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诽谤/斐然 赎罪/渎职 空旷/粗犷 绰约/卓有成效 B.庠序/佯攻 孝悌/缔造 敲诈/令人咋舌 少不更事/亘古不变 C.寥廓/谬误 摇曳/哽咽 瞋目/瞠目结舌 愀然/悄无声息 D.兑现/蜕变 枷锁/袈裟 邮戳/戮力杀敌 烙印/恪尽职守
|
|
| 2.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早晨,西湖边绿草如荫,游人如织,一派春天的热闹景象;傍晚,暮色四合,白日的喧嚣渐渐归于宁静,一种婉约的情致淡淡地弥漫开来。 B.时下市民购置年货的方式日趋多样化,中老年人仍喜欢到市场上购买自己中意的传统年货,年轻人却亲睐到网络上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C.他的作品既为被践踏的大自然呐喊,也为被玷污的教堂痛心;既歌颂人类的崇高精神,也有对世故人情的深刻洞察。 D.春分,昼夜平分,春色与茶色平分。看,春染茶山,峰峦迭翠。听,山泉潺潺,鸟鸣蜂吟。沏上一杯春分茶,茶中绿意,幽若山林,茗香清纯,去浊扬清。
|
|
| 3.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反应敏捷,听风就是雨,教练在场外做个手势,他就能迅速组织球队转换阵型。 B.本次冬奥会,某国派了不少运动员参加比赛,可结果呢,别说金牌,连前六名都未捞到一个,简直是滥竽充数。 C.他为群众做了很多好事,群众也给了他很多荣誉,这真是投桃报李。 D.以给每个人分发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付民工集中追索欠款的做法只能是扬汤止沸,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
|
| 4.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欧盟23日发表声明称,美国与欧盟当天就中国限制出口稀有金属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 B.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目前西方对缅甸的介入主要处于非政府组织层面,这还不至于从根本上动摇中国与缅甸的关系,但中国必须尽快提升对缅甸的战略认识。 C.凭借对研发的专注和对用户需求的朴素尊重,丁磊被业内人士视为最正宗的互联网人,而他所掌舵的网易,也因崇尚技术而被资深互联网从业者谢文认为是最接近美国硅谷主流气质的人。 D.面对统计数据,专家指出,大家如果都能自觉遵守开车不喝酒的禁令,我国就可能减少百分之三十的交通事故。
|
|
| 5. 难度:中等 | |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尼采把梦和醉看作两种基本的艺术状态。除梦之外,酒与艺术也有不解之缘。 。那么,酒只是工具,只要能达于醉的状态,没有酒也可。天下酒徒未必都是艺术家,大艺术家往往无酒而常醉。 ①曹操“对酒当歌”,李白“斗酒诗百篇”,欧阳修自号“醉翁” ②醉打破日常生活的藩篱,使人与山水相融合,与宇宙相融合 ③中国文人中多爱酒之人 ④不过,正如欧阳修所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①②④
|
|
| 6. 难度:中等 | |
|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3分) 什么是高智商者?就是具有超强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当出色的科学家、工程师、学者、教师、技工甚至农民,社会对他们的需求是无限的。在这样的社会,高智商而低情商者也可以混得相当出色。有一位英国学者曾说过,如果英国突然丧失一百个政治家,社会将平静如常,但如果突然丧失一百个科学家,社会将遭受重大打击。
|
|
| 7.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4分) 材料一:在伦敦奥运会上,中国16岁的游泳小将叶诗文在赢得女子400米混合泳金牌并打破世界记录后,在女子200米混合泳中再次神奇冲刺,以改写奥运会记录的成绩折桂。媒体以“挥波劈浪,泳史再留诗文”为题进行了报道。 材料二:在伦敦奥运会男子花剑个人比赛中,中国选手雷声先后战胜多名好手,并在决赛中以15比13战胜了埃及历史“第一剑”阿波尔卡西姆,拿到了中国军团在奥运会上的首枚男子花剑金牌。 请你仿照“材料一”中画线部分内容,为“材料二”拟写报道的题目。
|
|
| 8. 难度:中等 | |
|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为“人文奥运”下定义。(4分) (1)人文奥运是使北京奥运会成为展示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掘与发展的体育盛会。 (2)人文奥运依托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 (3)人文奥运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文化和技艺。
|
|
| 9. 难度:中等 | |
| 10.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9分) 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兴反传统力量,在与保守主义者的交锋中以大获全胜告终的话,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新兴的思潮则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亲和态度。 20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消逝最快的一个世纪。以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为先声,作为中华文明表征的儒教文明,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受到了持久的打击。1966年展开的“破四旧”活动,将这种打击发挥到了极致。及至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与西方的巨大现实反差,刺激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西学东渐”渐成风流。在此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眼中,中国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肇因于顽固的“传统”。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仍旧继续了其受批判的命运。 变化发生在90年代初。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淡出,学术突显”,“国学热”适时产生。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军宁,是较早提出“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的主张的人。在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他所称的“儒教自由主义社会”进行考察之后,刘军宁得出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的结论。在他看来,破坏传统未必意味着现代化的必然实现,相反却可能导致价值体系的解体和文化认同的失落,从而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 进入21世纪之后,主动向传统思想伸出橄榄枝者更是络绎不绝。