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学年湖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翌年(yì)  癸巳(guǐ)纨绔子弟(kù)锲而不舍(qì)

B.字帖(tiě)  别扭(biè)一曝十寒( pù)数见不鲜( xiān)

C.档案(dàng)  笑靥(yè)返璞归真(pú)高屋建瓴(líng)

D.汾酒(fén)  俯瞰(kàn)阖家欢乐(hé)惊魂甫定(bǔ)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沏茶   哈蜜瓜    振聋发聩    绿草如茵

B.幅射   一炷香    蓬荜生辉    鳞次栉比、

C.譬喻   照相机    急流勇进    竭泽而鱼

D.发轫   文绉绉    置若罔闻    光风霁月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认为人最大的悲哀是无聊,患上漠不关心的冷淡症,套上自命不凡的枷锁,在专业、行业和权力的高位上,掌控庞大的社会资源和机会,却失去重心。那些沉醉在过往,滞在今日,那些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无关痛痒的借口大王,一定被社会唾弃和淘汰。

A.自命不凡B.沉醉C.无关痛痒D.唾弃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                                 

                    ,大大方方地敞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

①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②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③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④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⑤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④⑤①C.③②⑤④①D.③②①④⑤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至于采经摭传,分散百家之事,甚多疏略,不如其本,务欲以多闻广载为功,论议浅而不笃。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面贵俗功。此其大敞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诚令迁依《五经》之法言,同圣人之是非,意亦庶几矣。夫百家之书,犹可法也。若《左氏》《国语》 《世本睦》《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由观前,圣人之耳目也。

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主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基垒疏略,或有抵牾。亦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勘矣。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一,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呜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难矣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  序:记述

B.所以遇极刑之咎也  咎:过失

C.此其所蔽也 蔽:短处

D.质而不俚俚:鄙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斯以勤矣 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C.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  不拘于时,学于余

D.既明且哲,能保其身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班彪看来,《史记》存在严重的问题,司马迁受极刑乃咎由自取。   

B.“诚令”三句,是班彪惋惜司马迁未能用“圣”的观点写<史记》。

C.班彪、班固父子对《史记》的评价基本相同,他们认为《史记》欠缺的要害为“是非颇缪于圣人”。

D.班固所见刘向、扬雄以来对《史记》的评价,并发表己见,但并未为此后的史学批评立下准则。

4.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

B.以迁之博物治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

C.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

D.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乏伦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务欲以多闻广载为功,论议浅而不笃。(3分)

译文:                                                                                  

(2)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3分)

译文:                                                                                     

(3)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牾。(4分)

译文: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卞面这首元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8分)

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

序: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竞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主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星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①,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来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注]①萧鼓:.汉武帝泣汾河祭祀汾阴后土(地神)的时候,箫鼓喧闹,棹歌(渔歌)四起。

1.词的开篇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有哪些作用?(4分)

答:                                                                                     

2.“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这二句写大雁殉情前双栖双飞的生活情景。“天南地北”从空间落笔,“几回寒暑”从时间着墨,写出了大雁的形影不离、相依为命的生活历程,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铺垫。“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这四句写大雁殉情前细致人微的心理活动。

                                                          。(4分)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古诗文默写。(5分)    。

1.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李密《陈情表》)

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            ,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贺《李凭箜篌引》)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般认为,礼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原始社会主要是原始宗教崇拜在起作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的是统治者对礼的强化和古代思想家对礼的倡导。礼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始于西周的周公制礼。所谓周礼,是指“一套以血缘为基础、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习惯统治法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尊尊,二是亲亲。前者旨在维护君权,所谓“国无二君”;后者旨在维护父权,所谓“家无二尊”。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沿袭二千多年的古礼第一次面临危机。一方面,早期奴隶制在向发达的奴隶制过渡,氏族统治体系和公社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在瓦解崩溃,原来沿袭氏族部落联盟体系建立起来的“天子一诸侯一大夫”的周礼统治秩序彻底崩溃。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具有的宗教神秘性质的情感因素、含有大量的天命信仰、以凸显仪式的象征意味为目的”的周礼发生了变化,礼存在的合理性急需寻找新的终极证明。礼的破坏,一方面使社会发生严重失序与混乱;另一方面又造成人们信仰的失落。

为了恢复社会秩序,重建一套价值信仰系统,给周礼的存在寻找一种新的理论依据,孔子引入“仁”这个概念,以“仁”来重新解释礼,从而赋予礼以新的涵义,对礼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孔子认为,礼作为一种社会的行为规范,是由人们从自身的亲子血缘情感中生发出来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方式。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了孝悌,人们在行为举止上便自然会遵循礼的原则,从而必然会导致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进而能实现“周礼”的恢复。

