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憧憬(chōnɡ) 鸟瞰(kàn) 吮吸(shǔn) 溘然长逝(hè) B.伉俪(kànɡ) 市侩(kuài) 中肯(zhònɡ) 身体羸弱(léi) C.追溯(sù) 歼灭(qiān) 混淆(xiáo) 朝暾夕月(tūn) D.窸窣(sū) 标识(zhì) 纰漏(pī) 悬崖勒马(lēi)
|
|
| 2.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孤零零 哈蜜瓜 顶礼膜拜 绿草如茵 B.幅射 一炷香 兵荒马乱 博大精深 C.宛若 逍遥 黯然失色 竭泽而鱼 D.白内障 明信片 附庸风雅 甘之如饴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B.旅游让我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和生活,让我知道生活的方式并不只有一种,并让我知道世界之大和自己之渺小,幸而生出一种自知的宽容和坚定:生命,无所不为。 C.很多人渴望找到一劳永逸的教育手段,严厉不行,那就宽松,在现代摔了跤,就要孩子去读圣贤经,孰不知,成功的教育,没有唯一的手段,只有最合适的方法。 D.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
|
| 4. 难度:中等 | |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历史上的扬州,属于“贵人多难”一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①且每遭蹂躏之后 ②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 ③“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④它总能顽强地恢复生气 ⑤虽屡遭兵火 ⑥却不掩其繁华的锦绣的气象 A.②①④⑤⑥③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②④①⑤⑥ D.③⑤④②①⑥
|
|
| 5.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杨王孙传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 ,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 。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 ,必亡易吾意 。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 ,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 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 ,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 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 ,仆迫从上祠雍 ,未得诣前 。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 。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 ,若其有知,是戮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 。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 ,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於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 ,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 !且夫死者,终生之化 ,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 ,亡形亡声,乃合道情 。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 ,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 ,岂有知哉?裹以币帛,隔以棺椁,支体络束 ,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 ,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由是言之 ,焉用久客!昔帝尧之葬也,窾木为椟 ,葛藟为缄 ,其穿下不乱泉 ,上不泄殠① 。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于戏!吾不为也。 祁侯曰:“善。”遂裸葬。 【注释】①窾(kuǎn)木 ;当中挖空的木头;藟(lěi) :藤。殠(chòu)腐尸味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必亡易吾意 易:归还 B、重废父命 废:废除 C、窃闻王孙先令裸葬 先令:指示 D、将以矫世也 矫:欺骗 2.下列句子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身亲土 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 B其子欲默而不从 吾尝终日而思矣 C且孝经曰 不出,火且尽 D鬼之为言归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 A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 B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 C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 D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王孙在病重临终时,叮嘱他的儿子说:“我想死后裸身下葬,以还我真身,你一定不要违背我的心意。” B、杨王孙认为父亲的想法难以理解,如果按父亲的意思办,自己不好好做人,于是就去找杨王孙的朋友祁侯请教。 C、祁侯希望杨王孙仔细考虑圣人留下的规矩---死者是要装内外棺材,穿衣服,盖被子的。 D、杨王孙裸葬是想以此来改变世俗之人越礼厚葬、互相攀比抬高、向别人炫耀、浪费钱财的世风。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 ?(3分) (2)夫厚葬诚亡益於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4分) (3)其尸块然独处 ,岂有知哉?(3分)
|
|
| 6.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③树烟。 ①此诗写于元和十一年(816),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 ②桂岭:五岭之一,山多桂树,故名。柳州在桂岭南。③荆、郢:古楚都, 1.颈联描绘了什么景象?简要分析其运用的手法及作用。(4分) 2.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柳宗元这首诗与严羽所说的哪些方面相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
|
| 7. 难度:中等 | |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山原旷其盈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人之相与,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 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 ,序天伦之乐事。
|
|
| 8.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墨家刹那辉煌之后为何在历史上失踪了? 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与法家相反,道家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我们现在还能从文本上大致了解墨家的思想体系,但它已经只是一块思想化石,它在现实生活中已完全没有影响力。作为一个历史事实,墨家消亡的原因是什么? 墨家与儒、道、法三家有一点差别,那就是它不仅有一套学说,还有自己的组织。这方面它与晚起的作为宗教的道教和东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相类,胡适先生甚至直接把墨家视为一种宗教,所以我们不妨拿墨家与释道二教来做比较。就外因看,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可能是墨家消亡的重要原因,但同样不能居庙堂之高的道教却没有像墨家一样消亡,反而在民间发扬光大,并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底层民俗文化。 除开外因,墨家消亡大约有其内在的因由: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须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必须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必须怀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而不能讲私人感情……墨家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相比之下,做道教门徒似乎要幸福得多。道教的修行目标不是来世往生极乐世界,而是今世就要长生不老,成为仙人。