时常参与政策制定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最近提出了“儒家宪政主义”——“仁义礼智信的宪政主义”的概念。而著名学者甘阳,最近也提倡文化“复古”,他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国家环保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杨鹏,在“老子与自由主义及执政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老子的理念在其参与制定环保政策时也时常发挥作用。但当与记者谈到儒学时,杨鹏却表现出一种排斥的态度,对他的朋友——“新儒家”陈明和蒋庆倡导的“政治儒学”观点,他也表现出不以为然。 从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的角度出发,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中国的未来开出了不同“药方”。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希望能够发动一场遍及全球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目标是,把儒学重塑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遍及全球的现代宗教。刘军宁则对“五四”进行再思考,并认为当时的人们对传统存在错误认知。“他们认为可以离开传统,把传统变成一块白板,然后重新写东西。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他主张,中国传统虽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无法独立开发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来,因此与外来文化的接轨与融合是必要的。他认为,“传统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其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 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在,并且其观点的多样繁复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所不同的是,中国思想界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一种激烈的反传统情绪中走了出来。 1.下列对“儒家文化”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及作用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五四”运动开始,直至20世纪八十年代,儒家文化遭受了持久性的打击。 B.直到“五四”运动以前,儒家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文明的表征。 C.进入21世纪,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日益受重视,甚至在环保政策的制定中也时常发挥作用。 D.通过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很多人认为儒家文化将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 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文化受到打击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反传统”的认知与需要。 B.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依然很多,可以用“百家争鸣”这个词语来形容。 C.文中谈到的人们给中国的未来开出的不同药方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重塑儒学的思想和主张。 D.传统的儒家思想现在已经超出哲学范畴,进入政治领域,参与到政策法令的制定中,成为了“政治儒学”。 3. 根据文意,概括“五四”以后中国思想界对待传统文化的三种态度。(3分)
|
|
| 11.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19分) 目送 龙应台 ⑴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⑵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眼光和我凝望的视线隔空交会。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⑶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很明显地,他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⑷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⑸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⑹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⑺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⑻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⑼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⑽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⑾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我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⑿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⒀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注:华安为作者龙应台之子。 1. 用简明的语言分别概括出华安在儿童、少年、青年三个不同时期和“我”分别时或同路时的表现与心理变化过程。(3分)
2.第⑵自然段作者描写目送孩子上学时的情景,有何作用?(3分)
3.根据作者的情感,解释文中画线两句话的深层含意。(4分) (1)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
(2)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4.文中两次写到同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4分)
5.下面是网友对《目送》这篇文章的评价,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他们对本文的领悟与评价也各不相同。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5分) 网友一: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儿女心!——《目送》真实! 网友二:该走就走,又不是小孩,有什么好送的?——《目送》矫情! 网友三:没办法的事,对谁都一样,走就走吧。——《目送》超脱!
