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桑(zǐ)      长(qí)       骗(mēng)     水摸鱼( hùn)

B.丽(qǐ)      脖(gěng)     鸟(huì)      怏不乐(yàng)

C.窃(piáo)    祸 (hèng)    首(qiáo)     狗喷头(xiě)

D.甲(ké)      连(pí)       片(tà)       安步车(dàng)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人无信不立,一诺千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朋友交往当坚守一个信字,即使是赴汤蹈火也要实现自己的诺言。

B.7月,杭州钱江三桥发生部分坍塌事故,不少媒体将事故原因归结为大桥在施工中“过分强行合拢”。

C.所谓“萧规曹随”,并非因徇守旧、不思进取,相反,却是在强调坚持基本思路和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前提下,根据实情调整策略和措施,取精华弃糟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D.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非议的。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问江南晴为何物?直叫人哭哭啼啼。”连绵阴雨笼罩着江南的三月,不见了晴日,反而淅沥得让人断魂。

B.从今年12月6日起,宁波市将启用一批新的电子警察,对机动车闯红灯,超速,违反禁令标志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

C.地理条件严重制约了我们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于是经过全体村民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有必要另找一个地势平坦的地方安土重迁、重建家园。

D.日本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用实际行动反省自己的危言危行,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漫步小径,微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B.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C.在重新入主克里姆林宫的“新普京时代”,普京能否实现“自我超越”,从某种角度讲也是俄罗斯能否进入一个“新发展期”的重要节点。

D.由于未来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顶着“科技”“创新”之类的光环,很可能吸引更多的投机资金,从而获得更高的估值水平。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字,仿照画线的句子的格式,以乡情为开头,再续写三个句子。(3分)

说一声乡情,道一声乡情。乡情是小时候偷瓜时腚上挨打的酸枣;乡情是小时候上课时大意捏响的鸟鸣;乡情是爷爷胡子上系着的故事;乡情是奶奶纺车上唱出的歌声……

乡情是          ;乡情是                 ;乡情是                     。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一则新闻,请拟写一个新闻标题,要求16字以内。(4分)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决定首先在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南昌、保定八市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在京召开会议,要求上述试点地区应加快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成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低碳试点工作的开展,将能够帮助中国积累在不同地区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请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满分5 manfen5.com

1.描述漫画内容,至少恰当地用上一个成语。不超过50字(2分)

2.给漫画拟一个题目,不要拟“无题”。(1分) 

  题目:                            

3.写出你对此人的告诫。(2分)

告诫:

 

三、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民居是极富文化内涵的载体,而文化的本质实际上是人的自我生命在其活动的展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有学者早就提请人们注意:“从文化角度而言,研究民居自然要追溯历史,即所谓的传统民居或民居传统,只重民居硬件的实测和研制是不够的,还要从整体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层的考察。”

中国民居在物质形态的构建上往往不甚研究,而注重因陋就简、顺乎天道的人本意义,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夫博物明贤者未能悟斯道也。宅者,人之本”。不仅如此,古人还以为“宅以形式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人居住在“上栋下宇”般虚实相间的住宅里,犹如置身于阴阳际汇的风水宝地,可以汲取天地之精华,感受四时的节律,天、地、人三才互参并融为一体而生生不息。中国古人就是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中平静地度过了几千年诗意文明的历史。诗意是居住本源性的承诺,这并非意味着诗意仅仅附加于居住的装饰物和额外品。居住的诗意特性也不是意味着诗意在全部居住中以某种方式和其他方式产生,而是通过诗意的建筑使居住成为居住。

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论及中国古代社会文明时说过,中国古代文明是一个连续性的文明,这种连续性文明的产生不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而能够在连续下来的宇宙的框架中实现,即实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连续,地与天之间的连续,文化与自然之间的连续”。养育中国古代文化的是一种区别于开放性海洋环境的半封闭的大陆岸型地理环境,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中国古代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综合格局以及民族社会心理特征。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正是以此为依据,因地制宜、各抱地势,山环水绕、循环往复,从而创作了富于东方色彩的中国传统民居形态。品察中国古代多种民族并存、千姿百态的民居,不难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意境界的文化昭示。这种景况至今依然存留在中华境内的大江南北。

