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吉林龙井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草窠(kē)       歆享(xīn)      渣滓(zǐ)     寒暄(xuān)

B.新正(zhēng)    倔强(jiàng)    炮烙(lào)    形骸(hái)

C.暮砧(zhān)     千载(zǎi)      塞上(sài)    老聃(dān)

D.句读(dòu)      阿谀(ē)        朔漠(sù)     锋镝(dí)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

A.渲染   逡巡  悲怆  夔州

B.环佩  逶迤  沟壑  弩马

C.霓裳  呕哑  对峙  舟楫

D.自诩  脑髓  孱头  冠冕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制止,约束

B.而绝江河                    绝:横渡

C.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犯罪

D.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由来的,无缘无故地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D.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

B.曹雪芹,清代小说家,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该书又名《金玉缘》《石头记》。

C.小说《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遭遇,深刻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D.李商隐和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二、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日:“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 “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 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听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磺,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    过:经过

B.文侯怒,任座趋出     趋:驱赶

C.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   进:举荐

D.子恶得与魏成比也     比:并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不赂者以赂者丧

B.文侯问于群臣曰/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富贵者骄人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抱明月而长终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魏文侯善于”纳谏”的一组是

①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②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③“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④钟声不比乎?左高。 ⑤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⑥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A.①⑤⑥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侯派遣乐羊讨伐中山国,却将其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任座据此对魏文侯“仁君”之说提出质疑。

B.在田子方看来,国君对人骄傲就将亡国,大夫对人骄傲就将失去封地。惟有贫贱之士无所畏惧,不在乎什么“言不用,行不合”。

C.在如何识别人上,李克向文侯提供了五项标准,并得到了文侯的认可,文侯据此选定了魏成为国相。

D.翟璜曾向李克探听国相的人选,当得知国相人选不是自己时,勃然大怒,继而历数自己的功劳,指责李克,并愤然与之绝交。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 6分)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①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②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

1.“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中运用的动词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作赏析(3分)

2.简要分析”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名句填空(10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2.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3.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

4.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5.古之圣人,                ,犹且从师而问焉。(韩愈《师说》)

6.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8.满地黄花堆积,          ,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现代文阅读(14分)

我心如秤

从前的秤十六两一斤,因此有半斤八两之说。

还在十六两一斤的年代,县城南街开着两家米店,一家字号“永昌”,另一家叫“丰裕”

“丰裕”米店的老掌柜眼看兵荒马乱生意不好做,就想出个多赚钱的主意。这一天,他把星秤师傅请到家里,避开众人,对星秤师傅说:“麻烦师傅给星一杆十五两半一斤的秤,我多加一串钱。”

星秤师傅为了多得一串钱,就忘掉了行德,满口答应下来。老掌柜吩咐完毕,留下星秤师傅在院里星秤,自己就踱进米店料理生意去了。

米店老掌柜有四个儿子,都帮他料理米店。最小的儿子两个月前娶一塾师的女儿为妻。

新媳妇正在屋里做针线,爹吩咐星秤师傅的话被她听见了,老掌柜离开后,新媳妇沉思了一会儿,走出新房对星秤师傅说:“俺爹年纪大了,有些糊涂,刚才一定是把话讲错了。请师傅星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我再送您两串钱。不过,千万不能让俺爹知道。”星秤师傅为了再多得两串钱,就答应了。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很快制成,星秤师傅果真没把秤的变化告诉老掌柜。老掌柜曾多次请他星秤,对他的手艺信得过,当天就把新秤拿到米店使用了。

一段时间后,“丰裕”米店的生意兴旺起来,“永昌”米店的老主顾也赶热闹,纷纷转到“丰裕”买米。又一段时间后,县城东街、西街的人也舍近求远,穿街走巷来“丰裕”买米,而斜对门的“永昌”米店简直门可罗雀。

到了年底,“丰裕”米店发了财,“永昌”米店没法开张了,把米店让给了“丰裕”,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老掌柜心里高兴,出了个题目让大家猜,看谁猜得出,自家发财盼奥秘,大家七嘴八舌,有说老天爷保佑的,有说老掌柜管理有方的,有说米店位置好的,也有说是全家人齐心合力的……掌柜嘿嘿一笑,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咱靠啥发的财?是靠咱的秤!咱的秤十五两半一斤,每卖一斤米,就少付半两,每天卖几百几千斤,就多赚几百几千个钱,日积月累,咱就发财了。”接着,他把年初多掏一串钱星十五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说了一遍。

儿孙们一听,都惊讶得忘了吃饺子。惊讶过后,大家都说他不显山不露水的,连自家人都没察觉,就把钱赚了,老人家实在高明。老掌柜高兴极了,把胡子捋了一遍又一遍。这时,新媳妇从座位上慢慢站起来,对老掌柜说:“我有一件事要告诉爹,在没告诉爹以前,希望您老人家答应原谅我的过失。”待老掌柜点头后,新媳妇不慌不忙,把年初多掏两串钱星十六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讲给大家听。她说:“爹说得对,咱是靠秤发的财。咱的秤每斤多半两,顾客就知道咱做买卖实在,就愿买咱的米,咱的生意就兴旺。尽管每一斤米少获了一点利,可卖的多了获利就大了。咱是靠诚实发的财呀。”大家更是一阵惊讶,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老掌柜不相信这是真的,拿来每日卖米的秤一校,果然每斤十六两半,老掌柜呆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慢慢地走进自己的卧室。第二天吃过年初一早饭,老掌柜把全家人召集到一块儿,从腰里解下账房钥匙说:“我老了,不中用了。我昨晚琢磨了一夜,决定从今天起,把掌柜让给老四媳妇,往后,咱都听她的!”

纵容你为称,半两之差,心明如镜。做生意,讲究“诚”,做人岂不如此?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本文的故事情节都是围绕“丰裕”和“永昌”两家店铺命运的兴衰展开的。

B.在情节安排上,文章善于铺设伏笔,前后照应,结尾出人意表,又在情理之中。

C.以“永昌”的衰落反衬“丰裕”的兴盛,从而更好地突出诚实是致富之本这一主题。

D.在人物描写方面,主要运用了对话和动作描写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

E.丰裕的老板“想出多赚钱的主意”,两家米店的一盛一衰,也从侧面反映出旧中国的黑暗和人心不古。

2.通观全文,分析新媳妇的人物形象。(3分)

3.老掌柜为多赚钱请人星十五两半一斤的秤,星秤师傅为多得钱而星不合标准的秤,这些现象表明了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又是什么?(4分)

4.试结合小说内容探究:你觉得文章最后一段结尾有没有必要写?为什么?(5分)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真诚”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例: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语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

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理解就是前进的火把。

真诚                         

真诚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一只老鹰从峰顶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