|
|
| 12.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 陈敬宗,字光世,慈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永乐大典》。书成,授刑部主事。又与修《五经四书大全》,再修《太祖实录》,授翰林侍讲。内艰归。 宣德元年起修两朝实录。明年转南京国子监司业。帝谕之曰:“侍讲,清华之选;司业,师儒之席。位虽不崇,任则重矣。”九年,秩满,迁祭酒,正统三年上书言:“旧制,诸生以在监久近,送诸司历事。比来,有因事予告者,迁延累岁,至拨送之期始赴,实长奸惰。请以肄业多寡为次第。又近有愿就杂职之例,士风卑陋,诚非细故,请加禁止。”从之。 敬宗美须髯,容仪端整,步履有定则,力以师道自任。立教条,革陋习。六馆士千余人每升堂听讲设馔会食整肃如朝廷稍失容即令待罪堂下。僚属惮其严,诬以他事,讼之法司。周忱与敬宗善,曰:“盍具疏自理。”为属草,辞稍迁就。敬宗惊曰:“得无诳君耶?”不果上,事亦竟白。 满考,入京师,王振①欲见之,令忱道意。敬宗曰:“吾为诸生师表,而私谒中贵,何以对诸生?”振知不可屈,乃贻之文锦羊酒,求书程子《四箴》,冀其来谢。敬宗书讫,署名而已。返其币,终不往见。王直为吏部尚书,从容谓曰:“先生官司成久,将荐公为司寇。”敬宗曰:“公知我者,今与天下英才终日论议,顾不乐耶?”性善饮酒,至数斗不乱。襄城伯李隆守备南京,每留饮,声伎满左右。竟日举杯,未尝一盼,其严重如此。 十二年冬乞休,不允。景泰元年九月与尚书魏骥同引年致仕。家居不轻出。有被其容接者,莫不兴起。天顺三年五月卒,年八十三。后赠礼部侍郎,谥文定。 初,敬宗与李时勉同在翰林,袁忠彻尝相之。曳二人并列曰:“二公他日功名相埒。”敬宗仪观魁梧,时勉貌稍寝,后二人同时为两京祭酒。时勉平恕得士,敬宗方严。终明世称贤祭酒者,曰南陈北李。 (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一》) ①王振:明英宗时专权的宦官。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修《永乐大典》 与:参与 B.盍具疏自理 理:道理 C.袁忠彻尝相之 相:观察 D.时勉貌稍寝 寝:丑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诬以他事,讼之法司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返其币,终不往见 民到于今受其赐 C.位虽不崇,任则重矣 欲速则不达 D.为属草,辞稍迁就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敬宗任国子监司业时,锐意革除内部弊端陋习,他上书给皇上,请求按生员在监学习时间的长短安排外放历事的顺序,得到了准许。 B.陈敬宗对监生和僚属要求严格,所掌监馆纪律严明、秩序井然,且注重以身立范,因而遭到下属的诬陷,所幸并未因此丧失皇帝的信任。 C.大权在握的宦官王振想与陈敬宗增进私交,示意他去拜谒自己,敬宗不予理会;后又送来厚礼,求其抄书,敬宗却将礼物返还,可见其端肃耿直。 D.陈敬宗曾与李时勉分任南北两京的祭酒职务,两人仪容、个性和治校方式虽有不同,但贤德、才能都被人们称颂,并称“南陈北李”。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六 馆 士 千 余 人 每 升 堂 听 讲 设 馔 会 食 整 肃 如 朝 廷 稍 失 容 即 令 待 罪 堂 下。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吾为诸生师表,而私谒中贵,何以对诸生?(4分)
(2) 竟日举杯,未尝一盼,其严重如此。(3分)
|
|
| 13.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7分) 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①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②不相顾,临堂空复情③。 [注] ①要欲:好像。②了自:已经明了。③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3分)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
|
| 14. 难度:中等 |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置杯焉则胶, 。(《逍遥游》) 2.颜渊喟然叹曰:“ ,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3.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 ? 。” (柳永《雨霖铃》) 4.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 。(《报任安书》) 5.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
|
|
| 15. 难度:中等 | |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世界上最著名的杂志之一《生活》的办刊核心是“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见证伟大的事件;去端详穷人的面孔和伟人的手势;去看奇异的事物——机器、军队、人群、丛林和月亮的影子;去看人的杰作——他的画作、高楼和发现;看墙后的,看房内的;看危险的;看男人爱的女人和孩子们;去看并享受着快感;去看并震撼;去看并领悟。” 生活中有太多的美丽、精彩、奇异和感动,你所看到的生活恰恰也在丰富充实着你的生活。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久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请以“去看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在横线内填入一具体事物,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你的感悟。立意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