叶微微自得地点着头说:“我茂密的叶片遮住了阳光,才给大地留下了清润的花朵”。枝杈摇晃着身子警告说:“如果你不俯在我的身躯上,烈日也会把你晒焦”。粗壮的树干翘首看着他们,低下头,一往情深地说:“我生命之泉是我没有见过面的朋友—根须”。

全面理解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