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甘肃省高二下学期暑假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汉语,我想对你哭

北国骑士

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曾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在座的富有自由辩论精神的学子们一片哗然,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反驳。但在听了演讲者的“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的反问之后,全场寂然。

我不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其文化。但是,如果我们普遍陷入对外国语言(这里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

大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便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因为,英语对于考研者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巳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迭“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

然而,我们对英语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2000年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的英语线,划为:应届、往届的文科考生分别是55、50分,而理科应后、往后考生分别只需50、45分。也就是说大家同是博士生,在英语卷面分只有100分的情况下可以相差10分之巨。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一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士生与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生究竟哪一个更需要英语?

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态度的冷漠、了解的浅陋。我参加过湖南省的高考作文评阅工作,在所阅过的近2000篇文章中,很少能看到字句完全通顺的,更无以奢谈文采,而太多“准大学生们”在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对题旨把握的模糊、表达的幼稚、取材的单一和价值观念的混乱真是让人惊叹!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遏抑的世界趋势。面对强势丈化的入侵,我们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多数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时候,开始打算应学生要求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几十年前,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致答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决要讲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规定一律都得用德语。而在许多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最近惊闻武汉某著名大学也要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包括其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如果这消息确实,那么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使用英语讲授汉语言文学,将成为世界教育传播史上的一大奇观……

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最后一课》。我想这篇体验一种语言命运的著名短篇,小说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共鸣,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表达了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感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可以置换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丽的。遗憾的是,这种美丽往往只有在危及语言存亡的时候,才体会得出。我们非得要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器的小学生么?

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狼来了”。来了一匹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狼”。但我想,即使我们没有气度、勇气、胆识、能力与之共舞,也不至于要把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里,任其撕咬吧?

汉语,我只有对你哭!                                (选自《读者》2004年第2期,有改动)

1.第1自然段中,在听武汉大学某教授讲演时,为什么先是“学子们一片哗然”,然后又“全场寂然”?(5分)

答:                                                                              

2.文章引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为了说明什么?根据文意,简要作答。(5分)

答:                                                                             

3.文章的题目是《汉语,我想对你哭》,而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却说“汉语,我只有对你哭”,措辞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作答。(7分)

答:                                                                              

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    ) (6分)

A.作者认为,如果一个民族陷入了对英语的畸形崇拜,会危及本民族文化生存的前景。

B.文中谈到“我们对英语的态度是矛盾的”,意在说明对英语的学习、考试都要从应用的实际出发。

C.作者怀着极大的责任感呼吁:要加强对汉语的重视程度,使得汉语能够取代英语的现地位。

D.文中列举“准大学生们”在高考作文中反映出的问题,其原因便是英语的泛滥导致年轻一代对汉语的冷漠。

E.文中举丁肇中先生的例子意在说明对待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方面。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朝菌不知晦朔                (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毛发,文中指草木)

C.此亦飞之至也                 (最高限度)

D.而御六气之辩                 (通“辨”,区别)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小年不及大年                         B.众人匹之

C.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D.虽然,犹有未树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B.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C.夫列子御风而行                D.奚以知其然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去以六月息者也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8分)

(1)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4分)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4分)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默写下列诗词的上句或下句。

1.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2.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                     ,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四、选择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由于动脉严重硬化,他的两只手经常会情不自禁地抖动,这对他来说真是痛苦的事。

B.尽管有些人将邓丽君、徐小凤等人的歌曲看成是明日黄花。可是,由歌坛新人翻唱这些老歌还是会吸引大批观众。

C.推行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具有综合性人文性质的语文教学又必然首当其冲。

D.北京大学大学术气氛浓厚。学生处于其间四年,耳闻目睹,也养成了重视学术的风气。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从今年10月1日起,中国将以两万多个小城镇为重点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在小城镇拥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小城镇户口。

B.周谷城先生早年就投身于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历史学家。

C.拿我们国有企业来说,就是要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和范围,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更好地适应市场,才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水平。

D.“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和欧洲经济萎缩,一些国际基金组织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将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中国,尤其是亚洲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

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      ,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      ,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      

①地下阴影斑斓              ②微闻犬吠              ③助我凄凉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C.问征夫以前路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沛公安在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D.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五、作文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切都是一次性的,从餐巾纸到个人的生命。我们知道枝头的嫩叶不再是去年的那一片,娇艳的鲜花也不再是去年的那一朵,也知道我们不可能在子孙的身上得到再生。时间的线性使每一瞬间具有了独一无二的价值。从胚芽萌动到眼泪风干,人们在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瞬间感受着独一无二的生命。

请以“一次性”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