孔子“以仁释礼”的主张。对中国古代法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孔子的仁学为中国传统法文化确立了伦理价值基础,两且“使政治法律思想本身具有了为社会确定一整套信仰系统和价值系统的意义”。其次,孔子的仁学建构为礼与法融合开辟了通道。由于孔子的礼所具有的信仰上的特殊性,亦即情感心理基础,它的外在表现便是以“亲亲”、“尊尊”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的提出。随着后来国家权力因素的介入,中国古代法文化便走上了礼法一体化的道路,使中国古代法不仅成为一种禁邪止恶的手段,而且还是劝善行德的工具,道德与法律合二而一。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孔子对礼的改造适应了中国古代社会宗法血缘结构的内在需要,契合了中国古代法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正因如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谎为秦汉以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封建法制建设打下了思想基础,并具有了法文化生命而得以绵延不绝。

1.文章以“礼”为话题,先论述礼的形成和规范,再概述礼的危机和       ,最后分析了          。(4分)

2.下列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礼的起源B.礼的流变与影响

C.礼与仁的关系 D.礼的内涵与价值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礼的形成,是因为统治者对礼的强化和古代思想家对礼的倡导。

B.春秋战国,人们信仰失落,社会秩序混乱,导致周礼彻底崩溃。

C.孔子能够成功恢复周礼,原因在于人都有自觉自愿的孝悌之心。

D.中国古代法既成为了一种禁邪止恶的手段,又是劝善行德的工具。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怀旧的成本

韩少功

①房子已建好了,有两层楼,七八间房,一个大凉台,地处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上。由于我鞭长莫及无法经常到场监工,停停打打的施工便耗了一年多时间。房子盖成了一个红砖房,也成了我莫大的遗憾。

②在我的记忆中,以前这里的民宅大都是吊脚楼依山势半坐半悬,有节地、省工、避潮等诸多好处。墙体多是石块或青砖组成,十分清润和幽凉。青砖在这里又名“烟砖”,是在柴窑里用烟“呛”出来的,永远保留青烟的颜色。可以推想,中国古代以木柴为烧砖的主要燃料,青砖便成了秦代的颜色,汉代的颜色,唐宋的颜色,明清的颜色。这种颜色甚至锁定了后人的意趣,预制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析】
似乎只有青砖的背景之下,竹桌竹椅才是协调的,瓷壶瓷盅才是合适的,一册诗词或一部经传才有着有落,有根有底,与墙体得以神投气合。

③青砖是一种建筑象形文字,是一张张古代的水墨邮票,能把七零八落的记忆不断送达今天。

④大概两年多以前,老李在长途电话里告知:青砖已经烧好了,买来了,你要不要来看看?这位老李是我插队时的一个农友,受托操办我的建房事宜。我接到电话以后抓住一个春节假,兴冲冲飞驰湖南,前往工地看货,一看竟大失所望.他说的青砖倒是青的砖,但没有几块算得上方正,一经运输途中的碰撞,不是缺边,就是损角,成了圆乎乎的渣团。看来窑温也不到位,很多砖一捏就出粉,就算是拿来盖猪圈恐怕也不牢靠。而且砖色深浅驳杂,是杂交母猪生出了一窝五花仔。

⑤老李看出了我的失望,惭愧自己的大意,很不好意思地说,烧制膏砖的老窑都废了,熟悉老一套的窑匠死的死了,老的老了,工艺已经失传。他买的这窝五花仔,还是在邻县费尽了口舌才请窑匠特地烧出来的。

⑥老工艺就无人传承么?

⑦他说,现在盖房子都用机制红砖,图的是价格便宜,质量稳定,生产速度快。红砖已经占据了全部市场,凭老工艺自然赚不到饭钱。

⑧我说,那就退货吧。

⑨他更急了,说退货肯定不行,因为发货时已经交了钱,人家吃到肚里的钱还肯吐出来?