中国传统民居在解决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关系问题上一贯遵循了尊重自然与自然相和谐的营造哲理,自始至终显示了难能可贵的生态智慧。尽管这种生态智慧不是以今天所谓的技术理性的思维方式来呈现的,而是以直觉意会与“天人合一”的体道方式来感悟的。这种直觉意会的思维方式反倒比技术理性思维更容易认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从而更容易体验到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客观需要。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看来,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且必须在自然给予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生命的深化。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并且“天地与我齐一,万物与我并生”,从而达到“万物负阴抱阳,充气以为和”的境地。中国古代的这种生态智慧若与西方技术理性相补充,以促进其直觉思维发展为现代的系统思维,可望使这种朴素的生态智慧升华为完美的生态智慧。

1.下面不符合中国传统民居营造理念的一项是(  )

A.因陋就简,顺乎天道。            B.尊重自然,天人合一。

C.以人为本,实用安全。            D.因地制宜,看重风水。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

A.民居是极富文化内涵的载体,所谓的传统民居或民居传统,需要从整体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层的考察,而非只重民居硬件的实测和研制。

B.居住的诗意并非是指某个具体的材料或方式,而是立足于居住本源性的承诺。

C.中国的传统民居虽然千姿百态,但都体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特征,并且将之很好地传承下来。

D.东方的直觉意会的思维方式远超西方的技术理性思维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因此使人更容易体验到中国民居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特点。

3.文本的后三段文字分别体现了中国民居文化的特点,请分条作出概括。(每条不超过6个字)(3分)

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20分)

被 骗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没有一辆出租车肯停下来。我都快冻僵了。我甚至想,要是有车快点把我送回家的话,我愿意付两倍的车钱。突然,有一辆空车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停在了我面前。我扑了过去,还没等我说要双倍付钱呢,司机就从车里出来了。他打开车门后对我说:

“请上车吧!您冻坏了吧?”

“什么?”我没明白,身子甚至不由自主地向后闪了一下。

“我说您快上车吧。”他微微一笑说,“我把取暖器打开,要是不管用的话,我再给您一条毯子,您把腿裹上。”

我扫了一眼这辆车,顶灯、牌照都有,好像是出租车啊。

“我是去切尔塔诺沃啊,那可挺远啊!”我犹犹豫豫地说。

“切尔塔诺沃就切尔塔诺沃!远就远呗!”司机又温柔地一笑,“乘客要去哪儿,我们就去哪,走吧。”

我忐忑不安地钻进了车里。

“如果您同意的话,我们抄近路吧。”司机说。

“不用。”我一直保持着警惕性,“通常怎么走就怎么走吧。”

“好,您别紧张,休息吧。”司机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咱们该怎么走就怎么走。”

我的腿渐渐地暖和了起来。后视镜上方挂着的收音机里正在播放肖邦的乐曲,但我的心情一点也没轻松起来。“为什么他那么极力地劝我上他的车,现在还要走这条我不熟悉的路?”我把手提包紧紧地抱在胸前想,“我应该坐在后座上,那儿能安全点儿。我有老婆,还有一对双胞胎,大孩子也才上学!”

司机首先打破了沉默:

“您喜欢肖邦的哪首曲子?”

“什么?”我正胡思乱想,一时没反应过来,为了不让他发现我的窘态,我赶紧补了一句,“我都喜欢,您呢?”

“我喜欢那首《寂静的夜》。”司机回答。

“他要把我怎么样啊?”我一听心里更害怕了,脑子迅速地转着,猜想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想跟我多要点儿小费?还是要干别的?”

这时,司机又给我讲起了肖邦在巴利阿里群岛的那段生活。有时讲到兴头上,他还说起了英语,过一会儿醒悟过来了,又改说俄语。

“他怎么知道这些?”我心想,“一个开出租车的有那么多时间读这些东西吗?肯定没有!那谁有时间呢?在哪读的呢?难道是……”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在监狱!那儿有的是时间!就是说他是逃犯!所以他才这么热情,就是让人别怀疑他。他肯定是把真正的司机打晕、捆上、藏起来了,然后自己开车出来打劫了,抢够了钱就逃到国外去。听说,这种事经常发生。肯定是这么回事了!所以还学了英语。他在监狱里呆了肯定不止十年。咳!我认倒霉吧!钱都给他,只要他不杀我就行!”

