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学年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①诘朝,即诘旦,平明,清晨。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遇阵没           及:趁着                   

B.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C.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                 

D.援不至,没焉       遂:于是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

①保裔选精锐赴之                  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③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

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沙场;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并肩抗敌,直到敌军退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5分)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5分)

                                                                      

 

二、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题目了。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1.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的主要特色。(6分)

2.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情。(5分)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共10分)

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孟子》)

2.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出师表》诸葛亮)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陶潜)

4.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周敦颐)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韩愈)

6.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刘禹锡)

7.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柳宗元)

8.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岳阳楼记》范仲淹)

9.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醉翁亭记》欧阳修)

10.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共6分)

①唯大王与群臣计议之                      孰:

②安帝闻衡善术学                          雅:

③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自陈道    具:

④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荒,松菊犹存。  就:

⑤云销雨霁,彩彻明。                      区:

⑥我决起而飞,榆枋而止。                  抢: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解释文段中的加点字(共6分)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     )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     )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     ),所至翱翔徜徉,(    )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     )。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     )其诗也。

(《王定国诗集叙》苏轼)

【注]①眊眊:昏乱,糊涂。②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乌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

①以:       ②焉:       ③衰:        ④穷:        ⑤度:        ⑥独: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卓别林——夏尔洛

[法国]乔治•萨杜尔

我们今天还可以在电影博物馆里看到一部很旧的影片,它的名字叫《在阵雨之间》。在这部滑稽片里,一个流浪汉和一个纨绔子弟,为了争夺一把雨伞和一个美貌女郎的垂青而吵闹起来。流浪汉戴一顶圆顶帽,穿一件短上衣,一条过肥的裤子,奇特的背心,带着领结和硬领。他的衣服又脏又破,但这个穷汉子竭力想装得像个绅士。这个小人物耍了一些花招,终于把雨伞弄到手,又找到了那个女郎,两人孤独地出现在一个荒凉的公园里。他突然转过身去,把雨伞当作手杖,像鸭子一样蹒跚地走开了……

1914年2月28日第一批看到《在阵雨之间》这部滑稽片的观众们,可以说一句:“我看到夏尔洛的诞生……”

《在阵雨之间》是卓别林所演的第四部影片。卓别林是在1911年初乘船到美国的,在最初的两个月里,他还不能决定究竟以哪一种角色姿态在电影上出现才好。演了十部影片后,他才作出了最后的决定。自1914年春季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卓别林每次在银幕上出现时总是留着小胡子,带着手杖,穿着过大的短靴,走着像鸭子一样的步伐。卓别林选择了这样一个典型的英国人形象,一个想冒充绅士的穷汉子,但在启斯东时代,卓别林根本还没有完全了解——说得更正确些应该还没有完全创造出——我们今天称之为“夏尔洛”的这个人物。卓别林那时的外貌已经跟后来的“夏尔洛”完全一样,但这还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外壳而已。

卓别林的风格和作品在1916年底产生了急剧的变化,不过这种艺术的变化被卖座的盛况遮盖得显不出来。直到《安乐街》这部完美的古典作品问世后,夏尔洛的形象才第一次显出了它的巨大光辉。艺术家完全放弃了投人所好的做法,他成了他自己和他的天地的主宰。

他之所以能在27岁时就获得这样高的成就,是因为他能够不被自己在孤星摄影场所获得的名声冲昏头脑。当他到孤星工作后不久——在1916年的某一天,一阵冷水使他清醒过来。他在谈到这点时说:

“我那时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讨好爱好我的观众。为了这,我只要把我知道准有把握成功的那一套,把那些准能引起他们哄堂大笑的效果供给他们就行了,纵使这些效果根本和真正应有的动作毫不相关,也没有关系……”

“就在这样自满的时候,在《夏尔洛当救火员》放映的第二天,我被泼了一盆冷水。那是一个我从没见过面的不相识的人泼的。他给我写了一封信,上面说:‘我很担心您会变成观众的奴隶。恰巧相反,观众是您的奴隶。夏尔洛,观众是喜欢做奴隶的。”’

“自从接到这一封信以后,我就竭力避免投一般观众之所好。我依照我自己的兴趣,它却更恰当地给予了观众们以他们真正期待于我的东西。”