⑩建房一开局就这样砸了锅,几万块砖钱在冒牌窑匠那里打了水漂。

11我记得城里有些人盖房倒是在采用青砖,打电话去问,才知道那已经不是什么建筑用料,而是装饰用料,撇下运输费用不说,光是砖价本身已经让人倒抽一口冷气。我这才知道,怀旧是需要成本的,一旦成本高涨,传统就成了富人的专利。

12我曾经在一个座谈会上说过:所谓人性,既包含情感也包含欲望。情感多与过去的事物相联,欲望多与未来的事物相联,因此情感大多是守旧,欲望大多是求新。比如一个人好色贪欢,很可能在无限春色里见异思迁——这就是欲望。但一个人思念母亲,决不会希望母亲频繁整容千变万化。即使母亲到手术台上变成个大美人,也纯属不可思议,因为那还是母亲吗?还能引起我们心中的记忆和心疼吗?——这就是情感.或者说,是人们对情感符号的恒定要求。

13这个时代变化太快,无法减速和刹车的经济狂潮正铲除一切旧物,包括旧的礼仪,旧的风气,旧的衣着,旧的饮食以及旧的表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使我们欲望太多而情感太少,向往太多而记忆太少,一个个都成了失去母亲的文化孤儿。

14然而,人终究是人。人的情感总是要顽强复活,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有冬眠的情感种子破土生长。也许,眼下都市人的某种文化怀旧之风,不过是商家敏感到了情感的商业价值,迅速接管了情感,迅速开发着情感,推动了情感的欲望化、商品化、消费化。他们不光是制造出了昂贵的青砖,而且正在推销昂贵的字画、牌匾、古玩、茶楼、四合院、明式家具等等,把文化母亲变成高价码下的古装贵妇或古装皇后,逼迫有心归家的浪子们一一买单。

15对于市场中的失败者来说,这当然是双重打击:

16他们不但没有实现欲望的权利,而且失去了情感记忆的权利,只能站在价格隔离线之外,无法靠近昂贵的母亲。

(选自作家出版社《山南水北——八溪峒笔记》,有删节)

1.理解加着重号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怀旧是需要成本的—— 

(2)无法靠近昂贵的母亲——

2.概要指出第◎自然段中所用表现手法(含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5分)

答: 

3.简要分析作者不惜用11个自然段写希望用青砖建房而最终“打了水漂”的用意。(6分)

答:

4.探究作者在本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6分)

答: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四则新闻材料,在分析材料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自拟标题,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超级明星”与缤纷焰火齐飞,“高价大腕”共奢华舞美一色。2011年的跨年晚会,据统计,十几家卫视的“火拼”将烧掉不下2亿人民币。

(摘自《凤凰网》2011年01月04日,有删节)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基层文化工作者谷秀梅表示,一些贫困地区,拉赞助、贷款甚至摊派,也要办豪华晚会,这样劳民伤财的晚会,早就交了味道。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08月15日,有删节)

我国还有1.28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均GDP在世界排名很靠后。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08月14日,有删节)

即将于10月在山东省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第一个国家级艺术盛会。但在今年的艺术节开幕式上,观众将不会看到以往常见的明星大腕云集、舞台布景奢华的景象,呈现给观众的将是仅16分钟的开场仪式和一部山东创作的重点剧目。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08月15日,有删节)

题目

 

 

 

 

 

 

 

 

 

 

 

 

 

 

 

 

 

 

 

 

 

 

 

 

 

 

 

 

 

 

 

 

 

 

 

 

 

 

 

 

 

 

 

 

 

 

 

 

 

 

 

 

 

 

 

 

 

 

 

 

 

 

 

 

 

 

 

 

 

 

 

 

 

 

 

 

 

 

 

 

 

 

 

 

 

 

 

 

 

 

 

 

 

 

 

 

 

 

 

 

 

 

 

 

 

 

 

 

 

 

 

 

 

 

 

 

 

 

 

 

 

 

 

 

 

 

 

 

 

 

 

 

 

 

 

 

 

 

 

 

 

 

 

 

 

 

 

 

 

 

 

 

 

 

 

 

 

 

 

 

 

 

 

 

 

 

 

 

 

 

 

 

 

 

 

 

 

 

 

 

 

 

 

 

 

 

 

 

 

 

 

 

 

 

 

 

 

 

 

 

 

 

 

 

 

 

 

 

 

 

 

 

七、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徐子曰:“仲尼亟①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②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③,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水有原本,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海,如人有实行,则亦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极也。”

(朱熹《四书集注》)

【注】①亟:屡次。②科:通“窠”,坎,洼地。③声闻过情:名声超过实际。

1.请简要概括“有本之水”和“无本之水”的特点。(4分)

答:

2.请结合朱熹的注解简要分析孟子以水为喻所阐述的观点。(8分)

答: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他们都是快乐的:来到海边,用沙子城堡的儿童;打好一盆水,为婴儿洗澡的母亲;作品完成了,吹着口哨的艺术家;千辛万苦后,挽救了病人的医生……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