“到了!”我正想得入神的时候,司机突然笑着告诉我。

我看了看窗外,又看了看计价器。确实是我家门口到了,而计价器上的车费比往次少很多。“他是个惯犯!就要动手了!”我想到这儿,小心翼翼地把钱递了过去,想尽快从车里逃出去。可车门怎么也打不开!而这时街上正好一个人也没有,就我们俩……

“别开车门。”司机温柔地说,“我还没……”

“我身上没钱了!就剩下点儿香肠了!”我喊了一句,准备用手提包自卫。

“我还没给您找钱呢。”司机打断了我的话,把钱递了过来。然后他下了车,绕到我这边,打开车门说:

“谢谢您!您到家了。祝您晚安!如有不周之处,请您原谅!”

我惊愕地呆立在人行道上。我被骗了!真的被骗了!可到底怎么被骗了呢?我不知道。

我正发呆的时候,又有一个行人朝车跑了过来,急匆匆的问:

“司机,到梅德韦多克去吗?”

“您好!请上车吧!”司机走下车来,给他打开了车门。

那个人为难起来,不知如何是好,无助地看了我一眼,但还是钻进了汽车。车开动了。又有一个人“落网”了!但我的心情却随之轻松了起来。

(选自《青年文摘》)

1.根据全文,分条写出“我”怀疑司机是个坏人的理由。(3分)  

2.体会下面句子中黑体词的含义。(4分) 

又有一个人“落网”了。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中司机这一形象的特点。(3分)

4.心理描写是这篇小说的特色。细读全文,请梳理“我”心理变化的过程。(5分)                                         

5.有人把小说的结尾三段作了如下改动:

我惊愕地呆立在人行道上,一股暖流涌上心间。是的,生活中也许需要警惕,可是毕竟还有善意。我为自己一路的想法而感到羞愧。

又有一个人急匆匆地朝车跑了过去,我知道另一个相同的故事即将发生。

善意遍洒人间,真好!

请你从小说主题和情感的角度谈谈哪一个结尾更好,并说明理由。(5分)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 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候、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 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大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大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戏,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史记》一二O卷《汲郑列传》)

注①洗沐:官员休假  ②算:竹器    ③推毂:推荐

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        ⑤逋负:拖欠款项

1.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诸故人           存:问候

B.每朝,候上之说                     间:空闲时

C.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人               下:下等

D.郑庄行,千里不粮                   赍:携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脱张羽厄,声闻梁楚之间   及陷罪,然后从而刑之

B.与官属言,恐伤之         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C.请治行何也?              其妻问其与饮食,则尽富贵也

D.数岁,官卒               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至于泰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当时曾经担任过项羽的将军,项羽死后,不久也就归顺了汉朝。

B.郑当时以行侠仗义为自豪,解救了张羽,名声传扬在梁楚一带。他喜欢结交朋友,常常夜以继日邀请拜谢宾客。

C.郑当时喜欢黄帝、老子的言论,仰慕年高有德的人;他年轻,官位卑微,但交游的朋友都是与他祖父同辈的人。

D.郑当时曾位列九卿,中途罢官回家,家境贫寒,门庭冷落。晚年,担任汝南郡太守且在任上去世。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其 推 毂 士 及 官 属 丞 史 诚 有 味 其 言 之 也 常 引 以 为 贤 于 己  未 尝 名 吏 与 官 属 言 若 恐 伤 之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3分)          

(2)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4分)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7分)

少年行(其三)           夜上受降城闻笛

令狐楚            李 益

弓背霞明剑照霜,      回乐烽前沙似雪,

秋风走马出咸阳。             受降城外月如霜。

未收天子河湟地,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不拟回头望故乡。             一夜征人尽望乡。

1.这两首诗都写到“望乡”,其情感内涵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2.这两首诗的上联在写作手法上有何不同?试作具体赏析。(4分)

 

六、文学作品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以道作人君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道德经》)  

 注:①好还:容易得到报应。

1.孔子和老子共同的治国主张是什么?(1分)

2.简析孔子与老子在论“道”上的差异。(4分)

 

七、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元嘉草草,_________ , 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 ,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八、作文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某中学读书的一名学生,总觉得自己屈才。和班上同学比,自己成绩稍差,他就抱怨老师“水平太低”,参加市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他又抱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父母都是普通百姓,他就经常埋怨他们没能耐,不能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优越的条件……

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倾听了她的叙说,沉默片刻,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每个人在他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