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学年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脱口秀     一诺千斤     出头面lòu     届毕业yīng

B.订货会     新作面世     一而散hōnɡ    绿林好汉lù

C.太空舱     如雷贯耳     生枝节héng    悬崖马lè

D.水蒸汽     积不相能     长短叹xū      有成效zhuó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10月23号,李娜首度登场迎来意大利名将埃拉尼的挑战,而在此前的比赛中她一路发飙,顺利进入到了决赛。

B.羊羹虽美,众口难调。做出叫好又叫座的产品,是越来越难。近期苹果的每次发布会,似乎都会引来网民的戏谑与吐槽

C.关于他的籍贯和生平,研究的人虽然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因此这个问题还可研究。

D.随着国产品牌轿车质量的不断提高,购买国产品牌轿车的热情已蔚然成风,据统计,2012年全国国产汽车产销量再次突破千万辆大关。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如果征收房产税让中国普通中产阶级家庭蒙受较大损失,那么,它的负面效应一定会达到政治层级,中国解决高房价的过程也就会演变成新的问题。

B.10月2日和3日下午,学校组织高三全体老师进行了登山比赛,结果语文组以绝对优势获得了第一名。

C.星巴克咖啡在世界各地价格的差异的确很大,但却并非什么商业秘密或阴谋,也和星巴克在不同地区的成本大小、人气高低乃至利润多寡基本无关。

D.通过“完善社保待遇与缴费紧密联系的激励机制”,吸引人们自觉自愿地延长养老保险年限的做法,不仅显得公平有效率,而且充分尊重了参保职工在缴费年限上的自主选择权,有利于不同职工根据自身职业特点和生活实际灵活地选择不同缴费年限的需要。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据悉,“胡润榜”的评价指标包括企业就业人数、员工权益保护、公益事业领导力和透明度、纳税金额和慈善捐款金额四个方面(《北京晨报》4月10日)。

B.如果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里有两家饭店:一家是麦当劳,另一家是不知名的当地小店(有本地风味的食物),你会到哪一家去吃饭?

C.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D.历时近1年的“法国文化年”以“浪漫、创新而又以人为本”为主题,在北京、上海、      广州等城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陆续举办了百余项活动。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习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汉语,我为你忧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如何守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又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我为你不平!

                                                         (有删改)

1.下列叙述不属于汉语正面临着的“危机”的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A.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

B.在高学历的青年中,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C.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日渐消褪。

D.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得到重视,人们自视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因而放弃或者消解母语学习。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减弱“汉语危机”的声音,以此来消解外语的势头。

C.从汉语成为全球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语种来看,在不久的将来,汉语通过改革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受欢迎、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究竟应该“向何处去”却让我们很茫然。

3.为什么说“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请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却在全球持续升温”这一现象的看法。(5分)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习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博览群籍,兼善天文术数,齐吏部尚书辛术召署员外郎,赵郡王睿举德行,皆称疾不就,隋有天下,毕志不仕。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至于亲宾来萃,辄陈樽俎,对之坐,终日不倦。李氏宗党豪盛,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辄奔走赴之,随乏供给。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童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毙于手下。震惶惧请罪,士谦谓之曰:“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性宽厚,皆此类也。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赈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千万计。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李景伯等以士谦道著丘园,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节选自《隋书·李士谦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之坐,终日不倦。          危:高。

B.债了矣,勿为念也。          幸:希望。

C.我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    曹:辈,可译为“们”。

D.事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寝:息,止,可译为“搁置”。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李士谦“以振施为务”的一组是

①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

②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③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

④辄奔走赴之,随乏供给

⑤其家童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

⑥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③④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士谦学识渊博却淡薄名利。让他做员外郎,并被推举为品行高尚的人,他都找借口推辞了。隋朝建立后,一直没做官。

B.李士谦因为父亲早死,家境贫寒,不曾喝过酒吃过肉。他非常节俭,即使亲朋好友来到家中,也只用黍米招待。

C.李士谦乐善好施,使“分财不均,至相阋讼”的兄弟“愧惧”、“推让”而成善人。

D.李士谦在族人眼中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在乡郡百姓的心中威望也很高,故去时有上万人为他送葬。

4.(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①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3分)

②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4分)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3分)

凡善之生也皆学之所由一室之中必有主道焉父母之谓也故君正则百姓治父母正则子孝慈是以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

《说苑·杂言》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南宋李好古的词《江城子》,然后回答问题。(7分)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③双阙④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即中行说(Zhōngháng Yuè),汉文帝时宦官,后投降匈奴,成为汉朝的大患。

②馘guó:战时割下敌人的左耳以计功。

③治安:指西汉贾谊的《治安策》,内容是评议时政。

④双阙:本为宫殿前左右各一的高台。这里借指帝王上朝之处。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3分)

2.从全词来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3. 都督阎公之雅望,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王勃《滕王阁序》)

4.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5. 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6.                         ,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六、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习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①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②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黄、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锦缎。连那些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以为,这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经受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热情,愈加旺盛。

④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作为单独的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这么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成熟了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放。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的、成熟了的花蕾。

⑤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花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充沛,不遗余力。尽管单独的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从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⑥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将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等到秋霜肃杀时,它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

⑦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呵!

⑧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

1.第③段开头说“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请问,太阳花“经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2分)

(1)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里作者说“尽管单独的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从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这是为什么?(4分)

3.根据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梳理文章的思路结构。(5分)

4.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太阳花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5分)

5.“太阳花”的特点有哪些?它究竟带给人们哪些人生启迪?结合这些启迪,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7分)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分)

金秋十月,巴蜀中学迎来了她八十周年华诞。八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八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八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巴蜀人斗志昂扬,坚韧精进,正努力开创基础教育新篇章。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跟帖”是指在网上就某个事件(多指新闻事件)参与讨论、表达观点而发的“帖子”。请你针对下面的事件发一个帖子,表明你的看法。(4分)

北京市教委近日透露,2016年北京高考将实行语文分值由150分上调到180分,英语则由150分下调至100分的改革。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描写下面漫画内容,并对漫画所表现的社会现象进行简要评论,评论不超过50字。(4分)

满分5 manfen5.com

描写:                                                       

评论: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1:“我要离婚!”一个中年男子对民政官员说。“为什么?”官员开始了例行问话。“我和妻子性格不一样,我急,她慢;我让她改,她却置之不理;我喜欢吃辣的,她却喜欢吃甜食,我让她改口味,她反对……”

材料2:“我要辞职!”一名员工对老板说。“为什么?”老板问。“和我同一个宿舍的员工大多来自湖北,晚上他们都喜欢听黄梅戏,可我喜欢看功夫片,我让他们改,他们却集体抗议。这样的环境,我怎么呆得下去!”

要求:①结合材料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