所以,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 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固然是墨家不易为人接受的重要原因,但这一点尚不足以解释一切,因为在禁欲主义方面比墨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佛教,至今依然是中国的第一大宗教。为什么墨家、佛教同样主张禁欲,而两者命运迥异?这可以从两者的不同之处找到答案:墨家只是一种世俗学说,而佛教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作为出世的宗教,佛教能为信徒提供一套灵魂救赎的法门,让他们在禁欲的同时能享受心灵的满足,从而把所有的苦难都视为通往幸福彼岸的舟筏。而墨家的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世俗化的,如果不以坚定的信仰为基础,禁欲的生活、无私的行为就不会有普遍而长久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一种学问要想成为广被接受的显学,总得有某种足以吸引信徒的东西,这种东西可以是形而下的物质动机,也可以是形而上的精神慰藉,而墨家恰好这两方面的东西都无法提供。墨家如要长存,必得把世俗主义与禁欲主义二者舍去其一,以世俗主义搭配功利主义(如同大多数世俗学说),或以禁欲主义搭配神秘主义(如同大多数宗教学说),庶几方可免于沦亡。 除此之外,墨家还有一个不得不消亡的理由:在大一统的专制君主治下,一个内部有着严明纪律的世俗化组织必然会让朝廷产生极大的戒心。虽然墨家可能只有一腔热血,没有政治野心,但专制君主最怕的恰恰不是贪婪的小人,而是有政治动员能力的圣贤君子。对于君主而言,可怕的不是有造反的野心,而是有造反的能力。专制君主对一切世俗组织都必然心怀警惕。所以,作为组织的墨家必然只能存在于列国时代,那时还没有形成四海为家的大一统,列国君主面临的最大危险是身边的敌国,对自己治下的百姓自要松弛许多。而释、道二教虽有组织,但因其强烈的出世倾向而稍可见容于世。释、道二教不似基督教,它们一方面有遁世色彩,另一方面却又教人顺从世俗政权,即便世俗统治残暴无道,臣民也应逆来顺受。正由于释、道二教没有什么威胁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安邦定国,所以才不致像墨家一样过早衰亡。 (选自人民网“文史频道”,有删改) 1.文章认为墨家消亡的内在原因,一是其 的生活方式不易为人接受;二是墨家的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世俗化的,没能为信徒提供一套灵魂救赎的法门;三是墨家学派是一个内部有着严明纪律的 ,但又不像释道二教那样有出世倾向,这必然会让朝廷产生极大的戒心。 2.下列有关“墨家”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先秦时期,墨家和儒、道、法一样,都有很大的影响;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就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B.墨家思想对现实生活已经没有影响力,只是停留在书本上,所以作者认为它不过是一块思想化石。 C.墨家认为做人要有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要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还提倡禁欲,强调严格的纪律。 D.墨家如果能给信徒提供某种形而下的物质动机,或者给信徒提供某种形而上的精神慰藉,把世俗主义与禁欲主义二者舍去其一,就不会消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在先秦时期就是影响很大的学说,在秦汉之后更是成为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但它和墨家不同,没有自己的组织。 B.法家也没有自己的组织,并且在舆论上还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却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 C.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因而道家学说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 D.佛教是东汉以后传人中国的,在禁欲主义方面比墨家有过之而无不及,虽有遁世色彩,但另一方面却又教人顺从世俗政权。
|
|
| 9.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讲故事的人(节选) 莫言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①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②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③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④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⑤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⑥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⑦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⑧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出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⑨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节选自“中国新闻网”2012年12月8日专稿) 1.文中④ - ⑦段写了作者记忆中的四件事,分别表现了母亲什么品质?(4分) 2.简要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5分) (1)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2分) (2)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3分) 3.本文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瑞典学院发表的演讲,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篇幅来讲自己的母亲?(6) 4.从莫言的成长经历你得到什么启示?(6分)
|
|
| 10.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四则新闻材料,在分析材料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自拟标题,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12分) “超级明星”与缤纷焰火齐飞,“高价大腕”共奢华舞美一色。2011年的跨年晚会,据统计,十几家卫视的“火拼”将烧掉不下2亿人民币。 (摘自《凤凰网》2011年01月04日,有删节)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基层文化工作者谷秀梅表示,一些贫困地区,拉赞助、贷款甚至摊牌,也要办豪华晚会,这样劳民伤财的晚会,早就变了味道。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08月15日,有删节) 我国还有1.28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均GDP在世界排名很靠后。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08月14日,有删节) 即将于十月在山东省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第一个国家级艺术盛会。但在今年的艺术节开幕式上,观众将不会看到以往常见的明星大腕云集、舞台布景奢华的景象,呈现给观众的将是仅16分钟的开场仪式和一部山东创作的重点剧目。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08月15日,有删节) 1.标题 (3分) 2.新闻短评。(9分)
|
|
| 11.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①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②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③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④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子曰:“无倦。” 1.阅读上文,概括孔子关于政治管理的相关观点。(6分) 2.请就第③条选文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6分)
|
|
| 12.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敬畏”的意思是“有敬重有畏惧”。敬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生存或生活的底线。无法想象,人若是没有了敬畏,这世界将会怎样。 请在我们奔波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作一短暂的歇息,静下心神反观自我,轻轻地问一问自己:在我们的心中,还有让我们感到敬畏的东西吗?请以“敬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