卓别林并不认为群众必须成为他的个性的奴隶,他认为当演员的唯一原因就是要表达大众的情绪。

1935年夏天,卓别林的“第五号作品”《摩登时代》与观众见面。

在《摩登时代》中,夏尔洛挑选了一个相当摩登的职业,他是一家大工厂的工人。在这家工厂里,一切都是机械化,经理通过电视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个角落。工人在从事工作时像一些身在屠宰场上的羔羊,时刻都处在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工人夏尔洛常常一不经心就打乱了传送带的工作,他的那份工作是永远不停地拧紧一颗颗螺丝钉。

“吃饭机”证实行不通后,经理就下令加快机器的速度。传送带的加速和工作的单调使夏尔洛丧失了理智,他像白痴一般跳起舞,把女人的衣钮当作螺丝钉,他把机油倒在工长、警官和护士的身上。他被关进了疯人院……等他病愈出院,却失掉了职业。

他在街上流浪,却被误抓进了监狱。但他觉得在监狱里要比在工厂中干活舒服得多。出狱后,他进了一家造船厂,却把一条还没造好的船放下了海。夏尔洛又失业了,他设法使自己能被抓进监狱去,因为在那里倒是有吃有住的。

在危机或不景气的十年中,没有一部美国影片曾经敢像《摩登时代》那样大胆地直接接触失业问题或资本主义统治所造成的其他后果。我们可以把卓别林看作是另一个时代的人物,因为在好莱坞,戏剧片除了表现一些简直是下流的东西以外就没有其他什么了。                     

(《卓别林的一生》韩默、徐继曾译)

1.下面关于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自1914年春季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尽管卓别林每次都以“夏尔洛”这个典型的英国人形象出现,但这个人物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外壳。

B.作者认为,卓别林在《安乐街》中的表演,才真正开始使夏尔洛这个艺术形象放射出巨大的艺术光芒。

C.卓别林完全不赞同热心观众来信中“观众是喜欢做奴隶的”的说法,因此仍然按照自己的艺术主张和兴趣,给予观众期待的东西。

D.本文引用了大段卓别林自己的话,既印证了“卓别林的风格和作品产生了急剧的变化”,又增加了文章的可信性。

E作者认为,卓别林是另一个时代的人物,因为在其代表作《摩登时代》塑造的“夏尔洛”是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超现实形象。

2.请就夏尔洛形象塑造的过程,概括卓别林获得成功的原因。(6分)

3.评传中的议论不可忽视,请分析文本最后一个自然段议论的作用。(6分)

4.“投观众所好”与“保持自己的艺术个性”,常常是矛盾的;在这个方面,卓别林无疑处理得很成功,因而获得第44届奥斯卡荣誉奖。结合文本,谈谈你得到怎样的启示?(8分)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这位博士学识渊博,不仅在免疫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营养学等方面也有诸多独到见解,真可谓金玉满堂

B.近几年,叙利亚国内战争连续不断,导致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C.人生道路上,犯错误是难免的,但如果犯而不校,那么就一定会陷入错误的泥淖,不能自拔。 

D.两个犯罪嫌疑人自以为法院还没有掌握他们的犯罪证据,于是利用机会订立城下之盟,企图负隅顽抗。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尽管警方表示奥姆真理教负责人坦白该教手中已经没有了毒气,但是谁也不敢保证这一坦白是真是假。

B.腐败现象不是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造成的,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恰恰是由于尚未真正建立起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

C.我不同意购置这些高档家具,不仅因为这些东西对我们并不需要,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不符合勤俭节约的原则。

D.当前和今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就业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将①-⑤句填入段间横线处,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

据说清代有位读书人,因风吹乱了他的书页,引发诗兴,吟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便招致了杀身之祸。因为当权者认为          。这“清风”诗案,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封建专制统治下,文字是极易招祸的。

①满族过去称女真,曾被视为未开化的落后民族

②“不识字”是诬蔑满族人文化水平低 

③满族入关后在武力上已征服了汉族

④但他们在心理上却常有民族自卑感,对汉族知识分子十分害怕

⑤“清风”是影射朝廷

A.③④①⑤②     B.⑤②③④①     C.⑤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⑤②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生动而不失原意。(4分)

提示语:(公园草坪)严禁入内    改写为:您珍惜我的生命,我绿化您的视野。

(1)提示语:(公共场所)节约用水   改写为: 

(2)提示语:(学校食堂)不得插队  改写为: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就是不断拥有和寻找的过程。不曾拥有,你会努力去寻找;失去拥有,你又会四处去追寻;有时,拼命寻找,你却失去了原来的拥有;有时,你苦寻不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有这样的体验、感受和认识吗?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材料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